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6188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史经济专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结果:

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5).评价: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3.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

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6.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7.结果:

由于苏联领导人的认识问题,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1928年被终止。

4.“斯大林模式”(苏式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2).主要表现:

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干部职务终身制;

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政治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评价斯大林模式

功绩:

①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弊端:

政治方面——①个人的高度专权;

②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

③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评价: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不利。

重点启示(经验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的联系、改革的根本不同

(1)侧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2)联系: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束缚苏联的历史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改革的根本不同:

①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捏夫改革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最终放弃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导致苏联解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

①在农村,土地改革

②在城市,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组建和发展了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

①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②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

①成功:

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失误:

1958,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原因:

我党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2)经验教训:

①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②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

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伟大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4.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在“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

原有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

(2)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加经济活力和生机;

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5.对外开放格局

(1)基本过程:

80年代:

主要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90年代:

形式更加多样,以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为重点;

21世纪: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初步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3)特点: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①客观必然性:

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因:

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

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影响:

(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

(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

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

(1).美国经济危机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2).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的原因:

世界市场的作用。

(3).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结果:

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

四项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调整农业政策

(3)复兴工业(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作用:

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质:

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的改造。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至90年代美国战后经济的发展分四个时期:

①二战后—70年代:

快速增长时期②70年代中期:

经济“滞胀”时期

③80年代:

经济复苏时期,低速增长④90年代:

经济繁荣时期,2001后出现衰退。

(2)西欧经济发展的背景及阶段、特征及原因

战后,经济遭到重创——20世纪50年代初,大体恢复——五六十年代,繁荣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③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产业结构)

④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

⑤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岳麓版)

(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二战后,西欧(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标志:

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特点

积极作用:

①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③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④固定汇率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作用: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3.区域集团化(三大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洲联盟

建立的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

1965年,三各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欧盟建立的意义: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欧盟扩大:

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

2004年25个。

1969年,

奋斗目标:

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

欧元形成:

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2000年批准希腊进入欧元区;

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成立:

1989,澳大利亚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州、南北美洲四大洲。

合作内容: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

重要文件:

1991年《汉城宣言》,1994年《茂物宣言》,

1995年《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

中国加入:

时间1991年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4.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WTO)

(1)世界贸易组织由来:

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2)世界贸易组织作用:

①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

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①机遇:

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挑战:

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发达国家:

最大受益者。

③发展中国家: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四.重点专题

专题1.解析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由来及新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影响下,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新的发展,为西方各国普遍采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收入和社会利润再分配,从而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

在二战过程中,交战双方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这不仅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践,而且积累了经验,扫除了许多障碍,为其在战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

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

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

一些基础理论科学的研究往往不能直接带给垄断资本家经济利益;

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所以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进行宏观调配,才可能使国家大规模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③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需要。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权力中心来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才能实现。

④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⑤克服经济危机的需要。

二战后,为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垄断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加强“经济计划化”,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和实现,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家运用政府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再生产过程,兴办了许多耗资巨大、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新兴工业企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③国家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因而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宏观洞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狭隘界限。

④资产阶级政府实行社会福利等政策,把资产阶级超额利润的一部分用来改善人民生活,部分地实现了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等等。

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出面进行国际之间的斡旋,使得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一些协调,有利于缓和矛盾。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长期通货膨胀;

③一些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

④国家借助于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了公私债台高筑,使财政金融危机风险大增.

典型例1(2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4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

(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6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5分)

[解析]

(1)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总统关心民众的生活。

从这些信息中即可组织答案。

(2)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内在稳定器”,只有做好社会保障,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

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此问。

参考答案:

(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以工代赈;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

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

规定最高工时;

规定最低工资;

禁用童工。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经济恢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

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典型例2(12)阅读下面两图: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第聂伯河水电站

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

美元建造的田纳西州水利工程

请回答:

(1)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

(2)两国工程修建的目的有何不同?

(2分)

(3)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背景:

美:

①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

苏:

1925年苏联制定“一五计划”,提出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2)目的:

美国是为了扩大就业机会,解除经济危机的困境。

苏联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3)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了消费;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分)

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3分)

专题2.解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2)计划经济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价值规律)来配置资源.

(3)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是:

盲目性,破坏性。

因此要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4)我国宏观调控的措施:

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一些行政手段。

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优化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