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872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研究》

参考教材:

王处辉主编:

《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中国社会历史不同时期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正宗的、士林的和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想,以从中国传统丰富的社会思想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为现实的中国社会服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研究》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古代神话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古代神话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想

(2)掌握巫觋文化、绝地天通的在社会思想史上的意义。

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

巫觋文化、绝地天通、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3.说明:

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巫觋文化、绝地天通、

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1)了解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2)掌握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巫术文化向祭祀文化转变的社会学意义、德的社会整合功能、礼孝观念的形成。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巫术文化向祭祀文化转变的社会学意义、德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3学时)

第一节孔子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孔子的儒家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孔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孔子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难点:

孔子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第二节孟子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孟子的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孟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孟子的社会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孟社会思想之异同

(三)“法自然”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3学时)

第一节老子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以老子的社会思想

(1)了解老子社会思想相比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社会思想的不同之处。

(2)熟练掌握老子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老子的社会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式、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思想

老子的社会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式、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思想、

第二节庄子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以庄子的社会思想

(1)了解庄子社会思想相比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社会思想的不同之处。

(2)熟练掌握庄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庄子的处世思想、庄子的社会理想、老庄社会思想之异同。

庄子的社会思想、庄子的处世思想、庄子的社会理想、老庄社会思想之异同

(四)墨家、扬朱、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3学时)

第一节墨家、扬朱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墨家、扬朱的社会思想。

(1)了解扬朱的社会思想、墨家的学派特色

(2)熟练掌握墨家的社会思想

墨家的社会思想、墨子的兼爱、墨子对社会问题考察的总体特点、杨朱“为我”的社会功能

墨家的社会思想、杨朱“为我”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

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荀子的人性论、韩非的“法”制思想

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荀子的人性论、韩非的“法”制思想。

(五)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西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1)了解西汉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社会思想

(2)掌握黄老思想的特点

(3)熟练掌握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董仲舒的人性论

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董仲舒的人性论、礼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礼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礼、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二节东汉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东汉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社会思想

(2)掌握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太平经》

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太平经》

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太平经》。

(六)魏晋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魏晋时期玄学的社会思想及佛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魏晋时期玄学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主要玄学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玄学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嵇康的“欲望论”、阮籍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魏晋时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主佛教基本的社会思想、

(2)了解佛教的社会思想

佛教“因果报应”论、佛教与儒家社会思想的最大区别

佛教基本的社会思想、佛教“因果报应”论、佛教与儒家社会思想的最大区别

(七)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与道教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佛教本土化之后所提出的社会思想与本土宗教道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天台宗的社会思想

(2)掌握禅宗的社会思想、“一念三千”、

禅宗的社会思想、“一念三千”、禅宗流行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与道教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道教的社会思想

(2)掌握“太平”与“大同”的社会理想

无能子的欲望论、“太平”与“大同”的社会理想

(八)唐代儒家与宋代功利主义儒家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唐代儒家的社会思想与宋代功利主义的儒家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唐代儒家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唐代儒家的社会思想

韩愈排佛老的理由和目的、柳宗元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宋代功利主义儒家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宋代功利主义的儒家的社会思想

(2)掌握宋代功利主义的儒家的社会思想

李觏的社会思想、王安石的性情论、陈亮与叶适的功利思想的异同

宋代功利主义的儒家的社会思想、李觏的社会思想、王安石的性情论、陈亮与叶适的功利思想的异同

 

(九)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张载的“天秩”与“天序”、二程之“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张载的“天秩”与“天序”、二程之“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十)朱熹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朱熹的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朱熹的社会思想

天理、理一分殊、性情论、论人的修养、朱熹对理欲关系的论述

朱熹的社会思想、天理、理一分殊、性情论、论人的修养、朱熹对理欲关系的论述

(十一)王守仁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王守仁的社会思想

(1)熟练掌握王守仁的社会思想

致良知、王守仁社会理想的时代性、王守仁与朱熹“欲望论”之异同

王守仁的社会思想、王守仁社会理想的时代性、王守仁与朱熹“欲望论”之异同

(十二)王艮、何心隐、李贽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王艮、何心隐、李贽的社会思想

(1)了解王艮、何心隐的社会思想

(2)掌握李贽的社会思想

李贽的社会思想、李贽对“私”的论述、李贽对儒学的批判、何心隐的欲望思想

(十三)黄宗羲、顾炎武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黄宗羲、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黄宗羲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黄宗羲的社会思想

(2)熟练掌握黄宗羲的社会思想

黄宗羲的社会思想、黄宗羲的人性论、黄宗羲社会思想的时代性

第二节顾炎武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顾炎武欲望论的特点

(十四)王夫之、唐甄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王夫之、唐甄的社会思想

(1)了解唐甄的社会思想

(2)熟练掌握王夫之的社会思想

王夫之的社会思想、王夫之对中国人性论理论的发展、唐甄的民本思想、唐甄的富民论

讲授

(十五)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晚清时期,在西方势力入侵的初会背景之下所产生的社会思想

(1)了解晚清时期中、西冲撞的社会背景及此背景对当时知识精英所产生的影响

(2)掌握袭自珍与魏源的社会思想

袭自珍与魏源的社会思想、袭自珍的“农宗论”、魏源社会变迁思想、魏源中西文化观

(十六)维新改良派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维新改良派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维新改良派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康有为的社会思想

康有为的社会思想、康有为“大同之世”理想

康有为的社会思想、康有为“大同之世”理想、

第二节梁启超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梁启超的社会思想

梁启超的社会思想、梁启超对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的反思、梁启超公私关系论

(十七)民国时期价值多元化趋向中的社会思想(3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价值多元化趋向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想

第一节陈独秀、胡适的社会思想(3学时)

(1)了解陈独秀、胡适的社会思想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陈独秀人格启蒙思想的现实意义、胡适“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新文化运动的总纲

第二节梁漱溟的社会思想(3学时)

(1)掌握梁漱溟的社会思想

梁漱溟的社会思想

(十八)复习(3学时)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54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0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实践)

习题课

上机

看或

录参

像观

其他

(说明)

小计

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

“法自然”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

墨家、扬朱、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

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魏晋时期的社会思想

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与道教的社会思想

唐代儒家与宋代功利主义儒家的社会思想

张载、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朱熹的社会思想

王守仁的社会思想

王艮、何心隐、李贽的社会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王夫之、唐甄的社会思想

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

民国时期价值多元化趋向中的社会思想

复习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测验及作业:

×

%,期末考试:

%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参考资料:

(1)郭齐勇编著:

《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

《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