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445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柳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咏柳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柳教学反思.doc

《咏柳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柳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咏柳教学反思.doc

  咏柳教学反思

(一)    《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所作,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我从复习有关春天的古诗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咏柳”,问孩子们“咏”是什么意思,他们摇头。

我鼓励学生查字典,明白“咏”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这首诗孩子们课前读了,比较熟悉,背诵很快。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情朗读、背诵很顺利。

但是,到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的时候,就不知如何回答了。

这一环节,为了让孩子们自主去探究,我安排了同桌合作学习,并提示孩子们看书中的注释,或者查《词语手册》。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

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

孩子们较少接触,我举诗句例子说,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

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

我认为学习古诗最关键的是从理解重点词语入手,一步步理解诗句意思。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

课堂中我讲得比较多,没有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悟古诗内容。

以后我在古诗教学中会更放手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去体会诗意。

    咏柳教学反思

(二)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始运用课件,通过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以便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

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

孩子们较少接触,我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

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的目的想让他们了解学习的古诗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他们掌握了方法,我们的古诗教学会更轻松。

    在教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二月的春风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会有很多很多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展现出来,但是也许是换班讲课的原因,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课件图片上的几个,思维并没有完全发散开来,在这一点,教师处理比较仓促,可以进一步引导,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本课教学中,识字是随文进行,对“裁”“剪”两个比较易错字做了书写指导学习,我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整节课下来,感觉作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完全投入教学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对诗的意境体会的不够到位,感情朗读没有达到最预期效果。

    咏柳教学反思(三)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