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答案培训Word格式.docx
《药物分析答案培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答案培训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准确度:
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2.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表示。
A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B中间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C重现性:
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专属性:
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
定出被测物的特性,能反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是指
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程度的度量。
4.检测限:
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常用%、、表示。
5.定量限:
是一种含量测定的定量参数,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
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6.标准曲线:
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7.线性范围:
指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8.耐用性:
指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是衡量实验室和工作人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实验结果重现性的尺度。
3、简述高效色谱原理,从速率理论方程出发试述影响分离的因素
1.高效色谱原理: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2从速率理论方程出发试述影响分离的因素:
速率方程(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H=A++C·
u
H:
理论塔板高度,
u:
载气的线速度(
(1)=2λ
:
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
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固定相颗粒越小↓,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n↑。
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峰较窄。
(2).B=2γ
γ:
弯曲因子,填充柱色谱,γ<
1。
:
试样组分分子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2·
1)
(1)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
(2)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
(3)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
(4)扩散系数:
∝(M载气)-1/2;
M载气↑,B值↓。
(3).C·
u—传质阻力项
传质阻力包括气相传质阻力和液相传质阻力即:
C=(+)
k为容量因子;
、为扩散系数。
减小担体粒度,选择小分子量的气体作载气,可降低传质阻力。
4、简述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答案1:
定义:
该实验是把分析设备、电子仪器、实验操作和被分析样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
系统适应性参数是根据被验证的方法类型,对某一特定方法而建立的。
比如:
有关物质着重考虑某两个相邻的峰分离度,拖尾因子、面积,理论塔板数;
含量分析方法考虑面积,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等。
()
答案2: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
其中,分离度和重复性是系统适用性试验中更重大的参数。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应适合要求。
。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色谱柱的效用。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峰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峰宽(W)或半高峰宽
(2),按16()2或5.54
(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2)分离度(R)用于评价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或难分离物质之间的分离水平,是衡量色谱系统效用的主要指标。
除另有规定外,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
或通过验证,待测组分与指标性成分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某一规定值。
分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2(21)/(W12)或2(21)/1.70(W1,22,2)
式中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如图)。
当对测定结果有歧义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和分离度(R)均以峰宽(W)的计算结果为准。
(3)重复性用于评价连续进样后,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能。
采用外标法时,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尺度错误应不大于2.0%;
采用内标法时,通常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离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
其相对尺度错误应不大于2.0%。
(4)拖尾因子(T)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为保障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应检验待测峰的拖尾因子是否适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0.052d1
式中W0.05h为5%峰高处的峰宽;
d1为峰顶点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峰高法定量时T应在0.95~1.05之间。
峰面积法测定时,若拖尾严重,将影响峰面积的准确测量。
必要时,可依据情况对拖尾因子作出规定。
5、简述液质联用中离子化方式,其原理、特点。
答:
液质联用中离子化方式分为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
(1)电喷雾电离()原理:
在带电小液滴溶剂蒸发,产生离子发射的过程中形成的,溶剂由液相泵输送到,经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从毛细管的顶端流出,这时毛细管被加了2-4的高压,由于高压和雾化气的作用,流动相从毛细管顶端流出时,会形成扇状喷雾(含样品和溶剂离子的小液滴)。
电喷雾电离()特点:
优点∶
Ø
分子量确认
适合于挥发及不挥发的溶质
适合于离子化及极性的溶质
好的灵敏度
高分子量测定
适合于毛细管色谱
缺点∶
相对较低的流速。
在溶液中必须离子化。
在高盐条件下会发生离子抑制。
产生加和离子影响结果。
有限的结构信息
(2):
大气压化学电离()原理:
在大气压条件下利用尖端高压(电晕)放电促使溶剂和其他反应物电离、碰撞,及电荷转移等方式,形成一个反应气等离子区,样品分子通过等离子区时,发生质子转移,形成了(M+H)或()离子或加和离子。
大气压化学电离()特点:
利用所得到[1]+及[1]–进行分子量确认
源参数调整简单,容易使用
耐受性好,喷雾器及针的位置不关键
流速可达2.0
易发生热裂解
低质量时化学噪声大
不适合做分子量大于1000的化合物
大多数的接口需要挥发性缓冲液
6、离子色谱法原理、检测器种类,其关键部件抑制器与淋洗液发生器的作用;
简述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糖类或氨基酸的原理。
1.离子色谱法原理:
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有3种分离方式,它们是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和离子对色谱()。
用于3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的树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
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用高容量的树脂,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
3种分离方式各基于不同分离机理。
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主要为离子排斥,而则是主要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
2.离子色谱法检测器种类:
电导检测器;
安培检测器,紫外-可见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电子捕获质谱检测器。
3.抑制器的作用与淋洗液发生器的作用:
A降低背景噪声B提高检测灵敏度
4.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糖类或氨基酸的原理:
用安培法检测氨基酸:
通常采用金工作电极、(或玻璃)参比电极和钛对电极。
在12~13溶液中,在金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一个较高的电位,氨基酸在金电极表面被氧化,大多数氨基酸开始先被氧化为亚胺
(1),然后进一步氧化为腈基化合物
(2),另外,少量的亚胺发生水解生成醛类化合物(3)
反应过程如下:
(1)
(2)→+2++2
(2)→+2+2
(3)+H2O→+3
7、简述气相色谱法,常用检测器、种类和特点及其在药品溶剂残留测定中的应用。
1).常用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氮磷检测器。
2).种类:
根据检测器的响应原理,可将其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检测器。
浓度型:
检测的是载气中组分浓度的瞬间变化,即响应值与浓度成正比。
如、。
质量型:
检测的是载气中组分进入检测器中速度变化,即响应值与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型检测器和选择型检测器
通用型:
对所有物质有响应,如、。
选择型:
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如、、。
根据工作过程,分为破坏型检测器和非破坏型检测器
破坏型:
检测过程中样品遭到破坏,不能回收。
如、。
非破坏型:
检测过程中样品不遭到破坏,可以回收。
3).特点及其应用:
符号
检测方法
物理常数法
气相电离法
光度法
质谱法
工作原理
热导率差异
火焰电离
化学电离
分子发射
热表面电离
电离与质量色散结合
类型
浓度型
通用型
非破坏性
质量型
准通用型
破坏性
选择型
质量选择型
灵敏度
≥2500
≤10-11g
≤10-13g
硫≤10-10g
磷≤10-11g
氮≤5×
10-11g
磷≤2×
10-12g
线形范围
≥104
≥106
≥102-104
硫≥102
磷≥103-104
105
应用范围
所有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电负性化合物
硫、磷
化合物
氮、磷化合物、农药残留
所有化合物(结构检定)
应用1:
在职业病和法庭分析中,经常要测定体液等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采用顶空分析是一种有效、方便、快速的方法。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学院制订了分析水、尿、血中苯类化合物的静态顶空分析方法。
方法:
5青霉素小瓶,取1试样(水、尿、血),加入0.4内标物和约1g硫酸铵至饱和,加盖密封,置于80°
C的恒温器中30,取0.6顶空的气样色谱分析。
色谱柱:
2m×
2;
80-100目;
固定液20M
柱温:
110°
C,以10°
C程序升温到110°
C。
应用2:
分析血样中的酒精是顶空气相色谱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可检查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样品平衡温度50°
C;
平衡时间30;
色谱柱:
30m×
0.53;
石英毛细管柱;
固定液:
聚二甲苯硅氧烷;
8、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及其在中药产品中重金属分析方面的优缺点。
(文献)
1.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包括了三个主要的过程,即:
由光源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
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形成光谱;
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
由于待测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的特征不同,据此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而根据待测元素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可实现元素的定量测定。
2.及其在中药产品中重金属分析方面的优缺点(文献):
优点:
检出限低、精密度高、选择性好、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和多元素同时测定。
缺点:
9、药品稳定性测试目的、原料药稳定性测试的内容。
1.目的:
考察药品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下,其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药品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及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原料药稳定性测试的内容:
◆影响因素试验:
高温试验:
60℃;
高湿试验:
90±
5%;
强光照射试验:
照度4500±
500(放置10天,并分别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测定);
破坏试验:
酸、碱、氧化等条件
◆加速试验:
40℃±
2℃,75%±
5%放置6个月
◆长期试验:
25℃±
2℃,60%±
10%放置36个月
10.各种仪器分析手段在药品质量标准研究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