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262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讲教案认识的本质及规律Word下载.docx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真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认识的本质;

真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各个专业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集体讨论、自学

教学时数

6学时

授课教师

寇国辉

<

一>

主要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二>

教学时数:

2学时

三>

教学内容:

问题导入:

《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

在讲授这一节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则寓言,《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

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个小孩儿说:

“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

“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儿笑着说:

“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呢?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1.其中二个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的精神。

2.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3.而从孔子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的表现,这是作为大家的风范。

4.就问题本身而言,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就是说事物具有二重性,而要得到真理的话,就必须认知其中的规律,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

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和认识的要素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

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

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

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

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

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的需要,产生了力学;

为了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孙子兵法》;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需要,产生了生态科学。

现代科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正如恩格斯所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如此。

例如,为适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在当今时代,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确立,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

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人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

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

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象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

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

提供了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等。

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

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全靠直接经验。

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不容忽视。

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联系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桥梁,实践为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提供了客观上、物质上的证明。

同时实践本身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就是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直接对照,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的程度如何,是否是真理性的认识。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邓小平也说: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关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我们中国有吃螃蟹的故事,西方也有吃西红柿的故事。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

它那圆圆的形状,青里透红的色泽,十分喜人。

但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

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了几株回到英国,种在皇家花园里。

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

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

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

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人们才发现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

由此可见,西红柿是毒药还是美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

一个医生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有医学理论作指导;

一个土木工程师要正确的设计房屋和组织施工,必须有建筑学理论作指导;

搞工业、农业等各项生产活动,必须有各自领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对于同一幅关于动物的图片,甲说是一只鸟;

乙说是一只兔。

可见,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1、唯物主义反映论:

物——感觉和思想;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先验论:

思想和感觉——物;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两大特征: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

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2)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这说明,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我们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象,这些都是感性认识。

以后我们同他接触多了,了解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印象也就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就会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对这个人的思想素质、知识才能、生活作风等产生看法。

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1)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如面对一个苹果,人们通过眼睛的观察,形成了圆、红、大的认识;

通过舌头的品尝,形成了甜的认识;

通过手的触摸,形成了硬的认识。

这些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知的关于事物个别特征认识形式,就是感觉。

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例如,我们把对苹果的个别特征的全部感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关于这个苹果的整体特征的认识,即“一个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这就是关于苹果的知觉。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

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例如,上面说的那个“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被人吃了,此时,作为对象的苹果已在现实中消失,但这个苹果的整体形象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我们还可以回忆起这个苹果。

这个在记忆中的苹果形象,就是这个苹果的表象。

(2)感性认识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形象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所以这个阶段就是“抽象的思维”阶段。

理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多了,经过头脑分析和综合,舍弃事物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概括出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并用词或词组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概念。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和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从概念发展而来的,它总是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一定联系,并以句子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判断组成推理,已有判断叫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结论,推理就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体现。

在推理过程中必须前提真实,逻辑正确,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人们常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我想一想”等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

(2)特点:

间接性——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抽象性——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

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非理性因素:

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例如,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

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1)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回到实践中去,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3)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解决,也是不可能解决的。

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经济管理理论,只有具体化为经济政策,对人、财、物管理的规章制度,生产经营计划,才能直接指导经济活动,付诸实施。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如果没有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