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
变成25×
4×
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202×
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
32+2×
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126×
5+5×
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
200,使计算简便。
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
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巧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
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28×
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
25=20×
25+8×
25(B)(7×
4)×
25=7×
(4×
25)(C)28×
(100÷
4)=28×
100÷
4
三、注重题目的对比。
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
学生很难掌握简便计算的一个原因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对比。
(25×
20)×
4与(25+20)×
4的比较,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125×
88和88×
102的比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
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102拆成100+2。
总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
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
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
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
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习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习到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
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
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
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
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
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三角形》教学反思
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如: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
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充分做好准备,准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料6、7、8,4、5、9,3、6、10。
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第二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
教学中,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掌握知识。
1、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
课前让学生亲身经历购物,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一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创设情境,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数学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
七、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
针对以上目标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
因此,我不管在课前的谈话引入还是新授时的引导学生走进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以及巩固运用时所选择的三个题目,都是有目的而选取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2.注重共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
如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
八、《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植树问题教学侧重点:
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所谓化归思想,一般是指人们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题,用已有的解题策略,去解答与之相类似的问题。
),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
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
通过、“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渗透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通过站队这一行为感知点与间隔。
二、以一道站队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
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呢?
我开始反思:
为什么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两端都种)却无法运用呢?
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怎样的连接?
在反思中,我找到了缺点所在。
1、充分体验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
体验和建构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
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
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
在设计中,学生做操也好,走楼梯也好,看似全部来自生活世界,但学生对这些信息没有感情色彩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我自以为是的虚构。
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让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
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误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但学生们还不能将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与自己的认知起点相互结合。
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
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运算定律在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因此要让学生切实地去理解并加以运用。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已有用交换加数进行验算的经验和凑十结合的加法经验,因此,本节课完全可以大胆放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等式,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最后发现规律。
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因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我就让学生直接进行了简单的加法口算,通过计算让学生自然的知道两个加数位置调换计算结果不变这道理来总结出加法交换律。
通过学生自己探讨,交流讨论理解了加法交换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定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时,学生通过自主列式计算,列出了几种不同的算式,都是把三天的骑行千米数相加,结果表示的都是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明白了三个数相加结果与加的顺序没有关系,可以把其中两个数先相加。
在这里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实际同时把加数交换了位置,为了更好的体现加法结合律的特点,重点提取了三天按顺序来加的算式:
88+104+96,一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88+104,有的同学说还可以先算第二天和第三天的104+96,此时,我抓住这一数学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探讨后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这一结论不是我直接给出的,而是通过学生要解决这一现实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来的。
接下来学生又通过举例进一步去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
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两个运算定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加法运算定律。
因为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有些欠缺,对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
课堂上因为学生讲学生讨论,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就显得不够合理,导致练习不能及时跟上,这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把课堂还给学生,新学期以来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
但是总感觉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些流于表面的感性认识,少了许多理性的升华,这正是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怎么给自己定位的问题,我讲的多了会剥夺学生自己学习的权利,讲的少了又深恐学生对知识不能更好地理解,影响后续的学习。
现在的课堂正处于我和学生的摸索阶段,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地努力,如何更快地让学生能够适应自己站在讲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同学的小老师,让台上和台下的同学互动起来,在质疑和交流中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学会学习,是我在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已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内容: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
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
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
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
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运算定理和简便运算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简便计算等。
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首先应考虑到,这是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
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
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应用计算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本人注重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也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讨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了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理想,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时间过少,原因可能是这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同时练习留出的时间也不多。
教学就是这样,有成功也有失误,让我们经常加以反思,保持优势的教学方式,放弃失败的教学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尽善尽美。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加入《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课题组以来,每每研读相关课题理论知识,总能让我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于是,决定小试牛刀一把,便有了《简便计算》这一堂虽非精彩却也可圈可点的课。
✧
教材简析:
《简便计算》之例4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三小节的内容。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2、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简便算法的算理。
2、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课后反思:
“指导—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没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而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展开。
因此,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汇报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难题:
“应该选择哪个数进行改写”,“数的改写有什么好的方法”……由此展开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想出许许多多让我意想不到的解法:
解法一:
12×
25
=(3×
25
=3×
25)
100
=300
解法二:
=12×
4)
=1200÷
解法三:
=25×
(60÷
5)
60÷
5
=1500÷
解法四:
(5×
5×
=60×
解法五:
(50÷
2)
50÷
2
=600÷
解法六:
=(2×
6)×
=2×
25×
6
=50×
解法七:
=(6+6)×
=6×
25+6×
=150+150
解法八:
=(4+8)×
=4×
25+8×
=100+200
解法九:
(20+5)
20+12×
=240+60
解法十:
=(10+2)×
=10×
25+2×
=250+50
解法十一:
=(4+4+4)×
25+4×
=100+100+100
解法十二:
(5+5+5+5+5)
5+12×
=60+60+60+60+60
……
孩子们的思维还在继续,激情不断上涨!
但因时间有限,只好忍痛割爱,暂时告一段落。
看着满满的一黑板,我如获至宝,心中不禁狂喜!
同时暗自庆幸:
如果这一课我还是用原来的教学模式,那么我将扼杀多少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啊!
布鲁姆认为:
“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这一句话,在今天看来,感触更为深刻:
因为我真正见识了孩子们内在的巨大的学习潜能。
而在这之前却是常常被我所忽视的:
一直扶着孩子“走”,总怕他们磕到了,碰伤了……
在这十几中解法中,我惊喜地发现:
虽然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学会将一个数改写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但实际上学生们不但学会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还大大超越了这一教学目标:
因为他们同时还学会了将一个数改写成两个(多个)合适的数的和的方法。
这不得不让我为之折服!
好厉害的一群小家伙!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课堂教学将是无限精彩!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一、三点收获:
1.两点“突破”。
“不求完美,但求突破”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中心思想,“追求高效课堂”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了体现中心思想,凸现主题,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突破”。
从教材的编写来看,因为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似乎突出了对“a÷
b÷
c=a÷
(b×
c)”的理解,而有意识地淡化了对“a÷
c÷
b”和“a÷
c)=a÷
b”这些形式的理解。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连除的运算”的背景下来研究“连除性质”的,引导学生在理解“a÷
c)”的本质意义的同时,不可避免会碰到对“a÷
b”的理解。
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成为了课堂教学规律拓展的内容,也成为了认识规律逐步完善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设计了相关的变式题目,让学生完整的认识了“除法性质”,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2)教学方法的“突破”。
本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自始至终整个课堂都变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
由学生去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做自己讲”,让学生去倾听学生的思想,更有代表性,更有吸引力;
通过“极限挑战”赛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通过“你有困难我来帮忙”活动化解重难点,运用“互帮互学”,加强了教学针对性,让知识落实得更到位,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流程上我从“唱响口号”开始,设计了“小试身手”“热身活动”“一式定音”“深化认识”“独立解题”“你挑我讲”“应用拓展”等环节,环环相扣,步步引入。
特别是“热身活动”,让学生耳目一新,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你挑我讲”活动,让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不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