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Word格式.docx
《大学生心理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学Word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间知觉指物体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指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也就是关于时间的长短、快慢、先后、节奏等的知觉。
运动知觉是关于物体在空间位移和我们自身运动的知觉。
又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三种。
社会知觉是指对人的知觉。
对个人的知觉指人们通过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像貌、仪表和表情等外部特征,进行分析、综合,形成对他人的完整印象。
人际知觉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自我知觉指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思想、意图等的知觉
角色知觉指通过他人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对其地位、身份和担当的角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是,人并不会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主要原因。
①已有的经验补充到当前的知觉中来;
②其次则是知觉对象的特点,如形态上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
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即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很多的,但我们并不知觉所有的事物,也不对所有的事物作出反应,而是选择出其中的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决定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是固定不变,反之,在不断转换。
一个事物是否被选择为知觉对象,①一方面决定于事物的特征,运动的、与背景形成对比的从而与背景有明显差别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②一方面决定于事物与主体的关系,与主体活动任务有关的、对其有一定了解的或主体感兴趣的事物,也容易被选择出来作为知觉对象。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的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主要原因。
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
①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知觉对象理解得越深刻、越精确。
②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就会有差异。
③当某一知觉对象不够明显时,语言的提示有助于理解。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对象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它包括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亮度等恒常性。
例如,学生在教室里,不论坐在哪一个座位上,看到黑板和门窗的形状总是长方形,不会因为视网膜上的印象形状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知觉恒常性的表现。
影响恒常性的因素。
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知觉对象周围的参照物。
(三)注意
1.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作为一种意识活动的选择状态,其基本作用在于选择信息。
指向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
任何时候都有许多事物对人发生作用,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反映少数对象而离开其余的事物。
这样就保证了注意的方向性。
2.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多余动作停止。
(3)呼吸的变化。
另外,紧张注意时,还要出现心跳加快、牙关紧闭、紧握拳手等现象。
★3.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学生正在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忽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不由自主地去看他。
这就是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①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新异性、以及刺激的活动和变化等;
②是主体状况,如人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及健康状况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是由意识控制、调节和支配的注意,为人所特有,并服从一定的活动任务。
例如,学生正在集中注意上自习,突然有同学说:
¡
奖学金发下来了¡
这时,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向他张望,这是无意注意;
多数同学听而不闻,排除干扰、上好自习课,这就是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
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②依靠间接兴趣;
③锻炼意志力;
④排除内外干扰等。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一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初学外语时,常常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外语知识丰富了,对学习产生了直接兴趣,于是无需意志努力就能把注意集中到外语学习上了。
4.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
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感知到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
如果注意对象大小相同、颜色相同、排列整齐,注意范围就大;
相反,注意范围就小。
②个人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越丰富,对注意的事物越熟悉,注意范围就越大;
相反就小。
注意广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驾驶员、打字员、运动裁判员等都必须有较广的注意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活动或事物上。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稳定,而是在不断地有周期性地加强或减弱,这叫注意的起伏现象。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和集中于不同的几个对象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
根据活动任务,主动地、及时地将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
例如,学生上课时,把注意从有趣的小说上,主动地、及时地转移到当时所学的内容上来。
★5.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2)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时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的转移,以此适应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
★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过去经验包括:
①知觉过的东西;
②思考过的问题;
③体验过的情感;
④练习过的动作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再现出来。
★2.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即识别和记住事物,这是记忆的开端。
保持。
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是记忆的中间环节。
回忆。
指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包括重现和再认。
重现是指经历过的事物未出现,由某种诱因影响把它回想起来。
再认是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辨认出来。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体现。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看记忆过程,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记忆的重大意义
记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因为记忆的存在,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加全面和深入。
★4.记忆的三大规律
(1)意识律指记忆效果受识记时意识水平高低状况的制约。
识记的意识指识记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成正比。
(2)理解律指识记效果随着理解的程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
(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3)活动律识记活动的方式会显著影响识记效果的规律。
眼到、口到、手到。
★5.遗忘规律
(1)首先表现在遗忘的数量上,即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出现¡
先多后少¡
的趋势。
(2)其次表现在遗忘速度的变化上,表现为不均衡性,呈现¡
先快后慢¡
(3)最后表现在记忆内容的变化上,一方面细节消失快,另一方面将记忆内容主观化,进行篡改和增减。
建议:
在刚开始遗忘时就及时复习,随时间推移,复习次数先密后疏,先多后少。
6.记忆信息的恢复
(1)干扰说
对某种材料的记忆信息不能恢复是由于正在进入记忆中的新信息的干扰所致,干扰一旦排除,信息就能恢复。
这个学说最有力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另外,情绪紧张也会干扰信息的恢复。
(2)衰退说
如果信息在储存期间不被使用或没有得到复述,则发生遗忘。
(3)检索失败说
遗忘是一时检索不到欲回忆的信息而产生的,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失败。
一但有了正确的检索线索,暂时遗忘的信息还能够恢复和提取。
从结构上检索从某个典型事例检索
从感受最深的事例检索。
(4)联想说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再现活动。
(五)表象
1.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例如回忆起母亲和蔼可亲的容貌和谆谆教诲,这就是表象。
1.表象的两个基本特性
直观性是指表象总是具体生动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思想。
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事物的概貌或一般特征,不是反映事物的细节或特殊表现。
(六)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可称为形象思维。
想象中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形象(表象)不同。
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它可能突破人直接感知的时空范围。
2.想象的分类
根据想象时是否有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指没有预期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是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2)有意想象
A.再造性想象
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心理过B.创造性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人们在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作品时,都要首先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形象,这就称为创造性想象。
C.幻想
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结合的想象。
幻想总是与个人的需要和愿望相联系,是个人所向往、所期望的新形象。
(七)思维1.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过程。
思维和其他认识过程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特征
间接性,是指借助其它事物和已有的认识经验及科学理论为媒介,实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抽出来,借助于词加以概括
3.思维的表现形式
分析和综合。
比较。
抽象和概括。
★4.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两重性阶段。
表现为,解决问题非对即错,非此即彼,其特点是:
凡事总要问一个¡
什么是正确的答案¡
多重性阶段。
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知道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问题,但不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其特点是:
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对性阶段。
在进行逻辑判断时,通过感知、分析和评价,觉得事物是可以理解的,认识到价值是相对的,其特点是:
一切要看情况而定¡
约定性阶段。
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不是绝对的,认识到自己所采取的立场、观点有逻辑的必要性,而且要依具体场合的不同作出行动的选择。
其特点是:
这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
(八)情绪(情感)
1.情绪的含义
情绪(emotion)是指高兴、快乐、痛苦、悲哀等,一般发生时间短暂、表面,而且容易变化。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原始的,是更多地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在人类个体发展中,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3)情绪是短暂的、冲动的、不稳定的心理体验,有较大的情境性。
一旦情境发生变化,情绪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而情感是较为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心理体验,是构成个性或道德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4)情绪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常常表现在面部、身体动作和言语方面3.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对个体需要满足与否的心理反映,是同一类特殊的心理体验,二者有密切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情绪离不开情感。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体现。
研究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情绪信息比言语本身更多。
4.情绪、情感的类型
4.2何谓七情六欲
4.2.1七情
《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以下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喜是源自对既得利益和将得利益的兴奋悲则相反,是源自对已失利益的失落感恐是源自自身或已得利益将遭受侵犯时的害怕怒是源自自身或已得利益遭受侵犯时的反抗惊是源自对利益乍失乍得时的瞬间反映忧是源自对利益长期持有的忧患思是源自对利益长期索取的考量
4.2.2六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
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
东汉哲人高诱: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4.3.1情绪的类型:
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
心境是指比较微弱、持久地影响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3)应激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3.2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情感,它是由道德生活的需要与道德观念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这种体验总是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评价观念等相关联。
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评价观,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或社会地位不同,其观念也会有所不同。
道德感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政治道德感,即对祖国、人民、集体、社会制度、政党、社会团体等的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等;
二是对他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道德感,如真挚的同志情谊,对嫉妒心的愤恨,对虐待妇女、儿童的行为的义愤等;
三是对个人行为的道德感,如个人作为同事、朋友、领导、下属、夫妻、子女、父母等社会角色在其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等。
★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在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惊讶、喜悦以及烦恼等都属于理智感。
★(3)美感
美感是由审美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美的成分是复杂的,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愉悦的体验。
美感不是单纯的快感,它比快感的内容丰富、深刻、高级。
比如早春已过,风和日丽,百花争艳,到郊外春游,会使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忧、精神焕发。
二是倾向性体验。
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某些美好事物达到迷恋的程度,它能诱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乐趣,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美感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美的感受不同。
作为美产生的源泉,并不限于事物的外部特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事物内部。
如看过《巴黎圣母院》这部影片的人都可能体会到:
道貌岸然的神父、军官都是假、丑、恶的化身,而相貌丑陋的敲钟人卡西摩多却是真、善、美的化身。
美感能激发人们对学习、工作和创造的热情,能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有人说,美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作家都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
如爱因斯坦喜爱音乐,他常弹奏贝多芬的乐曲,并从中获得灵感;
数学家苏步青酷爱文学等。
5.情绪、情感的一般特征
(1)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与情感中的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安静、弱与强的性质和两极状态。
肯定与否定。
例如热爱与憎恨、喜悦与悲哀等。
对立的两极也可以因一定的条件而相互转化,如乐极生悲。
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减力。
前者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紧张和轻松。
这种两极性往往在人活动的紧要关头,或人所处情境的最关键时刻表现出来。
如参加高考前,一般有紧张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对紧张的应激状态。
当应激消失后,随着紧张的消除会产生轻松的情绪状态。
激动和安静。
激动是指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与此相对立的是安静的情绪体验。
弱与强。
如从微弱的不安到强烈的激动;
从欣喜、兴奋到狂喜;
从不安、害怕与恐惧等。
5.情绪、情感的一般特征
(2)情绪与情感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情感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的情绪与动物不同,也要受社会历史制约。
因为人的情绪与机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
而人的需要,从实质内容到需要的满足方式,都是受社会历史生活条件所制约的,因此,人的情绪也必然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
(3)情绪与情感的其他特点
情绪的情境性和爆发性。
情绪的情境性是指情绪总是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的,容易迅速增强或减弱,一般不大稳定,常常伴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情感的稳定性。
相对情绪来说,情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爱国主义情感等。
6.情绪的要素
人类有数百种情绪,其间又有无数的混合变化与细微的不同,情绪的复杂是远远超过语言所能及的。
面对复杂的情绪现象,心理学家通常把情绪归结为三个方面
(1)内省的情绪体验。
(2)外在的情绪表现。
(3)情绪的生理变化。
7.情绪的功能
(1)自我防御功能
(2)社会适应功能(3)动力功能
(4)强化功能(5)信号功能
(九)意志过程
1.意志
★意志作为意识的能动方面,其基本特点在于对人的目的性行为进行调控。
是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去改造世界。
在采取行动时,先在头脑中确定目的,人的活动目的是否能达到,并非完全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意志行动
(1)含义
是指受意志支配、调节的各种实际活动。
意志与意志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意志是头脑中的活动,而意志行动是意志的外部表现,是受意志支配调节的、能够看得见的实际行动。
2.意志行动
★
(2)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
意志总是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来,这是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
随意动作是人有意识地在实践中,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技能和技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人的意志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克服困难的程度。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3.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力主要表现在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如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
(1)意志的自觉性。
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目的性。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
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
(3)意志的坚持性
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这是最能体现人的意志的一种品质。
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
(4)意志的自制性
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
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
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4.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树立远大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3)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4)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5)利用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6)向榜样学习。
(十)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的含义
由于人们在遗传素质、教育作用、环境影响和个人实践方面存在着差异,故心理过程总带有个人的特点。
所以,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探索人们在心理上的差异,研究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即研究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心理简称为个性。
西方心理学中,它又被人称为人格,一般是指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和恒常的行为反应。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
★个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以及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的主要内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这主要包括: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十一)需要1.定义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2.分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人的社会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社会需要的内容及满足需要的方式,均受社会条件制约。
这两种需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需要层次论由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提出,认为人的需要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排列成一个由低而高逐级上升的层次。
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
(十二)动机1.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卑下动机。
3.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
(2)驱力理论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3)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
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
(4)成就动机理论
要激励人们的积极动机,就要满足人的这种高层次的成就需要。
(5)归因理论(6)动机系统理论(7)激励理论(7)-1.行为主义激励理论(7)-2.认知派激励理论(7)-3.综合型激励理论
(十三)态度1.定义态度是指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倾向。
2.态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