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41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港世纪大道三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文);

(18)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

(19)浙江省《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浙政〔1994〕5号文);

(20)温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温政发〔1998〕165号);

(21)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分类管理暂时办法(浙水政〔2003〕19号文件);

(22)《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浙水政〔2003〕15号文);

(23)《温州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和使用管理细则》(温价费〔1998〕279号、温财综〔1998〕315号、温水政发〔1998〕297号)。

1.3.2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保监〔2001〕15号;

(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10)《防洪标准》GB50201-94;

(11)《造料技术规范》GB/T15776-1995;

(1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586-98;

(1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

(14)《水利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3〕;

(1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6)《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则》及(98)《预算定额》补充说明、浙水建〔2003〕57号;

(17)其他相关行业技术规范。

1.3.3设计文件及其他资料

(1)《世纪大道初步设计总说明》及图纸;

(2)《×

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则》;

(3)《×

县土壤志》;

(4)项目合同书;

(5)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2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概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地理位置

世纪大道三期工程位于世纪大道路段桩号K3+900~路段桩号K5+600之间,全长1700m。

具体位置见附图。

2.1.2工程规模概述

本期工程道路红线面积116073m2,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

该期工程内容为道路工程、管线工程、桥梁工程和景观工程。

其道路平面线总长1700m,沿途设桥梁一座。

路面宽68m,其中人行道为2×

6m,非机动车道2×

6m,分隔带2×

5.5m,机动车道2×

11.5m,中央绿化带10m。

工程平面布置见附图。

2.1.3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本期工程设计标准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用地平衡见表2-2。

表2-1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技术指标

备注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Ⅰ级

设计车速

km/h

50

采用规范中相应技术指标

路面结构

BZZ-100型标准轴载

快、慢车道均采用水泥砼路面

设计年限

30

水泥砼路面

道路宽度

m

68

红线宽度

路段控制标高

4.10

黄海高程(以下同)

设计纵坡

%

0.3%≤i≤1.059%

最小设计坡长140m

交叉口数

1

与龙巴公路相交叉

桥梁

宽25m

桥梁设计洪水频率

五十年一遇

桥梁底标高大于4.5m

公交车站

3

港湾式停靠站间距500-600m

雨水工程设计参数

重现期P=1年

污水管设计

管径DN12000-DN1800

位于道路中间绿化带下

地震

Ⅶ度设防

用地平衡表

表2-2单位:

m2

序号

项目

数量

比例(%)

道路红线面积

116073

100%

机动车道面积

39260

33.8%

2

非机动车道

20483

17.6%

3

人行道

4

绿化带

35847

31%

2.1.4工程投资及建设单位

本工程总投资为2100万元,工程建设资金由×

镇人民政府自筹解决,建设单位为×

镇人民政府。

2.2项目区自然概况

1)、地质、地貌

镇位于鳌江南岸,地形相对平坦,属滨海淤积平原地貌,在地质构造单元中,位于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杂岩带中,是环大太平洋构造一岩浆矿成带一环。

本地区地震特点强度弱、震级小、频率低,根据建设部、国家地震局颁布由的《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本区域属东南沿海二等地震东北段,接近三等地震区,为少震、弱震区。

根据省地震局资料,近期发生在地震都小于二级,所以在静力条件下,场地稳定性一般较好。

区内地下水埋藏浅,受潮水影响明显,水位深一般0.3~2.7m,地下水主要为全新统杂填土、粘土、淤泥土隙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细,透水性差,渗透系数小。

本地区地下水汇鳌江侧渗。

潮水补给为主,大气降水次之,水质类型为CI-N型水,属半咸水——咸水,对砼无侵蚀性。

场地软土层的分布为其不良地质问题,此土层埋深较浅,厚度大、物理性质差,力学强度低。

2)、工程地质

由于本工程未做地质勘察,故基础设计参与相邻的×

阳光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温州市勘察院测绘院2002~23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如下:

②层:

粘土,层厚约1.1m;

③层:

淤泥,层厚约1.4m;

③-2层:

淤泥,层厚约22m;

③-3层:

淤泥质粘土,层厚约20m;

④层:

粉质粘土,层厚约4.7m;

⑤-1层:

圆砾,层厚约4.7m;

⑤-2层:

粉质粘土,层厚约1.4m;

⑤-3层:

卵石:

层厚约2.4m;

⑥-1层:

粘土,层厚约2.7m;

⑥-2层:

粉质粘土,层厚约11m;

⑥-3层:

粘土,层厚约11m;

⑥-4层:

粉质粘土,层厚约1.7m;

⑦层:

卵石,层厚约9m;

⑧-1层:

粉质粘土,层厚约13.2m;

⑧-2层:

粘土,层顶标高约107m。

3)、气象、水文

镇地处鳌江南岸江南洋平原,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a、气温、日照

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气温-5℃,常年累积温度6512.5℃。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66小时,日照率42%,平均初霜在12月2日,终霜2月7日,无霜期277天,相对湿度83%,多年平均地温21℃,最低地温8.6℃。

b、风况

江南洋平原北有平阳风速站,东南海岛上有南麂风速站和北麂风速站,南侧有琵琶门海洋水文站。

据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风速平阳站2.0m/s,琵琶门站5.1m/s,北麂站7.4m/s,南麂站7.9m/s;

最大风速平阳站20.0m/s,北麂站35.0m/s,南麂站>40.8m/s。

海上均大于岸边,岸边大于内陆,风速、风向随季节性变化,冬季盛行北风、西北风;

夏季盛行南风、东南风。

c、降雨特性

据实测资料统计:

年平均降雨量为1558.3mm,降雨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很均匀,一年之中有两个相对雨季和两个相对旱季。

第一个雨季是3-6月,其中3、4月为春雨,系华南静止锋的影响所致。

此时,在陆冷高压衰退,副热高压北进,峰面气旋活动,常有绵绵小雨;

5、6月为梅雨,系暖温太平洋高压火向大陆推进,极峰北移在温州沿海一带停滞产生。

3-6月这时期常年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42%(其中春雨16%,梅雨26%)。

第二雨季8月中旬至9月底,这期间由于极峰南移和台风活动频繁,使降雨量明显增加,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9%,7月至8月中旬和10月至翌年2月,是两个相对旱季,前一个旱季处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晴热、少雨,常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10%,后一个旱季因处于蒙古高压的东南部,受变性大陆性气团控制,天气以晴冷为主,降雨量也较少,五个月降雨量约占降雨的19%。

通常将4月至10月作为汛期,其雨量占全年雨量80%以上,常年降雨天数为165天。

4)、土壤和植被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工程区植被根据《×

县林业区划》查知,本工程区域表层土壤一般为水稻土,水稻土土壤中含有较多团粘结构,透水性和持水性较好,土壤的抗蚀、抗冲性能较好。

2.3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镇位于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鳌江入海口南岸,东临东海,距台湾隆港180海里,西傍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公路。

全镇总面积80.7平方公里,城区10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约27万人,城区15万人;

下连9个办事处,21个居民区,107人行政村。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0多亿元,工业产值87.5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3.3亿元,市场商品成交额42亿元,财政收入2.67亿元,人均收入6066元,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浙江省和温州市经济强镇。

经济特色鲜明。

经过十七年的建设发展,×

形成了以灵活市场机制为基础,民营经济为支柱,专业市场为依托,小商品为主导,高新技术产品为发展后劲的经济格局。

两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蔬菜瓜果基地以及3000亩的海水养殖基地,构筑起现代农业的初步框架。

个体、私营经济是×

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2000多家,个体私营经济8000余家,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纺织是×

的三大支柱产业。

通讯是电缆、制药、仪器仪表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在×

不断发展壮大。

已成为全国的一大印刷基地,印刷行业年产值30亿多元。

现有专业市场20多个,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礼品城和腈纶毛毯市场。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

城区街道80多条,总长100多公里;

公路、水路运输发达,各种客运汽车1100多辆,沿江建有不同泊位的码头23座;

镇内均瑶集团天龙包机公司承办各类航空业。

邮电业务齐全,镇内拥有5万多门程控电话,3000多因特网用房,拥有日供水能力3万吨和5万吨水厂各1座,供电充足依托华东大电网;

有线电视终端3万多户,覆盖率达100%;

有中小学历所,幼儿园126所;

宾馆、医院、游泳馆、公园等配套设施完善。

近几年来,被评为温州市文明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教育强镇和全国投资环境百强镇等。

迈入新世纪的×

,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作为一大战略来抓。

《温州市“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鳌江流域的城市建设有条件向中等城市发展,要统一规划,设施共享,提高品位,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形成沿鳌江下游两岸共同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2.4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其次为沟蚀,在暴雨季节局部区域仍有发生河岸崩塌等现象,工程所在地×

镇水土流失状况见表2-5。

表2-5×

镇水土流失状况表单位km2

乡镇

水体

滩涂

无明显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小计

比例

面积

7.12

18.76

32.4

0.00

58.28

根据上表和《浙江省土壤侵蚀模楼图》可知,该地度土壤侵蚀模数在100~150t/km2·

a左右,属于微度侵蚀区。

3水土流失预测

3.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及世纪大道所处的建设阶段,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分为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沿线主要涉及农田等自然资源的直接影响。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文件分析,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在建设工程中,一方面施工中对土地的占用、碾压、损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打桩、开挖及填筑等,动用的土石方对原来的地貌破坏较大,工程建设形成的新裸露面及基础打桩产生的泥浆、弃土弃渣,若不及时妥善处理,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新的地貌及植被的损坏。

根据本方案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将会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量。

根据以上分析,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选择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以对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并全面评价实施本方案后水土流失控制成果。

3.2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对建设工程现场踏勘、调查,计算统计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渣裸露面。

采用目前一般水土流失计算方法,推算建设期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总量;

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加强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工程设计报告和征地范围报告,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工程中开挖扰动地表面积、占压土地面积及破坏农田面积进行测量统计。

3.2.1损坏和损失的水土保持设施

(1)工程永久占地

本工程永久占地道路红线面积116073m2,其中绿化带面积35847m2。

(2)工程临时用地

本工程临时用地主要有水泥仓库、钢筋加工厂、砼拌和站、施工管理房及其他临时设施,共计约5000m2,可直接利用工程永久占地,不再另征租地。

3.2.2工程弃土、弃渣量

本工程涉及土石方主要是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及打灌注桩产生的泥浆,共计34800m3,这些土方用于绿化用地(耕植土),具体详见下表3-1。

表3-1土石方平衡表单位:

m3

土方石开挖

土石方回填利用

外调土方回填

弃土

项目

基础

绿化

基础及道路

数量

34800

103453

1047

合计

104500

3.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工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总面积为116073m2,主要为扰动原地貌及损坏植被、破坏土地的面积。

3.2.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

3.2.4.1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与预测范围

本报告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整个项目建设区及其影响区,土壤流失通过数学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予以估算。

3.2.4.2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

水土流失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影响水土流失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包括植被状况、气候(如降雨强度)、土壤性质类型、地形(如坡度、坡长)、地质结构等,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环境,本工程的水土流失主导因素的根本原因,在本工程中主要表现为地基开挖回填、周边道路绿化施工和土料堆放过程中改变原有的地形坡度,损毁原有植被,使地表上裸露、松动,从而使土壤流失量增加。

通常为了测算一定条件下特定区域内土壤流失的多少,需通过野外调查、测量与通过观测试验,建立起适合特定区域的土壤流失方程,求出区域合内的土壤流失量。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通用的方程估算工程的水土流失强度。

水土流失预算数学模式如下:

A=R·

P

式中:

A——水土流失侵蚀模数t/km2·

a

R——降雨因子

K——土壤可侵性因子

L、S——坡长、坡度因子

C——植被因子

P——措施因子

3.2.4.3水土流失总量

(1)降雨因子R:

R=

P——多年平均降雨量

P1——多年月平均降雨量

工程建设地点附近有鳌江水文(雨量)站,选择该雨量站系列降雨资料(见表3-2),来推求降雨因子R值。

表3-2鳌江站平均降雨量表单位:

mm

月份

年份

5

6

7

8

9

10

11

12

Σ

1981

39.9

54.9

193.7

192.0

157.0

85.3

212.7

107.2

284.1

97.2

76.5

15.5

1516.0

1982

21.7

75.1

122.5

74.1

57.6

236.0

171.9

90.0

51.0

126.4

220.21

25.9

1272.4

1983

107.6

107.4

149.3

206.9

76.6

242.2

67.1

358.9

150.5

51.5

1.8

36.3

1556.1

1984

62.3

161.0

205.5

204.0

53.8

84.0

270.6

131.4

50.4

23.7

61.3

1358.1

1985

46.5

135.5

149.1

36.9

125.9

15.9

72.4

294.5

416.5

21.6

26.21

28.9

1513.9

1986

3.9

69.5

190.1

100.0

99.4

16.8

36.4

67.0

105.2

114.1

73.7

6.1

982.3

1987

26.6

69.0

170.6

181.5

151.8

195.8

195.9

148.1

388.0

118.7

201.8

1.1

1849.0

1988

11.9

143.1

164.0

115.1

263.9

205.8

34.0

78.3

106.7

6.4

19.8

50.7

1529.7

1989

111.5

37.1

89.7

182.6

172.0

197.4

223.2

202.7

292.2

13.0

67.8

1889.2

1990

148.9

162.2

36.1

213.1

318.6

249.3

83.1

110.8

389.2

26.2

70.0

8.0

2115.8

月降雨量

61.1

90.4

142.6

150.8

192.7

174.2

118.0

202.8

216.5

62.6

71.4

30.2

1558.3

经计算得:

R=267

(2)土壤可蚀因子K

K因子表示土壤的可蚀性能。

决定K值因素是土壤的渗透性,渗透强度和密实性。

而土壤的这些性质和其本身的颗粒组成,结构状况,有机质的含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根据本工程区土壤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特性等因素,土壤因子K取胜0.34;

(3)坡度、坡长因子LS

根据现场地形地势情况,由LS值计算图查得:

项目区:

LS=0.4(施工期)

LS=0.2(运行期)

(4)植物因子C

植物因子是反映地面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地面植被度高,土壤侵蚀就轻;

地面植被层低或完全裸露,土壤侵蚀严重。

项目区在施工期取值:

1;

项目区在运行期取值:

0.6;

(5)措施因子P值:

根据不同的技术措施,查得P值

项目区在施工期P=1

项目区在运行期P=0.6

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