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8753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

1月2~3℃;

7月18~19℃,气温年较差小,且全年湿润多雨。

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

年降水量650~700毫米。

二、荷兰园艺产业发展特点

荷兰园艺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保持长盛不衰,并且为荷兰赢得“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的美誉,主要得益于自身5个明显的特点。

1、超前的市场营销手段荷兰的花卉拍卖公司为荷兰独创,是荷兰园艺种植销售公司

(合作社)联办的合作经济组织,下设若干个大型拍卖市场。

目前,有95%的鲜花、82%的水果、80%的蔬菜都是通过拍卖市场和电子出价成交的,在拍卖市场出售产品的75%销往世界各地。

荷兰的拍卖市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是维护生产者的利益。

荷兰农民实行的是家庭经营,通过合作方式同市场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消除了卖难的后顾之忧。

而且拍卖市场采取的是成交后立即付款的办法,这就保证了农民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再投入。

同时,拍卖公司每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品销售最低价,如销售不出去,由拍卖公司按保护价收购,收购费用由风险基金支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风险。

二是能形成合理的价格。

由于拍卖市场实行的是买卖双方直接见面,由买方进行投标,自由竞争,可以使农产品形成比较合理的价格。

三是能严格把握质量关。

园艺种植销售公司出售产品,必须按政府规定的质量指标体系,对产品进行挑选、分级、包装,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拍卖市场出售,不仅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也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四是加快商品流转,降低交易成本。

拍卖市场实行的是一条龙服务,鲜花在拍卖市场成交后,在24h以内,就可以空运到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大城市同消费者见面。

2、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近几年,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一直快于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荷兰有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农业教育由农渔部直接管理,体系健全,分工明确。

高等农业院校主要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中等农业专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直接从事农业和园艺生产的人员。

科研机构分为3个层次:

一是实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农民能够直接应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由全国9个农业研究试验站和35个地区农业科研中心承担;

二是应用研究,由农牧渔部所属17个研究所承担;

三是基础研究,主要由瓦格宁根大学承担。

荷兰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和教育密切结合,形成了两个层次的推广机构:

第一个层次的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直接向农民提供服务,主体是各省都设置的农业咨询局。

一般采用开会、放映声像资料、演讲和发材料,举办农业展览等向农民传授技术。

第二个层次负责向农业专家或顾问提供信息,以农渔部的国家咨询中心为主体。

3、完善的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形成了许多合作组织,如农民联合会、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

这些组织每年都代表农民,就价格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税收和环保等问题同农渔部协商,参与政策制定。

另外,这些组织不仅代表农民,也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接受政府的生产计划,分配限产补贴,协助政府参与市场管理,协调地区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发展。

合作社内部密切结合,相互之间在信贷、采购、加工、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制度。

既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以经济的办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4、健全的良种培育体系荷兰很注意培育良种,所有良种都由国家监督生产和销售。

除了官办的育种机构外,许多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技术高的家庭农场还自己研究新品种和繁育良种。

所有繁殖材料的质量由荷兰蔬菜和花卉种子检验局负责检查,从事种子以及植物材料生产贸易的农场都必须是种子检验局成员,只有种子检验局承认的公司才被允许进行植物材料的交易。

种子检验局不仅检查繁殖品种真实性、纯度和外部质量,而且还要检查农场的设施、管理和卫生状况。

荷兰对新品种繁育要求很严格,培育出一个品种,必须经过国家鉴定合格才列为良种,而且新品种必须在政府审定认可的种子圃繁育,并进行严格检查。

良种育成者可保有专利权25年。

目前,有130多家专业公司进行种子繁育,大约1000公顷面积用来培育花卉和蔬菜种子,品种达4900种。

荷兰的农业品种质量很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马铃薯、蔬菜、花卉和牧草种子出口到100多个国家。

5、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荷兰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1992年制定了生态标签的标准,1993年颁布相关法律,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生产。

1995年以来,所有的荷兰花卉拍卖市场、研究协会和园艺组织者都参加了环境友好项目,参加项目者根据记录的环境数据(能源消耗、农药和化肥施用情况等),每年都进行环保评分。

对被评为A级的经营者,政府给予资金或物质鼓励。

另外,政府还推行一项减少对环境破坏的政策,即每一位拥有玻璃温室的农户都与政府签订协议,要求到2000年化学制品使用量比1984年至1988年年的平均使用量减少60%,他们均达到了这一目标。

目前,荷兰花卉生产设施的80%都是按生态模式生产的,温室蔬菜如番茄和甜椒等90%都采用生物防治,70%的温室蔬菜是按照环境意识栽培法(MBT)进行生产的。

三、我国借鉴的地方 

荷兰的设施园艺发展经历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最初的主要从事蔬菜生产到蔬菜和花卉平分秋色,从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到逐步应用机械化设备,从简单的工业自动化到智能化,从低产到高产,从面积急速扩张到逐步平稳,从注重单产到以质量为主的发展。

其发展变化有迹可循,一条主线清晰可见,那就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通过不断地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反观我国的设施园艺发展,环境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日光温室、大棚以及中小拱棚的面积还在高速扩张,且比重越来越大,低水平重复建设趋势依然明显。

大量先进的温室适用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单产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集中而且突出。

现阶段,如何控制发展速度、平衡发展规模、确定设施档次、选择种植品种、提高单产和产品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精细化的发展问题是摆在我国设施园艺从业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纵观荷兰的设施园艺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可供我国的设施园艺借鉴 

1、加强宏观指导,以市场引导生产 

荷兰农业发展一直以市场作为生产经营的先导,园艺业(特别是温室园艺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政府应对此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

培育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对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

2、提高质量,规范产品,创出品牌 

优良的品质是荷兰农业的强势,荷兰园艺产品的质量检测包括生产者的自检和拍卖市场的专检。

其产品从生产者到拍卖市场,到进入消费市场,实行了分级、加工、保鲜、包装、检测等一系列的质量把关,确保了产品质量,从而创出了品牌、占领了国外市场,也使园艺生产者获得了较高的效益。

3、加强科研及教育培训 

支撑起荷兰温室园艺业的是无处不在的现代科学技术。

从种植品种的选育到栽培过程的管理,每个环节都以最先进的技术为基垫。

温室蔬菜产量1975年为每平方米30公斤,现在已达到60公斤。

另外,荷兰园艺种植者不断开发新品种,比如番茄,由于消费者不再偏爱传统的圆形番茄,种植业主于是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硬肉番茄,樱桃番茄和蔓生番茄,各有特色和风味。

我国在用现代科技装备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使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迅速推广,注重新品种开发,研治病虫害,同时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素质。

4、充分发挥我国特色园艺产品的优势 

在今年荷兰国际园艺产品展销会上,花卉品种的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而我们注意到只有新西兰的一家公司展示了牡丹。

我国的牡丹种植很有优势,而且可以四季开花,属特色产品,以前就曾经碰到过有荷兰商人销售中国牡丹根茎。

另外,阿斯梅尔鲜花拍卖市场每天拍卖的盆景达一万盆,其中就有中国产品,而我国在这方面也确有优势。

像这些有特色的中国园艺产品应大力开发,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打入国际市场。

寿光蔬菜产业

一、寿光自然条件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

跨东经118°

32′~119°

10′,北纬36°

41′~37°

19′。

东邻潍坊市寒亭区,西界广饶县,南接青州市和昌乐县,北濒渤海。

纵长60公里,横宽48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面积207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境内除第四系地层广布外,主要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次为分布在寿光凸起区的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县境东南部有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层分布。

其主要岩性:

第四系顶部为黄土层,黄褐色及灰白色含砾亚粘土层;

下部为砂砾层。

厚层50~300米不等。

上第三系为紫灰、黑绿色玄武岩,棕褐色粘土岩及粘土质、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

寒武系上部为灰绿色细沙岩,下部为砖红色粘土岩、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

寒武系为灰色石灰岩,夹黄绿色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

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

二、寿光蔬菜园艺产业发展特点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效和财政增收为目标,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寿光农业产业化是以蔬菜为核心、特色及先导的“蔬菜搭台,农业唱戏”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形成了寿光自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

1、优质产品品牌化

品牌发展战略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一方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嫁衣、产业的灵魂,象征着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

寿光市先后认证优质农产品312个,培育了“乐义”黄瓜、“王婆”香瓜等多个著名品牌。

寿光农业重视培育品牌、打造品牌,用品牌开拓和占领市场,这些品牌和商标使寿光的蔬菜瓜果带着名气走向市场,身价倍增,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2、生产经营集约化

寿光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采取反租倒包、招标承包、使用权拍卖等方式,依托龙头、技术能人、涉农部门等创办农业园区,鼓励农民以技术、资金入股,激活各生产要素、集聚各类资本,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科研开发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集约经营,逐步从“公司+农户”的松散型走向“公司+基地+农户”的农场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的新路。

3、生产产品标准化

寿光在做蔬菜产业化经营的同时,抓好蔬菜生产标准化、国际化。

1995年以后,全国各地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消费者在基本满足量的需求后,对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寿光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口号,开始了以发展绿色食品蔬菜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产业二次革命。

以提高蔬菜质量水平为重点,着力抓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农产品结构,优化蔬菜品种,并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无公害生产监控,打造了寿光蔬菜的“绿色牌”、“生态牌”。

4、蔬菜销售网络化

只有拥有长盛不衰的大市场,才会有坚挺不败的菜园子。

寿光清楚地认识到构建蔬菜销售网络至关重要,先后投资3亿元组建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电子收费结算中心、蔬菜配送中心,配套建设了经营化肥、种子、农膜、农药等生产要素的大型农资市场。

现在,寿光蔬菜不仅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形成了一个涉及陆地、海上和航空的立体化的运输网络。

5、科技创新与服务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始终是寿光蔬菜在市场竞争中一路领先的源泉。

自从2000年起举办一年一届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寿光完成了从一个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性影响蔬菜产地的大跨越。

寿光借助菜博会集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充分利用各类示范基地探索蔬菜栽培技术的创新,推行大棚滴灌、臭氧抑菌、无土栽培等创新理念。

三、存在的问题

寿光是一个县级市,人口密集,相对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产量进一步提高有相当大困难。

寿光所处的位置四周都开发区,四周工业发展较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无法提高生产的蔬菜的品质,生产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环境条件不具备。

黑龙江园艺产业

黑龙江自然条件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

黑龙江省西起121°

11′,东至135°

05′,南起43°

25′,北至53°

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

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

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相邻,面积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地势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西北、东南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

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从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状况看,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

≥10℃积温在1800℃~2800℃之间,平原地区每增高1个纬度,积温减少100℃左右;

山区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100℃~170℃。

无霜冻期全省平均介于100~150天之间,南部和东部在140~150天之间。

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

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400~650mm之间,中部山区多,东部次之,西、北部少。

在一年内,生长季降水约为全年总量的83%~94%。

降水资源比较稳定,尤其夏季变率小,一般为21%~35%。

全省年日照时数多在2400~28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44%~48%,西多东少。

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与长江中下游相当,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

108~50×

108焦耳/平方米之间。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生长季的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5%~60%。

年平均风速多为2~4米/秒,春季风速最大,西南部大风日数最多、风能资源丰富。

二、黑龙江省园艺产业发展特点

以蔬菜、果树、花卉等为主体的园艺产业是农业经济中极具开放性、竞争性的产业!

具有比较效益高、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已成为高附加值、高增长的带动产业,是促进产业调整、农民增收、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发展园艺产业不仅具有生态优势、季节优势、品质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出口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省的园艺产业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家及省里再一次把“菜篮子”工程提升到政府保障民生工程的日程上来,因此,“十二五”时期是将成为我省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期。

1.蔬菜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河南省蔬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等。

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200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49万亩,2010年达到万亩,预计到2015年,黑龙江省蔬菜种植面积将发展到7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

虽然该市蔬菜产业发展较快,但还存在制约蔬菜产业腾飞的困难与问题,如生产管理粗放,蔬菜产量、质量较低,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还不高,蔬菜深加工总量小,蔬菜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强,外地市场占有份额小;

经营渠道和主体多,蔬菜安全质量难控制;

产品品牌效益还不突出;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2.果树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果业内部树种品种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区域特色正逐步形成。

一是树种结构有明显变化。

苹果、梨、李子、杏等大宗水果面积呈下降趋势,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第三代水果”

即寒地特色浆果(草莓、树莓、黑豆、沙棘、蓝莓、蓝靛果等)由于出口大增,价格坚挺,出现了少有的国内、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发展势头强劲。

黑龙江省哈尔滨高泰公司民企应诉欧盟反倾销第一案胜诉、国内外20多家知名企业争抢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等事件表明,黑龙江省寒地浆果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与2000年相比,大宗水果所占比重下降近7%,寒地特色小浆果(包括野生浆果)所占比重增长了6%,已经超过万hm2,占果树总面积12%。

说明近年来果树产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发展主要以大力开发寒地特色小浆果为主的战略方向已初见成效。

二是区域结构趋于优化。

中型苹果、优质梨、保护地葡萄等优质高效果品面积有所增加,小苹果面积继续缩减,逐步形成了区域性优势水果品种,特色果品区域性开发进一步突出,并形成黑龙江省优势果品基地。

例如,尚志、海林、泰来的寒地小浆果,宁安中型苹果,东宁苹果梨,勃利优质梨,哈尔滨的设施葡萄,宾县、大庆的小苹果和李子等名优果品生产基地。

三是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水果面积趋稳,生产效益逐年增加,给果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特色果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产方式由小而全的粗放型经营,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转变,特别是寒地特色浆果每年增加面积超过667hm2,并且各地表现出规模化连片开发的大发展势头。

部分地区扶持或自发成立果农合作组织、果树协会等,为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黑龙江省浩瀚的森林覆盖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特别是野生浆果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黑龙江省果树科研工作者们就已经开始着重进行果树抗寒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近几年,黑龙江省审定(登记)推广了包括苹果、梨、李子、葡萄、草莓、树莓、黑穗醋栗等10多个寒地果树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黑龙江省的抗寒果树品种资源。

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产的水果和南方省份相比,容易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风味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近几年,黑龙江省边境果品贸易特别对俄贸易十分活跃,其中黑龙江省地产果每年对俄出口万t左右,年出口创汇亿元。

一是对俄鲜果出口。

包括中型苹果、苹果梨、早酥梨等,与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年需进口水果20万t左右,黑龙江省有毗邻口岸,就地出口,鲜果上市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对俄水果出口仍有很多潜力。

二是欧洲和东南亚寒地小浆果出口。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草莓、树莓、黑豆、沙棘、蓝莓等寒地特色浆果及其加工产品在欧美和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十分畅销,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浆果出口总量8000t左右,创汇亿元。

以树莓为例,黑龙江省的地产树莓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市场需求量最旺盛的品牌产品之一。

近年来,优质IQF冷冻果的价格一路飙升,2008年黑龙江省尚志市的产地销售价格即达到人民币15000元/t。

按现行市场价格,树莓与主要农林产品的国际比价为:

1t树莓速冻鲜果≈3t中国苹果浓缩汁(需30t苹果原料)≈90t巴西柑橘≈15t美国玉米。

黑龙江省的优质树莓速冻果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年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

并涌现出一大批出口型果品企业,如哈尔滨高泰食品公司、大中食品公司,尚志绿野浆果公司、春柏公司,大兴安岭超越浆果公司、百盛公司、北奇神公司等,目前,世界知名企业美国雀巢、沃尔玛等也在逐步涉足黑龙江省小浆果领域。

目前,黑龙江省水果生产与南方省份相比,在商品质量、采后处理、包装、销售特别是加工增值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级政府对果树产业的投入少。

近几年,在中央各项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普遍提高,部分地方的出现了砍伐果树改种粮食和其它作物的现象。

二是区域性树种结构不尽合理。

黑龙江省小苹果品种比重仍然较大,占45%,个别地区还存在不顾品种适应区划盲目发展问题。

三是果园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

果园主要以各家各户小规模经营,基础设施薄弱,黑龙江省对果树冻害、风害、旱灾和冰雹灾害均没有对抗应急能力,因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并且,可灌溉果园仅占总面积的15%左右;

科研推广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落后,农村科技人才缺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果树标准化生产的进一步实施。

四是产业组织化程度薄弱。

黑龙江省果品生产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规模小,生产技术低,重栽轻管,果品质量不高,市场经营发展体系没有形成,果农的联合意识薄弱,组建行业协会和相关生产组织少,没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五是商品化处理、保鲜与加工滞后。

虽然黑龙江省果品外贸出口呈上升趋势,但加工品主要以速冻果、浓缩汁等原料型出口为主,精深加工获取超额利润能力差,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果品提质、增效。

目前除由20多家冷冻和果酒、果品加工厂外,还没有一座200t以上的水果保鲜库和气调保鲜库,所以,果品市场基本上还是由小摊小店零散型的原始销售方式。

3.黑龙江省园艺产业的发展对策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调整园艺种植结构,按照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无公害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效益较高的名、特、优园艺品种,重点培育园艺产品品牌及规模经营,使园艺品牌与规模经营良性互动,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油豆角、黑木耳等产品都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宣传黑龙江园艺产品,提高黑龙江园艺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创园艺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对推动黑龙江园艺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挥信息的作用,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一要加强园艺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配备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

二要加强与城市园艺产品批发市场的联系和联网,衔接重点大市场,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开展主要园艺产品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发挥市场中枢和引导作用,减少盲目性,在园艺产业链中,信息是联系开展交易活动的众多产业链条的纽带,分担流通功能的各个产业链与其交易对象能否顺利地开展信息交换,就成为加强流通功能,提高流通效率的关键应建立健全园艺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园艺产品产销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在现有的黑龙江园艺信息网基础上,充实内容,加强园艺产品产销分析、预测功能的发挥,要特别强调信息网的覆盖面,信息不仅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还要为基层的园艺产品生产者服务,要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