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119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通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文档格式.docx

一生不得志,参加科考十余次均不中,后经韦庄推荐被朝廷补阙,做了一些小官。

在光启末年至大顺间(888—891),罗邺以垂老之身,踉啮北行,往单于帐前任职。

生活在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举事无成,前途无望,郁郁而终。

  【注释】

  ①鲁酒:

人们邀请客人饮酒,常谦称自己的酒为“鲁酒”,表示酒很薄。

②离程:

离别朋友之后的征程。

③事:

服侍、侍奉。

这里指相伴左右,相随。

④鸡唱,犹言鸡鸣、鸡啼。

此处有“鸡唱”,原因是因为下文的“近关”,不然在茫茫胡天是听不到鸡唱的。

⑤雁:

诗人去北边大漠时应是深秋时节,诗人北行,雁南飞,故曰背行。

⑥白草:

应为牧草,似莠yǒu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

西北边疆生长的常见草类。

⑦关,应为云伽关。

  ⑧微有路:

微,不显露,这里为什么“有路”?

原因是这里与云伽关靠近,因常有人出入,但“微”又说明这地方虽然近关,但也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诗人还得加紧赶路。

⑨浊河,一为黄河之兼称,一为水浑浊之河流,一为晋西北紫河。

⑩迢递:

遥远的样子。

  (11)羸lé

i,瘦弱。

(12)客:

旅居他乡。

(13)塞城:

边塞之城。

当时诗人是去唐朝的单于大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也称单于牙帐,它的前身是云中都护府,是唐代中央政府设在版图内最北的军政机构之一,位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诗歌大意】

  请人饮酒喝醉,醒来时,我发现客人散尽,只剩一点残灯,尽管天还未亮,我早已便携剑登程。

我冒着飞雪前行,内心愁苦不堪,隐约能听见雄鸡唱晓的声音。

我独自一人向寥廓、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队的大雁却向温暖的南方掠去。

白草漫野,只有接近云伽关时,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的道路。

紫河冰封,无声的严寒凝冻了往昔奔流的河水。

京城和单于都护往来的距离本身就相隔万里,更何况我这个被迫前来作客边塞之城的老头儿呢?

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

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

):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

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给送别的人廓之所做,有资料说范廓之他是辛弃疾的学生,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秋试,即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秋季农历八月;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考中者称举人。

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因而会试又称春闱;

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龙门下,跃过龙门者化为龙,于是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有资料说他是辛弃疾的学生范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用白话解译这首词的意思是: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

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明年的今天,你将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

上阕,“白苎新袍入嫩凉”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

下阕,“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虚实相生。

此词用典也很突出,“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

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合情合理。

谒金门①春半

春已半②,触目此情无限③。

十二阑干④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⑤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⑥远。

《谒金门·

春半》是南宋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

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

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

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

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①谒金门:

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仄韵四十五字。

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

风乍起》李好古的《谒金门·

花过雨》等。

②春已半:

化用李煜《清平乐》中: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③此情无限:

即春愁无限。

④十二阑干:

指十二曲栏杆。

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⑤输与:

比不上、还不如。

⑥芳草:

在古代诗词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2][3][4]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

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

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

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

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2]

创作背景编辑

朱淑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差堪比肩”,并称“词坛双壁”。

其虽家世显赫,婚姻却十分不幸,这首词正是由于自己的婚姻的不幸,所嫁非偶,日夜思念自己的意中人所写。

[3]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闺怨的词,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偶而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

开端两句: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

“此情”指的是什么,这里并未明说,从词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

是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

“无限”二字,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的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

二是表明作者的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接着,作者用行为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愁绪: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古词曾有“倚遍阑干十二楼”之句与此近似。

此句写女主人公愁怀难遣、百无聊赖、无所栖息的情态。

“遍”字,写出呆留时间之长。

“闲”字,看来显得轻松,实则用意深重,这正表现了作者终日无逅、时时被愁情困锁不得稍脱的心境。

她因无法排遣愁绪,只得发出“愁来天不管”的怨恨。

此句写得新颖奇特,天,本无知觉,无感情,不管人事。

而她却责怪天不管她的忧愁,这是因忧伤至极而发出的怨恨,是自哀自怜的绝望心声。

剥削阶级社会的女子不能自主自己的婚事,常常怨天尤人。

《诗·

鄘风·

柏舟》的“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写的是一个女子爱上一个青年,她的母亲却强迫她给另一个人,她誓死不肯,呼娘唤天,希望能谅察她的心。

朱淑真心中虽也有恋人,但她却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嫁给一个庸俗之徒,故她痛苦的感情比《柏舟》中那个女子更强烈、更深沉。

过片,具体写对自然景物的感喟: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大好春光,风和日暖,本应为成双佳人享受,可是自己因孤寂忧伤而无心赏玩,全都白白地送给了莺燕,这既表现出对莺燕的羡妒,又仅映了现实的残酷无情,说得很凄苦。

莺莺、燕燕,双字叠用,并非是为了凑成双数,而是暗示它们成双成对,以反衬自己单身只影,人不如鸟,委婉曲折地表现孤栖之情,含蓄而深邃。

作者在诗集《恨春五首》之二里写道: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造语虽异,立意却同。

末两句进一步表现作者的情思: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它不但与开头两句相照应,而且隐曲地透露了她愁怨的根源。

她在诗中说:

“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暮春有感》)“断肠芳草连天碧,春不归来梦不通。

”(《晚春有感》)由相比可知,她所思念的人在漫天芳草的远方,相思而又不得相聚,故为之“断肠”。

全词至此结束,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情思缱绻,荡气回肠,在读者脑海里留下一个凝眸远方、忧伤不能自己的思妇形象。

这与晏殊的“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踏莎行》)、李清照的“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词意相同,但朱淑真写得隐晦,而晏、李说得明朗,敢直言“意中人”、“人何处”,这是因为晏殊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李清照思念丈夫为人情所不能非议,故他们没有顾忌。

而朱淑真婚后思念情人则被视为非法,故难以明言。

遣怀杜甫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解析:

满眼愁绪只看见繁霜白露,寒城里的菊花寂寞无主自开自落,天际的冷风飘摇着断败的柳枝,他乡客行的离人听到悲戚的清笳忍不住泪流满面.

1.古人评论说:

“愁眼二字,便见所怀。

”“愁眼”所见的是什么?

这两个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清人仇兆鳌说此诗“处处是咏景,句句是言情”。

请以二三联为例,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进行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愁眼”所见的是霜露、菊花、断柳、净水、楼阴、山日、归鸟、啼鸦等自然景物和“客泪”的情景。

(2分)①用“愁眼”做线索,即景物从愁眼看出,从而把它们串联在一起。

②领起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分)

杜甫《遣怀》阅读答案古诗词鉴赏

2.第二联写“柳”因“天风”而断,“客”因听到“清笳”声而堕泪;

第三联写“楼”因“水净”而“阴直”,因“塞日斜”而显得“山昏”。

(2分)这两联情景交融,以凄凉、清净之景,表达了哀伤、惆怅之情。

(写“以哀景写哀情”亦可)(2分)

长沙过贾谊宅⑴

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

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

⑴贾谊:

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

贬官。

栖迟:

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

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

一作“渐”。

⑸汉文:

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

一作“正摇落”。

[1][2]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

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

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2][3]

作品鉴赏编辑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

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

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

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

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

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

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

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

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

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

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

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

“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

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

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⑴

【其一】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⑵,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⑶。

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

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与岑参并称“高岑”,同为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高常待集》。

公元750年(唐天宝九年)秋天,四十七岁的高适以河南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驻在妫川(今河北怀来)城内的清夷军。

这组诗是诗人在当年冬天送兵返回途中,进入河北昌平居庸关时所作。

赏析

诗写边地气候,是这组诗展开的大背景。

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

首联是写自己独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此时回来也十分艰难。

“去”,指前往清夷军送兵;

“转”,即回,返入居庸关。

这一联先从行役写起,“匹马”表明孤独;

“行将久”,暗示路途遥远、人困马乏。

“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冰雪严寒之苦,为中间二联写边塞寒冷,作了巧妙的过渡。

中间两联,突出表现居庸关一带的寒冷气候。

颔联是说自己原来不知道边塞和内地的气候差别如此之大,此时只惊讶客子衣服的单薄。

这一联妙在写“寒”字而不说穿。

诗人送兵去时是秋天,边塞还不太寒冷,还显不出与内地在气候上的明显区别,而冬日回还,北风凛冽,积雪满地,才发觉到寒不可挡。

说:

“不知”,实为已经深知,吞吐含茹,措语婉曲。

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栗”了。

颈联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

颈联的意思十分曲折。

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并非诗人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的。

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

通过树木的感觉,曲折地传达出人的感觉。

这两句都是透过一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将瘆人的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十分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

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居庸关一带的实景描绘。

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

诗人从精炼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之感。

在着力描写居庸关一带的严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路,从描写边塞从容地转到描写行役,再一次发出征路遥遥的慨叹。

尾联的意思是:

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冰雪覆盖,路途还遥遥无际呢!

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是长城要口之一,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从塞北过了居庸关,山势渐缓,即进入华北平原,气温也相应升高一点,但毕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

“云雪尚漫漫”一句,是对过关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写,也蕴涵着征路漫长的意思。

这一联与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相呼应,全诗从写行役开始,继而描写边塞,最后又以写行役结束,形成一种回环的结构,给人一种谨严而浑然的美感。

西江月·

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⑴,冰姿自有仙风⑵。

海仙时遣探芳丛⑶,倒挂绿毛幺凤⑷。

素面翻嫌粉涴⑸,洗妆不褪唇红⑹。

高情已逐晓云空⑺,不与梨花同梦⑻。

注释译文编辑

⑴玉骨:

梅花枝干的美称。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

“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丰)叹曰:

‘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

’即使妓秋蟾出比之。

”瘴雾:

犹瘴气。

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⑵冰姿:

淡雅的姿态。

仙风:

神仙的风致。

⑶芳丛:

丛生的繁花。

⑷绿毛幺凤:

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⑸涴(wò

):

沾污,弄脏。

⑹唇红:

喻红色的梅花。

⑺高情:

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⑻“不与”句:

苏轼自注:

“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2][3]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

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

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4]

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

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自己。

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

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

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吐露了这些感情。

[1][5]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

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

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

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

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

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

“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

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

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

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

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

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一首悼亡词是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的,写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产的梅花,却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云身上来。

上阕的前两句,赞赏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雾,实质上则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

下阕的前两句,结合苏轼《殢人娇·

赠朝云》一词看,明显也是写朝云。

再结合末两句来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

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

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

“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

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