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185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doc

摘要:

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级评价的要求,对伊宁市城市绿地的木本植物组成、应用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本地木本植物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要求。

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差异较大,本地木本植物种类虽多,但个别物种应用频率与多度偏高。

针对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进行了木本植物优化配置策略分析,并提出园林景观特色营造建议。

  关键词:

园林应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绿化设计;植物优化配置;园林景观营造;伊宁市

  中图分类号:

s731.2;s71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168(2016)01-0139-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类型应包括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5种[1],城市园林绿化评价应由高到低分成ⅰ、ⅱ、ⅲ、ⅳ4个标准等级,各标准等级的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一般项和附加项。

并规定各标准等级的基本项应为本标准等级中应纳入评价的内容,同时在《本标准用词说明》中明确:

“应”为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

  1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伊宁市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中部,为我国陇海、兰新经济带西部最终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经济带核心支点,地理位置为:

81°04′~81°29′e、43°50′~44°19′n,总面积达675.54km2,平均海拔620m。

年均温7.4~10.6℃,最暖月(7月)均温23℃;最冷月(1月)均温-12℃;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40.4℃,年均蒸发量1631mm,年均降水量267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65%。

年均无霜期159d,属半干旱大陆性中温带气候。

  伊宁市地势北高南低,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受大气环流和地势抬升的影响,有利于地形雨和局部小气候的形成,又因伊犁河从市区南侧穿过,城市气候具有较湿润的特征,森林生态条件优越,北美植物区,欧洲-西伯利亚植物区,古地中海(或泛地中海)植物区植物资源丰富[2]。

截至2014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316.84hm2,绿化覆盖面积达1453.26hm2,绿地率35.64%,绿化覆盖率39.33%,公园绿地面积为338.53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6m2/人。

  1.2研究方法与样地设置

  依据《标准》中生态环境评价类型的评价要求、范围、程序和时效规定,本地木本植物包括:

1)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木本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2)归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已易生)及其衍生品种;3)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不包括标本园、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木本植物种类[1]。

对照以上3点,本研究将外来木本植物限定为近年来引入的非本地原生、尚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生活史的木本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

  全面精确反映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种类组成,需要对整个城市建成区各类绿地进行调查,但从可行性角度讲,实践中新引种木本植物的生长表现等特征或性状达到稳定至少需要观察1~3个生长期,要融入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需要的时间则更长。

完成全面而精确的每年一度的调查难度大且意义不大。

因此本研究以2012―2013年伊宁市种质资源调查为基础,采用普查、抽样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进行。

  普查采用选点及踏查形式、对各大绿地、老旧小区、城市主干道绿化沿线进行全面踏查,尽可能收集木本植物种类组成情况,强调植物种数的全面性。

结合文献分析,补充记录在调查中未发现的木本植物[5-8]。

  抽样调查方面,样点设置综合考虑了绿地类型、规模、建设历史、建设水平等要素,强调样地数据的准确完整,重点调查绿地中木本植物的应用状况,选择了对城市园林绿化风貌有重要影响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及一至三类居住用地(绿地)及其他物种较为丰富的绿地为主要调查对象[9]。

于东城区(老城区)、中心城区(含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边境合作区(西城区、汉宾乡)遴选了18个样点。

另外伊宁市境内北山丘陵及伊犁河岸公益林、自然湿地以自然或半自然群落为主的绿地作为伊宁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乡土物种种质资源库,作为g5(其他绿地)列入调查范围(表1),将样点中较具代表性的区域设置为样地,进行群落调查与统计。

  1.3群落调查与统计

  对于g1、g4、g5人工绿地,采用红线范围内的硬化边界或人为分段分块设定样地边界;对于g3和g5自然或半自然绿地,如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天然次生林(丘陵、湿地),以20m×20m样方调查为主,记录样地内乔灌木种类、数量,个别代表性树种记录胸径、株高和冠幅等,对绿化应用价值较高的树种,如沙枣、密叶杨、伊犁小檗、大果蔷薇等另作频度计算。

在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总木本植物种类数。

  频度=(某个种出现的样地数/总的样地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本地木本植物种类

  对比全面调查(含文献分析)与样地调查结果,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含亚种、变种及以下分类单位(下同),观赏特性各异,隶属于40科81属,其中乡土物种117种,归化物种20种,驯化物种17种,外来物种17种。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种类合计34科74属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

  2.2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分析

  各样地中,老城区的木本植物种指数最高,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和公园绿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相对较低,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低。

  对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景观需求及住宅楼围合空间所形成的小生境为部分外来木本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如四季花城小区的紫荆、梧桐丽景小区的垂枝小叶杨、佳和怡园小区的白溲疏、世纪名门小区的木槿、合欢等,由于对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多,因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较低。

整体上呈现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散,重复性较小的特征。

  2.3主要木本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各物种应用并不均衡,个别物种应用量偏高。

在18个抽样调查样地中,新疆小叶白蜡的应用频率最高,超过50%,除个别道路绿化未种植外,各绿地均有应用。

因新疆小叶白蜡是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孑遗树种,是伊宁市城市绿化的基调树种之一。

但频度过高,建议适当降低其应用频率,将新疆杨、夏橡、三刺皂角等绿量大的高大乔木作为重点繁殖和应用树种。

其他频度较高的乔木有白蜡、海棠、圆冠榆、黄金树、裂叶榆、欧洲白榆、黄果山楂、火炬树等。

灌木层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水腊,频度超过60%,其次是紫叶矮樱、紫穗槐、金叶女贞、丁香等。

值得一提的是金叶女贞、红王子锦带出现的频度虽然较高,但景观表现并不理想,在景观色彩上建议用金叶莸、风箱果(金叶、紫叶)等彩叶灌木或花灌木予以替代。

其他树种有榆叶梅、海棠、红瑞木、金银木、接骨木、连翘、珍珠梅、山桃等。

  3木本植物区域分布情况与建议

  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分布不均匀,差异较大。

老城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偏少。

如单纯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指导实践,则会出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标,但木本植物种类偏少、景观层次单一的现象。

由于老城区可供绿化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少,在今后的旧城改造中应以增加植物种类、丰富绿貌、改善环境为主导。

  伊犁河景区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最多,但新优木本植物种植规模较大,如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

建议在伊犁河景区的后续建设中,坚持自然生态的营造原则,采用将生态消耗转化为生态增值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10],以近自然林的理念(树种近自然、群落近自然、生态系统近自然)将本段建成兼有湿地保护和国家公益林保护功能的具有地带性植被特征的天山北坡西段区域有代表性的城市森林公园。

  汉宾乡位于郊区(含国家级公益林),虽然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均偏少。

畜牧业生产活动对残余自然植被造成了较大压力。

建议在公益林管护中,多种植地带性植被,如尖果沙枣、杜梨、天山野苹果、欧洲白榆、心叶椴、黄檗、胡桃楸、水曲柳、欧洲花楸等有价值的阔叶树种,使其成为伊宁市重要的种源基地和生态涵养林。

  边境合作区为伊宁市的重要工业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和植物种类数均较低。

绿化集中在汉宾公园及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化上,其他绿地较少。

值得肯定的是,结合拆墙透绿工作,边境合作区藤本月季、五叶地锦等垂直绿化特色鲜明,“市花”之一月季应用量虽大,但在品种选择方面,如株高均一度、花色、花期配置方面应寻求进一步改善。

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休闲需求高,在今后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以道路游园化改造即营造带状休闲绿地为重点。

  4木本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伊宁市木本植物指数虽然达到《标准》中的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要求,但仅处于0.90的临界值。

在丰富城市植物景观的同时,维持和提高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一方面需要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外来物种监测。

  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与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但单纯加强乡土物种应用,并不能解决丰富城市景观与乡土植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满足多样性的城市绿化景观需求,必然涉及外来木本植物应用与监测问题。

  按照《标准》中“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亦可列入本地植物名录[1]。

相对于乡土物种选育,监测外来物种,将符合要求的物种转入驯化种名录,能在有效维持本地木本植物比例的前提下,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

  5.1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特点

  园林绿化互动性强,尤其是在近几年外地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企业对外来物种、新优植物的引种应用值得重视:

如前述居住区绿地的紫荆、木槿、合欢,人民公园的玉兰,总部经济区文化公园的蓝叶忍冬,伊犁河景区的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再如夏橡引种,伊宁市调查登记的古树名木有113株,其中山毛榉科栎属夏橡达65株,占科属比重达57.5%,成为伊犁宾馆、伊犁河路、斯大林街的景观特色。

夏橡正是通过引种在伊宁市推广发展的,由于景观适用性强,辽宁、山东等地的苗圃也在积极育苗[11],尽管各方引种有增加的趋势,但所引树种呈现有小灌木多、花灌木多2项特征,且由于小生境影响,景观效果参差不齐,真正起到城市园林绿化基调和骨干作用的有绿量的树种并不多见。

  5.2木本植物优化配置策略

  5.2.1适度引种

  在已引种树种可以转入驯化种名录后或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高于临界值较多时,应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园林绿化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价为引导,优先考虑原产中亚、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及小亚细亚的植物引种。

此外,由于锡伯族“西迁”等屯垦戍边历史影响,伊犁河谷的发展与我国东北地区有着深厚的关系,可适度引进原产东北地区的部分树种,强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联系。

  5.2.2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由于伊犁河谷是处于中亚干旱内陆这一辽阔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一个地质、地貌相对独立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代表性,以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巩留野苹果(包括野杏及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新疆小叶白蜡林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植被抗外来病虫害能力有一定局限性,针对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治的需要,新引种植物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亟需加强。

  5.2.3提升人员素质

  设计人员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起着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