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25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输二队对标贯标达标实施方法分析文档格式.docx

(二)操作标准

1、车架无裂纹或明显变形,无严重锈蚀,侧板及顶板凸凹深度不超过30mm。

2、缓冲装置(碰头)固定牢靠。

弹簧无断裂,伸缩长度不小于30mm。

连接装置可靠,碰头销孔、连接销的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20%,刚性碰头不超过25%。

3、均衡梁、弹簧、吊架等无裂纹或严重磨损。

板弹簧各片厚度要一致,承载时应保持弓形。

二、轮对

1、轮箍(车轮)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原厚度的50%,踏面凹槽深度不超过5mm。

2、轮缘高度不超过30mm,轮缘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30%(用样板测量)。

3、同一轴两车轮直径差不超过2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超过4mm。

4、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超过2.5mm;

轴劲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5%。

三、轴承箱、齿轮箱(罩)

1、轴承箱与导向板间隙:

沿行走方向不大于5mm;

沿车轴方向不大于9mm。

2、齿轮箱(罩)固定牢固,无损坏,不漏油。

四、制动装置

1、机械、电力制动装置齐全可靠。

2、制动手轮转动灵活,螺杆、螺母配合不松旷。

3、各连接销轴不松旷、不缺油。

4、闸瓦磨损余厚不小于10mm,同一制动杆两闸瓦的厚度差不大于10mm。

在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为3-5mm。

紧闸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

调整间隙装置灵活可靠。

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大于5mm。

5、抱闸式制动装置,闸带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闸带与闸轮的间隙为2-3mm,闸带无断裂,铜铆钉牢固,弹簧不失效。

6、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

7、制动距离符合规定。

五、控制器

1、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位置准确,闭锁装置可靠。

2、消弧罩完整齐全,不松脱。

3、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应紧固,触头接触面积不小于60%,接触压力为15-30N。

4、触头烧损修整后余量不小于原厚度的50%,连接线断丝不超过25%。

六、电阻器

1、电阻器接线牢固无松动。

电阻元件无变形及裂纹;

绝缘管(板)无严重断裂,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七、集电器、自动开关、插销连接器

1、集电器弹力合适,起落灵活,接触滑板无严重凹槽。

2、电源引线截面符合规定,护套无破裂、无老化,线端采用接线端子(或卡爪)与接线螺栓连接牢固。

3、自动开关零部件齐全完整,电流脱扣器要与电动机容量相匹配,动作灵敏可靠。

4、插销连接器零件齐全,插接良好,闭锁可靠,无严重烧痕。

隔爆型插销的隔爆面、接线符合规定。

八、熔断器、照明灯、警铃(笛)

1、熔断器的熔体与插销闭锁可靠,隔爆面符合规定。

2、照明灯齐全明亮,照明有效光距离不小于40m,防护装置齐全,与控制器有闭锁装置。

3、警铃(笛)完整,声音清晰宏亮,音响距离大于40m。

【订道工】

(一)、岗位标准

一、岗位职责

两个水平、斜井轨道、维护更换零部件、隐患处理、轨道道标的工作;

维护轨道、保证文明生产达标的工种。

二、技术基础知识

1、轨道工应熟悉轨道量具及施工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凡铺设、维护轨道前,必须经调度室及有关人员同意,按照施工措施要求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本规定。

三、安全防护知识

3、对新工人必须做好技术安全教育,上岗作业前要有专人负责指导,不准单独作业。

(二)、行为规范标准

一、一般规定

4、不准跨越邻线避车,严禁在车下或线路上做卧休息。

5、开工前,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地点,要检查工具是否齐全完好,并有专人对巷道支护情况进行检查,排除不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6、用剁斧等铲除螺丝时,抓剁斧人要戴防护手套,打锤人打锤时不准戴手套,不准和抓剁斧人站同一线上,成直角站立,防止锤崩伤人,打锤人打锤前,应检查锤头安装完好,并注意周围环境。

7、捣固道床、轨枕、处理浮枕时,人和人之间距离间隔不少于2m。

8、钉道钉时,手心向上,拇指与食指抓住道钉栽直道钉,轻打,等道钉栽稳时,再用力将道钉打入枕木。

最后一锤要轻打,闷锤打道钉距道边50mm,枕木、钢轨底面应严密,防止出现2mm以上吊板同时,还应防止砸手或锤伤人。

9、施工作业时,所有工具不得碰触架空线,不得伤及电缆、电话线等。

10、施工前材料堆放规定:

(1)、靠近线路堆放材料、轨枕、道轨要堆放稳定。

(2)、堆放的石子可在使用前堆放在两线路中间或水沟盖板上,但不得超过轨顶面300mm。

(3)、放在道边上的新钢轨不得超出轨顶面200mm。

11、用起道机起道时,钢轨顶起后要随起随垫,所有作业人员的手

脚不准伸入轨底或轨枕上,以防伤人。

12、焊接长轨时,焊接工应按焊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焊接时必须在轨道接口打开V形破口,然后进行堆焊,焊接完毕再给两腰补焊钢板,增加其坚固性,完后,冰对周围的浮枕进行捣固处理。

13、在使用夹板的轨道中,夹板中间必须增加导电电线,增加轨道回流,确保接缝处电阻符合规程规定。

14、手工据轨时,要将被锯的钢轨垫平,丈量好长度,并在锯口的侧面划线,不准手、脚伸向轨下,操作时,要轻拉、勤给水,防止锯条过热拉断锯条。

15、往钢轨下放置垫板需撬轨时,应谨慎操作,防止滑脱,安装时,不得将手伸向轨底下,以免压伤手指。

16、上鱼尾板螺栓时,不准用手指探孔,以防挤伤,用扳手紧螺丝时,两腿叉开后扳,禁止前推,以防滑扣扑空。

17、钉道时,轨距必须符合规定,直线段钉道时,里口应钉2个,外口钉1个道钉,在小于500m曲线钉道时,要上好轨距拉杆,再补齐道钉。

18、用撬棍撬枕木钉道时,抓撬棍人和打锤成正交站立脸向外,不许面向道钉,更不准坐在撬棍上。

19、更换垫板、皮垫或整理轨下枕木时,要将钢轨垫起,不得用手从轨底取出木屑和其它杂物等。

20、在同一地点,不得有多种工作同时进行。

21、拨道时,必须将撬棍插入轨底,插入角度要适当,应式拨一下在用力,插入深度200m,两脚叉开,接口号用力拨道,以免滑撬扑空摔倒。

22、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尽量一人进行,需要两人进行时,必须呼唤应答,动作一致,其它人员躲开翻动钢轨的前方。

23、铺设新道时,要按事先给定的腰线,并按先铺石子,再摆枕木,后上道轨,上齐夹板、拨道、调道、捣固和程序进行。

24、井下轨道线路,每日必须巡道,执行“日检制”,按照经常巡回检查和处理故障,保证线路处于完好状态,填好工作汇报日志。

二、平巷施工操作规程

1、在有机车运行的路线上施工时,施工区段的两端40m以外必须设警示红灯,或警示牌版,并设专人警戒并指挥机车运行。

2、机车通过施工区域前,必须征得警戒人员或负责人同意,确认可以通过时,机车方可慢速驶过施工区域。

机车通过时,所有工作人员要躲到安全地点。

3、在有架线的地点施工时,长柄及铁器工具要平拿平放,操作时不准触及架空线以防触电。

4、遇有下列施工条件时,要办理限速封锁手续,限速时间、次数、速度,在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在封锁地段竣工后,通车前进行试运行。

1)、拆开接头或成段调整轨缝应限速。

2)、成段更换轨枕,处理浮枕,应封锁,不能封锁要限速。

3)、起道高度在50—70mm时,要限速,车来前应顺好坡,起道高度在150mm以上时,应办理封锁手续。

4)、拨道量一次在100mm时,要限速。

5)、更换钢轨,成组更换道岔,办理封锁手续。

6)、其它有影响行车或较复杂的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定出安全措施,必要时办理封锁和限速手续。

7)、遇有弯道施工时,警戒人员必须在直道部位警戒。

5、任何人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隐患,而无任何信号时,应留守故障隐患处,发件列车开来时,应奔向列车,显示停车信号,停车信号:

“双手举过头顶,左手摇摆”或用人头灯向司机发出左右摇摆的紧急,停车信号。

6、装运钢轨时注意事项:

1)、人工转运要用平板车或1t车。

2)、在使用工人搬运或将道轨放肩上搬运装卸时,必须按口令同起同放,动作一致,人力分布均匀,12.5m的38道轨配备14人。

3)、运送道轨的专车不准乘人,并有专人前后监护,车速不得超过2m/s,道轨车执行单道、专车运行措施。

4)、1t矿车装运道轨时,先检查车辆完好,然后在矿车两头放置1.2m枕木两根,道轨摆放在枕木上,用钢丝绳将道轨和矿车捆绑在一起,拧紧。

停车时,推车时,道轨两侧不准站人或推车。

5)、在运输巷道内人力推车运送道轨时,在车前50m以外要有人探路,后面有人持灯警戒。

7、用1t矿车装料时,其物料不得超出车体宽度。

8、使用弯道机符合下列要求:

1)、将要弯曲或平直钢轨平放,轨底朝下。

2)、弯道机要放下,垫稳,使钩抓牢固地卡住钢轨。

3)、拧紧油缸螺丝,压动手把,用力均匀,不得用力过猛,达到弯曲要求后,松开油阀螺丝,移动弯道机。

三、斜井施工操作规程

1、开工前检查上部车场口的空重车道挡车器完好,并把他们置于关闭状态,方可进入现场。

2、进入现场以前,必须将施工现场以上段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以防异物坠落伤人。

3、工作时,必须从下往上进行,上面工作人员要保证下面工作人员安全,工作人员站在平稳、可靠地点,所用工作放稳、放平,传递工作时,要互叫互应,不准乱扔。

4、工作中的煤、矸石及杂物,要及时装车清理,不准影响行车。

5、需要运送钢轨物料时,必须和挂钩工取得联系,并通知绞车司机,说明运送地点、行车及安全注意事项。

6、运送道轨时,要捆绑牢固,下端必须兜揽防护罩,防止钢轨在运行中串出。

7、使用特别车辆运送物料时,需要装卸监护时,要遵守下列规定:

1)、向上运行时,装卸人员不得跟车,必须提前到达工作地点。

2)、当物件车向下运行时,跟车人应与物件保持10m左右距离。

3)、监护跟车人员,必须精神集中,发现物件脱落或车辆掉道,必须立即停车处理。

8、施工地点的新旧钢轨、轨枕要整齐堆放宽敞地带。

9、在斜巷施工期间,摘挂钩工、绞车司机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指挥,没有得到同意开车命令后,严禁开车。

严格执行“开钩不行人、行人不开钩”规定。

四、轨道维修操作规程

1、轨道维修不准单独作业。

2、使用大头镐进行捣固时,工作人员前脚站在被捣固的轨枕上,脚不准伸出轨枕边缘,后脚站在两根轨枕中间,不准踏入轨底,捣固范围的钢轨中心向两侧各200—3540mm。

3、多人进行捣固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同起同落镐的方法,各组间隔距离不小于4根枕木,不准打飞镐,不准乱打道碴、轨枕和钢轨,防止蹦飞石头伤人。

4、轨枕的摆放要以一头为齐,单道要以水沟边为齐,双道要以两边帮为齐,弯道要以外道为齐。

5、空重车道巡道人不准沿一条轨道行走,且各自应有前后警戒人员。

6、处理故障时,必须有一人注意观察来往车辆,遇有弯道必须有人到来车方向设置防护。

7、应掌握轨道绝缘的检查维修情况,做到管套、绝缘板、绝缘轨头数量齐全,紧固有效,每月检查两次,做好记录。

8、经常挖清理道床淤泥积水,疏通横水沟,盖全水沟盖板。

轨道及道岔质量标准:

(一)轨道

1、轨道中心线。

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

50mm;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

2、坡度与标高。

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

50,坡度误差为50米内不超过1/1000,即50米内高差不超过±

50(包括倾斜巷道的绞车道)。

3、接头要平整,接头轨缝不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都不得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

4、方向。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园顺,用2米弦量相邻正矢差:

半径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

5、轨面前后高低。

目视平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mm;

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设计变坡点不在此限)。

6、轨距。

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

上偏差+5mm,下偏差-2mm;

曲线段加宽后上偏差+5mm,下偏差-2mm。

7、钢轨。

轨型符合设计或满足动量要求,同一线路无杂拌道。

钢轨磨损不应超过规定。

8、水平。

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曲线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9、轨枕质量.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0、接头方式。

接头处应采用悬接:

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

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

11、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2、道钉。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坚固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13、轨枕间距。

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轨枕要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间距650mm,误差不大于50mm。

14、捣固。

道碴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轨底与轨枕间隙大于2者为吊板)。

15、路基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

16、道床。

道碴材质和粒度符合标准;

道碴厚度:

井下不小于100mm(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于50mm),地面不小于150mm。

道床整洁,道碴不埋没轨枕面(使用插爪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木枕必须露出1/3),无积水、淤泥。

地面无杂草。

17、水沟。

排水畅通,水面应低于路基,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应齐全、牢固。

(二)道岔

1、轨距。

按标准加宽后上偏差为+3mm;

辙岔前后,轨距允许偏差:

上偏差+3mm,下偏差0mm。

2、水平。

偏差不大于5mm。

3、方向。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园顺,用1米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2mm,用2米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3mm。

4、轨面前后高低。

目视平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mm。

5、接头要平整,高低和左右错差,都不得不大于2mm。

6、尖轨。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

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

7、开程。

尖轨开程为80~110mm。

8、轨缝。

尖轨跟部不大于8mm,其它轨缝不大于5mm。

心轨和护轨工作边间距。

600毫米轨距为572,偏差:

上偏差+2mm,下偏差0mm。

9、护轨。

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

心轨和护轨工作边中点相对(垂直)偏差±

50mm。

10、辙岔。

心轨、翼轨垂直磨损不超过7mm,铆钉无松动,焊缝无裂纹。

11、滑床板。

应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mm。

12、基本轨与连接轨。

垂直磨损不大于7mm。

13、轨撑。

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1mm,数量齐全,无松动现象。

14、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紧固有效。

15、道钉。

规格符合标准,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16、轨枕质量。

规格符合标准,无失效现象。

17、轨枕间距。

按设计要求布置,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轨枕要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间距650mm,误差不大于50mm。

18、捣固。

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19、转辙器。

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20、道床。

道床整洁,道碴不埋没轨枕面。

【绞车司机】

绞车的运行、维护、拆除和安装工作;

从事绞车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工种。

①绞车司机须经培训合格,了解75绞车原理、构造、性能、有一般事故处理能力,持证上岗。

②询问交班人员设备运行情况。

③检查轴瓦的润滑是否够量,温度是否正常(常温保持在60C以

下)。

④检查制动闸及其连接是否正常可靠。

⑤齿轮咬合是否正常,各处螺柱、销子是否松动。

⑥检查各仪表、灯光指示是否灵活准确,指针是否达到规定指

数。

⑦检查钢丝绳有无损伤和断丝,钢丝绳断丝面积在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同钢丝绳总面积之比不超过25%,磨损量不超过钢丝绳直径10%。

⑧检查电动机铁芯、滑环及轴瓦温度是否超过许可温升。

熟识绞车操作及维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防火知识;

掌握触电的一般救护方法;

了解本区域避灾撤退路线。

4、检修排障能力

能处理绞车及钢丝绳的简单故障。

能安装和撤除绞车的一些插件、配件。

(一)一般行为规范

开车时,检查各操作手把是否在停止位置,正车手把在右45°

C,反车手把在"

断"

开位置。

启动分"

手动"

和“自动”,手动启动时,先把手把打在0位置,待电机转到一定转速后,再把手把打在右45度,即进入正常运行。

如需要反转时,把反转手把打到"

通"

的位置上,再按动按

扭即进行反转,操作完毕,"

必须把反转手把打在"

的位置上,再进行正转操作。

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如发现仪表的指数不正常,感觉运行吃力时,则应停车检查原因。

三、在运转中,要经常注意轴瓦温度、电机温度、仪表指数和各处螺丝的松紧,如有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四、绞车司机必须经常和摘挂钩人员取得联乳协同工作,熟悉挂钩工工作,知道各种铃声和信号。

五、停车后应检查下列温度,如超过下列温度及时处理

线圈80°

C滑环100°

C轴瓦60°

C炭刷100°

C

六、如发现轴瓦温度太高或冒烟,必须马上松开瓦盖螺丝,注

入清油,待轴瓦冷却后,再停车处理。

七、定期检查无极绳老轮前后行程,吊绳及保险绳的松紧程度。

八、司机对用钩顶车、带车、挂对车情况给予制止,用无极绳拉掉道车现象制止,以免拉坏钢丝绳。

九、接到停车信号后,须及时进行停车操作,将手把恢复0位,同时操作制动装置。

1、接到工作面用液信号后,再同工作面联系确认无误后,然后起动电动机,慢慢打开向工作面供液管路上截止阀,开始供液。

2、运转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各种仪表显示情况。

(2)机器声音是否正常。

(3)机器温度是否超限。

(4)乳化液箱中液位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以内。

(5)柱塞是否润滑,密封是否良好。

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工作面联系,停泵处理。

2、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泵。

(1)异声、异味

(2)温度超过规定

(3)压力表显示压力不正常

(4)乳化液温度超过规定,或乳化液箱中的液位低于规定位置即自配液装置仍未启动

(5)控制阀失效失控

(6)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

(7)供液管路破开,断裂或大量泄液。

3、事故停泵和收工停泵都应按下列工序操作:

(1)打开手动御载阀使泵空载运行。

(2)关闭高压供液阀和泵的吸液阀。

(3)按泵的停止按钮,并将控制开关手把扳到断电位置。

4、注意事项:

(1)必须确认信号,信号不清不开车。

(2)修理,更换主要供液管路时,应停泵关闭主管路截止阀,不带压修理各种液压件。

(3)乳化液箱中液位低于规定下限时,泵自动配液装置应自动配液,无自动配液装置的泵站,应由专用的容器内进行人工配液,配比浓度应符合规程规定。

(4)不得擅自打开卸载阀,安全阀,蓄能器等部件的油封和调整部件的工作压力。

(5)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关闭泵站的回液截止阀。

(6)应采用同一牌号同一厂家生产的乳化油配比乳化液,每次配液后,都要用拆射仪检验乳化液的浓度,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调配,直到符合规定为止。

要定期化验水PH值,氯根、硫酸根和机械杂质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7)除接触器触头粘住时可用隔离开关停泵外,其它情况只许用按钮停泵。

5、收尾及交接班工作

(1)、接到班长收工命令和停泵信号后立即停泵,并把各控制阀打到非工作位置。

(2)、清擦开关、电动机、泵体和乳化液箱上的粉尘。

(3)、向接班司机交待情况后,填写运转和交班记录。

【摘挂钩工】

1、岗位职责

在斜井上下部车场物料进行完好的提升下放,检查好车辆的完好情况,和使用工具人字钩的完好情况。

从事斜井提升、下放物料摘挂的工种。

2、技术基础知识:

熟悉摘挂钩的基本流程,了解摘挂钩时的站位有效距离、熟知摘挂钩的基本安全防范知识,及出现紧急问题的处理方法,都要以操作规程为准。

3、安全防护知识:

熟知料车摘怪钩安全注意事项;

掌握有关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了解救灾撤退路线。

能判断出料车掉道等一些小隐患的原因,并能及时处理排除隐患。

1、摘挂钩工是本车场指挥者,指挥调车员工作,负责车场内通讯信号、安全设施、钩头、矿车、钢丝绳的完好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

2、接班时,交接班人员必须在停钩的情况下,沿大坡并对坡上的所有挡车器、托轮绳、轮道及各车上钩头等进行全面检查,有问题及时解决。

3、上、下部车场开始挂钩距离变坡点不得小于6m,以便将钩拧紧。

4、上部车场摘钩点距离变坡点不少于5m,以防摘钩后车辆倒滑。

5、各无极绳斜坡挂钩时,上、下中车场联系好,均按单均单车执行。

如果坏车、设备等,要挂前后钩,上、下部车场联系好,说明情况,方可打铃开钩。

6、遇到车辆装载,捆绑不合格及车辆有问题,由挂钩工及时通知跟车人员,否则不予挂钩。

7、上部车场挂钩工开钩前检查空车道坡头阻车器开闭情况,处于闭合状态,要置于开行状态,才能开钩。

8、摘挂钩工必须懂得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钩头等的结构,能正确处理运行中的一般故障,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9、无极绳工作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执行“行人不开钩,开钩不行人”的规定。

10、严禁蹬钩、扒车上下坡。

(二)操作行为

1、开钩后,全体工作人员都要集体精力,认真观察钢丝绳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打铃停车,查明原因,待处理后,方可开钩。

2、挂钩时,挂钩工要掌握好距离,不许过远后过近,以免发生无极绳不能起动后脱老轮现象,掌握好空重车道车数比例,防止出现比例失调,造成捋绳现象。

3、挂钩时右手提钩,左手拔销子,将钩环搭在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