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义县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石头堡村众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私营
四、建设地点:
石头堡村
规模:
饲养能繁母牛400头,年出栏育肥牛1500头,利用闲置土地500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利用2000亩果树基地发展林下种草。
建设内容:
该项目在资金到位12个月内基本完成,预计年累计饲养肉牛1900头。
五、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投资利润率达32.4%,回收期3.9年。
各项财务指标均显示项目可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可直接解决20人的就业问题,增加项目户和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收入,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可加快义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2.社会效益:
项目充分利用了我区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光热资源和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又能做为沼气池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燃烧、肥料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以带动和加快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变和缓解目前畜产品市场上牛肉的供需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给项目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义县的经济发展,强化义县畜牧业基础设施,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积极的作用。
3.生态效益:
新建养殖场经过环境评估,确保养殖场建成后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牛场,采用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产、处理工艺和设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还可作为日常生活燃料、农田肥料和沼气池利用燃料,并可改善当地焚烧秸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5个一号文件。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意见>的通知》(国农办[2008]168号)
3、锦州市、义县十一五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综合评价
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切合义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开发总体规划,为发展义县具有区域特色的肉牛业服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项目设计可操作性强,能形成优势产业,有示范带头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实施条件具备,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由来
养牛是义县农村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许多地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
我区肉牛饲养数量逐年加大,面积较广,饲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以饲养当地品种为主,品种落后、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农户养殖上不了规模,畜产品上不了档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业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
为了切实提高我区肉牛生产科技水平,完善良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彻底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该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成功打造出义县畜产品名牌,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义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义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为主的产业结构,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但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我县广大农民群众都有发展养殖的传统习惯。
草食畜牧业由于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发展优势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极为有效的途径。
通过实施本项目,引进优良的肉牛品种,引入新技术、新观念,带动广大养殖农户发展肉牛产业,促进肉牛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肉牛业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和地方收入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义县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农民经济收入还比较低,要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
义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但是,项目区大部分土地属于中低产田,又是高寒、石漠化山区,只能生产玉米、洋芋和荞麦,并且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种植业发展空间有限,草食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实施本项目,可以引导义县及周边地区农户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的肉牛生产,为整个义县提供优质的肉牛,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
3、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牛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和主要肉食来源,这种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有太大改变,养牛在我国畜牧业中确居特殊地位。
特别是优质牛肉以肉质鲜美,瘦肉率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供应空间大,是城乡居民主导的肉食品种。
因此肉牛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入开发,肉牛产品国际市场尚须进一步开拓,养牛生产发展产景广阔。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有利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
义县属于辽西,境内无大型屠宰厂、畜牧场、皮革厂、化工厂等污染企业,历史上也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当地农户有饲养牛的养殖经验,群众基础好,在集中养殖示范场建设过程中征地、引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均得到当地村民的积极支持。
2、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无寒冷,夏季不炎热,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适宜牧草、肉牛生长。
项目区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土壤呈微酸性,土层较厚,熟土厚度达20厘米,保水保肥性能好,项目区内拥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
3、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新建肉牛养殖基地地点选在石头堡村。
周边无污染性企业,无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的排放,是生产无公害绿色牛肉的最佳地域。
农业生产条件非常优越,此区域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该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节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较好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央就已相继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为指导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XX省、锦州市义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意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重点扶持。
2、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本项目在义县组织实施。
该区周边道路四通八达,所属区域内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原料及产品运输方便。
有较为完善的水、电、通讯等公用工程设施。
项目区当地农民具有一定的肉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节约可缩短技术培训时间,加快基地工期建设、节省投资,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我国现有牛存栏头数1.38亿头,牛肉产量达到675.9万吨,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
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千克,低于世界平均10千克的水平,更低于一些牛肉主产国家的人均产量水平。
从我市看,我市现有清真馆数十家,高级饭店十多家,每天需要肉牛15-20头,项目年出栏肉牛450头,每天出栏还不到2头,产品远不够本市市内消耗。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肉牛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从长远看,我国肉牛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但机遇是潜在的,而挑战却是现实的。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依靠肉牛业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肉牛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肉牛产业化的发展,全面提升肉牛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市场前景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牛肉的出口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在出口方面一直处于弱势,但同时我国牛肉出口也存在价格等方面的优势。
牛肉是投资、产值都很大的产业。
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在外采购。
我们应生产高质量牛肉,以替代进口。
我国与世界交往越来越多,来华旅游者数量很大,国内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加。
所以必须加速生产,在质量上、供应上保障国内需求。
另外,我国牛肉出口也有一定优势。
第一是价廉。
第二是牛肉产品部位质量适应很广。
我们的牛肉产量大,品种多,出口产品可以任意挑选。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以重点政策倾斜,结构调整战略业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肉牛带区域规划和冻精政策性补贴等必将推动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牛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家畜饲养向节粮型品种调整以及膳食结构改变的需要,肉牛业将成为一个大产业。
制约养牛业发展的问题是我国养牛生产水平不高,优质肉牛比重少,牛肉档次低仍然是制约肉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世界肉类生产结构来看,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30%左右,而我国2008年仅占10%。
我国牛的生产水平低突出表现在牛的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肉牛的良种化程度低,饲养管理特别是营养水平低下。
出口牛肉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比重小,档次低。
目前我国鲜冻牛肉出口比重还很小,仅占世界贸易量的1%左右,同时由于出口牛肉的档次低,出口的牛肉价格不足世界平均价的80%。
近3年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高档牛肉2000~3000吨。
三、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分析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特点,该项目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本项目技术采用无公害肉牛绿色养殖技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保证牛肉中没有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兽药、化学合成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
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宣传、包装和营销本项目产品,将产品品质的显著差异化,形成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建立销售分公司进行广泛直销以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
第五章项目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第一节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项目建设以“场+农户”的方式进行组织实施,选择在农村中有一定文化、能接受技术培训、并有积极性的农户,发展为核心母牛群饲养示范户。
通过项目实施,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以科学的技术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
第二节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及目标设计
一、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立足我县农村素有养牛的传统生产习惯,充分发挥现行推广的牛改工作效应,一是改变役肉兼用为肉牛生产,实施西门达尔改良本地品种,实现肉牛生产繁殖母牛一代二元杂交化,商品肉牛育肥生产杂交二代三元化;二是改传统饲养为科学饲料育肥;三是改小农经济生产向专业化商品经济生产,充分利用经济杂交优势走商品化道路建设;四是改分散经营为产业化经济,通过以“场+农户”的方式,使肉牛商品生产上规模,成批量,树立肉牛生产商业品牌。
建设肉牛繁殖、育肥、营销体系,实施办法为:
选户进行繁殖饲养,建场进行育肥生产。
对农户投贷基础母牛,建示范场回收肉牛进行育肥。
1、专业户自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植饲料生产基地、改良草山草坡为基础母牛饲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育肥示范场,利用自有土地、果园种植牧草或收购农户种植牧草,回收一岁杂交犊牛,实施配合饲料进行育肥生产和销售。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技术方案
第一节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建设规模
育肥肉牛群1500头(饲养100天)年出栏1470头,核心母牛群400头。
二、建设内容
⑴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标准育肥牛舍1000m2、青贮池200m3、饲料加工车间50m2、饲料库100m2、兽医室30m2、配种室30m2、消毒室30m2、干草料棚400m2、沼气池20m3、引进基础母牛400头。
⑵购置仪器设备
购置各种设备:
其中饲料加工成套设备1套,兽医、品改设备各1套,铡草机6台、粉碎机2台;土地耕作设备1套。
购买便捷性青贮袋3000条。
⑶引进优质种公牛10头。
第二节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
一、优质肉牛育肥技术指标
(1)体重400—500kg,平均450kg。
(2)年龄:
育肥期不超过22月龄。
(3)屠宰率达到85%以上,净肉率达到45%以上。
(4)胴体表面脂肪覆盖率80%以上,背部脂肪厚度8mm以上,脂肪色洁白。
(5)高档肉产出,里脊2×2kg以上,西冷2×5kg以上,眼肉2×6kg以上,总重26kg以上。
二、育肥期技术经济指标
犊牛育肥全期平均日增重750克,12月龄体重达到320千克。
架子牛育短期强度肥期平均日增重1.5kg以上。
育肥(精)料肉比2.8:
1。
三、肉牛繁殖、育肥销售的技术方案
1、繁殖技术方案
采用现代家畜繁育技术,生产专门化良种肉牛的冷冻精液,在良种肉牛纯繁中,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冷冻精液等关键技术;具体为:
饲养采精超排受精
销售育成犊牛分娩妊娠
2、育肥、屠宰、销售技术方案
①利用优质牧草、精料为主饲养犊牛,生产可以替代进口高档牛肉,出口创汇和满足市场对高档牛肉的要求;②利用农作物秸秆为主饲养架子牛,生产国内市场需要的中、低档牛肉。
其生产路线:
出口创汇
高档牛肉替代进口
国内市场
牧草、秸秆
犊牛 肉牛
改良牛
牧草、秸秆
架子牛 肉牛 中档牛肉
国内市场
低档牛肉
3、育肥牛舍等设施技术设计方案
(1)牛舍为封闭式牛舍,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牛舍为砖混石棉瓦结构。
牛舍长30m、宽10m,牛舍屋脊高3m,屋檐高2.5m,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不抹光,划线防滑,并向粪沟方向有1%-3%坡度,沟内排水坡度为2-4%;在牛床前面设拴牛架固定式饲槽,饲槽上设自动饮水器;通道的宽度为1.8m。
(2)青贮/氨化池:
每座50m34座共计200m3,长10m、宽2.5m、深2m。
(3)给排水:
牛舍给排水采用PPR塑料管,排水管为塑料管,室外为水泥管。
(4)电气:
100KW负荷。
采用铜芯塑料绝缘导线PVC管入户,导线截面为6mm2,牛舍为防尘灯,管理间采用普通日光灯。
4、生产技术方案
(1)饲料
精料可从正规饲料厂家引进牛用配合饲料,在辅以当地能量饲料配置全价饲料饲喂。
粗饲料为优质牧草、玉米秸秆、青贮、苜蓿粉等。
育肥期全程头日耗精料5kg,粗饲料18kg(玉米青贮10kg,苜蓿粉1kg,优质牧草5kg,),每日拌料过程中再添加瘤胃素、食盐、小苏打等添加剂。
(2)育肥期
分为四个阶段,即进场适应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肉质改善期,按各阶段中的重量相应达到的育肥目标,确定各期粗、精饲料、饲喂量,精粗饲料配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各阶段营养充分合理,提高饲料报酬等,降低饲养成本。
(3)在育肥场设置饲料调制间,配备粗精饲料混合机精确称量,搅拌均匀,以充分发挥饲料效能。
(4)采用五定一限饲养法,即喂料(饮水)定时,定量、定槽位、定日晒、定人员,限制(牛)活动。
执行的严格防疫制度,待育肥中进场严格检疫,消毒,更换牛鼻绳、驱虫,牛体每日刷试,牛舍每日消毒、清扫、定期全场消毒。
5、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
(1)秸秆饲料生产工艺
①青贮
收割高产牧草、乳熟期的全株玉米、麦后复种的青玉米或收获玉米棒后的秸秆等原料,适时运到窖旁,及时用机械铡切成2~3cm的短节,分层(每层30cm左右)装填进青贮窖,均匀铺平,踩踏压实,待原料装到高出窖口0.5~0.7m时,用塑料薄膜(或覆盖20cm左右厚的麦秸)覆盖后,再压上30cm左右厚的土,要求窖顶中间高、四周低,以利于排水,待其不再下陷时,用草泥封闭。
青贮40天左右即可开窖,由少到多添加饲喂肉牛。
②秸秆微贮
将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等原料,用机械铡切为2~3cm。
每吨微贮原料用微贮活干菌3.0g,充分溶解于200ml1%的白糖水溶液中,常温下放置1~2h。
将复活的菌剂充分溶解到0.8%~1.0%食盐水中,搅拌均匀。
食盐水的量以调微贮原料含水量到60%~70%为宜。
在窖底铺放20~30cm厚的秸秆原料,然后均匀喷洒菌液和5%~10%玉米粉或麸皮,再压实。
一层一层的铺放、压实,直至高出窖口50~70cm。
填装结束后,均匀喷洒菌液、玉米粉或麸皮,再按250g/m2撒一层食盐,压实后,盖上塑料膜。
塑料膜上加盖20~30cm厚的未铡短的秸秆,然后覆土15~20cm厚,密封。
一般发酵30~45天即可开窖,由少到多添加饲喂肉牛。
2、饲喂流程
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图
秸秆收获
青绿或半干秸秆
干秸秆
机械切碎
机械切碎
青贮
微贮
秸秆饲料
精料补充料
全混合日粮
第三节环境分析及防治对策
一、水环境影响及防制对策
养牛场的废水主要来自人工清除干粪后的肉牛舍冲洗水,排水中含有粪便、尿及食物残渣等,其中BOD、COD及氨氮量较高,BOD5为100~350mg/L,CODcr为200~800mg/L,氨氮为40~140mg/L,对水体的影响较大,排水应严格执行清污分流处理。
防制对策:
对清理出的牛粪,采用堆积发酵处理法或沼气池处理法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后,牛粪或沼渣、沼液可作为本区饲草料基地的有机肥料或销售给周边的农民用于农业生产。
废水经沉淀、过滤一级处理后,可做为农作物的灌溉用水。
养牛场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经综合利用后日排水量平均约为4吨。
具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废水→沉淀池→排放→定期外运作农肥或运往沼气池。
二、大气、噪声影响及防治对策
养牛场对大气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为肉牛粪尿挥发出来的氨、硫化氢等气体以及肉牛身所发出的臭气。
对以上的影响,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及时清理肉牛粪便,经常清洗消毒肉牛舍,并根据饲养要求,每日对肉牛进行冲洗,这些措施将有力地控制了养牛场对大气所造成的影响。
由于养牛场址在居民点下风向,与居民点最近距离500m,距离较远,部分臭气因水平流动而逐渐扩散,加上大气对流形成的垂直性扩散和太阳幅射,地面气温升高,部分臭气可随气流升至高空与上层空气进行交换,达到自然净化,因此,少量臭气构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主要对策是防止特殊气候环境下臭气所造成的较大影响;其次为肉牛场饲料车间所产生的粉尘,应采取除尘设施,防止粉尘污染。
肉牛场的噪声主要来自肉牛的喧闹声以及肉牛场饲料车间粉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可采用合理布局、标准化肉牛舍、场区绿化,以减少噪声对居民点的影响。
对传染病致死的牛及因病扑杀的牛,应按畜牧部门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项目实施时,绿化面积达到场区总面积的30%。
第九章效益分析
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一)基本参数
本项目设计能力年出栏育肥肉牛1470头,饲养能繁母牛400头。
项目计算期12年(建设期2年、生产期10年),基准收益率取(ic)10%。
基础设施按10年折旧、残值率5%,仪器设备按10年折旧、残值率5%,生物资产按10年折旧,农产品现阶段按零税收计算。
(二)财务分析
1、收入分析:
(1)出栏育肥肉牛每头按10000元计。
销售肉牛收入1470头×10000元/头=1470万元
(2)基础母牛养殖效益
基础母牛产犊牛成活率按99%计算,年产杂交犊牛390头,培育〈后备母牛〉或育肥一周岁时每头售价10000元,共计收入390万元,按与农户约定合作社按60%获利234万元。
(3)粪肥:
10kg/头/天×1870头×360天=6800吨
粪肥收入:
6800吨×100元/吨=68万元
项目总收入=1470+234+68=1772万元
2、成本分析:
(1)育肥肉牛成本分析:
年出栏1500头肉牛,分3期育肥、每期饲养500头。
购置育肥牛成本1500头×3000元/头=450万元;(购牛成本按1500头计算,每期销售后收回购牛成本再用于下一期购牛)
饲养成本:
每头肉牛的育肥时间3个月〈90天〉计,每头肉牛每天需要全价配合饲料2公斤,按2元/公斤计算;草料30公斤,按0.2元/公斤计算;人力管理费用2元/头/天;其他杂费1元/头/天;每头肉牛每天需投资合计13元,总计育肥期投资1170元。
1470头×1170元/头=172万元。
育肥牛成本合计:
450+172=622万元。
(2)基础母牛饲养成本分析:
基础母牛年支出为1200元〈管理费用每天3元,配种和保健每年120元〉。
1200元/头×400头=48万元
(3)犊牛补饲费用
犊牛从两月龄补饲六月龄培育或育肥,费用为920元〈时间为300天,按每天3元计算,保健费用20元每年〉。
920元/头×390头=35.9万元
(3)其他成本费用的计算:
①电费:
全场年消耗电1.5万度,费用2.4万元。
②工资和福利:
管理与技术人员4人,人均年薪2.5万元,年工资总额10万元,生产人员10人,人均年薪1万元,年工资总额10万元。
③防疫和医疗费:
20元/头×(400+1500+390)头=4.58万元。
(4)各种公用费用
①维修费:
取项目建筑工程费用(25.2万元)的2%和项目设备费用(16.1万元)4%计算。
共1.2万元。
②管理费:
取项目总投资(202.6万元)的2%计算。
共4.1万元。
③销售费(包括广告、宣传费):
取项目产品总收入(336.6万元)的2%计算为:
共6.7万元。
④土地使用费:
100亩×100元/亩=1万元。
总支出费用:
735.88万元
3、利润分析:
年均总利润:
总收入-总成本=1772-735.88=1035.12万元
(三)财务评价结论
通过以上财务分析,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4.3%高于农业项目常用基准收益率10%,在基准收益率的条件下,财务净现值为352.6万元大于零,说明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从敏感性分析看,项目也具有抗风险能力。
项目投资回收期3.9年(含建设期),说明资金易于回收,因此,本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二节社会效益分析
一、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本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项目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推进义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
本项目将通过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农业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增加养殖业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善农业经营机制,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使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通过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
三、辐射带动
项目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合作社、农户、村民合作社三方的利益联结。
合作社和项目农户鉴定种养养殖协议,发展“订单农业”。
基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技术管理方式,建高标准养殖示范场。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合作社承担,并负责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以此实现合作社农户双赢目标,保护项目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