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983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Word下载.docx

聒燥 

坍缩 

鼎铛玉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包容需要接受,包容拒绝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同样是一种气魄。

包容还体现在各种体制的大融合上。

过去我们曾一味强调发展国营和集体经济,而忽视 

人为 

私营经济的发展。

结果,国营、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最终冲破了思想桎梏,一些中小型国营、集体企业纷纷改制,个体、外资、合资等各种私营企业如 

般不断发展壮大。

A.以至 

抑制 

步履蹒跚 

势如破竹 

B.以致 

遏制 

举步维艰 

势如破竹

C.以至 

雨后春笋 

D.以致 

雨后春笋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巴马成功连任后发表胜选演讲,对支持者表示感谢。

他说:

“现在经济正处于复苏期间,十年的战争即将结束,我们的竞选也已经将告尾声。

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我会成为最好的总统。

B.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的初生之犊,无照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对“星二代”的抨击。

C.“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传开后,前来探望的热心群众摩肩接踵,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护她的休息和治疗。

D.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子弟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B.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c.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其中的《老人与海》叙述了一个“背运”的老人桑地亚哥出海捕鱼的经历,塑造了一个“硬汉”的形象。

D.中国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传奇是小说的成熟期,宋金时期流行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至高峰。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某某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其承载力的极限”已经见诸媒体,常常被政府官员引用。

当初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缺乏科学判断,从而造成了当前的拥挤局面。

面对这种拥挤,是应该去增加城市的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是控制人口从而减少需求?

先来说说承载力。

而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

原因在于。

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真正达到了物理极限。

比如,上海仍有2000平方公里的耕地,占上海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是,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而决定承载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

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

以水资源为例,“水质型缺水”的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的青草沙水库,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供水的难题。

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加大新水源开发和治污节水的力度,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800万-3000万人口。

以交通和环境为例。

依靠密集地铁网络解决出行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

有学者提供数据,上海居民以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而国际大都市伦敦轨道交通高达65%。

很多城市都有对使用汽车的限制,汽车的使用量明显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再以产业结构为例。

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单位产值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的水和土地压力。

再看土地的容量。

以每平方公里5000人计。

只要将上海目前耕地的一半(近150万亩)转为建设用地,就可以容纳500万人口。

如果这些被吸纳的人口来自农村。

按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占用200平方米(0.3亩)宅基地,他们进城后,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可增加耕地150万亩,相当于其在上海占用的150万亩耕地,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

城市的产业升级是必需的,并不意味着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力的需求。

恰恰相反,城市高端人才的集聚必然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

高端写字楼越多,需要保安和清洁工就越多。

高收入的人越集聚,越需要更多的消费性服务。

低技能劳力向大城市集聚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如果限制其流入,则必然提高相应岗位的劳动价格。

反而不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

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

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所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也与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

其实,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个投资问题,只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以相应增长,应根据人口流动的方向向人口流入地倾斜。

如果制约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都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那么,城市的人口承裁力就可以继续增长。

从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状态来看,最终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释放而放缓,但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美国的几个最大城市,在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人口下降或增长放缓后,在近30年里又迎来了人口的重新增长,其原因就在于现代服务业对于人口集聚的需要。

(选自2013.3《中国改革》陆铭《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不能成为“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的理由的一项是

A.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

B.改善技术与管理,水资源缺乏、交通和环境紧张状况可得到解决或缓解。

C.调整产业结构既可解决农民人城问题,又可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和土地的压力。

D.城市产业升级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同经济学家“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的观点。

B.大城市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取决于城市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可变化因素。

C.上海交通出行难题和上海居民采用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比例过低大有关系。

D.只要把进城农民的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就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解决土地紧缺困境。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既然价格机制可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自可解决大城市人口扩张的难题。

B.城市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必然会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

C.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实行的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科学评估人口增长趋势、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可为大城市人口增长空间提供保障。

D.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证明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可以继续增长,北京、上海的户籍管制应立即取消。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贤父兄子弟

宋谢晦为右卫将军,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凑。

兄瞻惊骇日: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

此岂门户之福邪?

”乃以篱隔门庭,曰:

“吾不忍见此。

”又言于宋公裕,特乞降黜,以保衰门。

及晦立佐命功,瞻意忧惧,遇病,不疗而卒。

晦果覆其宗。

颜竣于孝武有功贵重,其父延之常语之曰:

“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曰:

“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竣竟为孝武所诛。

延之、瞻可谓贤父兄矣。

隋高颊拜为仆射,其母戒之曰:

“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头尔!

”颊由是常恐祸变,及罢免为民,欢然无恨色,后亦不免为炀帝所诛。

唐潘孟阳为侍郎,年未四十,母曰:

“以尔之材而位丞郎,使吾忧之。

”严武卒,母哭曰:

“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

”三者可谓贤母矣。

褚渊助萧道成篡宋为齐,渊从弟熠谓渊子贲曰:

“不知汝家司空将一家物与一家,亦复何谓?

”及渊为司徒,熠叹曰:

“门户不幸,乃复有今日之拜。

”渊卒,世子贲耻其父失节。

服除遂不仕,以爵与其弟,屏居终身。

齐王晏助明帝夺国,从弟思远曰:

“兄将来何以自立?

若及此引决,犹可保全门户。

”及拜骠骑将军,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

“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曰:

“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

”晏叹曰:

“世乃有劝人死者!

”晏果为明帝所诛。

炻、贲、思远,可谓贤子弟矣。

(选自宋·

洪迈《容斋随笔·

卷三》)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遽:

急速

B.竣竞为孝武所诛 

竟:

竟然

C.以爵与其弟,屏居终身。

屏:

隐退

D.若及此引决,犹可保全门户 

决:

决断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贤父兄子弟劝诫不起作用而导致身败人亡”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以篱隔门庭,曰:

” 

②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③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头尔!

④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

⑤门户不幸,乃复有今日之拜。

⑥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瞻对谢晦受到宾客云集逢迎感到惊骇并因此警戒,向宋公刘裕请求降职,以保家门。

B.高颍当了仆射,他母亲告戒他说,你已经富贵到顶了,只有砍头自尽,才可保全家族平安。

C.南齐王晏帮助齐明帝夺得帝位,他的堂弟王思远多次劝其自杀以保全家门,都被王晏视为危言耸听而拒绝了。

D.这些贤父母兄长子弟劝诫亲人要警惕权高位重招祸,反映了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的现实,印证了“满招损”、物极必反的道理。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此岂门户之福邪?

(3分)

(2)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

(3)世子贲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

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从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

秦伯曰:

“晋国和乎?

”对曰:

“不和。

小人日必报仇,君子日必报德。

”秦伯曰:

“国谓君何?

”曰:

“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

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遂归晋侯。

(选自《容斋随笔·

卷十三·

谏说之难》)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黄鹤楼 

南唐·

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注: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唐进士试(当时南唐奉宋正朔),考《王度如金玉赋》,卢郢高居榜首。

此诗当写于开宝八年(975年)三月南唐灭亡、卢郢入宋之后。

宋·

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游景仁,广安人,南渡四贤相之一,有文集,今不传,独此诗见《楚志》。

(1)请对卢诗第三联中的“暗”“芳”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

(2)比较两首诗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情感的异同,并作简要赏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7)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告别

[德]彼得·

魏斯

我常试图想象我的母亲和父亲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且总是以一种好恶掺半的心理去进行思考。

当他俩几乎同时去世时,我并不为他们而悲哀,因为我几乎不认识他们。

使我悲哀的倒是无可挽回地失去的那一切。

因为我认识到,一种共同生活的尝试已彻底失败:

一个家庭的成员数十年之久只是勉强地生活在一起而已。

我悲哀,还因为我认识到我们兄弟姐妹们聚集在坟墓旁已为时过晚。

母亲去世后,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因此而为人称道的父亲,试图再次唤起从头开始的假象。

他独自前往比利时,是为了建立业务上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是准备像一只受伤的野兽那样在隐匿中孤独地死去。

他出门时已经老态龙钟。

接到他在根特去世的通知后,我乘飞机到了布鲁塞尔,怀着抑郁的心情沿着铁路旁的一条街道向医院走去。

父亲的灵柩就安放在医院的小教堂里。

他穿着那身过于肥大的黑色西装,套着黑袜子,两只手叠放在胸前。

怀里,是一张镶有黑框的母亲的遗照。

他那瘦削的脸庞十分安详,几乎还没有变白的稀疏的头发卷曲地贴在额上,表情里有一种我以前未曾看到过的高傲和果敢。

那两只匀称的手上,指甲闪着淡青色的光芒。

我回想着我最后一次看见父亲时的情景:

在埋葬了母亲之后,他躺在卧室的沙发上,身上盖着毯子,泪水模糊的脸显得发灰,嘴里不停地小声念叨着母亲的名字……我久久地站立着,任凭凛冽的寒风吹拂着我冻僵的身体。

我面前这个人的生命之火完全熄灭了,他那旺盛的精力已化成了彻底的虚无。

他将长眠地下,再也不可企及。

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曾拥有过许多营业所和工厂,有过规模宏大的房屋和豪华的住宅;

在这个人的一生中,他的妻子总是陪伴着他,在共同的家里等待着他;

这个人的一生中也有过许多孩子,他总是避开他们,从来不会和他们谈点什么。

但是,当他外出旅行时,他也会感到对孩子们温存的爱,希望见到他们。

他总是把他们的相片带在身边,在旅途中,在夜晚住宿的旅馆里,他常常端详这些已经揉皱、磨损的照片,并且相信,在他回家后他们会对他报以信赖。

可是,每当他回到家,发现的却总是失望和相互间的隔膜。

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曾作过不懈的努力来维护他的家庭,使它不至于崩溃,即使在忧虑和疾病中,他也同妻子一道勉为其难地维护这个家庭的产业,自己却从未从这份产业中获得过一丝幸福。

这个人现在就躺在我面前,永远地安息了。

他从未动摇过对于现有这个家的信念,然而却孤独地死在远离这个家的一间病房里。

在他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当他伸手按电铃时,他也许突然感到了一阵寒冷和空虚,想唤来某种东西,得到哪种帮助或是宽慰。

我端详着父亲的脸,还活在人世的我,心中保留着对他的纪念。

这张被阴影笼罩的脸变得陌生了,他正带着满足的神情躺在这里,永远脱离了尘世,而与此同时,他的最后一幢大厦还矗立在某个地方,里面铺满了地毯,摆满了家具、盆栽花卉和绘画。

这是一个失去了生命力的家,是他经历了多年的流亡和频繁的迁徙,克服了种种不适应的困难,饱尝了战争忧患拯救下来的家。

父亲被殓进了我从殡仪馆买来的一口普通褐色棺材。

他妻子的相片仍留在他的怀里。

父亲的灵柩抬到灵车上,我则乘坐一辆出租汽车跟在后面,过路的农民和工人在夕阳的映照下向那辆黑色的灵车脱帽致意,这是父亲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所作的最后一次旅行。

在市郊的一块高地上,父亲的棺材被抬进了礼拜堂的一间圆形大厅里,安放在一个台基上。

壁龛里的管风琴旁,坐着一个面带醉意的老人,他开始演奏一支安魂曲。

载有棺木的台基开始微微移动。

沿着嵌在地板上几乎察觉不到的轨道缓缓地向门后一间空荡荡的四方形房间滑去。

两个小时后,我拿到了父亲的骨灰盒。

我捧着这只嵌有十字架、上宽下窄的盒子,在工作人员和客人陌生的目光下走过,父亲的骨灰随着我的脚步在盒中发出轻微的响声。

我回到旅馆,把骨灰盒放到了衣帽间,我陪伴着衣帽间里父亲的骨灰在那家旅馆里过了夜。

第二天,我来到父母住过的房子,同我的同父异母兄弟及其妻子、我的亲哥嫂以及我的姐姐、姐夫一道商量了送葬、执行遗嘱和分配遗产等事宜。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这个家终于解体了。

(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通常,抒写亲情的文字都是柔软而温情的,但是《告别》的作者却用别样的方式抒写亲情,文字背后潜藏着的苍凉的痛感。

B.父亲拼命维护他的家庭和产业,使之不至于崩溃,自己却从未从中获得过一丝幸福,这主要是为了告慰深深爱恋的、先他而去的他的妻子,我的母亲。

C.父亲火化后,兄弟姐妹商量了执行遗嘱,分配遗产等事宜,这个家终于迎来了“告别”尾声。

这一收束虽让人倍感凄凉,却也合乎这个家庭的发展轨迹。

D.这篇散文风格幽默诙谐,语言凝练隽永,值得反复品味。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伦理思考相互映衬,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17.文章开头作者竟“以一种好恶掺半的心理”去思考自己的双亲,甚至说“几乎不认识他们”,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8.简析文中划线句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

19.结合文题“告别”,自选—个角度,对这篇散文的情感取向或价值照考作深入探究。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

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

21.某校文学社举办课文中“最美女性形象”评选活动,请从下列人选中任选一个向组委会写一段推荐词。

要求:

①用对偶句式;

②语言准确,鲜明;

③不超过35字。

入选人物:

刘兰芝 

窦娥 

林黛玉 

素芭

人物:

推荐词:

22.日前,武汉市某中学进行月考后,各班级陆续召开家长会,反馈学生月考成绩。

会前,班主任在黑板上书写了“不好好学习的两种下场:

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

请你以微博的方式对班主任写的“话”进行评价,不超过50字。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曾问历史学家维特克:

“你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的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维克特说:

“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

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沉渣;

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

暗透了,更能看得见星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联系生活现实,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