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正常分娩.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870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正常分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07-正常分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07-正常分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07-正常分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07-正常分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正常分娩.ppt

《07-正常分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正常分娩.ppt(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正常分娩.ppt

主编:

乐杰主编:

乐杰主编:

乐杰主编:

乐杰谢幸谢幸谢幸谢幸林仲秋林仲秋林仲秋林仲秋苟文丽苟文丽苟文丽苟文丽狄文狄文狄文狄文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妇产科学妇产科学(第第77版版)配套课件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NormalLaborNormalLabor编者:

林俊编者:

林俊编者:

林俊编者:

林俊(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定义:

定义:

定义:

定义:

妊娠满妊娠满2828周(周(196196天)及以上,胎天)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分类分类分类分类早产:

早产:

28283636周末周末足月产:

足月产:

3737周周4141周末周末过期产:

满过期产:

满4242周及以上周及以上3333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分娩动因分娩动因分娩发动原因复杂,公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娩发动原因复杂,公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机械性理论机械性理论机械性理论机械性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孕妇方面:

前列腺素、缩宫素、雌激素与孕孕妇方面:

前列腺素、缩宫素、雌激素与孕激素、内皮素激素、内皮素胎儿方面:

下丘脑胎儿方面:

下丘脑-垂体垂体-肾上腺轴及胎盘、肾上腺轴及胎盘、羊膜和蜕膜的内分泌活动羊膜和蜕膜的内分泌活动神经介质理论神经介质理论神经介质理论神经介质理论分娩分娩分娩分娩动因动因动因动因神经神经神经神经介质介质介质介质机械性机械性机械性机械性内分泌内分泌内分泌内分泌控制控制控制控制4444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决定分娩的因素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胎儿:

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胎儿:

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胎儿:

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胎儿:

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决定分娩的因素决定分娩的因素决定分娩的因素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力产力产力精神精神精神精神产道产道产道产道胎儿胎儿胎儿胎儿5555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产产力力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逼出的力量逼出的力量逼出的力量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6666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产产力力子宫收缩力:

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子宫收缩力:

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子宫收缩力:

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子宫收缩力:

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特点为:

特点为:

特点为:

特点为:

节律性:

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节律性:

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对称性:

两侧宫角(起搏点)对称性:

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底中线-宫体宫体-宫颈宫颈极性:

宫底极性:

宫底2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倍强度于子宫下段缩复作用:

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缩复作用:

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7777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产产力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量,第三产程可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量,第三产程可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肛提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第二产程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及娩出,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第二产程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及娩出,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8888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

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9999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控制),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左右对称,再以2cm/s2cm/s速度向子宫下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需段扩散,约需1515秒均匀协调地扩展整秒均匀协调地扩展整个子宫个子宫10101010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产产道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真骨盆)骨产道(真骨盆)软产道两部分软产道两部分11111111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骨产道骨产道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骨盆入口平面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12121212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软产道软产道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曲通道曲通道曲通道子宫下段形成子宫下段形成宫颈的变化宫颈的变化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13131313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骨盆入口平面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点的距离,正常值平均点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11cm入口横径:

入口横径:

入口横径:

入口横径:

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平均13cm13cm入口斜径:

入口斜径:

入口斜径:

入口斜径:

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左右各一,正常值平均左右各一,正常值平均12.75cm12.75cm14141414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中骨盆平面中骨盆平面中骨盆前后径:

中骨盆前后径:

中骨盆前后径:

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11.5cm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10cm图图7-47-415151515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骨盆出口平面骨盆出口平面出口前后径:

出口前后径:

出口前后径:

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值平均11.5cm11.5cm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9cm图图7-57-516161616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骨盆出口平面骨盆出口平面出口前矢状径:

出口前矢状径:

出口前矢状径:

出口前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距离,正常值平均6cm6cm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常值平均8.5cm8.5cm。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径之和15cm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三角区经阴道娩出17171717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骨盆轴(骨盆轴(骨盆轴(骨盆轴(pelvicaxispelvicaxispelvicaxispelvicaxis):

):

):

):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

此轴上段向下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分娩时,胎儿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骨盆倾斜度(骨盆倾斜度(骨盆倾斜度(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ofpelvisinclinationofpelvisinclinationofpelvisinclinationofpelvis):

):

):

):

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度,一般为606018181818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子宫下段形成子宫下段形成非孕时长约非孕时长约非孕时长约非孕时长约1cm1cm1cm1cm临产后长达临产后长达临产后长达临产后长达777710cm10cm10cm10cm19191919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宫颈的变化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

宫颈管消失:

宫颈管消失:

宫颈管消失: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短缩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短缩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进行宫口扩张:

宫口扩张:

宫口扩张:

宫口扩张:

临产前,初产妇的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临产前,初产妇的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产妇能容一指产妇能容一指宫口开全时达宫口开全时达10cm10cm20202020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正常分娩胎儿因素胎儿因素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

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颅骨:

胎头颅骨:

胎头颅骨:

胎头颅骨:

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及一块枕骨构成。

颅骨间缝由两块顶骨、额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