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254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到三单元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在上海青浦大败洋枪队,缴获大量洋枪洋炮。

在上海太仓地区,连破敌人营垒30多座,活捉敌军副领队。

在浙江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

2、左宗棠收复x疆

60年代阿古柏入侵x疆,占据天山南北;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

1876年左宗棠进入x疆,采用“缓进急战”战术,在x疆人民配合下,打败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x疆地区。

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在x疆设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

1、主要战役:

①1894.9黄海海战(邓世昌)②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

1895.4 

②地点:

日本马关 

③人物:

李鸿章—--伊藤博文

④内容:

赔款:

白银二亿两;

割地: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通商: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开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1、义和团兴起地点-------山东、直隶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900.6

3、八国联军侵华直接目的: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将领:

西摩尔

5、抗击联军的地点------廓坊、杨村、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

6、国别-------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

7、1901.9《辛丑条约》内容:

①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担保;

②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清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列强驻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居住。

8、影响: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复习提纲

一、近代化的兴起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②代表: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③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国防,维护清朝的统治。

“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派遣留学生;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⑤评价:

洋务行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企业

军事工业:

李鸿章--1865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左宗棠----1866创办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李鸿章----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1872年设立轮船招商局、1880设立天津电报总局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

1880唐胥铁路 

全长11千米 

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

3、张謇:

状元实业家;

创办大生纱厂。

主张实业救国。

4、詹天佑:

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维新变法运动:

1895—1898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良运动)

1、公车上书(1895)(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发展----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康有为称赞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

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5、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近代化的进程。

6、失败原因:

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

顽固派实力强大;

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檀香山创兴中会“振兴中华”。

②创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首义胜利

3、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4、辛亥革命意义: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

1、基本情况

①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 

②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③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攻击封建礼教,矛头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⑤影响:

激发了广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风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1915上海创办《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狂人日记》1918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五、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

1、文化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

1898年,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

②《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颁布,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

③废除科举制:

1905年,教育史上一件大事

④《申报》:

1872上海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传媒先驱

⑤商务印书馆:

1897年上海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社会生活

照相术:

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电影:

1905《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剪发辫:

1912.3孙中山颁布

改称呼:

“先生”或“君”追求平等 

变服饰:

西服、中山装、旗袍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八年级上历史3-5单元复习资料

一、伟大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性质:

反帝反封建

3、两个中心:

北京(5月4日)、上海(6月5日)

4、原因: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当要求(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遭拒绝

5、斗争方式: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6、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7、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二)、中共的诞生

1、标志:

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的召开 

2、一大的代表:

毛泽东、邓恩铭、李达

3、一大的内容:

(1)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2)党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党的机构:

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党的当前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4.一大的意义: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二、国民革命的洪流(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

1、领导机构: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党代表:

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2、性质:

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3、目的: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4、创建时间:

1924年;

地点:

广州黄埔

5、特点(与旧军校不同):

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6、意义: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

1927年4月18日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主战场:

湖南、湖北 

4、先锋: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5、性质: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6、战果:

将国民政府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3、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4、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共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革命摇篮井冈山

1、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湖南起义。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人:

毛泽东;

(2)意义:

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长征

1.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3.性质:

战略转移。

3、重大事件

(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

(4)、1936年10月红二、四、六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这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一、单项选择题

1.(2006年·

舟山)“共争青岛归还,同看**罢黜;

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副对联是用来庆贺什么事件胜利的(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D.一二·

九运动

2.(2006·

重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爆发于(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3.(2006·

惠州)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孙中山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的创办

4.(2006年·

河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广东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2006·

贵阳)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了伟大的北伐战争。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张作霖 

④袁世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2006·

荆州)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7.(2006·

惠州)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8.(2006·

泰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5周年

9.(2006·

南通)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这次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10.(2006·

江西)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的经过,正确的是( 

①乌蒙磅礴走泥丸②大渡桥横铁索寒③更喜岷山千里雪④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诗中所讲的“红军远征”开始于哪一年?

这次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

(2)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3)当今,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人们纷纷踏访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业绩,红军在这“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阅读材料: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

“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

回答:

①直接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它引发了什么重大运动?

②这一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③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运动的主力是谁?

④“这一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表现在哪里?

3.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人士兵齐暴动。

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①回答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②三个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三、想一想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历史来讨论其中的原因?

在中共诞生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各个阶层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中国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发起洋务运动;

中国农民阶级先后兴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中国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的尝试和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中共的诞生,作为中国第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中国的民主和自由,中共展开了不懈的努力,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这是前面任何一个阶级所没有实现的,因此,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2、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讲述一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怎样兴起的,为了实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的目标,当时中国的两大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结果又怎样?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主力变成工人,中国的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也诞生了。

为了实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不控制军队,在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下,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最终也都失败了,在困难之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走到了一起,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共同的探索,建立了黄埔军校,并一起进行了北伐,打击国内的反动军阀。

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忽视了对军队的控制,而国民党内右派为了抢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资料)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

1840-1842年

背景:

19世纪上半期,________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导火线:

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虎门销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1842年签订中英签订_____________

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1856-1860年 

_______________

主凶:

______帮凶:

_________________

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___________

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割去__________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割地最多的条约:

___________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在黄海之战中牺牲,威海卫战役中_____________全军覆没.

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__________签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  

1900-1901

借口:

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_________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战争双方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中英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____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______,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

李秀成在青浦大胜_______;

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_______,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

1898-1900年

1898在山东兴起;

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______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左宗棠收复x疆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______和_______想争夺x疆。

1865年_____入侵x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

1878年,收复了除________以外的x疆全部领土;

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_________年清政府在x疆设行省。

意义:

左宗棠收复x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

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资料)

一、 

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学习西方______

清政府____________

________

代表人物:

中央是_______,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1、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____________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______”为口号,开办一些_____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_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破产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

进步性(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消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学习西方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签订

序幕: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____________”

创办报刊:

____________

组织:

高潮:

“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