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经济学原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2)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垄断竞争厂商实际上是处在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中间,更多的靠近完全竞争,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完全竞争比垄断竞争效率高,垄断竞争比完全垄断的效率要高。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产品供给的一种市场结构。
这个市场的基本特征是:
①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这些厂商提供整个市场的产品,它们的供给量占有市场较大份额;
②厂商生产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
③任何一个厂商的决策都会影响到其他厂商;
④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价格竞争外,也有非价格竞争,因而市场价格有时相对稳定。
垄断市场
(1)垄断市场的特征。
垄断市场是指行业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市场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特征是:
①行业只有一家厂商,而消费者却是众多的;
②厂商提供的产品不存在任何替代品;
③行业中存在进入障碍物,使得其他行业中的厂商难以进入。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从长期来看,市场只有一个厂商经营,就可以调整厂商自己的成本状况,使自己获得利润,不至于有亏损。
5.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为GDP。
(1)我们所说的GDP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GDP,在国内也会说一个省的GDP。
一个国家的GDP一般是先由各部门或者各地方将自己的GDP计算出来然后汇总,形成全国的GDP。
(2)这里的国家指的是领土(或领域),就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生产总值。
(3)应区分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所创造的生产总值。
国民可能在本国的领土之内,也可能在外国,只要是本国的居民通过投资或者自己进入生产过程的形式获得的产值,都可以计算为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
常用是后两种方法。
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和用支出法计算的GDP是相等的。
支出法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GDP的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法是站在需求的角度来核算的。
收入法是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
所有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就是居民,所有者应该获得的收入就是GDP。
6.绿色GDP
绿色GDP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融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对传统的国民经济合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一种方法,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对人为活动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需要费用后剩下的国民生产总值。
融合了资源与环境的绿色GDP也称为可持续的国民生产总值SNP,或可持续国民收人SI,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和“谁使用,谁付费”的精神。
7.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一般从人口、资源、环境、技术和制度方面来着手分析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居于首要地位,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
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人口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提,资源的永远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因为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而盲目地限制和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3)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的目标的手段。
科技进步对可持续的作用表现在:
科技进步是资源代换原理的客观基础和条件,促进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代换,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减轻,降低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科技进步可以有效地拓展人类对资源利用的空间,并高效地使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类需求;
科技进步可以使人们增加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丰富了环境保护手段,提高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4)制度与可持续发展。
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有基础作用;
可持续发展因素中,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特殊性,特别是外部性问题,凸显出制度的重要性。
8.中国老年化的特点
(1)人口提前老年化达到高峰;
(2)经济社会不太发展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
(3)摆脱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很大;
(4)老龄化的程度呈加速发展趋势;
(5)人口老龄化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9.性别比失衡的影响
(1)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
(2)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格的劳动岗位供求脱节;
(3)造成婚姻挤压现象;
(4)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
(5)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妇女、性犯罪等活动增加)。
10.污染削减的三大支柱
由于污染的外部性特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污染者不会主动进行污染削减。
在现实中,政府、市场、社区是促使污染削减的三大支柱。
政府作用:
政府可通过三种手段对污染者进行管理,一是命令—控制型手段;
二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
三是鼓励性预防政策手段。
市场的作用:
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的功能。
社区的作用:
社区有助于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
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
可以弥补由于政府决策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政策低效;
社区有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11.亚当·
斯密的经济思想之一:
税赋理论
斯密指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公债,税收的来源不外是工资、利润、地租等三种收入。
他认为,最适合课税的是地租,同时斯密也不反对向工资和利润课税,只要遵循合理的税收原则。
斯密提出了四项赋税原则:
1.公平。
一国国民都须按各自收入的一定比例或各自能力纳税,做到负担公平。
2.确定。
纳税日期、数额、方法都应明确,并且避免随意变更。
3.便利。
纳税方法、日期都要顾及纳税人是否方便或容易。
4.经济。
赋税征收尽量减少税收费用。
12.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可以用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一个规律来概括:
1.两个公理: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两个级数:
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
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
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口过剩、失业和贫困。
3.一个规律:
支配人类命运的人口自然规律会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人口增长。
13.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一)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只要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有效需求”机制决定就业水平,失业产生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失业是不科学的。
一方面,他的“有效需求”是建立在庸俗的供求均衡论基础上的;
第二,对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只是一种现象,不是失业和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凯恩斯认为效需求不足原因是由以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造成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它意味着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会趋于减少,储蓄部分会趋于增大,该规律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即随着社会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递减,该规律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规律。
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从而阻碍投资扩大。
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引起消费不足、投资不足,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失业和经济危机。
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贯穿着心理因素,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
凯恩斯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的阶级性。
凯恩斯所说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造成“投资需求”不足,造成危机,是一种颠倒因果关系的观点。
凯恩斯所说的流动偏好规律歪曲了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三)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
凯恩斯否定自由放任,但他并不全盘否定传统经济学,并不否认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他只主张国家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宏观需求管理,刺激“有效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特别是刺激投资需求,以消灭失业和经济危机。
他主张提高私人消费,提倡奢侈浪费和实行高额累进税政策;
主张刺激私人投资;
主张公共投资于财政赤字政策(凯恩斯经济政策重点);
主张经济扩张政策。
他认为采取这四项政策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强调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消除危机。
14.税收基本要素
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课税对象(课税的目的物,对什么进行课税)、税率(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纳税原则
(1)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反之不同。
衡量税收公平标准:
受益原则,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支付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2)税收效率原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税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率配置,使社会从可用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最大效益;
从经济机制的角度,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从税务管理的角度,税务行政要讲求效率等。
税收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课税类别
流转课税,也称商品税或流转额课税,是以商品和服务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应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以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相互协调配套的商品税制。
(1)增值税是对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产制、批发、零售的每一个周转环节,以产品销售和营业服务所取得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税。
(2)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3)营业税是对规定的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全部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4)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关镜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按在国境上的不同流向分为进口、出口关税;
按征收目的的不同分为财政、保护关税。
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作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个人所得税是对本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为了适应外资企业特点,专门对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的纯收益征收的一种税。
财产与行为课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支配的财产或一定的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
(2)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我国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境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按其种类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3)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和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是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
(4)契税是在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订立契约时,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种。
特定目的课税主要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调节作用,所征收的一种税。
(1)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2)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占用农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一次性征收的税种。
(3)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城市建设和维护筹集资金,而向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征收的一种税,具有附加税性质和特定目的。
资源课税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形成的收入作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资源税是为了体现国家的利益,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对在国家境内开采应税资源产品征收的一种税。
(2)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收对象,对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土地使用面积征收的一种税,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员不征收。
税收管辖权
它是国家在税法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理权力及其范围。
特点:
独立性,排他性。
税收管辖权分为:
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公民税收管辖权。
我国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活期存款
M2=+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在我国,狭义货币量通畅是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加银行活期存款即;
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1.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2.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利息与利率
(1)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具体体现。
利息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
单期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
多期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2)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
(3)贴现与贴现率:
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之为贴现;
计算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现值大小与贴现率负相关。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一)投资类金融机构
投资类金融机构是指以提供投资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
(二)保险保障类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生存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具有保障、互济以及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
(三)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担保公司、财务公司、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类机构等。
制度
1.制度的含义。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守法程序、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
2.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1)政府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改变各区域的要素供给特征和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各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
(2)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影响区域的经济增长。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1.主导产业的含义。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居于支配地位的产业。
2.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个产业要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二是在生产上比较优势较大;
三是产业规模必须足够大;
四是产业关联度大。
3.主导产业的发展。
主导产业是代表地区经济形象、获取地区经济利益的产业,主导产业一经确定就要大力扶持其发展。
一是用先进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二是培育大型集团作为主导产业的载体;
三是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区域关联产业的配套
1.关联产业的种类。
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服务的产业)、后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后服务的产业)和旁侧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产中服务的产业)。
2.关联产业的配套。
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应保持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才能促使整个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主导产业是核心产业,关联产业是外围产业;
主导产业是专门化产业,关联产业是多元化产业;
主导产业是大规模产业,关联产业是小规模产业。
区际劳动分工
1.区际劳动分工的含义。
即劳动的地域分工,它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2.区际劳动分工的类型。
(1)垂直分工,是某地区以生产最终制成品的某一中间产品为中心、另外地区生产一个或多个最终制成品为核心而形成的地域分工。
(2)水平分工,是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
根据各区特点和优势,有些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为主,有些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3)混合型分工,是指一个地区专门化生产既参与“垂直”分工,也参与“水平”分工。
3.区际劳动分工原理。
主要有:
(1)绝对优势理论。
每个区域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下,如果每个区域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门化生产,然后彼此通过贸易交换,将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使各个区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财富增加。
(2)比较优势理论。
一个区域从两个或所有的绝对不利的产品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相对有利的产品,或从两个或所有绝对有利的产品中选出一个更有利的产品,去进行对外贸易,使双方各得其利。
简言之: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也即“优中选优,劣中选优”。
(3)价格差异理论。
任何区域在某些生产要素方面可能拥有经济优势,而在另一些生产要素方面可能处于劣势,这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生产相同的产品存在价格上的差异,每个区域应充分发展它生产要素的优势,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交换。
(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从发展的眼光看,比较生产费用是可以变化的,暂时处于劣势的产业也有可能转化为优势的产业,对这些产业不但不应该放弃它的发展,而且应该扶持它的发展。
(5)协议性分工理论。
当两国或两区域绝对成本比较成本均无差异时,分工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
这种分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自动的实现,所以需要通过贸易当事国或区域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
(6)部门内贸易理论。
部门内贸易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既出口又进口某同种类型商品,在部门内贸易条件下,区际分工的动力来自于:
一是规模经济,二是产品的差异化。
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也能形成区际(或国际)分工。
区际经济合作是通过区际要素流动来实现的。
1.资本流动
(1)资本流动的原因。
资本流动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增加收益;
二是降低风险。
(2)资本流动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生产资本的输出;
二是借贷资本的输出。
2.劳动力流动
(1)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工资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
(2)劳动力流动有两种趋势:
一是“向心”趋势;
二是“离心”趋势。
3.技术的区际转移与扩散
(1)技术扩散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近邻扩散;
二是等级扩散;
三是位移扩散。
(2)技术扩散的特点。
技术扩散的初始速度较慢,然后则加速进行,拥有越来越多的采用者,当大多数的人都采用了这项技术后,扩散的速度减慢。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强调城市与小城镇在提高“城市性”上的一致性。
从发展的眼光看,小城镇和城市虽有规模和功能上的区别,但在现代性上没有区别。
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缓慢发展阶段)。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主要特征是:
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化水平缓慢,主要是因为人类正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很不发达,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城市只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
2.中期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主要特征是:
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地域大幅度拓展并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连绵区。
3.后期阶段(缓慢发展阶段)。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以上,主要特点是:
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别近于消除,区域空间一体化,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这个阶段主要不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而是城镇人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企业的地位与性质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替代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是追求特定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合体。
企业行为目标
1.几个重要的概念
(1)利润概念
利润:
企业总销售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会计利润:
利用会计成本计算出来的利润,反映企业实际拥有的净收入。
经济利润:
利用经济成本计算出来的利润,供企业经济学家进行决策分析使用的利润。
正常利润:
维持企业长期经营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利润收入。
边际利润:
在一定销售量水平条件下,销售量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的总利润的变化值。
(2)成本概念
会计成本:
会计师在账面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反映企业实际的货币支出,是一种历史成本和外显成本。
机会成本:
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途性,指一项资源用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是一种隐性成本或内含成本。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2.利润最大化目标
经济管理理论关于企业行为的经济模式,是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为基础。
3.利润最大化分析模型
(1)边际收益:
在一定的销售量水平上,销售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收入变化的数值。
(2)边际成本:
在一定产销量水平条件下,再额外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将引起的总成本变化值。
(3)利润最大化的边际分析准则: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MR=MC)。
4.其他行为目标
如果使企业行为目标分析更接近于现实,其行为目标实际是多元的。
(1)企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