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1037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文档格式.docx

vB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弱的时段 

vC环境对污染的净化最强的时段 

vD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不包括的工作环节是(CE)

vA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vB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vC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

vD环境现状调查

vE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划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需考虑的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包括(ABCD)

vA工程性质

vB工程规模

vC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

vD污染物排放特点

v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现状调查的范围和应调查的有关参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BD)

vA所在地环境特点

vB评价等级

vC项目投资性质

vD项目性质

vE环境标准的要求

v

第四章地表水

生物降解的两个阶段

⏹碳化阶段:

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部分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后生成不含氮有机物的继续氧化,7~8天,产物为水和CO2。

该阶段的BOD称为La或CBODu。

⏹氨氮硝化阶段:

含氮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由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该阶段的BOD称为LN或NBODu。

⏹持久型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随着介质的运动不断地变换所处的空间位置,还由于分散作用不断向周围扩散而降低其初始浓度,但它不会因此而改变总量,不发生衰减。

这种污染物称为持久型污染物。

如重金属、很多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等。

⏹非持久型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除了随着环境介质流动而改变位置,并不断扩散而降低浓度外,还因自身的衰减而加速浓度的下降。

这种污染物称为非持久型污染物。

非持久型物质的衰减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其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决定的;

如放射性物质的蜕变;

另一种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反应而不断衰减的,如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水体中微生物作用下的氧化分解过程湖库

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比较充足;

(2)缓慢的水流流态(以流速、水深为要素的水流结构)

(3)适宜的温度条件。

(1)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Q(m3/d)按大小划分为五个等级:

①Q≥20,000;

②20,000>Q≥10,000;

③10,000>Q≥5,000;

④5,000>Q≥1,000;

⑤1,000>Q≥200

注意: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①复杂:

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②中等:

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

10;

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③简单:

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

7。

⏹(4)地面水域的规模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①大河:

≥150m3/s;

②中河:

15~150m3/s;

③小河:

<

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

①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

≥25km2;

⏹中湖(库):

2.5~25km2;

⏹小湖(库):

2.5km2。

②当平均水深<

10m时:

≥50km2;

5~50km2;

5km2。

GB3838-2002中的水域功能分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某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08020m3/d,向河流排放含BOD、COD的有机废水,该河段年平均流量778m3/s,Ⅲ类水域,试确定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该项目污水排放应该执行几级标准?

【解1】确定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⑴该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08020m3/d>

20000m3/d;

⑵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2,则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

⑶纳污河流年平均流量778m3/s,河流规模为大河;

⑷水质要求为Ⅲ类。

因此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例1]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15m3/s,苯酚浓度为30μg/L,河流流量Q=5.5m3/s,流速u=0.3m/s,苯酚背景浓度为0.5μg/L,苯酚的降解(衰减)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Ex=10m2/s。

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

解]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利用(4-31)

(1)

(2)忽略纵向弥散时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考虑纵向弥散条件下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作业】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

河流中BOD5的浓度为2.0mg/L,溶解氧浓度8.0mg/L,河水水温20℃,河流流量14m3/s;

排放的废水中BOD5浓度在处理前为800mg/L,水温20℃,流量3.5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4.0mg/L。

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m,河宽为15.0m,k1=0.23d-1,k2=3.0d-1,若河流的溶解氧标准为5.0mg/L,计算排出废水中允许进入河流的最高BOD5值

提示;

由完全混合模型反推Ch(Cp、QP、Qh均已知,C未知),需先求出混合浓度C(即L0)。

由Dc和tc的计算式,假定不同的L0进行试算,求出DC。

当DC=Dmax时,对应的L0即为所求。

Dmax=C(Os)-溶解氧标准值,溶解氧标准5.0mg/L为允许的最小值。

D0=C(Os)-C(O0)为起始点氧亏,C(O0)可用完全混合模型求解

将L0代入求解BOD5的完全混合模型即可求解Ch解得:

L0=63.3mg/L,BOD5=308.5mg/L

【例】计划在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2.83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浓度为13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U为0.457m/s,平均河宽B为13.72m,平均水深h为0.61m,总溶解固体浓度cp为310mg/L,问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后,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为500mg/L)?

解:

河流:

cp=310mg/L,Qp=v×

h=0.457×

13.72×

0.61=3.82(m3/s)

废水:

ch=1300mg/L,Qh=2.83(m3/s)

根据完全混合模型,混合后的浓度为

结论:

河水中总溶解固体浓度超标。

GB3838-2002中的水域功能分类:

GB8978-1996中的分级标准:

1)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排入GB3838中Ⅳ、V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

(1)和

(2)的规定。

(5)GB3838中I、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因此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

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取样垂线的确定

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

⏹小河:

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

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有较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

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

由于河流过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

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照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20摄氏度时,标准值为3mg/L,测量值为2mg/L,问,是否超标,超标指数是多少?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累计分值大于71分时,环评工作等级为一级;

当分值在41~70之间时,评价等级为二级;

当分值在21~40之间时,评价等级为三级。

当累计计分值小于21时,只需按相关格式和要求,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编写简要分析说明书即可。

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例1】某项目向某水体排放废水,纳污水体全长约65km,流域面积526.2km2,年平均流量6.8m3/s,河宽20~30m,枯水期1m3/s,环境容量很小。

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

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间有一条小河汇入,约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且下游15km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取水点。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

废水42048m3/d,其中含CODCr为2323.6kg/d,BOD5为680.3kg/d,SS为1449.8kg/d,NH3-N为63.62kg/d。

问题:

 1、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2、请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3、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原因。

答1】:

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污水排放量大(42048>

20000m3/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属简单(污染物类型=1,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水质参数数目<

7)

地面水域规模属小河(流量6.8<

15m3/s)

地面水水质要求为V类水体(娱乐用水及农业用水)

故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二级。

选择COD、BOD5、SS作为评价因子。

答2】请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监测水期:

枯水期监测一期。

监测项目:

NH3-N、COD、BOD5、SS、pH。

同步观测水文参数。

监测断面:

1#:

排污口上游500m,2#:

森林公园处,3#:

小河入口处,4#、5#:

大河在入口处的上、下游各一个,共5个。

监测天数:

监测5天,每天各断面采一次混合样。

 答3】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原因。

SS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OD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BOD5应用S-P模式。

7-5某一热电站位于某一工业园区,厂区西隔一道路与河流A(Ⅲ类水体,多年平均流量16.6m3/s)相邻,北接河流B(主要功能为灌溉),东西两面为规划工业用地。

热电站设计规模为130t/h锅炉2台、25MW汽轮发电机组1台,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组为抽气凝气式。

厂区采用直流供水系统,取水自西侧河流A(河流B为备用水源),排水入西侧河流A;

直流循环水(温排水)排放量约5930m3/d,经预测,温排水造成河流A周平均温升为2.2℃;

一般废水排放量为449t/d,CODCr210mg/L,处理达标后由厂内总排口排入西侧河流A。

试判断该项目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

该项目污水排放量为5930+449=6379m3/d;

2.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2,则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

3.纳污河流年平均流量16.6m3/s,河流规模为中河;

4.水质要求为Ⅲ类。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

评价等级

工程特点

自然环境特征

所处地理位置

一级

投资大;

废水量大;

污染物组成复杂;

污染物排放量大;

污染物毒性大

地下水污染严重;

岩性不易保留污染物;

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

大城市上游;

工业供水水源地上游;

旅游景观区;

敏感地区

二级

投资中等;

废水量中等;

污染物组成不太复杂;

污染物排放量中等;

污染物毒性中等

地下水污染中等;

岩性对污染物保留能力中等;

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较密切

中等城市上游;

工业供水水源地;

较敏感地区

三级

投资少;

废水量少;

污染物单一且毒性小

地下水水质较好;

岩性易于保留污染物;

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不密切

小城镇上游;

非敏感地区

地表水环境划分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确定判据的原则

(1)反映建设项目向地面水排放污染物及相关地面水问题的主要特点;

(2)参数的形式简单,其数据在评价大纲编写阶段能够得到。

∙判据的确定

(1)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的判据:

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

(2)与地面水环境有关的判据:

受纳水体规模、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

∙判据的档次划分

(1)污水排放量:

20000m3/d、10000~20000m3/d、5000~10000m3/d、1000~5000m3/d、200~1000m3/d五个档次;

(2)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A=污染物类型数,B=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

复杂:

A=3,或A=2且B≥10

中等:

A=2且B<10,或A=1且B≥7

简单:

A=1且B<7

(3)受纳水体规模(水深<10m与≥10m)

大:

多年平均流量≥150m3/s的河流、水面≥50km2(水深<10m)或水面≥25km2(水深≥10m)的湖(水库);

中:

多年平均流量15~150m3/s的河流、水面5~50km2(水深<10m)或水面2.5~25km2(水深≥10m)的湖(水库);

小:

多年平均流量<15m3/s的河流、水面<5km2(水深<10m)或水面<2.5km2(水深≥10m)的湖(水库)。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当累计计分值小于21时,只需按相关格式和要求,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编写简要分析说明书即可

第五章大气。

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

1)污染物在空间中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2)在整个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

对后述的模式只要没有特殊指明,以上四点假设条件都是遵守的。

vPi的定义为:

vPi=Ci/C0i×

100%

v式中:

v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vCi——用估算模式计算的第i个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mg/m3;

vC0i——第i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项目评价工作等级按照下表判据进行划分,如果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

Pmax≥80%且D10%≥5km

其他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评价范围的确定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即以排放源为中心,以D10%为半径的圆或以2×

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评价范围的直径和边长不应小于5km。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监测布点:

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的原则布点。

监测点设置数量:

一级评价,不应少于10个;

二级评价不应少于6个;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

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1.网格布点;

2.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

3.扇形布点法;

4.配对布点法;

5.功能分区布点法;

关心点、敏感点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

上风向设对照点;

单项指数法:

Ii=Ci/C0i

Ci―污染物i的质量浓度值(实测或经统计处理),mg/m3;

C0i―选定的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m3。

当Ii≥1时为超标,否则为不超标。

v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制值。

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

(1)空气质量指数(API)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

(2)API1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

(3)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制。

v第六章

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环境适宜人类健康的程度,土壤环境质量改变或者恶化的类型:

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与破坏。

土壤污染定义:

是指人为因素有意或者无意地将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采样量

具体需要多少土壤数量视分析测定项目而定,一般只要1~2kg即可。

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中。

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

选取发育典型、代表性强的土壤采样。

采样深度一般采集1m以内的表土和心土,对于发育完好的典型剖面,应按发生层分别采样,以研究各种元素在土体内的分配。

土壤环境标准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源地、菜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质应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菜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质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污染、危害;

•Ⅲ类主要适用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场附近的农田(蔬菜地除外)土壤,土质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污染及危害。

•分级标准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