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549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河北省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据快报统计(下同),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0.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4.8%,比上年增长24.7%;

加上中央财政分享收入1079.7亿元,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10.5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09.6%,比上年增长19.3%。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78.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3.2%,比上年增长18.4%。

  全省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87.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9.3%,比上年增长144.9%;

基金支出完成1126.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3%,比上年增长135.4%。

  

(二)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省本级一般收入预算为260.8亿元,一般支出预算为349.3亿元。

执行中,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一般收入预算调整为285.6亿元,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396.5亿元。

截至年底,省级一般支出预算又发生以下变动:

一是中央财政下达专款574.8亿元;

二是上年结转本年支出76.8亿元;

三是中央财政增加财力性转移支付与省下达市县一般转移支付相抵,增加省级支出预算67.6亿元;

四是下达市县专项转移支付减少省级支出预算589.7亿元。

据此,报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备案,省本级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526亿元。

当年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2.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5%,比上年增长11%;

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99.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9%,比上年减少4.3%(主要因为调整了交通财务管理体制,将原来列为省级支出的交通部门经常性支出下放为市县级支出)。

  2010年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加之物价指数上升,带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省级一般预算收入超收12.27亿元。

遵循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省级新增财力重点用于落实年度预算执行中国家新出台的民生政策和省委、省政府议定事项:

一是保证教育、科技、农业三项支出达到法定增长,增加支出1.55亿元;

二是增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农家书屋建设奖补资金等民生投入1.09亿元;

三是安排公共安全事务专项支出4408万元;

四是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支持产业发展专项支出4.19亿元;

五是落实国家有关改进超收资金使用办法的要求,建立省级预算稳定调节资金5亿元,与今年预算统筹安排。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省本级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均为110.7亿元。

执行中,由于地方教育附加、彩票公益金、车辆通行费等8项收入超收13.36亿元,按照政府基金专款专用原则,报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省本级基金收入预算调整为124.06亿元,支出预算相应调整为124.06亿元。

由于上年结转、上级专款列入以及下达市县专款等因素,年终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备案,省本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95.9亿元。

2010年省本级基金收入完成150.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21%,比上年增长284%;

基金支出完成91.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5.7%,比上年增长12.8倍(主要因为车辆通行费按财政部要求由预算外收支列到政府性基金收支所致)。

  上述全省和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均为2010年12月31日的快报统计数据,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中央财政结算后还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届时再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总的看,2010年面对十分复杂的经济形势、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异常尖锐的收支矛盾,我们深入贯彻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人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决议,集中财力保重点,千方百计保民生,增收节支保平衡,全省和省本级均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

2010年预算执行成效体现在六个方面:

  ——财政收入总体较快增长。

在全省经济向好的基础上,各级财税等部门严格依法治税管费,建立完善综合治税协调机制,加强纳税信息沟通和统计分析,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410.5亿元和1330.8亿元,分别增长19.3%和24.7%,增幅分别比2009年提高8.5和12.1个百分点;

绝对额分别是“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20.5%和147.9%。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落实。

努力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104.5亿元和地方政府债券69亿元,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需要。

扩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范围,完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改造升级农村流通网络,发放补贴31.9亿元,带动家电、汽车摩托车销售247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取消或停征收费项目等税费减免政策,累计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190.9亿元。

落实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出口专项资金1.15亿元,促进了出口稳定增长。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省财政研究制定了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落实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

全省科技支出28.8亿元,增长8.8%。

以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开发和共性关键技术升级。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专业化发展。

全省环境保护支出112.6亿元,增长8%。

积极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国家试点,启动省内光伏发电市场,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推进非粮生物能源发展,支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

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杠杆,支持河北民航、高速铁路客运和港口建设。

  ——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继续加大。

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300.5亿元,增长13.5%。

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52.7亿元,全部提前在第一季度兑付到农户。

落实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18.9亿元,投入省级以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4.1亿元,落实小麦弱苗转化和“一喷三防”补贴资金1.9亿元,夺取了夏粮丰产丰收。

整合支农资金,支持26个县发展粮食产业项目、15个县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和4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投入2.4亿元支持蔬菜产业示范县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9亿元,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83个,努力打造农业优势产业群。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全省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3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27万亩,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大力实施农村民生工程,省级农村新民居建设专项资金增加到3亿元,支持2000个示范村建设。

发放补助金6.2亿元,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发放退耕还林补助13亿元,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中央奖补11.1亿元,在2.2万个行政村实施了一事一议公益项目建设。

争取中央资金23.6亿元,省级投入7.6亿元,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全省教育支出503.4亿元,增长14.6%。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投入资金51.1亿元,保障城乡中小学校正常运转。

落实省以上资金33.6亿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投入专项资金3.5亿元,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发放补助金18亿元,134万名学生得到资助。

全省医疗卫生支出224.9亿元,增长28.8%。

支持医疗卫生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17个市辖区的1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42个县(市)的561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综合改革试点。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达到18元,实施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亿元,增长19.7%。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10%、达到1400元。

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1118元,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月人均250元,实现应保尽保。

落实省级以上新农保补助资金5.6亿元,37个试点县117万名农村老人按时领取养老金。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落实专项资金16.6亿元,促进就业再就业。

全省住房保障支出51.6亿元,增长22.1%。

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为13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3亿元,加快发展文体事业,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全省公共安全支出174.5亿元,增长15.4%。

实施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大力维护社会稳定。

为应对消费物价上涨,省财政列支1亿元建立价格风险调节基金,给予优抚、低保、五保对象及大中专学生每人每月15元补贴。

  ——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省财政厅研究提出率先构建地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整体系统推进财政改革的目标任务。

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覆盖所有支出事项。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实施范围扩大到92个县(市),居各省区第一。

继续实施激励性财政体制,完善省内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试点覆盖省级所有发展性支出,并开始向市县延展。

预算项目库试点从省级扩大到全部设区市、示范县和31个直管县。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努力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提前通知并细化分解上级转移支付,编入年度预算,预算编制完整性进一步增强。

深化和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提高、年末结转率下降。

12月份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占全年比重比2009年同期下降16.6个百分点,年终结转率下降2.8个百分点。

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

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政府采购330亿元,资金节约率11%。

扎实推进省直部门派驻监督全覆盖,财政专项资金运行实现网络即时监控,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财政经济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的五年。

这五年,财政收支规模快速增长,财政实力稳步提高。

全部财政收入5年累计完成9007.7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6倍;

财政支出5年累计9695.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8倍,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这五年,财政职能有效发挥,助推科学发展效果明显。

创造性地实施两轮激励性财政体制,实施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有效引导经济资源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

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科学因应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落实中央相机制定的稳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五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保障力度逐年加大。

2010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安全累计支出1206.9亿元,是2005年的2.6倍。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长足发展,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建立。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初步覆盖城乡,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连续六年提高标准,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抗灾救灾、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和谐河北建设。

这五年,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省以下支出责任划分、中期滚动预算编制、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派驻监督、预算法制建设等多项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部门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等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应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日常监督、派驻监督、网络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财政大监督体系基本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时期财政事业取得的新成绩,是省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总结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基于经济结构和效益的财源质量较差,人均财力水平偏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程度有增无减,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力不从心,财政体制和管理机制仍不健全,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尚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不理想,等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乎全省人民福祉,亟需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今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仍极其复杂,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收入方面:

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市场信心日渐增强;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即将出台,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成投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这将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但是,通胀预期压力不断加大,银根呈收紧趋势,国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控制越来越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较重,钢铁、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面临挤压,房地产业税收贡献率逐步下降。

同时,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

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财政收入增长。

支出方面: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完成在建项目,仍需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地方需筹资配套;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应对通货膨胀压力需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汇集成巨额财政增支需求。

据测算,2011年仅省级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性支出就需180亿元。

  根据省委关于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1年全省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积极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大力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着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进步提供财力保障。

  

(一)关于2011年全省预算草案主要收支计划安排情况

  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性增减收因素,2011年全省全部财政收入计划安排2751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增长14.1%,可比增长11.5%(剔除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因素,下同)。

这样安排是与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相适应的,也是积极客观的。

  2011年全省地方一般收入预算安排1542.7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增长15.9%,可比增长11%,其中:

税收收入安排1163.8亿元,增长8.4%;

非税收入安排378.9亿元,增长47.6%,可比增长12%(国家要求2011年除高中以上教育收费外的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一般预算,预计新增非税收入84亿元)。

按照国家规定口径,经常性收入增长20.91%。

全省一般收入预算加上中央补助收入1022亿元、使用地方政府债券45亿元、调入资金2亿元,减去上解中央支出30亿元,2011年全省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为2581.7亿元。

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全省一般支出预算2581.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43.6%,剔除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后可比增长23.8%。

教育、科技、农业等三项支出安排落实了有关法律要求,全省教育支出463.5亿元,按法定增长口径(下同)增长24%;

科技支出29.9亿元,增长22.1%;

农林水事务支出137.5亿元,增长23.2%,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2011年全省基金收入预算(不包括社会保障基金,下同)安排1253.4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增长5.5%;

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235.6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23.8%。

  

(二)关于2011年省本级预算草案

  2011年省本级一般收入预算安排343.7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增长17.4%,剔除2011年预算外资金纳入一般预算管理新增非税收入24.8亿元,可比增长8.9%。

其中:

税收收入安排256.8亿元,增长13.4%;

非税收入安排86.9亿元,增长31%。

  按照上述收入计划及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测算,一般收入预算加上中央补助1022亿元、设区市及直管县上解35.3亿元、省级使用的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45亿元,减去上解中央支出30亿元、补助设区市及直管县支出878.8亿元,2011年省本级一般预算财力为537.2亿元。

省级地方一般预算剔除省级留用的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103.1亿元后,实际可用财力为434.1亿元,其中当年新增可调剂财力仅20.8亿元。

上述中央补助收入包括:

税收返还174.9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133.96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42.8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5.39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9.4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7.7亿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2.61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2.2亿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14.9亿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81亿元、工商部门停征两费转移支付4.95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92.84亿元、义务教育及社会保障等转移支付专项化资金101.34亿元、结算补助10.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54.6亿元。

省级补助设区市及直管县支出包括:

中央税收返还113.1亿元、省对下财政体制返还96.2亿元、资源税定额返还9.7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134.96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8.1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28.3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9.4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7.7亿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7.2亿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2.5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2.2亿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81亿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9亿元、其他结算补助13.9亿元、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化资金32.53亿元、专项补助220.2亿元。

  2011年省本级一般支出预算安排537.2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53.8%。

剔除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后,省本级一般支出预算为434.1亿元,同比增长24.3%。

其中,安排维持性支出166.55亿元,占一般支出预算的38.4%;

发展性支出259.55亿元,占59.8%;

总预备费8亿元,占1.8%。

按照国家规定口径,教育支出安排36.9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41.1%;

科技支出安排8.3亿元,增长15.85%;

农业支出安排16.8亿元,增长11.28%,以上三项支出增幅分别超过省级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30.19、4.94和0.37个百分点,均达到了法定增长和省委关于省级一般预算安排的教育、科技投入增长要高于省级当年经常性财力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的要求。

  2011年省本级政府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41.3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减少5.9%;

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41.3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7.6%。

  2011年省级预算由于新增财力有限、政策性增支数额巨大,平衡难度空前。

经审核梳理,各部门申请由2011年一般预算安排的支出需求共计594.32亿元,是省级一般预算可用财力的1.4倍;

其中中央及省新增政策性支出167亿元,是新增一般预算可调剂财力的8倍。

为有效解决矛盾,2011年省级支出预算安排,一方面统筹各类资金,加大整合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压减支出需求51亿元;

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筹集资金118.41亿元,尽一切可能增加财力供给(①清理上年预算结余,筹集资金3亿元;

②使用中央财政北京周边“护城河”工程补助资金1.9亿元用于安排相关支出;

③统筹使用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46.01亿元,以专项化方式安排用于市县补助;

④统筹政府基金安排相关支出22.5亿元;

⑤使用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符合规定用途的相关支出45亿元)。

通过上述措施,千方百计满足了重点急迫支出需要,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按照综合预算方法,2011年统筹使用省级可以动用的各项财政性资金(892亿元),重点用于六个方面: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综合预算共安排直接用于民生的资金291.74亿元。

一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安排2.39亿元,另外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安排4.41亿元,使全省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62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62元提高到90元;

安排149.74亿元,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机关津补贴水平,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

二是落实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政策,安排7.25亿元,另外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安排3.03亿元,保证国家各项优抚提标政策的落实,扶助残疾人事业发展,实施困难职工帮扶和劳模生活救助;

安排农村五保供养补助资金2.4亿元,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支持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安排109.3亿元,另外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安排1.9亿元,使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140元,新农保覆盖50%的农村人口,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安排2.74亿元,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就业扶助计划,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大学生就业。

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排4.58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