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392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造业全球策略深度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16-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赢家通吃,胜者为王的时代。

2016年1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为解决“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等问题,推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特别是上游行业煤炭钢铁开始行政性压产能,以及环保监管加强,传统行业去产能,行业龙头公司开始崛起。

加上棚改等刺激需求的政策,工业企业利润明显回升,上游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攀升。

股市反映了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这一阶段具有强β属性的煤炭钢铁有色行业的龙头表现较好。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我们提出了核心资产崛起的大逻辑:

全球经济新平庸时代的“赢家通吃”。

“核心资产”逆势崛起的第一步,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

在2016年后,各行业核心资产的市占率、盈利能力持续占优。

2018年-2019年,金融去杠杆、经济下行期。

2018年开始着力推进金融“去杠杆”,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落地,清理“影子银行”,宏观杠杆率逐步下降。

实体经济融资明显收紧,2018-2019年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8%左右的相对低位。

经济显著降速的阶段已经过去,虽然经济进入下行期,但是以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等行业龙头进入赢家通吃阶段,充分享受经济转型的红利。

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内需相关的行业确定性更受青睐。

这一阶段,周期股表现落后,而非周期、弱周期的消费科技等行业龙头受益于确定性和成长性,估值不断提高。

2019年底,基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我们提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核心资产将成为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明星”,这是“核心资产”崛起的第二步。

受益于科技赋能、内需扩张、改革开放。

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核心资产将成为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明星”。

(详参2019年12月9日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崛起》)首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是2020年中国“精准滴灌式”稳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制造业投资是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战略目标的最佳选项。

相比较而言,当前进出口受限于海外,投资端基建受限于债务率、房地产受限于社会压力,消费端刺激效果不明显,而制造业投资的规模在三大固定资产投资里居首,制造业升级将提升中国经济效率。

第二,2020年制造业中的核心资产对政策红利的边际刺激将更为敏感。

从2018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经历了一轮下滑,目前在低位徘徊。

我们判断,当前产成品库存周期到了底部,2020年那些具有科研实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核心资产,将更受益于政策红利,并率先恢复盈利弹性。

政策红利包括:

⚫资本市场引导经济转型升级,针对各领域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IPO融资便利、产业并购重组相关的再融资便利将进一步落实。

⚫减税降费,特别是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助力企业研发和创新。

⚫相关部门加快5G在制造、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

第三,基于库存周期的历史规律,新旧库存周期转折时库存处于更低位的行业之后一年“戴维斯双击”,2020年更看好具有“科研能力”的先进制造业龙头。

制造业的整体情况也就是企稳,但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将赢家通吃、强者更强。

所以亮点在于结构分化、依然是核心资产的逻辑,即有科技研发实力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自助者天助之”,将率先复苏。

第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当前具有较高“性价比”,制造业相关行业不论是估值水平或者是机构资金配置比例目前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2、中短期展望:

未来半年,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的景气将持续上行,随着疫苗量产,全球史无前例的大刺激将驱动欧美及中国经济阶段性“复苏共振”

2.1、展望中国经济此轮复苏仍将延续,先进制造业受益于新一轮主动补库存

2.1.1、制造业龙头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仍在继续,资产定价并未充分pricein,密切跟踪未来三个季度的业绩惊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是2020年中国“精准滴灌式”稳增长的最大受益者”这一判断正在兑现。

中国库存周期主动补库存确认,制造业景气全面恢复。

1)9月PMI由前值51升至51.5,连续7个月处于扩张区间,PMI新订单、生产、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分项全面改善,确认主动补库存周期启动。

2)PMI15个细分行业中,11个行业PMI新订单指数回升,同时7个行业生产指数回升。

3)8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结束了3月以来持续下降的趋势,8累计同比增长7.9%,比7月增长了0.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数据显示中游制造业景气正明显回暖。

1-7月工业企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来看,中游制造业收入累计同比降幅已经明显小于上游采掘、中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品。

其中,专用设备营业收入已经从1-2月累计同比下降22%转为1-7月同比增长2.5%,通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铁路船舶1-7月收入累计同比分别仅下降3.1%、4.2%、1.3%、4.3%。

未来半年,先进制造业有望持续受益复苏。

需求改善,收入提升,带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速补库存。

从7月营收同比增速较6月变动幅度与7月库存同比增速散点图来看,二者大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随着7月份收入的上升,行业加速补库存意愿提升。

汽车、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制造业伴随营收改善,库存增速处于领先位置。

自2018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制造业投资出现加速迹象,也印证了旺盛的需求,企业开始有意愿增加资本开支,而制造业投资的加速又会进一步增加对设备的需求。

2020年8月份,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大幅改善,达到5.03%,较前值-3.11%提升约8.2个百分点,或反映供需发生改变。

2.1.2、经济政策由“抗疫”模式回归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收紧,而是以延续经济复苏延续为底线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经济政策也由“抗疫”模式回归正常化,但是经济政策回归正常化并不意味着收紧,而是有底线思维的——保证复苏延续。

增量流动性最宽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是,无风险收益率依然维持低位徘徊。

先进制造业龙头整体估值风险不大,有些公司的静态估值已不算便宜,但是,动态市盈率有吸引力。

⚫M1与M2剪刀差指标改善,指向金融支持实体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8月M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但M1同比上行1.1个百分点至8%,M1与M2同比差值进一步缩小,说明企业存款中用于生产经营的活期存款占比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的效率有所提高。

⚫从信贷资金流向来看,新增资金更多的流向了实体,尤其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1)2020年1-8月累计新增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43%,处于2015年以来较高水平,仅次于2017年。

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6个月超季节性增长。

2)截止二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26.5%;

根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24%,创十年来新高。

2.2、展望未来半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束、新冠疫苗问世,欧美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海内外共振提升中国制造业景气度

为应对疫情,2020年海外主要国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刺激。

随着疫苗问世并量产,刺激政策将作用于实体经济,推动欧美需求复苏,特别是2020年圣诞节到2021年复活节有望中外经济共振复苏,提升中国制造业景气度。

虽然三季度以来欧美疫情出现严重反弹,但前期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所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欧美需求不断恢复。

7、8月份欧美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8月美国制造业PMI高达56,非制造业PMI达56.9。

两个数据可以反映在全球超常规的刺激政策下经济的潜力:

1)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在疫情期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补贴出现上升,7月个人可支配收入较2月提升了6.2%,叠加疫情对消费的抑制,储蓄率大幅提升,美国个人储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4月一度高达33.7%、此后有所下降但7月仍在17.8%的高位。

这意味着一旦疫情的影响消除,消费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2)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比疫情前更加活跃。

7月新屋销售较2月提升了25.8%,成屋销售也完全恢复到了2月的水平之上。

衡量建筑商对未来房产市场的看法的NAHB房地产市场指数已经创下200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快则四季度,慢则明年初,新冠疫苗的普及,将为欧美需求的持续复苏保驾护航。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9月22日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已有近200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或临床前试验阶段……候选疫苗越多,得到安全有效疫苗的几率就越高”。

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及量产或许指日可待。

首席科学家苏米娅·

斯瓦米纳坦称,“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已有数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领先阶段,世卫组织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感兴趣,一直在密切关注,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

美国大选结束后,不管是哪种情形,都会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将为复苏再添一把火。

首先,美国大选结束后,在两党博弈之下迟迟未能推出的第二轮财政救助法案有望水落石出,好于当前的财政谈判僵局。

第二,不论谁当选新总统,刺激基建都是未来2-4年的经济政策必选项,其中,特朗普政府计划出台接近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而众议院民主党主导通过1.5万亿美元的《前进法案》。

⚫情形一:

拜登胜选以及民主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或者特朗普胜选以及共和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都意味着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顺利快速出台。

虽然拜登主张加税,但在美国“药不能停”的经济环境下,拜登主张的加税政策未必能够立刻付诸议程。

⚫情形二:

拜登或者特朗普胜选及政府分裂、民主党和共和党各控制参众议院,同样也会有财政刺激政策出台,规模可能相对温和。

⚫情形三:

最差的情形是悬而未决,在疫情的影响下选择邮寄选票的选民较多,可能出现选举结果延迟出炉的情况,这将使得不确定性更强。

但是尘埃总会落定。

2.3、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厚积薄发,经历数年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创新之后,有望迎来美好的时光

2015年之前,经济和企业增长的方式往往是以“量”取胜,制造业通过疯狂上产能,扩张总量,使得竞争格局很差。

因此,往往一旦经济开始复苏,很快上游大宗商品就会进入大幅涨价的阶段,吞噬中下游制造业利润。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之前,原材料PPI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显著高于加工工业PPI。

2015年之后,行业产能逐步向龙头集中,龙头企业无论是竞争力还是议价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反映在此轮经济复苏过程中,原材料PPI弱于加工工业PPI。

经济复苏以一种更健康更温和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利润留在中下游制造业。

工业企业数据显示制造业利润回升更快。

温和复苏叠加低产能扩张,制造业核心资产有望迎来美好的时光。

2018年以来,制造业产能扩张速度较低,需求的略微改善也能带来利润的大幅提升。

2018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行,2019年累计同比增速在3%左右徘徊,制造业产能扩张较慢,也因此收入的略微改善有望带来产能利用率的大幅上升,过去两年虽然收入增速不高,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毛利率却创历史新高。

二季度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同比增速:

机械行业营收同比增速14.7%,净利润同比增速却高达52.8%;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营收同比增速16.6%,而净利润同比增长32.7%。

3、中长期展望:

未来3-5年“疫情影响”+“双循环”驱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3.1、未来3年甚至5年,中国制造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3.1.1、天时:

疫苗在全球普及仍待时日,未来3-5年疫情后遗症将推迟全球供应链重构首先,中国享有双循环模式的优势。

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内需消费市场,这个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没有办法比的。

中国内需消费市场正跃居全球第一并将继续增长,中国制造业企业拥有最大的市场需求,这是中国企业崛起的坚实保障。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足够多的试错空间和细分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制造业通过庞大的内需支撑,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

其次,广阔的市场机会和从中成长起来的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制造业在后疫情时代不可或缺的底气。

在庞大的消费市场中,中国制造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势,这是其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体所不具备的。

中国是全球产业结构最为完备的经济体之一,分行业来看,在18个制造业行业中,中国在17个行业产出中排名第一。

以全球化程度较高的电子产业链为例,中国电子行业77%的中间投入来自内地,这在中美日韩中占比都是最高的。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变化,而中国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将更加难以替代。

我们可以这样比喻,中国的制造业是集团军作战,而海外其他小型新兴经济体比起来就是游击队。

我们的单项不一定是最强的,劳动力红利在消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可能都没有亚非拉有优势,但是,我们的产业链完善程度是其他新兴经济体没有办法比拟的,企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原材料、配套,并且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预计未来数年全球疫情仍有反复,中国制造业凭借完备的产业链而将强化在全球供应体系中的优势,享受全球此轮大刺激红利。

因此,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形成挑战的情况下,中国依旧能保持亮眼的出口数据,依旧能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凸显了中国制造业龙头在全球的竞争力,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稳定性。

出口数据表现亮眼。

在需求不断恢复的过程中,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疫情控制相对落后,产业链恢复速度不达预期,生产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而中国经济得益于社会制度的优越,经受住疫情考验,并且率先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重启,不断强化在全球供应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7、8月份中国出口数据表现优异。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8月份进一步提升至9.5%.⚫中国出口份额占全球比例提升明显,从2019年11月的13%提升到2020年6月的20%。

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有望保持增长。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与2021年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下滑,2020年全球FDI流量预计将比2019年的1.54万亿美元减少40%。

在FDI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中国7月、8月外商直接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2.1%和15.0%,1-8月累计同比增速仅为-0.3%,2020年全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

以特斯拉中国建厂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

2018年4月国家政策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2018年5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即完成注册,7月份特斯拉上海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署工厂建设协议。

特斯拉选择中国建厂的原因在于: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

成本优势;

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世界顶级的汽车产业链。

(1)中国豪华车和电动车消费规模大增长快,市场需求广阔⚫中国是全球增速最高的豪华车市场之一,增速超越行业,渗透率仍在提升。

欧美市场豪华品牌渗透率及增速基本平稳,国内豪华品牌仍保持高增速,且相比欧美成熟的市场体系,近年来中国豪华品牌渗透率持续提升,且相比欧洲仍有显著差距。

⚫中国是主流电动车市场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110万辆,占全球市场55%的市场份额,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新能乘用车单体市场。

中国电动车市场从15年以来呈现显著高增长的态势。

(2)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单位产能资本开支低,生产成本下降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单位产能资本开支相比美国降低65%。

根据特斯拉2019年三季报披露,特斯拉Model3单位产能资本开支相比美国工厂降低65%,据兴业证券汽车团队,上海的单位产能资本开支比美国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上海土地租金低;

建设周期短;

贷款成本低;

建筑工人成本低;

在原有建厂经验基础上,熟练程度有所提高。

此外,特斯拉国产化后,重点培养国内本土供应商,从直接原材料、制造费用、人工成本等方面,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根据兴证汽车团队测算,预计上海工厂Model3国产后比进口Model3成本低20%-30%。

(详参《国产Model3生产成本降低了多少?

_20201229》)

(3)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世界顶级的汽车产业链在中国建厂之前,特斯拉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都来自中国,例如宏发的逆变器、三花智控的热管理设备、宁德时代的电池、拓普的Nvh等等。

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放量,考虑到后续降价带来的降本压力,以及减少运输费用及关税等角度考虑,预计特斯拉将重点培养国内本土供应商,而中国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将大大降低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的时间和成本。

依托巨大的中国市场、成本优势和完备的产业链,以及生产流程优化带来的产能爬坡速度的提升,国产特斯拉或将出口至其他国家。

2020年9月12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计划将中国产Model3出口至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在中国生产、计划在海外交付的特斯拉Model3或将于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最早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开始向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等市场交付。

国产特斯拉伴随国产化率提升带来成本降低,结合上海工厂区位优势,出口运费相比美国工厂优势明显。

3.1.2、地利:

“十四五规划”将驱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经过过去数年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企业优胜劣汰,先进制造业龙头已经积累了不少优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有实力进行研发开支和先进产能的投入,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龙头公司强者恒强,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为例:

净利润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特别在疫情冲击下,少数行业龙头利用充沛的现金流能力和完善的产品布局及销售渠道不但渡过危机,反而逆势提振市场份额。

2018H1、2019H1、2020H1各版块扣非净利润CR5呈集中化趋势。

——光伏CR5分别达到77%、73%、62%,其中龙头隆基股份2020H1扣非净利占比34%;

——风电CR5分别达102%、107%、82%,龙头上海电气2020H1占比25%,金风科技占比22%;

——电动车CR5分别达51%、51%、58%,龙头宁德时代2020H1占比22%;

——电力设备分别达84%、79%、78%,龙头国电南瑞2020H1占比23%;

——工控分别达77%、82%、91%,龙头汇川技术2020H1占比42%。

⚫第二,龙头企业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之后,也有更多资金可以投入到研发支出、先进产能投放,推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5年以来,制造业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不断提高,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中,电子(6%)、国防军工(5%)、机械(5%)、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行业排名前列,高于全部行业平均水平(2%)。

十四五期间新发展格局为先进制造业龙头提供战略机遇期,进一步驱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5年)纲要。

在外部环境更具挑战性、经济潜在增长率放缓的背景下,我们预期新的五年规划将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拉动内需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改变过去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模式,构建“双循环”格局,需求端需要进一步激活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供给端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3.1.3、人和:

制度红利向中国制造业龙头企业全力倾斜,特别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引导经济转型升级,A股市场积极推动注册制和科创板,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

港股积极修改恒指编制规则和主板上市规则,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的新兴及创新行业公司来港上市、允许符合资格的中资及国际公司在港二次上市等等,鼓励科技创新公司上市。

针对各领域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IPO融资便利、产业并购重组相关的再融资便利进一步落实。

⚫2020年A股港股IPO募资总额有望创近年来新高。

截至9月29日,A股IPO募资总额高达3536.6亿元人民币,仅次于2007年和2010年的规模;

港股IPO募资总额也已达到1935.4亿港元。

⚫A股市场的IPO向科创板、新经济行业倾斜。

截至2020年9月25日,自去年7月科创板运行以来,科创板占全部A股IPO金额50%,高于主板占比(29%),创业板占比13%,中小企业板占8%,主板仅占29%;

分行业来看,IPO募资总额主要投向新经济公司,信息技术占A股IPO金额的33%。

截至9月28日,科创板已上市公司427家,募资总额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54.5%)、生物(19.2%)、新材料(10.7%)和高端装备制造(9.2%)产业。

⚫港股市场的新经济行业IPO持续欣欣向荣。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29日,香港IPO融资金额中,资讯科技占比达39.2%,消费(必需性消费加非必需性消费)占比26.9%,医疗保健占比达13.7%。

减税降费,特别是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助力企业研发和创新。

2019年7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的国务院常务会上表示,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全年减税650亿元。

相关部门加快5G在制造、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等等。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两新”即: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