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52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6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备课3Word文档格式.docx

(4)长期遮阴的地方容易长出蘑菇

……

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呈现真实的蘑菇生长环境。

小结:

蘑菇生长在潮湿、阴凉的地方。

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前搜集整理资料,将零散的信息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蘑菇的生长环境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3、组织观察,认识蘑菇的结构,认识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蘑菇的外部结构,然后观察蘑菇各部分的特点及内部结构。

(特别注意:

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蘑菇,特别是从野外采到的蘑菇。

观察完毕,必须要洗手。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准备好的几种蘑菇。

学生讨论交流一段时间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生:

蘑菇的上面长着盖。

下面长着长长的柄。

在盖的下面长有很多褶。

有的盖是圆的,有的盖是半圆形的。

教师指导学生将菌柄用镊子剥开,观察菌柄内部结构,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撕开后,能看到很多丝状的东西。

顺着撕开比较容易。

教师:

大家看到的菌柄中的丝状物就是菌丝,顺着菌丝就能很容易的把蘑菇剥开。

请同学们交流并总结蘑菇的结构特点。

蘑菇上面长着盖、下面有柄、里面长着菌丝。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蘑菇外部结构。

三、总结反思

四、拓展探究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后反思

111审核人:

使用时间:

2015年月日

四季更替

16

1.知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会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3.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

知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一、谈话导入

一年都有那几个季节?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也叫更替。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请学生分别描述一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和特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为什么四季在不断地更替?

学生讨论交流。

三、合作探究

先让学生猜想一下,一年分为四个季节,而地球公转周期也是一年。

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呢?

1.先请学生想一想:

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可能作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去找。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从气温这一点上来研究四季成因。

2.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

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

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

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

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

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

从而使学生明白:

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

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

如果教师画一幅太阳直射、斜射活动图,就能形象地说明阳光直射、斜射时,地面受到的热量不同,气温也随着不同。

3.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

先请学生指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

将一只太阳光支架放在讲台中央代表太阳。

太阳光支架的制法是用木板和木杆做一只支架,支架高度要根据地球仪的高度来定。

支架的柱子上贴一张画有5对箭头的卡纸,表示太阳射出的光线。

五对箭头的距离可根据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北极极圈来画。

卡纸的两边剪成凹弧形,使地球仪的地球部分恰好镶嵌在里面。

演示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不变。

当地球仪转到甲的位置时,请学生观察支架纸面上的箭头,有三个指向北半球,一个指向赤道,一个指向南半球,表明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热多,气候炎热,昼长夜短,这时北半球是夏至。

地球仪转到乙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阳光箭头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相同,这时气候温和,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分。

地球仪转到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阳光箭头有三个,北半球是一个,这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少,气候寒冷,昼短夜长,这时是冬至。

地球仪转到丁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气候温和.这时候北半球是春分,昼夜一样长。

4.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发;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的现象中受到启发;

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

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图示说明,还可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方向来说明。

在研究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的关系时,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如果地轴是直立的(把小地球仪的轴改成与桌面垂直),或倾斜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再推着地球仪围绕蜡烛转圈,一年中的太阳高度还会不会发生如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那样的变化,以便从反面更深入地证明这个问题。

5.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

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格子里。

例如一片落叶或许让你想到秋天,而一片花瓣会让你想到春天,如果那个东西太大了,不能放在格子里(如头戴羊毛帽子的玩具使你想到冬天),那么可以把它记在一张纸条上,再把纸条放入四季盒的一个小格里,结果哪一格子最先填满,表示现在很可能就是那个季节。

四、总结

(1)什么是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产生什么现象?

(2)什么是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

(3)一天24小时是根据什么定的?

(4)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多少周?

(5)为什么一年有365天?

五、拓展探究

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

(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弯弯的月亮

17

1.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形成的原因。

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的变化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

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我们就看到的月球会有圆缺的变化?

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

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1)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然后把他们剪下来。

(2)展示画像,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形成。

(3)评议画像:

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4)讨论:

得出“这些看见的月亮部分是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的结论。

(5)欣赏关于月亮的影片和图片并讲解。

(6)布置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分组连续观察和记录三、四和五月的月相;

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2、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

(2)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

3、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

4、组织学生讨论月相变化规律。

5、组织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6、对照图片或画像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相。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初七、初八

十五

二十三、二十四

初一

7、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8、学生动手做一个月的月相卡,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9、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1)提出问题: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

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越想变化?

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学生模拟实验

(4)讨论交流:

通过模拟越想变化的实验,有什么发现?

(5)师生小结。

拓展延伸:

早在尧舜禹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对月相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夏王朝人们就根据月相变化制订了历法,称为夏历。

规定一个月为30天。

后来,一些具体的规定逐步发展,在元代郭守敬制订历法后,就严格按天文现象推算了。

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就是由夏历改进演变而来的。

我国的历法在古代是最先进的历法之一。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他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不相同。

四、拓展探究

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日食和月食

18

1、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2、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

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3、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难点:

实验模拟日食月食的成因。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公元前585年,在小亚细亚有两个部落,他们交战了5年,但谁也不肯善罢甘休。

知道有一天,一个名叫泰里士的人向这两个部落说:

“上天对于你们的互相残杀很生气,如果在不停战,那么太阳就会熄灭。

”过了不久,两军正在交战中,太阳突然真“熄灭”了,顿时大白天变成了黑夜。

战士们惊恐万分,都认为是上天在惩罚他们,便纷纷丢下武器逃命去了。

不久,太阳有从黑暗中慢慢出现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当时的太阳汇“熄灭”吗?

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你听说过“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吗?

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1.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课件或观察图片。

(2)讨论:

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4)整理小结:

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2.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提出问题:

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教师讲述古代人们对日食发生的认识。

(3)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

(4)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实验怎样做?

需要什么材料?

(5)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

(6)预测: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7)小组实验。

(8)实验后的交流:

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

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

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3.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就会头道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3)交流:

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对照事实加以证实。

4.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3)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5)讨论:

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三、课堂小结

我国在3000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

四、课堂扩展

介绍日食和月食的种类(出示图片)

现在人们能准确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以及能观测日食、月食的地区。

课后上网搜集近年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日食和月食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做成剪贴报。

登上月球

19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

2、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

3、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学生质疑)

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二、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

网址:

界牌中心校网站中的月球探秘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打开相关网页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自己知道的),教师利用投影展示。

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三、总结反思,课内延伸。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四、拓展探究:

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蚯蚓找家

20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动物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谈话:

动物的生存是否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呢?

动物和环境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认识适于蚯蚓生活的环境

(1)提问:

你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

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讨论: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3)汇报设计方案。

(让学生充分发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方案完善起来)

(4)分组实验1:

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①请将桌上的扁盒盒底铺一张薄膜或一块吹塑纸,再铺上一块潮湿的黑布,把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底的中间处,扣上盒盖,过一会,再观察蚯蚓可能爬向哪边。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提问:

蚯蚓适宜在黑暗的环境还是在明亮的环境中生活?

⑤小结: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5)分组实验2:

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①谈话:

我们继续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是喜欢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

②提问:

怎样创设一个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只是干湿不同的环境呢?

③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④谈话:

取实验1用过的纸盒,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⑤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⑥提问: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⑦小结: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6)谈话: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认为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7)师生小结:

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认识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1)学生看图片:

课本4页插图或复制的投影片。

(2)提问:

图中有哪些动物?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3)讨论: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4)小结:

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周围的环境,动物将不能生存。

3、认识三种鸟的形态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总是相适应的。

(1)观察啄木鸟适于捉食树洞中虫子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出示啄木鸟的标本或硬卡纸做的图片。

②引导学生观察:

啄木鸟的喙、足和爪各有什么特点?

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

③讨论后师生小结:

啄木鸟的喙长而坚硬才能捉吃树洞中的虫子;

脚两趾向前,两趾向后,能够紧紧地抓住树干,加上尾部的作用,牢固地支撑住身体直立在树干上,这样的形态结构是它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这也是与其在树上生活相适应的。

(2)观察丹顶鹤适于在水中捕食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出示鹤的投影片或卡片。

②观察:

丹顶鹤的喙、足、爪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与它必须在水中捕食有什么关系?

③师生小结:

丹顶鹤的喙又长又大,便于在浅水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

它的脚趾都长得特别长,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能行走自如,不致陷于泥泞中。

(3)观察鸵鸟适于沙漠奔跑等形态结构特点。

①出示鸵鸟的投影片或卡片。

鸵鸟的喙、腿、脚趾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鸵鸟的喙一般长而扁平,上喙比下喙长,适于摄取植物性食物。

腿长而粗壮,趾间有蹼,脚下面长有肉垫,便于在沙漠中快速奔跑。

(4)谈话:

通过以上的观察、讨论和分析,你认为鸟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5)学生讨论,并汇报。

(6)小结:

鸟的形态结构及身体器官的特殊构造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指导学生用研究鸟的方法研究其他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1)谈话: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其他动物的生存是否也和环境相适应呢?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同学们的发言充分说明了动物的生存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譬如:

鱼类的身体表面有鳞片,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大量产卵,用鳍游泳等这些特点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再如:

青蛙的头呈三角形,趾间有蹼,腹部白色,皮肤有黏液,这都是与水中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而后肢长大,前肢短小又是与陆上跳跃相适应的;

宽大的口腔,舌跟前位是和捕食活的昆虫相适应。

四、拓展探究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探究“动物与环境”。

变色龙

21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如东面、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录像。

讨论:

这是动物的什么现象?

2.师:

难道这些小动物心甘情愿作为别人的美餐吗?

它们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好吗?

(板书课题:

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书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

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绝然不同。

我原来请大家在家中做了一个实验,这是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的实验过程。

(播放乌鱼实验的开始部分录像:

一条放入黑色桶中,另一条放白色盆里)请根据你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观察,说说几天后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我发现五天后两条乌鱼的颜色深浅不同了。

我没有发现多大变化。

师:

(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