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91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A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HCl氯化氢气体(盐酸中的溶质)

(钢、生铁的主要成份是铁)

六.化学之最: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氮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氮元素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

5.、最轻的气体:

氢气6.、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

7、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9、最清洁的燃料是:

氢气

【金属之最】: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元素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元素

③.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银④.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⑤.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钨⑥熔点最低的金属:

七、常见的有毒的物质:

CO、CuSO4、NaNO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Hg、甲醛(福尔马林)、甲醇、黄曲霉毒素(食物发霉产生)聚氯乙烯

八、溶于水放热的常见三大物质

1、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CaO+H2O==Ca(OH)2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的是:

硝酸铵----NH4NO3)

九、几个特别之处:

1、具有还原性的三大物质:

C、CO、H2

C+2CuO

2Cu+CO2↑3C+2Fe2O3

4Fe+3CO2↑

CO2+C

2CO3CO+Fe2O3

2Fe+3CO2

2、加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2KMnO4

K2MnO4+MnO2+O2↑

NH4HCO3

NH3↑+H2O+CO2↑

3、特殊的分解反应

4、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CO和CO2KMnO4和K2MnO4、Fe3O4和Fe2O3H2O2和H20

5、黑色物质间的转化:

3Fe+2O2

Fe3O44CO+Fe3O4

3Fe+4CO2

6、红色变成黑色、黑色变成红色的转化:

2Cu+O2

2CuOC+2CuO

2Cu+CO2↑

3CO+Fe2O3

2Fe+3CO2铁生锈的过程:

黑色变成红色

7、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

⑴碳酸盐和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⑵铵盐能和碱性物质反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典型例题

一.突破口出现在题干中

1.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CO2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HCl或_H2SO4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Fe___;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_Ca(OH)2_或NaOH____。

2、A—F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常温下甲、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红色固体。

(1)A→B的转化关系是冶金工业重要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

2Fe+3CO2。

(2)D、F的化学式分别为H2、Cu。

(3)根据题给信息,还不能确定E的确切组成,请写出E可能的一种化学式FeCl2或(FeSO4)。

3.(20XX年河北中考)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H2O。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其它合理即可)。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E>H>F。

4.(20XX河北中考)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CH4;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二.突破口出现在题干和框图中

1.(20XX河北中考)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0所示。

(1)C的化学式为CO2;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2;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

2.A是某工厂废旧车床表面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B、C、F都是单质,D、F都没有颜色和气味,图中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为Fe2O3,B为C,F为H2,

(2)请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2Fe2O3

4Fe+3CO2↑。

 

3.图中是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与C均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液体,B、D为气体单质,F为固体单质,A、C、E、G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

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

A为H2O2,

(2)可加快①的反应速率的物质是MnO2。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4)上述转化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右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G是酸(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紫色石蕊溶液。

(2)若G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Fe2O3。

(3)若G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铁。

(4)若G是稀硫酸,D是碱,则G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H2SO4=CuSO4+2H2O

三.突破口出现在题干、框图、问题中

1.现有A、B、C、D、E、F、G、H、K、M十种物质,其中A、B、C均为单质,A、D、E为空气中的重要物质,M可做某些食品的干燥剂,物质G的俗名叫火碱。

根据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示的关系,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化学式为CaO

(2)验证A物质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接触该气体,观察现象

(3)空气中E的含量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4)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2.(20XX年河北)图14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甲起的是催化作用;

(2)乙可能是甲烷(酒精)(写一种即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4)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除铁锈。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

_CaCO3__、__CO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_HCl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CaCl2+Na2CO3=CaCO3↓+2NaCl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碱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置换反应_____。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G、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

若A含四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NaHCO3。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CO2+C

2CO;

指出C的一种用途冶炼金属或作燃料等

(3)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是NaOH。

(4)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法及题型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

和以前相比20XX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推断题的命题水平更高,试题的灵活度也更大。

一、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题型及例析

1.元素推断题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

例1.(湖南)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G,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n为正整数),最外层电子数为

,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有关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碱

B.G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含氧酸钠盐

C.G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G是非金属元素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G为何种元素。

因为n是电子层数,当

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质子数为1,这不是氢原子;

或3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7。

质子数分别为7、17。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分别是氮元素和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都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表现为负价,不可能与

离子结合成碱,但氯、氮两元素均可与氧元素结合形成含氧酸根原子团,跟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像B项中的

答案为A。

2.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此类题给出常见物质的特征或特殊性质、特殊反应等。

综合能力要求高,但初中涉及的物质种类不多且很典型。

根据题给信息,寻找突破口,顺藤摸瓜,可较顺利地推断出来。

例2.(辽宁锦州)G、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根据以上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G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_

(2)写出乙与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题中框图,我们会发现:

在一个反应中,已知物质出现最多的是

以此为突破口,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G必为

,然后可知Y为

,Z为

,甲为

,乙为

把以上答案放入原题,完全符合题意,说明所得答案正确。

3.实验推断题

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例3.(辽宁锦州)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判断:

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可能组合有哪几种?

(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

由题中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反应后一定生成了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②

,③

因此,水的来源只有一个,则气体A中必含有

的来源有两个,则C和CO可能只含其中之一,也可能两者都含有。

故气体A和黑色粉末B可能有三种组合:

①A为

,B为CuO和C;

②A为

和CO,B为CuO;

③A为

和CO,B为CuO和C。

4.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此类题一般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分析这类题目时,头脑要冷静,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否则将陷在题目设计的迷宫中。

例4.(天津)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

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1)_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

此类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是:

通过题中描述的现象,确定某些物质或排除某些物质。

由题中现象“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可知,粉末中可能有不溶固体

或相互之间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组合(

),一定不含硫酸铜;

又根据题给信息“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可知,此白色沉淀中一定有

,还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

故这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1)

(2)

(3)

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例析

江苏 杨素红

框图推断题是中考命题者特别钟情地命题方式。

首先是题目的区分度高,适合升学和毕业合二为一的考查形式,便于选拔人才;

其次是综合性特别强,它不但要求解题者有很扎实地基础知识,还要求有较高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一、框图推断题的特点

有的题目条件隐蔽难以找全,有的题目文图较多、关系复杂难以捋顺,有的题目已知信息较少无从下手等。

二、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和图意。

2、分析。

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解答。

依照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三、例题解析

【例1】

(09年乐山)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

(1)审查题目的文图,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2)找到题目的突破口: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盐是氯化钠,F是氯化钠。

再探求知识间的联系:

氯化钠是由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产物,可初步确定B、C是盐酸和氢氧化钠。

进一步分析:

盐酸还能与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且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根据分析结果解答题目。

(4)把答案代入题目进行验证。

【答案】

(1)H2O;

(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HCO3+HCl=NaCl+H2O+CO2↑;

(3)CO2+2NaOH=Na2CO3+H2O。

【例2】

(09年南京)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B、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

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

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的俗名:

写出化学式:

(1)写小G→M的化学方程式:

胃液里帮助消化的物质是盐酸,确定A是盐酸;

氯化钠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确定C是氯化钠;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确定D是熟石灰。

熟石灰属于碱,能和酸及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确定氧化物F为水。

E可由熟石灰转化而来,又能转化为氯化钠和水,那么E是含有钠元素的碱,则E是氢氧化钠。

G也是氧化物,根据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推断,可确定是二氧化碳,则B是含有钠元素的碳酸盐,即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M、N都属于盐,可由二氧化碳转化而来,那么M、N均为碳酸盐,N能转化为氯化钠,则N为碳酸钠,M为碳酸钙。

答案:

(1)离子

(2)放出(3)熟石灰(或消石灰);

NaHCO3;

Na2CO3(或Na2CO3;

NaHCO3)

(4)Ca(OH)2+CO2=CaCO3↓++H2O

四、试试身手

【练习1】

(09年达州))有A、B、C、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A、B、C在一定下可以发生转化,在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

D与A、B、C均能发生反应,D与C发生中和反应,D与A反应有CO2气体产生,D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⑵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D与A反应 

【练习2】

(09年眉山)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练习1答案:

(1)Fe3O4

(2)冶炼金属(作燃料等)(3)C(或CO或H2)

(4)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练习2答案:

⑴A:

CaCO3B:

CaOC:

Ca(OH)2D:

HCl

⑵Ca(OH)2+CO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颜色

蓝色

CuSO4、Cu(NO3)2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

FeCl2、Fe(NO3)2、FeSO4等含Fe2+的溶液

黄色

FeCl3、Fe(NO3)3、Fe2(SO4)3等含Fe3+溶液

紫红色

KMnO4溶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H2、S(空气中)

CO、CH4

蓝紫色

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

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气味

SO2、NH3、HCl

常见固体

硫磺(S)

暗紫色

高锰酸钾(KMnO4)、碘(I2)

绿色

Cu2(OH)2CO3(铜绿)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红色

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红磷(P)

黑色

Fe3O4、CuO、MnO2、C粉、Fe粉

白色沉淀

(可溶于酸)

CaCO3、BaCO3、Mg(OH)2

(不溶于酸)

BaSO4、AgCl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H2O-18;

CO2-44;

CaCO3-100;

HCl-36.5;

H2SO4-98;

NaOH-40;

Ca(OH)2-74;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Na2CO3-纯碱、苏打;

NaHCO3-小苏打;

Hg-水银;

CO2-干冰;

CaO-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

C2H5OH-酒精

1.火焰颜色:

淡蓝色:

H2、S在空气中燃烧

蓝色:

CO、CH4和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蓝紫色:

S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Fe在氧气中燃烧

2.还原性物质:

能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为H2或CO,固体为C,

其中CO和C都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特殊反应的物质:

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这种物质中含有CO32-或HCO3-

②在空气中能自燃的是白磷

③遇Ba2+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SO42--

④遇Ag+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Cl—

⑤遇碱液能生成蓝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Cu2+

⑥遇碱液能产生氨气(刺激性味)为铵态氮肥

常见物质的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