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753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政治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复习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②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

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

《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3、意义: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②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曲折发展

1、曲折:

1957年以后,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文革期间法律、法令的制定几乎停滞,人大工作和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发展完善

十一届三中会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形成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确立: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在建国初期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4、1956年“八字方针”

“八字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5、新时期的“十六字”方针

1982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激发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

3、依据:

《共同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4、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5、民族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民族政策: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7、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之后,又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共5个省级自治区。

8、意义:

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大革命

1、原因: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上停止了活动,国家的法律行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文革的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

①全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②出台《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1999年把“依法治国”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时期。

4、基层民主选举

背景:

1989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

1998年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目的: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主权得以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极大地激发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基层公民的权利。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含义:

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时代背景:

两岸长期分裂,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三、形成过程:

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并全面阐述;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四、成功运用—香港、澳门的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1、香港回归

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一国两制”理论日趋成熟与完善,成为中英两国的指导思想;

1984年《中英关开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①对港澳——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2、澳门的回归

①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行使对澳门主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

1949年—1952年

2、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

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

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6、结果:

到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

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提出: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实施:

1953年——1957年

3、成就: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四、探索与失误——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国八大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根据主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影响:

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曲折的道路

①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了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②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表现:

①大跃进:

1958年发动以大练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

1958年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

结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评价: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

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

3、调整中前进: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五、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强调公有制,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导致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出严重的混乱,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者开始持续发展,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这次极为宝贵的机会均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①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②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

1978年12月

3、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

②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①概念:

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

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实行,然后在全国推广。

作用:

①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其他改革措施

①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农村税费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

二、国有企业改革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乏活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及内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①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②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①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1992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十五大报告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史实:

①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③1985年以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

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二、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融入世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2002年中共“十六大”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意义: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

①改革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②对内改革包括: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常弊病是:

权利过于集中。

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

③对外开放的基础是:

自力更生;

原则是:

平等互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

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革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奉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

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49.10-1950.10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交孤立政策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②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过程: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

③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较大的发言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过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

1979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西方国家对中国长达20多年的封锁被打破。

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高速

①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②新时期独立自立的外交具体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

(就是中国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

因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受制于别人,就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中国同任何国家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世界形势的稳定。

③重视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④积极开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①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推动裁军;

④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席位;

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则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4、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组建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从传媒的发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现代

物质生活衣断发易服、中山装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西式食品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实行“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俗废止缠足、婚丧嫁娶、社交礼仪(民国)婚姻制度:

1950年颁布《婚姻法》,妇女解放

休闲生活:

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

㈠近代:

1840年至1949年

1、变化表现:

①服饰变化: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

②饮食变化:

丰富的传统饮食;

西餐;

葡萄酒;

白兰地;

咖啡馆;

西式茶室;

音乐茶座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海社会和青年男女尔于光顾的场所。

③居住:

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

在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别墅,独院式花园洋房

④风俗变化:

A、主张“断发易服”(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发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废止缠足”、改变传经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辛亥革命前后,民国时期)

B、社交礼仪:

称呼:

“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婚丧仪式:

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C、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