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69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数学七班研修简报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济南数学7班班级简报第三期(章丘一中主办)07-21

济南数学7班班级简报(第四期)(济南三中主办)07-23

济南数学7班班级简报(第五期)(章丘四中主办)07-23

返回导航

有关必修三的看法

章丘市第一中学 

张仁春 

2010年7月23日20:

20

1算法的概念,算法的三种表示---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框图和算法程序,和算法案例.纵向看知识:

有自然语言到框图到程序这一个逐渐精确的过程,这既是完整地认识算法的过程,也是对“有序地做事”的感受,会对数学学习乃至做其他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如:

平时解题不一定有严格程序,因为人的思维可以有跳跃性,但要让计算机做,必须严格“按部就班”,这会促进我们养成“想清解题的每一步”的习惯.横向看:

这里都内含着一条主线──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实际上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大有好处.

2感触最深的是人教A版课标教材的“统计味”很浓厚,这对学生领会统计思想、培养统计素养很有利.以往的统计课程,比较偏重于现成书本知识,如比较详细地介绍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抽样方法的定义,各种统计量的计算公式,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等,但对于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让学生展开真实的统计活动,解决有真实概率内容的变化确实较大.

3与大纲教材比较,课标教材更关注了对随机现象和概率意义的了解,同时增加了几何概型、整数值随机数、均匀随机数等内容,教学后感到应用性增强了.这样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内容的取舍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概率到底该教什么、如何教的认识上的变化,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关注概率的本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概率计算.背景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标”非常重视统计课程,增加了内容和课时.

指导教师张秀珍19小时前IP:

60.216.*.*回复

“更重要的是对概率到底该教什么、如何教的认识上的变化”

我看网上研修

郭英柱 

2010年7月23日15:

46

从前年开始,我省广大高中教师在暑假期间开展网上研修活动,通过研修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而且能够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但随着年复一年的研修活动,不少老师的热情在衰减,很多工作流于形式。

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调整:

一、时间安排。

每次研修时间大都在十天左右,跨度太大,且又是在酷热的假期,老师们只能牺牲休息时间,疲于应付。

我建议可以把研修时间缩短在五天之内,也可以分散在日常教学中,以尽量使老师们的休息得到保障。

二、内容调整。

现在研修内容太单一,缺乏变化。

可增设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艺术、名师示范课、名师讲座等专题,从不同的层面教育、爱护老师,使他们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三、作业太多。

现在作业数量有明确的要求,但作业的质量却不好硬性规定。

不少老师因事物比较多,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完成作业,作业成了负担,应付了事。

我认为,每次研修只需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即可。

四、奖罚机制。

培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罚机制,以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

比如说多作业、论文等可评奖,使老师们确实有收获。

浏览:

11评论:

5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1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张秀珍18小时前IP:

合理化的建议促使研修更有实效

章丘市第一中学王燕20小时前IP:

124.133.*.*回复

我同意郭老师的看法:

研修内容太单一。

济南第三中学赵玉萍23小时前IP:

123.233.*.*回复

同感。

沂源县第一中学李之帅24小时前IP:

222.134.*.*回复

应该考虑!

返回导航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

苑娟 

2010年7月19日15:

26

杨军于10-7-1915:

44推荐

教案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对概念的获得过程科学而符合实际。

田明泉(副组长)于10-7-2011:

52推荐

苑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细致地设计了大量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值得借鉴学习。

专题一作业-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算法《循环结构》的教学设计片段

尹明阳 

2010年7月20日11:

22

张秀珍于10-7-2013:

25推荐合理的预设必然带来有效的生成,设计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值得借鉴。

算法《循环结构》的教学设计片段-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吴书滨 

2010年7月19日21:

39

张秀珍于10-7-2009:

19推荐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吴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值得大家学习。

省级专家田明泉(副组长)4天前IP:

123.232.*.*回复

吴老师的“教学设计”应该说是“教学实录”更好一点,学情分析、学法指导等环节设计比较好,但是教学环节中的学生问答只有教学完成后才可能知道。

仅供参考。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请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沙丙海 

2010年7月21日14:

29

必修三中的统计部分在老师们的教学中,处理的方式和程度差距较大,有的只是让学生简单了解统计的有关概念和公式,进而套用公式来计算。

而有的老师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统计这一章教学,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把握好,确实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认为,学科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是必不可少的。

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描述数据,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老师要对学生得出数据的依据,来源给出要求,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性作为前提。

学以致用,我们不知让学生知道结果,而且还应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由来,让学生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用作用于实践。

另外,通过培训学习,我感到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辅助作图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直观感受。

如果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有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各种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就会为他以后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返回导航

《算法初步》验收卷

2010年7月20日16:

41

张秀珍于10-7-2110:

34推荐验收卷考查本章基本知识和本章重点内容的原则,值得共享。

《算法初步》验收卷-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必修三检测题

2010年7月23日10:

03

几何概型

刘纪芬 

2010年7月23日16:

05

张秀珍于10-7-2322:

00推荐这节课作为复习课比较好,三个例题比较典型,但如果是新授课,例题1、例题2都有一定难度

一、概念

有一类随机试验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1)进行一次随机试验相当于向一个几何体G中取一点;

(2)对G内任意子集事件“点取自g”的概率与g的测度(长度、面积、体积)成正比,而与g在G中的位置、形状无关。

我们把这类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称为几何概型。

如果事件A可用中的一个区域G表示(组成事件A的所有可能结果与g中所有点一一对应),那么

P(A)=g的测度/G的测度

二、概念辨析

与古典概型相比较:

(1)不同点:

在一次试验中,几何概型中所有可能的结果有无限个;

(2)相同点:

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三、题型分析

一)、测度为长度的几何概型:

例1、某公共汽车站每隔15分钟有一辆汽车到达,并且出发前在车站停靠3分钟。

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是任意的,求一个乘客到达车站后候车时间大于10分钟的概率?

分析:

设上辆车于时刻T1到达,而下一辆车于时刻T0到达,T2时刻出发。

线段T1T2的长度为15,设T是T1T2上的点,且T0T2=3,TT0=10,如图所示,记候车时间大于10分钟为事件A,则当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落在线段T1T上时,事件A发生,所以

P(A)=d的测度D的测度=215

答:

侯车时间大于10分钟的概率是2/15。

二)、测度为面积的几何概型

例2、甲、乙两人相约12:

00~13:

00在某地会面,假定每人在会面这段时间内的每个时刻到达会面地点的可能性相同,先到者等20分钟后便离去,试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析:

在平面上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直线x=60,y=60,x轴,y轴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G。

设甲12时间x分到达会面地占,乙12时y分到达会面地点,这个结果与平面上的点(x,y)对应。

由题意知,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的因此试验属于几何概型。

甲乙两人能会面当且仅当他们到达会面地点时间相差不超过20分钟,

即|y-x|≤20,x-20≤y≤x+20,

因此图中阴影部分g就表示甲乙能会面。

容易求得g的面积为2000,的面积为3600,所以

P(甲乙能会面)=g的面积G的面积=59

三)、测度为体积的几何概型

例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取一点E,则点E落在四棱锥O-ABCD(O是正方体对角线的交点)内的概率是

解:

P(E落在四棱锥O-ABCD内)

=VABDC-A1B1C1D1VO-ABCD=16

四、易错题辨析

例4、已知:

在Rt△ABC中,∠BAC=90°

,∠C=30°

(1)在BC上取点M,求使SΔABM<

SΔAMC的概率;

(2)在∠BAC内作射线AM交BC于M,求使SΔABM<

辨析]要注意抓住题目中关键字眼:

问题:

(1)在BC上取点M,即是在BC上取一点M,求M在线段BD上的概率;

(2)在∠BAC内作射线AM交BC于M,即是在∠BAC内任作一射线AM使∠BAM<∠BAD的概率。

(1)P(SΔABM<

SΔAMC)=P(BM<

BD)=BMBD=12;

(2)P(SΔABM<

SΔAMC)=P(∠BAM<∠BAD)=60°

90°

=23。

错误解法:

混淆两题区别把第

(2)题错当第一题解。

五、小结

解决几何概型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测度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有时甚至是角度。

概率与统计的教学建议

苏俊涛 

张秀珍于10-7-2310:

16推荐苏老师高屋建瓴,提出的教学建议对我们的教学是很好的指导。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

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随机现象表面看无规律可循,出现哪一个结果事先无法预料,但当我们大量重复实验时,实验的每一个结果都会出现其频率的稳定性.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往往较难建立随机观念.如果在概率课程中,只是要求学生处理已经采集好的随机问题的有关数据,学生往往习惯的把这些数据当作确定的数进行处理,事实上他们的随机观念没有得到发展.要使学生建立随机观念,必须通过设计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或游戏,让他们亲临原始的随机环境,亲自试验和收集随机数据,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例如学生收集同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收集体育彩票各次的开奖的号码,收集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数据等,这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随机环境,比较容易使学生把要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直觉联系起来.

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正是使学生体会统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以使学生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和确定性差异.例如:

在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教学中,应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样本抽取具有随机性,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总体的有关特征,但于总体有一定的偏差.但另一方面,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样本的信息可以比较好地反映总体的信息,从而为人们合理地决策提供依据.

概率与统计是两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两门课的过程中应使学生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思想,要注重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重视问题的背景及统计与概率在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更为直观、科学、准确的数据和资料,让学生真实地参与,使他们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主动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制定决策,与他人进行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体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

“算法”的结构及内容要点分析

2010年7月20日13:

09

31推荐详细的分析配备典型的例题值得学习,苑老师是个细心的人。

“算法”的结构及内容要点分析-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0年7月23日22:

5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

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

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例如:

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

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

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

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网络教育博客及教育网站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

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把算法思想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于勇 

2010年7月20日15:

33

杨军于10-7-2109:

16推荐对算法的认识深入细致,同时,具有了高度和整体性。

对今后教学有实际帮助,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把算法思想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王希刚 

2010年7月23日17:

42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基本走入了平常人的家庭,走入了学校,走入了各行各业,同时,电脑的应用给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了这个快捷方便的工具,人们的工作生活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虽然有好的大形势,但是,通过这次信息技术问卷调查以及我们大多数人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我觉得我们在电脑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很有很多问题:

一、 

使用信息技术的思想跟不上。

可能很多人提起信息技术,电脑,仅仅停留在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上课,编辑试题,阅答题卡,计算考试成绩等等,其实,还有很多别的用处但是我们用的很少,例如,博客的建立与使用,很多人了解较少;

与专家在线交流学习,基本没有;

与学生在线交流指导,使用很少;

等等。

二、 

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功底不扎实,说白了,就是根本不过关。

举例来说,虽然大家都在大学时学过计算机文化基础,但是当时掌握的就根本不行,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生疏,现在很多人连简单的Word文字编辑,excel表格处理都不能很好的应付。

另外,象我们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PowerPoint课件编辑,几何画板,公式编辑器等工具或软件把握也不行。

三、 

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技术平台很少。

值得庆幸的是,从08年开始,我省开始网上全员培训,为大家开创了一个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但是,除了这个以外,别的平台或机会就比较少了。

鉴于以上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一、每个教师个人应该树立紧跟形势的意识,及时了解和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顺应时代潮流,不落伍。

二、每个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不断要求自己去学习,能够掌握有利于我们生活,教学和交流的信息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

三、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应尽量多的为全体教师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大家进步,为大家的进步创造环境。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

因有趣而乐与光顾,因悬念而神思守舍

2010年7月22日09:

54

到了高三,随着课堂教学全面转入复习阶段,班内的学生中的个性差异越来越大,那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

那如何缩小学生间的不正常的差异呢?

学校领导为了“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的教学思想,大胆创新的开始了“高三数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很好的避免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一、尊重学生,动态分层---成功的前提

对学生分层前,级部要求班主任首先要想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统一认识,排除敌对情绪;

其次指导学生实事求是的估计自己,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愿地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

最后根据学生的选则进行合理的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统一的基础上做个别调整后,公布分层结果。

这样使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有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学生自己提出要求,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B、C层不断壮大。

二、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成功的关键

我教一个C班及艺术班,需要备2套方案,差异较大,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慢慢就变得游刃有余。

从引入新课开始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到恰到好处的归纳、总结,揭示知识的记忆,推理,演算规律,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得裨益;

对于C班学生在老师的导演下竟相进取,闯关夺隘,恋战不舍,不失时机地适应知识拔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