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60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解析 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

4.(2017·

广东潮州质检)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

这一趋势表明了(  )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解析 材料“公子集团……骤减……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体现了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故C正确。

5.(2018·

河北唐山调研)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

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

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

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

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强化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地方权力膨胀的现象,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按照血缘分配权力的现象在封建王朝不断出现,故B项正确;

分封诸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皇权,故C项错误;

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7·

吉林模拟)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解析 材料中描述了秦朝多人议政的史实,说明在群策群力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专制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A。

7.(2018·

河北石家庄模拟)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

自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

这一做法(  )

A.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

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

8.(2018·

福建福州模拟)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

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

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9.(2017·

晋冀豫联考)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

“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解析 “必集百官议之……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表明这一管理是为了集思广益,防止决策失误,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7·

全国名校联盟联考)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  )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B.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宰相权力更加削弱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解析 宋代设置“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以分化宰相的任官考核权,体现宰相权力更加削弱,故C项正确。

11.(2017·

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汉书》中记载:

“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说明(  )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解析 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体现了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

12.(2018·

安徽宣城模拟)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

这种设计(  )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解析 材料中皇帝诏令必须由二府颁布才能生效的规定,体现出决策过程的体系化和制度化,故D项正确。

13.(2018·

贵州贵阳模拟)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解析 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相位的争夺,故B项错误;

监察官员是针对所有官僚,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高权重的事实,故D项错误。

14.(2018·

湖南衡阳模拟)辟举制是汉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即由皇帝或地方长官选拔人才。

被辟举的人,总称之为举荐者的故吏(也称门下)故吏一经辟置即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甚至生死相依,同患共难。

故吏与府主的出现(  )

A.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B.发展了贵族宗法制度

C.稳固了封建人伦秩序D.催生了魏晋门阀士族

解析 故吏与府主的关系与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无关,故A项错误;

宗法制在战国时期即已瓦解,故故吏与府主的关系不可能发展了贵族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

故吏与府主之间并非血缘人伦关系,因而不能稳固封建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故吏一经辟置即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甚至生死相依,同患共难”,可知,故吏与府主的依附关系极易形成利益集团,有利于催生后来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故D项正确。

15.(2018·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明代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

“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解析 “南北榜案”最终的结果是“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本质上反映了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B正确。

16.(2017·

江西九江统考)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

“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

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

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解析 西汉时的州刺史不是一个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

刺史巡查的对象既有郡,也有王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诸侯国问题,故B项错误;

革除世族垄断人才的根本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

通过刺史对地方官监察,从而达到促进他们对地方的治理,故D项正确。

17.(2017·

福建龙岩质检)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上层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

由此可见行省(  )

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

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

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

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

解析 根据题意,元代行省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权力很大且由蒙古人担任,尽管汉人德望很高,但中央不任用。

行省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

题目中并未体现蒙汉分裂的史实,故B项错误;

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行省制,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不能体现蒙汉各族的联合,故D项错误。

18.(2017·

湖北重点中学模拟)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这反映出“内阁”(  )

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D.是中枢决策机构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错误;

材料体现了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错误;

作为内廷的秘书班子,其有助于决策合理,故C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错误。

19.(2017·

山东德州模拟)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

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

A.阁臣权位渐重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

C.外戚权力过大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根据材料“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可知,皇帝的倚重导致内阁大臣的权力的增加,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B项错误;

材料与外戚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20.(2018·

甘肃兰州模拟)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其意图是(  )

A.扩大地方的权力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整饬地方的吏治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

解析 明清总督是设立于原地方长官之上、直接隶属于中央的机构,其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可知,总督将行政权、军事权、监察权集于一体,以改变各省权力分散的局面,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整饬地方的吏治”仅为总督职权的一项,具有片面性,故C项错误;

材料中总督的职能未体现出地方与中央关系的协调,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5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2分,共计50分)

21.(2017·

山西太原期中)(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

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

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

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曷为反之桓?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

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

母贵也。

——摘编自《春秋·

公羊传》

材料二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

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吕思勉认为:

“封建者,统一之反也。

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

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

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

汉有叛国,而无叛郡;

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大一统也”得出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秩序及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据材料“公将平国而反之桓”,可得出以周礼为行为总则;

据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得出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2)问,据材料“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等,可得出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

据材料“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可得出西周贵族群体沦丧。

第(3)问,据材料“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分封制,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据材料“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结合所学可得出郡县制和官僚制度。

答案 

(1)内涵:

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

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以周礼为行为总则;

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9分,任答3点即可)

(2)困境:

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

西周贵族群体沦丧。

(3)保障: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郡县制;

官僚制度。

(8分,任答两点即可)

22.(2018·

贵州贵阳模拟)(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

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

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

材料二 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

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前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

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

(7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可知,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是废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

第二小问,从材料一“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可知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2)问,结合明朝颁发法律的目的及材料可知,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是明朝不断完备法律体系,巩固了以法律制度为依据的专制集权统治,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是颁布律令,严厉司法惩处,本质上是要求民众守法,但政府依法行政,使行政法制化空前加强,是历史的进步;

从材料二“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可知,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官员利用法律条文舞弊,缺乏公开、透明、全方位的司法监督机制,反映了专制政体下制约的政治权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结合明朝法律颁布的实质,可知影响是法律体系化体现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国家意志,又制约着专制权力。

答案 

(1)措施:

废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

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

(任答两点,4分)

目的:

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2分)

(2)影响:

明朝不断完备法律体系,巩固了以法律制度为依据的专制集权统治;

法律体系化体现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国家意志,又制约着专制权力;

颁布律令,严厉司法惩处,本质上是要求民众守法,但政府依法行政,使行政法制化空前加强,是历史的进步。

(任答两点,4分)官员利用法律条文舞弊,缺乏公开、透明、全方位的司法监督机制,反映了专制政体下制约政治权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3分)

23.(2018·

山东烟台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

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

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

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

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

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

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

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12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 史实立足的是中国古代史,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据材料“隋创唐兴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这种转变中所反映的原因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南北之争中,促进制度的完善,起到的作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

答案 示例1 观点:

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的重心都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

从唐朝后期到宋代,伴随着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

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为地域之争。

示例2 观点:

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

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占据绝对优势,到了宋代,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由此而导致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

代表北方的司马光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明朝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分省定额取中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科举考试中南方录取比例过大、南北方内部边远落后省份录取名额过少的弊端。

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同时对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具有积极进步意义。

(9分)(学生若从其它角度回答,例如“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反映了科举取士的不断完善”等等,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均可同等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