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35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检测卷Word文件下载.docx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机构的演变

9.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册封五世班禅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

10.某同学在梳理晚清历史知识时,记下了“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等关键词。

他所复习的史事产生的影响是()

A.动摇了清政府统治基础B.加深了半殖民地化进程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完成了北伐战争的任务

11.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对后世影响最大,书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的相互关系等。

林则徐编译这本书,对当时禁烟斗争的现实意义包括()

①了解西方列强的国情②寻求御敌的策略

③维护中国的司法主权④宣传商战的主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甲午战争开始之前,李鸿章争取列强出面调停,并且要求前线清军“静守勿动”,“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

李鸿章上述做法的实际结果是()

A.贻误战机,造成清军士气低落B.造成列强矛盾,形成有利局势

C.有理有节,未给日军战争借口D.运用外交手段,避免战争损失

13.下图是一张中华民国十四年颁发的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

其时间应该是()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

14.阅读下面1941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参战情况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内容

比例

中国战区总面积占世界反法西斯战区总面积比例

27%

中国抗击日军人数占世界法西斯军队人数比例

21.6%

中国参战人口占世界参战总人口比例

26%

A.日军占领了整个中国的版图

B.中国抗击日军的人数比世界各国抗击法西斯的人数都多

C.所有中国人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目录序号

内容

南开学校

黄埔军官学校

十二

南昌起义

二十六

坚持在重庆(上)

A.五四风暴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长征D.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

16.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

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

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B.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1927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这体现了()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18.下图所示是位于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

1949年3月,毛泽东入住此地,在这里指挥了一场重要的战事。

该战事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1983年,一些人视特区为异端,怀疑“特区姓‘资’不姓‘社’了”。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

这两次南方视察的共同点是()

A.促成经济特区的设立B.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D.促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

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

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

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

皇太后准奏。

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

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

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

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

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的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的原因是如何解释的?

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

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

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史记》描绘的是李冰主持在四川平原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平原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

灵渠是秦朝统一后,为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开通的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

大运河是隋炀帝主持修建的,元朝统一后,也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白渠是汉武帝采用白公的建议,在关中平原修建的水利工程,故名“白渠”。

因此,根据时间判断,正确答案选B项。

2.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无为而治”是其思想主张之一。

A、B项是儒家思想家的观点,D项是法家思想家提出的观点。

因此,正确答案选C项。

3.C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治理国家。

汉朝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宋朝理学成为正统思想。

4.C

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如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度、地方郡县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等都沿用秦朝的统治办法。

汉初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同时分封同姓诸侯王,最终酿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刺史监察地方,是汉朝根据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创设的新制度,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5.A

材料信息表明,汉武帝把铸造货币的权力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首次实现国家统一是在秦朝,与题目的时间不符。

C项加重百姓赋税负担,是指提高百姓的赋税,与材料的内容不符。

D项空前强化君主权力是指皇帝掌握了决策与行政等一切大权,这在明清时期更突出一些。

因此,排除B、C、D三项,正确答案选A项。

6.B

这是一道以图证史的题目。

图片描绘了犁耕的场景,题干指出的时间是在魏晋时期。

据此推导出结论,正确答案选B项。

其他三项与图片提供的信息不吻合,信息不足以支持结论,故排除。

7.C

坊市制度瓦解,体现的是城市商业的发展与变化,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

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农业技术进步能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表现,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东南地区海外贸易发展。

8.D

图中所列均为中央机构。

这些中央机构的设置,共同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帝的统治。

故正确答案选D项。

9.A

康熙帝统治期间,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①②③项均是康熙帝在位时采取的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

故正确答案选A项。

10.A

本题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定位,从而解释事件的历史影响。

题干中“晚清”“金田”“永安”“天京”等信息,足以确认是该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

故正确答案选A项,其他三项的时间不吻合。

11.A

依据材料信息,①②两项符合题意。

③项材料中没有涉及,④项是近代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提出的主张。

12.A

材料提供了战争的细节,显示出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政策,使前线清军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贻误了战机,影响了战局。

其他几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

正确答案选A项。

13.B

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913年为中华民国2年,由此类推。

正确答案选B项。

14.D

表格显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区面积、抗击敌人比例、参战比例数据。

表格的数据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合。

15.B

表格中需要填写的事件是黄埔军校建立后到南昌起义前。

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起来的黄埔军校,培养了革命军人,其在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后,进行了北伐。

南昌起义是国共关系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

故正确答案选B项。

其他三项的时间都不在这个时间区间。

16.B

1920年,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排除A项。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在1919年,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到劳工与妇女地位改善的问题,排除D项。

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同工人结合的道路。

17.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基础。

毛泽东确立党内的领导地位是在遵义会议后。

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是以南昌起义为标志。

中共二大会议分析了革命的对象和主力,中共三大会议提出了革命的策略,井冈山道路的开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针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的实践探索。

因此,正确答案选B项。

18.D

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时序。

辽沈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9月—11月,淮海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的时间是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渡江战役的时间是在1949年4月。

其他三大战役,都发生在毛泽东入住别墅之前。

19.A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和孤立之中。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交往,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C、D三项从时间和内容上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不相符。

20.C

经济特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设立,邓小平同志两次都是到深圳等特区视察,故排除A项。

“一国两制”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构想,与经济特区的设立无关,排除B项。

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时间不吻合,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选C项。

21.

(1)制度:

郡国并行制度。

原因:

失礼仪,乱制度。

(2)解释:

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导致矛盾激化。

说明:

可以从史料类型强调,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材料一是传世文献,记载客观史事,材料二是学术研究成果,从权臣与皇帝的矛盾角度去分析。

从方法角度看,材料一是叙述历史,材料二是基于文献和出土文物,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从书写立场看,材料一是站在汉朝历代皇帝的立场上,着力解释刘贺被废和后继皇帝继位的正统立场,材料二是研究者站在自己认为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历史变化的分析。

(3)史实: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价值:

丰富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看待:

材料三中仅凭现有的出土文物来推翻《汉书》中记述刘贺的观点不够客观,证据不够充分。

(1)从材料一可知,刘贺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封号是汉代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的封国制度的体现,故刘贺封号与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度有关。

从材料一可知,《汉书》所载的刘贺帝位被废的原因是:

刘贺违反了封国制、宗法制的礼仪规则,导致政治制度紊乱。

(2)从材料二可知,刘贺被废的原因的解释是:

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从而导致矛盾激化。

材料一是对《汉书》的翻译,材料二廖伯源的《昌邑王废黜考》,是对史书的考据分析。

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从材料三出土的文物可知,孔子及其著作在当时很受重视,故可印证的史实是:

出土文物是更接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证据,可为相关的历史记载提供更加丰富、充实的证明。

出土文物虽然是儒家经典著作,但不能说明这些是刘贺生前阅读或喜爱的书籍,也无法体现出刘贺是否是博学的人,对其评价还应有足够充分的史实做依据。

故材料三中的评价,证据并不充分。

22.

(1)差异:

①雍正年间:

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②19世纪70年代:

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谋取矿利。

列强的经济侵略;

洋务运动的推动;

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且需求量大。

(2)特点:

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独立自主开发;

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

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依据材料一,可看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而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允许开矿,实行官督商办。

雍正年间,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的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量大。

以上原因是清政府矿业政策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可以概括新中国矿业政策的特点。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意义,并认识到新中国的矿业发展,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同时,“一五”计划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