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三期8110134807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三期8110134807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三期8110134807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课程专家巢宗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大家对于此说都已耳熟能详。
又有人说:
语言是社会这个大厦的粘合剂,意思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语言,如果没有了这个“粘合剂”,人类社会就会崩溃。
文字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当然,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
语言和人类是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的,人类有多长时间,语言就有多长时间,文字问世以来只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至今还没有文字。
然而,从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与人类的其他交际工具相比,语言和文字是数一数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从小处说,关系到柴米油盐之类最普通信息的传递;
从大处着眼,“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警世之语并非夸张。
这还只是从交际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文化塑造功能。
有的“强势语言”国家声称“外语教育关系国家安全”,因为他们需要通过有关外语窥视他人,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祖国语文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
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信息输出、接收、存贮、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当然要承载交际中所要传递的信息,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还必须充分认识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文字的特征,认识通过这一载体传输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与机制。
语言文字在人们交际中传递了各类具体事物和思想情感的信息,还承载着特定时代、地域或其他类型群体的文化信息。
例如,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园丁”,比作“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隐喻的差别,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在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差异。
有人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透过语言文字获得过去某个时代、某个地域或某个群体的文化信息。
许多词语、说法体现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人,或者一个行当里的人,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或文化无意识。
为什么有的人群有这样的说法,另一些人则没有这样的说法,这里面隐藏着文化的差异。
语言文字的运用,要能达到“自然、地道”的水准,离不开对相关语言及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甚至认同。
随着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信息的累积,人会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
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如果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及文化信息的积累,他就会打心底里热爱中华文化,无论生活在哪里,始终会热爱自己的故土。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与人交流,有时也需要能够透过词语的表层含义,发现这“信息载体”里面隐藏的深层用意和文化信息。
在语文课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好语言文字,就不能不认识这些“工具”“载体”的特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门学科的课程,包括语文课程,都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里说的是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表述意在强调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要素——语言文字的文化属性,意在指出语言文字及其运用属于文化现象,不是自然现象。
因此,研究语言文字运用问题和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问题,可以并且也应该参考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不能简单地移植,更不能生搬硬套机械工程的技术来对付语文教育。
自然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而作为文化之物的语言文字,在其产生和运用过程中,则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个人的情感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主观成分,也不可避免会受到民族、地域、时代文化的影响,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涉及的因素远比人们目前知晓的自然科学更为复杂。
考察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规律,必须认真考虑“人类文化”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建设不能背离这一基本认识。
语文教育看似简单,谁都能说上几句,但实际上很复杂,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语文课程的建设既要考虑老问题,又要应对新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指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
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代社会,人际交往比之过去更趋频繁,社会生活凸显协同合作的必要性,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任务显得更为突出。
交流沟通的内容和形式相比过去也有所发展变化。
语言文字的运用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生活、学习、工作中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程度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不同时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具有不同的任务,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工具、手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也许若干年后,不能跟上这方面发展的人就会“寸步难行”,将来的“文盲”也许就不只是指“不识字的成年人”。
如今,运用语言与文字参与交流的人,数量比过去远为庞大,社会活动频率增高;
信息发布的新媒介和新途径的产生,使语言文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阅读形式和传播媒体不断更新发展,造成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催生快餐式阅读和表达,仔细品读经典的习惯受到冲击;
新的交流速度和书写工具影响着文字形式和书写质量。
各人依凭自己的运用能力,带着自己的习惯和趣味参与交流,在表达形式上不断带来新的因素,这给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诸多新的不确定性。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人都感觉到了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危机,有人呼吁要展开“汉语保卫战”,有人呼吁要重视“国学”,恢复“读经”,也有人提出要彻底摒弃文言教育,完全推行“现代语文”。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对语言文字运用和语文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课程标准中所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深入思考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走向和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处理好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关系,处理好本国语言文字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着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实行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必须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的特点,梳理本课程的基本问题,包括历史性问题和当下的新问题、新挑战,确定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
团队之声
慢慢走,欣赏啊
——由研修“抄袭”现象所想到的
语文组课程专家毕淑娟
沏一杯香茗,细细地品——看绿叶缓缓舒展,观雾气袅袅升腾,啜滴滴清茶缓缓入口,嗅缕缕清香丝丝入怀,焦躁的心便开始变得宁静柔和,漂泊的灵魂似乎也有了归依。
捧一本好书,慢慢地读——闻淡墨芬芳,听作者絮语,看花飞蝶舞,赏云蒸霞蔚,心游四荒,神驰八极,寂然凝思,悄然动容,便可听见心灵花开的声音,便可感觉灵魂与纸墨的融合。
开一台电脑,静静地学——看专家视频,听课程纵论,阅文章无数,评篇篇精彩。
点亮一盏灯,便能催开如花的笑靥;
写上一句话,便能唤醒沉睡的激情。
深思熟虑,让我们寻得一处夏日的清凉;
智慧绽放,让我们喜看蝶舞蹁跹的美丽。
禁不住感慨:
茶需细细地品,方能品其真味;
书需慢慢地读,方能得其精髓;
业需静静地修,方能修己达人。
可是,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平心静气,细细地、慢慢地、静静地去享受人生所赐予的这番滋味呢?
譬如行路,有的人还没等出发,就已经想着到达;
他们总是行色匆匆,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
譬如饮酒,有的人觥筹交错,起坐喧哗;
他们动辄三杯五盏,无暇小杯啜饮,小口品呷。
譬如读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他们读不出“风静书窗月满楼”的情致,也品不出“雨打芭蕉读红楼”的诗意。
譬如研修,有的人三言两语,蜻蜓点水,轻描淡写;
有的人粘粘贴贴,胡乱拼凑,抄袭剽窃;
他们倾听不到心灵深处的声音,感受不到破茧成蝶、涅槃重生的欣喜。
所有这些,只是因为,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太急了。
吃饭急,走路急,工作急,读书急,作业急……
有人说,现代人的最大的通病就是心浮气躁,通常的表现就是坐不住、听不进、沉不下、稳不住。
有专家建议,治疗浮躁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慢下来”,要坐得住、听得进、沉得下、稳得住。
慢,需要平静和平和;
慢,需要细致和细腻;
慢,需要耐心和耐性;
慢,更需要沉稳和沉潜。
慢下来,便可得闲庭信步的悠闲;
慢下来,便可得云卷云舒的豁达;
慢下来,便可得月下独酌的惬意;
慢下来,便可得空谷幽兰的幽香;
慢下来,便可得高山流水的清韵;
慢下来,便可得修己悟道的真髓……
据说,阿尔卑斯山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
“慢慢走,欣赏啊!
”意在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路上迷人的风光而留下遗憾。
忽然想起一句古诗:
“陌上花开缓缓归”——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
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
原来是,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缓缓归,缓缓归。
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有了这句叮咛,她的爱妃可以悠游自得、纵情受用那无边的花香春色了。
其实,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走得太匆忙,就错过了沿途的很多风景。
莫如,“陌上花开缓缓行”——研修路上风景无限,慢慢走,欣赏啊!
启智扬思,引领创新
——试谈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
省课程专家孟宪军
写作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在影响写作教学的一切因素之中,教学立意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写作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
怎样的取向才是有价值的?
一、社会发展价值
写作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因而写作教学便成为一项渗透着国家意志的新课标精神的创造性活动。
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写作教学就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它应该是攫取时代潮流中的一朵浪花,或是捕捉时代主旋律中的一段音符……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社会价值取向。
写作除作为心灵倾诉、情感宣泄、精神寄托的途径和载体进行自我释放外,它更重要的功用是进行社会交流,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叙述经历,说明特性,阐述观点见解,表达情感。
因此写作教学从意向上说需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需要瞄准社会热点,聚焦时代精神,抑或把眼光投向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交流是输出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只有了解认识社会,才可能融入社会,进而能动地改造社会。
二、素质发展价值
自我表现与反思取向写作就“生活内容”而言学生最熟悉的还是自己。
从人的成长来看,只有正确认识自我并不断内省反思,人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变柔弱为坚韧,由浅薄变得睿智。
把目光投向“自己”,或表现对学生自我的认识,或叙述成长历程,或立足于表现自我的生活学习状态,或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既解决了写作无病呻吟的诟病,也为写作创新提供了可能。
这是内容上的“自我”回归,也是写作规律本真的“回归”。
灵魂哺育取向语文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树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作文教学就是要唤醒体验,激发真情,哺育灵魂。
对世界漠不关心,就不会具有责任感;
生活态度消极,就不可能去爱周围的世界。
“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和心灵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
“关注”之后是感悟与思考。
缺乏对世界的深入思考,不是“浮光掠影”,就是“头重脚轻”。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高尚的人格,既要增强写作的开放度,有效展示学生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又需创设表现情境,唤醒生活体验,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回溯切身的生活历史和心灵历程,回味生活的苦乐百味。
因此,写作情境在话语模式方面需改变敌对冷峻的刻板面貌,建立起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对话关系,在思想被唤醒、“情弦”被拨动、灵感被激发的态势下,倾诉便形成决堤之势,而写作也就成为情感宣泄、思想生成、享受创造的过程。
思维培育取向写作是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心理过程,但它更是一种思维奔流、智慧激扬的创造性劳动,其结果是构建起阡陌纵横的动态文脉系统。
而影响这种系统构建的首要因素还是作文题目或写作情境,它包含的命题意向,是否对学生思维具有激发暗示作用,影响着思维的活跃程度、运行图式以及深刻性和新颖性。
为了取得思维催生思维的效果,一是要讲究题目或情境设置的形象性、蓄含性以激发联想与想象。
能促使学生把经过改造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超越时空的相关图景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新的完整形象。
而在此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物及人,由情及景,由此及彼,从而使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厚,意境开阔,思想深刻。
二是讲究辩证性。
即题目和情境应包含着考查辩证观察和分析事物思维能力指向。
要使学生去探究行为与思想、表面与深层、现象与本质、观察与思考、直觉与推理的矛盾和辩证关系,以激发灵感,催生思路,能使学生思维形成自我碰撞,在展现与回味、联系与对照、挖掘与提炼中,既可促进学生全面地、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使其悟得构思立意的方法。
三是讲究题目命制的曲逆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没有教师思维的创新就不能催生学生思维的创新。
教学中需要提示悖逆生活的常规或常理的观点,以造成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强力冲击,将学生的逆向性、创造性思维活力激发起来,以崭新的视角去发现生活的“奇异”境界,以创新的思维去阐释生活世界的玄机奥秘。
四是体现陌生化特征。
即写作情境、命题,或运用语言的陌生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凝神和惊讶中产生顿悟,进而奇思妙想奔涌而出;
或呈现陌生化的事物、现象、内容和领域,是学生从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维指向中,催生学生个性,实现思维创新。
方法内化取向写作教学自然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也就离不开写作方法的建构。
首先,授意作文的特点对即时构思成文能力的提高指出了途径。
除去大量观察、丰富积累和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进行内观察能力的养成,因为内观察可以在写作时使留在头脑中的表象发生变换和运动,对记忆表象的多次调动,可以使表象之间、表象与神经组织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
写作实践是内观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提高内观察能力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
其次,写作情境要指向方法建构。
写作就是学生与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与教师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智慧的碰撞,并在互动中实现方法的建构。
这种互动表现在写作情境和题目中可以有观察的方法与角度的教示,可以有思路的启迪,还可以有对文章写法的导引。
应该说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越充分深入,就越容易写出好文章,就越有利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悟得”。
三、写作习惯养成价值
良好的写作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精于观察,勤于动笔。
热爱生活,才会去用心观察,也才会去领悟生活的真意,也才会不断地用笔留下心灵的底片,进而写出好文章。
强化应有的文体意识。
作为练笔,学生当然可以随兴而发,即事而就,但这并等于不要体式。
近几年由于人们对“文体不限”的误解,出现文体杂揉、表达方式混乱、“四不像”作文泛滥的畸形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重视审题立意,讲究布局谋篇。
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写作“不设置审题障碍”,是针对当时片面要求全面、精确理解材料寓意造成大量偏题走题现象而提出的矫正措施,当前作文命题“没有”审题障碍为何还出现大量偏离题意的现象呢?
我们不能审题立意能力对写作优劣成败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写同样的内容也有眼光新旧、深浅、高低的差别,而这又是衡量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有创意的表达不等于没有章法的“自由”表达,但是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本上和考试卷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思路松散杂糅、详略失当甚至颠倒者俯拾即是,这恐怕是与当前写作教学忽视列纲起草习惯养成、构思意识淡薄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视原创。
话题写作容易因开放的空间过大而导致套构、宿构现象的发生,命题、材料作文如果在设置上不注重出新出奇,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现象的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教师的命题还是学生的写作,推陈出新的原创意识是规避套构宿构的根本。
而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积淀、智慧潜能去进行一次意义不同寻常的能力建构,共同享受创造劳动的成果,应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作业选粹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的评课
省课程专家张伟忠潍坊市初中语文10班指导教师唐行亭整理
2010年12月17日,肥城孙伯中学举办了一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会上杨翠、王乐芳、武辉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记承天寺夜游》,张伟忠老师作了以下点评,由唐行亭记录,稍有修改,欢迎拍砖。
刚才三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觉得都很到位。
还有我们的孙书记,给我们做了富有诗意的讲解。
孙书记是资深的优质课获奖者,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刚才孙书记已经讲到教学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解读,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宽度(或广度)。
文言文教学无非是两点:
第一点是教什么,第二点是怎么教,做好这两点,你的教学就搞好了。
教什么,刚才孙书记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短文长教,教学的内容,我们刚才看到,上面这个条幅——“同课异构”,不同的教法,教学内容有区别,这跟老师的文化素质以及对文本的解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有人说这是我们语文学科的不严谨所在,但是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引人入胜之处呢?
正因为没有很确定的东西,又和个人素质结合这么紧密,所以,语文才丰富多彩呢,越教越有味道,每一次教,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每一次也都有新感悟,每一次都会触景生情,有新的认识,教学相长。
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两个字:
一个是“言”,一个是‘“文”。
“言”是我们首先要重视的,我们每一位老师一定要抓落实,这几个老师都做得非常好,她们使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落实“言”的问题,让学生去提问哪个词不懂,哪个句子不懂,然后老师相机说出答案,也让学生去说出答案。
有些字词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这个“月色入户”,很多人认为是窗户,其实是门。
苏轼的“低绮户”,是门,木制的,雕花或镂空的,窗户是现代的说法,我们要用古代的意思来解释古代的字词,不能想当然。
杨老师处理得比较好,除了联系原先学的一些诗句,“木兰当户织”,还联系到现在还用的一些词语,“足不出户”,“夜不闭户”,都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这样让学生对这个文字,有一个非常深入的认识,以后再也忘不掉了,再见到这个“户”,马上知道是门的意思,如果再从字源字形展示一下,可能印象会更深。
也就是说对这个“言”,落实字词有很多种办法,我觉得从这几个老师那里学到不少的方法。
教材中的文言文不多,每篇都是经典,咱们应该字字落实。
并不是说你要死抠文字,你自己读时要字字落实,如果哪一个字没落实,你这一篇文章很可能就没解读好。
就这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来说,一个字都不能少,每一个字都很有深意,刚才孙书记已经讲了,对一些字词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距“乌台诗案”,已经四年,苏轼被贬到这地方已经四年。
四年的心路历程是非常复杂,非常微妙的,这个不一定跟学生说,老师应该清楚。
“十月十二日夜”,这个夜恐怕是深夜。
月色如水,如果刚出来或要落下去的月亮,就没有这么明亮。
这个月在中空的时候,最明亮,为什么这么晚没有睡?
十月十二日,也不是普通的日子,在湖北,属南方,农历的十月十二日,有点凉。
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夜晚,他还没有睡,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天气,也是因为心情,这一句蕴含着很多历史的东西。
“月色入户”,这个“入”字就很值得品味,像不像一个老朋友,悄然来造访(孤独寂寞的作者)?
张怀民是住在承天寺,苏轼也住在寺庙里,刚才王老师也说了,原先的亲戚朋友一封信都没有。
他写信给人家,人家不回。
那时候,搞文字狱呀,比较害怕,先保命要紧,所以(苏轼)很孤独寂寞,但是月亮来了,——“入户”,没有事先打招呼,也没有敲门,就自己来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苏轼的感觉,为什么要“欣然起行”?
看到月光,心里非常高兴,不是一般的高兴,是非常愉悦;
“起行”,不是一般地起,(是)坐起来,走出去,和下文的“步”,虽然是同样的意思,但是用了两个词。
这个“行”,因为前面有“欣然”,也就不再有什么感情意味了,但是后面的“步”,“相与步于中庭”,他为什么不说“行”啊?
“步”就是慢慢走,欣赏啊,一步一步地走,感受这月光。
“欣然”起行后,感情有一个变化:
“念无与为乐者”。
刚起来走,马上心思一转,“无与为乐者”,没有人和他一起赏月;
也没有交谈的人,一交谈,就破坏了这个意境,教材译为“取乐”,一个贬义词,也不好,倒是一个学生,他翻译成“游乐”,我忘了在哪一堂课,倒是比较好,夜游嘛。
有个学生问:
“为什么夜游啊?
”我觉得这个提问非常好,谁有夜游的习惯?
大老板?
只有文人墨客,特别是失意的文人墨客才有这份闲情。
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可能学生一个看似很无厘头的问题,它蕴含着解读这一篇文章的密码。
苏轼这里有一个心情的转换,有点低沉,下面接着“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很坚决,他怎么知道张怀民没有睡?
张怀民怎么有闲情和他共赏月呢?
心照不宣,心有灵犀。
张怀民是谁啊,是“我”的本家呀(玩笑话)!
同是贬谪之人,张怀民曾在黄州造了一个很有名的亭子,苏轼给它命了一个很有名的名字,叫“快哉亭”,苏辙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黄州快哉亭记》。
他们的关系是非常不一般的关系,是心心相通的关系。
他一想到没有共同游乐的人,马上就要到承天寺寻张怀民。
接下来还有一个字非常好,“怀民亦未寝”——“亦”,也。
这个“也”字里面含有多少意味呀。
“相与步于中庭”,这个“相与”,教材上翻译成“一起”,“共同”,查查古代汉语词典,这个“与”还有“交好”“赞同”的意思,这不是简单的共同携手,而是一种心灵的相通;
还有,是“步”不是“行”,我刚才已经谈到这个。
这个“步”很少作为动词来用,用在这里,非常形象,一定要慢,慢慢地走来欣赏这个月光。
“庭下”,为什么写“庭下”,不是庭中、庭里,明明是在庭院里的月光,为什么要写庭下?
可能咱们老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书上也没有见到解释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这承天寺很大,站在廊檐下,看庭院里,看到月色如水,站得高,视野开阔,如果站在下面,就看不全面了,所以他说“庭下如积水空明”。
本来写月光,清澈明亮,写空明就到头了。
文章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就好像王小玉说书一样,于那极高的地方还能曲折盘旋,中天门之上还有南天门。
“水中藻、荇交横”,这是用动态来表现静态,几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