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827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

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3.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KAP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3.学前儿童的肠管相对比成人短。

(×,相对比成人长)

4.机体在整个发育期间,先后长出两组牙齿,第一组是恒牙,第二组是乳牙。

(×,第一组是乳牙,第二组是恒牙)。

5.儿童健康教育评讲中使用的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法是定量评价法。

(×,定性评价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儿童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4)预防传染病

(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课程。

(3)选择与分析材料。

(4)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6)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的选择。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在。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

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

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

如果儿童的斜视得不到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饥笑。

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

4、儿童的精神会影响身体的外形。

如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行动迟缓等。

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

如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

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第三,清洁卫生习惯。

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

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中的习惯。

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器具。

第四,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

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

第六,防拐骗。

第七,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第八,学会打求救电话。

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4.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5.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第一,正确认识、理解、评价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明确只有合理的需要和目的才能得以满足或达成,而不合理的需求和目的必定受阻。

第二,培养学前儿童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

学习用自我说服、诉说、注意转移、忘却、宽容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愤怒、畏惧、忧虑、委屈、厌恶等消极情绪;学习并表达成功后的愉快与欣喜的感受。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第一,学习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第二,学习轮流分享、合作互助的技能。

第三,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第四,正确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

第五,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

(3)性教育:

第一,性别认同和性角色。

第二,科学简洁的性知识。

第三,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

第四,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青枝骨折

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脑震荡

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

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

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3.必需氨基酸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

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

这种处理叫(固定)。

2.学前儿童看电视需要注意的方面(电视机的调整、照明、眼与荧光屏的距离)。

3..糖类由碳、氢、氧三元素构成,因为所含氢和氧的比例与水相同,故又名碳水化合物。

4.微量营养素包括有(矿物质)、(维生素)。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45分钟为宜。

(×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30分钟为宜)

2.铁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3.睡眠的正确姿势是向左侧睡,双腿稍稍弯曲,这样的睡姿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身体的右侧,从而相应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脏休息。

(×,应向右侧睡。

4.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氢的来源。

(×,是氮的来源。

5.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弱碱性液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幼儿园的游戏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答:

(1)游戏尽可能在户外进行。

(2)避免负担过重。

(3)注意安全。

(4)使学前儿童有愉快的情绪。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答:

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

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

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答: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

它的意义是:

如果搭配合理,就可参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答:

(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如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

(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

如床铺不应有杂物,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我,枕头不要过高。

(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

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

学前儿童会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醒,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惯。

(5)平定儿童的情绪。

幼儿园在午餐后、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领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入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

在睡眠前,让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或者播放一段优雅的催眠曲,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静自然地入睡。

2.根据你所在班级的幼儿的基本情况,说说应针对幼儿开展哪些营养教育。

(按实际情况如实回答)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佝偻病

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3.帮助法。

帮助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方式,一种是具体帮助。

4.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传染病就是流行病。

×

2.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

3.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