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162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档格式.docx

我们的改革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的。

改革经济体制,就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因及弊端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1)在所有制方面,追求“一大二公”,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

(2)在资源配置方面,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与行政手段,排斥市场机制,(采用实物指标、物资统购包销、财政统收统支、劳动用工集中管理)

(3)在经济决策方面,权力过分集中于国家机构、企业缺乏必要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4)在经济组织方面,搞条块分割,条块内部则搞“大而全、小而全”,

(5)在分配方面,名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

(6)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闭关锁国,自我封闭,同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往很少。

这一体制的形成的原因:

首先是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其次是当时中国的实际条件决定的。

再次,是当时的国际环境逼迫的。

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实行了经济封锁。

,为此中央领导必须集中力量发展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

另外,中苏关系由好到恶,对外交流的国门被完全关上,中国只能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第四,受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经济体制的影响

第五,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思想根深蒂固。

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

由此可见,当时建立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客观必然。

这种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于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进入正常发展之后,这种体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了。

主要是:

这种体制把国民经济统得很死,对经济活动管得过多。

一方面严重窒息了企业的活力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严重地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严重地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隔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同时还容易产生严重的官僚主义。

造成决策失误,办事效率低下,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具体可分为4个阶段

(1)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在改革之初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计划经济,但可以适当发挥一点市场的作用,因此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出可以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市场来调节,这一部分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已是必须的,有益的。

在实际操作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板块式”结合。

尽管这种“板块式”结合充其量不过是外部结合,但毕竟承认了两者可以结合,这与传统观点相比是一大进步。

在实践上,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产品开始入市场,贴近人民生活的小商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由市场调节。

(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1987年10月25日,中共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其运行机制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3)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报告中,使用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新实旧的提法。

并且指出市场经济就等于资本主义。

理论界出现了新社姓资的争论。

这实际上将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倒退到了1982年。

(4)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大声疾呼:

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经济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

这使得人们一度被禁锢的思想又一次得到了解放。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并且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确认社会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1、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2、为彻底改革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3、突破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的樊篱,是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4、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区别:

商品经济概念着眼于经济形态,是一种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态。

强调生产产品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了自己消费。

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立。

市场经济着眼于经济的运行,是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其含义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主导来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强调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而不是计划来进行。

与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相区别。

联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包含了商品经济的内涵,市场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完备形态,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可能性:

(1)理论上,有前提。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

这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

(2)现实中,十几年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必要性:

(1)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必经阶段。

(2)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计划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信息爆炸时代已不再有效,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配置手段。

这两种手段得以充分发挥功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计划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

从经济上讲一般有两个:

一是完全信息假定,即制定计划的人对经济活动的所有信息完全了如指掌;

二是单一利益假定,即制定计划的人和执行计划的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或只有一个利益主体,没有利益矛盾,这样才能保证计划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

但是现在这两个条件已不复存在。

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

一是完全竞争假定,即市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数量众多,而且其中每一个的活动都是自主的,且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领域,不存在垄断。

二是价格灵敏假定,即任何产品的共给与需求都受价格影响。

尽管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目前也不具备,但争取这两个条件,或基本达到这两点是有可能的。

而计划经济所需要的条件是再也无法挽回了。

西方学者借用丘吉尔的话,“市场经济是一种很坏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又比现在的其他配置方式好些”。

(3)进一步改革开放,要求实行市场经济。

深化改革的要求:

老问题、新问题、矛盾重重,只有进一步改革,实行市场经济,才能逐步解决。

扩大开放的要求:

对外开放面临的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具有市场经济本身的一般共性,又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点的制度特性。

共性:

(1)资源配置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3)企业产权商品化、(4)宏观调控间接化、(5)市场体系完善化、(6)交易关系平等化、(7)经济活动法制化、(8)经济生活国际化

特性: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坚持在微观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宏观经济领域保证公平,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关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微观基础)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的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造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纽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打造现代政府管理体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纠正市场机制的偏差)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激励与公平相结合的社会分配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终目标)

(5)建立多参差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安全网)(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6)建立规范完备的法律体系(主要用法律规范社会秩序)(法制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几个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1.改革以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情况

资料:

1978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状况

相对指标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在GDP中的比重

99.0

1.0

56.0①

43.0②

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99.2

0.8

77.6

22.4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97.9

2.1

55.8

44.2

注:

①②在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

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2)建国初期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3)苏联模式的影响

(4)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教条式理解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1)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GDP中的比重(%)

年份

经济成分

1978

1995

1996

1997

56.0

41.0

40.8

42.0

43.0

44.0

35.2

33.8

15.0

24.0

24.2

(2)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经济成分

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

1984

69.1

29.7

0.19

1987

59.7

34.6

3.63

1992

51.4

35.0

5.79

34.0

36.6

12.86

28.5

39.4

15.48

25.5

38.0

1998

38.3

18.90

(3)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公有制商业

在公有制商业实现的零售额中

城乡个体商业

其他经济成分

国有商业

集体商业

97.70

55.80

44.20

2.10

0.00

45.60

59.60

40.40

32.00

22.40

37.22

20.65

16.57

37.05

25.72

变化总结:

1.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

2.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未改变

原因:

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需要

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②公有制经济的其他形式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和提高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吸收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

股份公司、跨所有制所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

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2)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3)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三,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4)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如独资企业、合作或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物资短缺是比较大的难题。

发展非公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增加供给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②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促进了公有制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三、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几乎就是代表着中国的工业,集体企业在工业中只是占有极小的比重。

改革贷方后,原有格局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把国有企业改革看作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国有企业不是一个真正的利益主体,只是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计划的被动执行者和一个纯粹的生产单位。

第二、国有企业处于无权、无责、无利的地位。

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既无动力又无压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国有企业自身缺乏生机与活力。

第三、企业内部产权含混不清,所有权虚置,所有者缺位。

第四、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

第五、企业的社会负担重。

承担多重职能不同企业负担苦乐不均。

(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关节,也是最为艰难的改革。

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改革进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1、1978——1986年,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放权让利阶段)

其改革内容又分为:

(1)(78——82年)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部分生产计划决策权、部分劳动用工权等7项权利);

实行利润留成制度。

(2)(83——84年)两步利改税。

1983年实行第一步利改税,“税利并存”,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以税代利”,用一种新型的方式来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把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纳入到了纳税人的行列。

为企业的地位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2、1987——1991年,两权分离,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分两个阶段:

(1)承包制的基本内容是把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交给企业,企业对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承担承包经营的责任。

承包制在利益激励机制上具有较强的功能,但在财产约束机制上,则基本没有功能。

(2)税利分流。

(1988年以后)。

税利分流把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分解为两个成,即税收分配层次和利润分配层次。

这样就正确区分了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和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职能,以及在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比较规范的确立起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也强化企业投资的自我约束机制。

3、(1992年以后)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按照十四大提出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与前两个阶段改革相比,此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上。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以有限责任为特征的股份公司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概括地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a)产权清晰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

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实体。

b)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的权责和经营者的权责有明确的划分和规定。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启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学者管理者等权利;

当企业发生资不抵债而被宣告破产时,出资者仅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企业的经营者执行企业所有者的决议,主持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按照企业章程规定的权限行事。

c)政企分开,是指政府作为行政组织和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职责分开。

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从事社会行政管理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d)管理科学是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要以效率为中心,以发挥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为重点,注重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集聚和优化社会资源,不断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

2、法人治理结构: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公司的管理体制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选聘董事组成董事会,股东将公司的法人财产交由董事会托管。

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负责制订或审定公司的战略性决策并检查其执行情况,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行使监督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的权力,以保障股东权益不受损害。

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组成的经理层是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公司经理人员在作为股东的代理人形式和承担财务责任是受到公司章程的严格限制。

部门经理

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

监事会

股东会与董事会是委托托管关系,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

董事会与经理层是委托代理关系,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

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以维护股东权益。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规范股东、董事和经理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制度安排,由于各项相关利益之体之间的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