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522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

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

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

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

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

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选自200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

B.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C.某些以偏盖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任务。

D.中国文化中只要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就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东西。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要能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C.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D.我们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

“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对日: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日: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

于休烈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

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

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

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

动荡倾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

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

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

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

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8.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3)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

————————,——————,未尝不呼天也;

——————,未尝不呼父母也。

第Ⅱ卷表达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爱的岁月里飘着栀子花香

杨轻抒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

先是那乌黑的头发迅速转白,然后那红润的脸庞泛起了块块老年斑,尤其是那双眼睛,终日像蒙上了一层尘埃,父亲在一夜之间,老了。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的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面买好多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喜悦。

我问母亲,世界上那么多的花,父亲为什么偏偏喜欢栀子花?

母亲看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母亲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才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原来,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包办的,在婚前根本没见过面。

父亲对包办的婚事很不满,即使所在的部队路过家门,硬不回头看一眼。

就在那次路过家乡的时候,父亲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眼,被安置在一位老乡家里,老乡的女儿以女人特有的细心与温情照顾了父亲。

父亲是裹了纱布和部队一起走的。

临走时,老乡的女儿拿了一大捧栀子花放在了父亲的担架上。

父亲没见过那女孩,但父亲从此永远不能忘记那个和栀子花一样清香的女孩。

其实你父亲不明白,那个女孩……就是我!

母亲说。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父亲。

告诉他他会相信吗?

其实,让他心里留着点永远值得回忆的东西,他会活得更好。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情形让人堪忧。

许多长辈提醒我--你得让他心宽一点……

有一天,我买了一大桶栀子花抱回家,父亲眼里盈满了泪,开始讲述那个和栀子花一样清香的女孩的故事。

也许是为母亲鸣不平,我终于叫了起来,那是我母亲!

父亲惊讶地望着我,说,你也……知道?

这才轮到我惊呆了。

我早就知道是你母亲,可我不想说明。

我望着父亲苍老的面容,突然有种深深地感动,父亲和母亲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的几十年里,一直有种暗香,栀子花的暗香,深深的浸透在他们共同的岁月里。

(1)根据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选出最正确的两项(  )(5分)

A栀子花象征父母美好的爱情,花香承载了众多美好的记忆。

B小说逻辑严谨,层层渲染,步步铺垫,表达父母共同岁月里的风雨兼程的美好。

C尽管小说刚开始就点明父亲知道母亲就是那个栀子花一样的女孩,但并不影响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

D“栀子花”贯穿全文,是本文的线索。

E栀子花象征了母亲美好的品质,花香则代表了父母生活的有机结合体,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2)小说最后才交代父亲早已知道母亲就是那个“女孩”,请找出这一情节在文本中与之相照应的伏笔。

(6分)

(3)小说中,父亲内心都早已知道“母亲”的身份原型,但都没有向对方挑明,为什么这样处理?

(6分)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暗香指的是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4、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屈原站在汨罗江旁,回顾自己的一生,尽忠职守却被贬放逐,于是发出,最终自投汨罗而死。

②大陆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2015年1月16日病逝。

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不禁让人。

③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人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只能;

有人却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永不言败。

A.北门之叹望洋兴叹扼腕长叹B.扼腕长叹北门之叹望洋兴叹

C.北门之叹扼腕长叹望洋兴叹D.望洋兴叹扼腕长叹北门之叹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4.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15.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2016年4月10日20时到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

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

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

本公司客服电话:

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

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6年4月7日

16.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在公共场合,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

他/她会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并接着扶。

别小看这个扶门的习惯,它可能会给你的未来带来很大的影响。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慢慢养成的个人习惯,长期理所当然的坚持着,从没有审视过“与人与己”的方便;

社会上,人们也总是习惯性按照曾经的、大众的观念、方式,对待周围的,或自己的事情,从没有想过是否该变通,是对还是错。

请结合自身、他人,或者社会上发生的故事(事件),以“习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有情有理,合情合理。

2、诗歌、议论文除外,其他文体不限。

3、文面整洁,书写认真。

4、不少于800字

青岛开发区一中高一3月份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1.C(此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其表意恰与原文相反。

) 

2.D(与原文“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不相符。

3.D(此说法太绝对。

提升软实力靠的不仅仅是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还有其他方面。

4.C。

5.D。

6.A。

7。

(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3)(4)见课本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

于休烈性情纯厚谨慎,机敏聪明。

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科,多次升官任右补阙、起居郎、集贤殿学士,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为中部郡太守。

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

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特别注重听取臣下建议,转对于休烈说:

“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録下来,这才是良史。

朕有过失,卿是否记下了?

”他回答说:

“夏禹、商汤检讨自己,他们开国立业也十分盛大。

有德之君,不忘纠正过错,臣不胜庆贺。

”当时中原凋残,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供查寻。

于休烈烈上奏说:

“《国史》一百零六卷,《开元实録》四十七卷,起居注连同其它綦籍三千六百八十二卷,都保存在兴庆宫史馆。

京城被叛贼攻陷以后,全被焚毁。

而且《国史》、《宵録》是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部没有保存下来"

希望交忖御史台审问勘查史馆的有关官员,今府县招致访求。

有人另外收存《国史》、《宵録》的,若送到官府,重金购回并从优奖赏。

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贼中,此时进入东京,至此将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

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

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不久加授礼仪使。

升任礼部侍郎。

又改检校工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正式授任工部尚书,多次进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中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

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脸!

而礼贤下上,扶持后进,虽位尊年高,从无倦怠之色。

酷好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

大历七年去世,终年八十一岁。

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

皇上因于休烈父子儒行著名,特意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安葬之日赐给仪仗鼓乐。

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怀悼念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

儒士的荣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的。

(译文肯定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完善)

8.①反衬,②一二句用“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景来反衬“他乡寒食”的“堪悲”,第四句用“不独”说明自己天天过着“寒食”生涯,与世人纪念子推不同,③寄寓着作者一种对生活不幸深深的悲哀。

9.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10.见课本

11.

(1)AD(5分)

(2)、①父亲是在路过家乡时受伤被安置在“女孩”家的;

②父亲返回部队时是裹了纱布,没见过“女孩”,“女孩”送了栀子花;

③母亲也经常买栀子花。

4、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的说。

(3)从结构上,说增加了小说的情节的波澜起伏,有情有趣;

从内容上说,都让“父母”双方内心保留一份永远值得回味的“美好东西”。

(每点3分,共6分)

(4)在本文中暗香是指栀子花清幽的香气,是指父母亲在栀子花暗香的氛围中喜结的连理,而贯穿了他们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4分)用暗香做结尾,一是点名主题;

二是使文章前后呼应,具有可读性。

(4分)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能力层级E。

辨析近义词语的从下面八个方面考虑:

1.意义轻重不同。

2.意义侧重点不同。

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3.范围大小不同。

4.适用对象不同。

5.感情色彩不同。

6.语体色彩不同。

7.语法搭配不同。

8.关键语素不同。

13.【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

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

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14.【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解析】变换语序是重组句子的重要题型,即考查用不同语序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

首先,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先果后因,而以“儒、道、佛”为开头重组句子,即以“因”为开头来重组语句。

进一步分析,“思想比较复杂”又是这种“影响”的直接结果,所以它应该放在开头;

而“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更是“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和“复杂”的“思想”的间接结果。

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理解:

有了“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这个原因,会产生“思想复杂”“充满矛盾”这两种结果,即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15.答案 ①“宣布”改为“通告”,②“敝”改为“本”,③“提出”改为“垂询”,④“贵用户”改为“您”,⑤“不安”改为“歉意”。

解析 宣布:

传播消息,尤指通过报刊或其他群众宣传工具公开发布。

在这里“宣布”不符合通告的用词习惯,应为“通告”。

“敝”作为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这里的“工程”不是和自己有关,不能用“敝”。

“提出”一词过于生硬,应改为相应的敬辞。

“贵用户”虽然是敬辞,但在这里不伦不类。

“不安”一词用语过重。

16、【答案】画面中心是椭圆形的地球,画面右侧是一只手正在拒绝和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保护三只鱼,寓意保护水环境,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