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205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楼测量放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承台梁+防水板,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结构形式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测量、放线工作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即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基槽及楼层测量放线;

水准测量,即楼层标高控制测量;

主楼的竖向投测等。

三、测量准备工作

1、施工测量前,应将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铅垂仪、塔尺、50m钢尺等)送有资质鉴定认证的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测量放线工作。

2、充分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计算控制点坐标,了解±

0.000标高与绝对标高之间的关系。

3、提前联系建设单位或规划单位引测坐标控制点和绝对标高控制点。

4、提前做好施工用测量仪器准备工作,拟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仪器

如下表所示: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鉴定情况

备注

1

全站仪

NTS-325s

鉴定合格

2

电子经纬仪

ET-02

3

水准仪

NL32A

4

钢尺

50m

5

铅锤仪

DSZ2

5、施工测量应做到三固定,即定人、定仪器、定路线,本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由李春茂负责施测。

四、施工测量

(一)建筑物定位测量及控制网的建立

1、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晋建·

中环花园高层住宅楼1#楼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3)建设单位提供的JJK01、JJK02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高程,坐标控制点JJK01的坐标为:

X=67043.157,Y=13791.408;

坐标控制点JJK02的坐标为:

X=67044.865,Y=13718.783,水准点高程绝对标高为100.000m;

(4)本工程±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0.950m。

2、建筑物定位测量

(1)测量步骤:

用NTS-325s全站仪架于JJK01坐标控制点上,后视JJK02坐标控制点,依据总平面图中主楼外墙坐标值,1轴/A轴处大角坐标:

X=67071.569,Y=13680.215;

35轴/A轴处大角坐标:

X=67071.412,Y=13791.408进行主楼定位,并做好木桩,依据主楼定位控制桩,按照设计图纸标注尺寸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定位测量放线工作。

(2)主楼定位测量布置如下图所示:

3、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东西方向设置二条控制线,该控制线为距A轴和J轴均为内偏1000mm处,南北方向也设置三条控制线,分别为距1轴、19轴、31轴1000mm处。

(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基准点设在基坑顶距基坑边坡1000㎜处,共设置10个控制基准点,控制基准点采用NTS-325S全站仪施测,并设置控制桩。

(3)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如下图所示:

4、建筑物平面控制点做法

(1)平面控制点距基坑开挖边坡应≥1.0m;

(2)平面控制点做法如下图所示:

(二)±

0.000以下建筑物楼层测量放线

±

0.000以下建筑物楼层测量放线采用电子经纬仪、50m钢尺、5m盒尺进行施测。

1、将ET-02电子经纬仪架立于6#控制点上,前视5#控制点,向基坑内投测5#—6#控制线,在防水保护层或楼地面上用墨线弹出该控制线,基础垫层施工前在工程桩上用油漆做标记。

同样方法,分别将经纬仪架立于8#、10#、2#、4#控制点前视7#、9#、1#、3#控制点,投测1#—2#、3#—4#、7#—8#、9#—10#控制线,并在防水保护层或楼地面上用墨线弹出该控制线。

2、控制线在基础防水保护层和楼地面上弹设好后,应对控制线进行复核,将经纬仪架在1#—2#控制线与7#—8#控制线交叉点上,前视7#—8#控制线线与3#—4#控制线交叉点,然后旋转经纬仪,前视1#—2#控制线,检查1#—2#与7#—8#控制线之间的夹角是否为90°

,按同样方法检查3#—4#与7#—8#控制线、1#—2#与9#—10#控制线、3#—4#与9#—10#控制线、5#—6#与7#—8#控制线、5#—6#与9#-10#控制线之间的夹角是否为90°

每条控制线与控制线之间的夹角复核后,再用50m钢尺复核东西向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和南北向控制线之间的距离是否与图纸标注尺寸稳合。

3、控制点复核如有误差,应认真检查各测量步骤,找出误差原因,对控制点进行调整,保证测量误差在规范许可范围内。

4、楼层控制线复核无误后,依据图纸标注尺寸,以控制线为基准线,用50m钢卷尺依次排列出其它轴线控制线,并弹黑线。

剪力墙模板安装采用距剪力墙轴线500mm控制线进行控制。

(三)±

0.000以上建筑物楼层测量放线

本工程±

0.000以上建筑物测量放线采用激光铅锤仪、电子经纬仪、50m钢卷尺、5m盒尺进行施测。

1、建筑物竖向投测

本工程建筑竖向投测采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测到上一层楼板上后,用经纬仪、钢尺弹设各控制线,并依据所弹控制线用50m钢尺弹设各剪力墙500㎜控制线。

(1)竖向投测测量:

在首层每个流水段较合适的位置作好平面控制点,平面控制点用6㎜厚钢板制作,规格为200㎜×

200㎜,并用ф10钢筋锚固于楼板内,钢板上用经纬仪测设控制点,并用钢锯锯出“十”字控制点。

(2)在浇筑上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位置预留200㎜×

200㎜与首层层面相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使激光铅垂仪的光来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3)投测时,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设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红色光斑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即为第二层上的第一个控制点。

其余控制点用同样方法作向上传递。

控制点投测完成后用经纬仪测设控制线,并用钢尺或盒尺弹设其余控制线。

(4)本工程平面控制点分别在一层、九层、十八层设置,控制点位置见下图所示:

2、楼层测量放线

楼层各流水段采用激光铅垂仪将控制点投测到所需测量放线楼层后,将经纬仪架立于各控制点上,弹设各控制线,其测量步骤及注意事项同±

0.000以下楼层测量放线。

(四)建筑物标高测量

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与钢尺测设,标高控制点(或线)设置在电梯井墙壁上,或建筑物外墙上,该控制点或线分别设置在一层、九层、十八层,标高控制点处标高为距结构楼板面1.0m,并用红油漆刷上“”标志,其余楼层标高控制点(或线)分别由一层、九层、十八层标高基准控制线为依据,用50m钢卷尺向上一层施测,引测至各楼层墙或暗柱钢筋上,楼层标高控制点为距结构楼板面0.5m,楼层标高控制分别由引测上来的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投测到每层每段的各个部位剪力墙暗柱钢筋上,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五、测量注意事项

1、施工测量应严格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要求,将测量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调整到最小。

2、施工测量前,所有测量用仪器应由具备资质的单位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须在规定的使用日期前使用,超过有效日期时应重新进行鉴定,在测量期间如发现仪器有异常现象,应重新进行校正。

3、项目部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合格后方可申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4、施工期间留设的控制桩,控制点等应认真进行保护,以免破坏,每次测量前应进行复核,闭合。

5、楼层钢筋上标高控制点做法采用红油漆标注,严禁采用胶带缠裹,以防胶带脱落,造成标高施测错误。

6、每层剪力墙模板拆除后,应在剪力墙上弹设结构1000mm控制线,作为顶板模板支设标高确定依据。

上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剪力墙暗柱钢筋上弹设结构500mm控制点,顶板模板支设时,应复核下层剪力墙上结构1000mm控制线与上层剪力墙暗柱上500mm标高控制点是否闭合,若不闭合应找出原因,重新施测,以减小测量误差。

7、每层楼层用铅垂仪向上一层投测完控制点后,应先对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分线施测,若不闭合应查找原因,重新投测,直到无误后方可进行分线施测。

8、每层标高用50m钢尺量测,均应从基线进行施测,严禁从下一层控制线向上一层控制线量测,以减小误差,基线分别设置在一层、九层、十八层处。

9、测量放线人员应对测量仪器等工具做好保护和保养工作,并做好定期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测量精度。

 

测量放线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晋建·

中环花园项目部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