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2392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1.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和“水循环的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试题难度:

中。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得知甲地为我国最东端,在夏半年日出最早,但冬半年因为纬度高日出时间较晚,故A选项错误;

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极圈,漠河纬度低于极圈,无极昼极夜,但有白夜现象,注意“极夜”和“白夜”的区别。

故B选项错误;

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

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黑龙江上游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靠近内流区,但是属于外流河,故C选项错误;

松花江由低纬向高纬流经封冻区,春季有凌汛出现,故D选项正确。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2.A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势与水系”和“我国农业分布概况”,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难。

【解题思路】东北平原水系南部向南流、北部向北流,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从高度表也能以看出,长春附近地势高于南北两侧,故A选项正确;

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选项错误;

东北农业国有大农场较多,故C选项错误;

东北平原无棉花种植,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选项错误。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3.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我国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易。

【解题思路】①情况出现在近些年,③不符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人口迁移的时期特点和国家政策因素,得出②和④正确。

(2013高考题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答案】2.C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与剖面图的转换。

【解题思路】连线的剖面处甲处400米后再无高于400米地区,可排除A、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连线穿过两个山脊,1山脊海拔在300-400之间,2山脊海拔可根据“高高低低”原则判断出海拔亦在300-400之间,选项D的山脊位置分布与等高线图有错位,C完全吻合,由此故选C。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3.A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中判断集水线,即山谷位置。

【解题思路】上题解析图中3处曲线为山谷,积水面积广则水源最丰富,b、c为山坡,d为山脊,水源条件差。

(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6~8题。

图3

6.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B.bC.cD.e

【答案】6.C

【命题立意】本题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图中信息提取及分析气候要素对人类生活影响,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解题思路】从图中的淮河、长江和省轮廓等信息,可大致判定该省名称(安徽)。

利用图例中“河流和等高线”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可以提供水汽,影响相对湿度大小,地形影响气温和风速。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d为一般舒适区,综合地形和河流,d位于淮河附近,湿度稍高,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地形平坦,风力较大所致。

d为一般舒适区则紧邻它的就应该是舒适区或不舒适区,仔细观察该图可知a区分布于山地和纬度较高的东北方向,该地气温相对较低,风速较大,为最不舒适区。

e位于a(最不舒适区)与b(一般区)之间,可以判断其为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处基本沿长江分布,西北侧和东南侧有山地分布,冬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速较小,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

最为适宜。

7.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

【答案】7.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易。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等高线,甲地舒适度较低,应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气温低所致。

8.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B.5、6C.7、8D.9、10

【答案】8.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气候季节变化的特点分析能力。

体现了对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的考查理念。

【解题思路】结合题干要求,“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应该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三个方面去考虑,3、4月份春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偏低,低于均温24℃且冬季风势力较强,风力较大。

9、10月份秋季,冷空气开始南下,气温逐渐降低,均温小于24℃,不太适合旅游。

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

故最适宜的应是5、6月份。

梅雨期间阴雨连绵,空气湿度会增大,且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风力会减小,符合气候舒适要求湿度大、风速小的信息。

【2013·

山东基本能力卷·

59~61】图中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

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

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

完成59~61题。

59.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E处低于F处 

B.图中G处高于H处

C.图中E处海拔高度大于300米 

D.由E处到F处地势逐渐上升

【答案】A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判断。

由等高线图推知等高距为25m,所以E>275m、F>325m、75m<H、G<100m,E到E间为“鞍部”,地势先降后升。

因此选A.

60.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

A.岩性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坡度不同 

D.植被覆盖率不同

【答案】D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判读、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结合题干信息:

“东部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植被破坏)、“较强降雨”(天气气候),结合丘陵地形坡度较缓(地势),该流域“浑浊的径流”即水土流失东西差异最有可能“植被覆盖率不同”,因此选D

61.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列四处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是

A.E处 

B.J处 

C.K处 

D.L处

【答案】B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判读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种植业宜平原、低缓丘陵地带。

选B.

66】20.全球定位系统(C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

若在甲、乙两地C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

08′27″、东经118°

54′08″和北纬34°

08′09″、东经116°

53′34″。

则甲在乙的( 

 

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答案】20.B

84(双选)】21.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比例比乙图大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答案】21.AB 

【解析】考查地图比例尺大小与所示范围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是指图距/实距,在图幅一样的情况下,与实际距离成反比。

甲图S市城区为面状分布,而乙图城区为点状分布,说明甲图较乙图比例尺大、所反映区域面积较小。

选AB.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16是我国30°

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⑴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

(3分)

⑵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原因有____。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

(4分)

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试题立意】试题通过我国30°

N附近地形剖面及气温、降水量示意图考查中国地理的空间区域识别能力;

年降水量、年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因素;

农业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试题重点考查中国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的主干知识,种植水稻是否可行又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开放性考查。

【解题思路】

(1)读图中年平均降水量曲线的变化,注意关注降水与地形剖面图的相关性,结合中国地理降水分布等气候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年太阳总辐射量主要受太阳高度与大气状况的影响,纬度相同则主要分析大气状况,空气密度、云雾状况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南方即可得出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但需要结合本地特点总结出主要因素。

(4)若答不可行,主要考虑水稻种植需要高温多雨、地形平坦的条件,地形和水源条件可以改造,但气候条件改造较难。

若答可行,主要从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有河流水源灌溉,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方面回答。

.(2013高考题江苏卷)(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2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

原因:

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

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危害,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原因:

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要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2013高考题江苏卷)10分)

【环境保护】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

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图13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危害:

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加固尾矿矿渣库;

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简单的区域性定位、提取材料和区域图中的关键信息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

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由图中的经纬度和等高线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河流上游,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材料中提到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可推出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结合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从危害的来源着手,提出解决措施:

.(2013高考题江苏卷)10分)旅游地理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

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山地海拔较高,(2分)植被繁茂,(2分)夏季凉爽,(2分)冬季有积雪。

(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某地成为旅游吸引物的自然原因。

考查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

解题关键:

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题思路】文字材料信息非常显著“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大量游客”。

故答案几乎不用多加思考,直接引用原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夏宜避暑,冬可滑雪”的自然原因加以分析。

遗憾的是高考参考答案对此并没有深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