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预习本四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数学下预习本四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预习本四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158-[(27+54)÷
9]
4、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自学课本10页。
(例5)
2、计算下面的题。
50×
(120+75÷
25)78×
[(388-246)÷
71]
3、四年级
(2)班50人去划船,班长去租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
如果你是班长,怎样租船最划算?
第二单元预习
1、观察物体
(二)
一、预习课本13页例1。
二、连一连。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三、填一填。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从()看从()看从()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用格纸画出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
家长签名
2、观察物体
(二)
一、预习课本14页例2。
二、用同样大小的正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
(1)从正面看到
的有()。
(2)从正面看到
(3)从侧面看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预习
第一节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预习课本17页例1、例2。
二、填一填。
1、(),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三、练一练。
1、b+13=13+;
+75=75+25;
78+=43+
2、(42+53)+47=42+(53+);
;
38+43+62+57=(38+)+(43+)
第二节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预习课本20页例3。
二、填一填
1、76+18=18+76应用了()律。
2、56+76+28=56+(76+28)应用了()律。
3、24+42+76+58=(24+76)+(42+58)应用了()律
1、使用简便法计算。
(1)115+132+118+85
(2)75+168+25(3)67+25+33+75
家长签名
第三节减法的简便计算
一、预习课本21页例4并做一做。
法一:
法二:
小结: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这就是减法的性质。
二、填一填724-38-62=724-(+)
(1)289-46-54
(2)143-68-32(3)576-125-75
第四节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预习课本24页、25页例5、例6。
1、两个数相乘,交换(),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是a×
b=()×
2、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是(a×
b)×
c=a×
(×
)
3、25×
43×
4=25×
4×
43应用了乘法()律。
78×
25=78×
(4×
25)应用了乘法()律。
三、使用简便法计算。
(1)25×
27×
4
(2)125×
3×
8(3)25×
5×
2
第五节乘法分配律
一、预习课本26页例7并做一做。
因为:
(4+2)×
25=4×
25+2×
25=
所以:
25○4×
25
1、(),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
c=×
+×
2、(4+2)×
+2×
3、42×
(100+1)=42×
+42×
第六节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
一、预习课本29页例8并做一做。
(1)用简便法计算12×
(2)330÷
5÷
二、计算。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88×
125
(2)2000÷
125÷
(4+8)
第四单元预习
1、小数的意义
一、认真看课本32—33页容。
二、填空。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分别写作()、()、()……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
4、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5、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dm,也就是(—)m,用小数表示是()m,即1dm=
m=0.1m。
6、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位小数来表示。
三、算一算。
1、1dm=(—
)m=(o.)m
2、1cm=(—
3、1mm=(—
家长签名: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认真看课本34—35页容。
1、一个小数由()、()、()三个部分组成。
2、读小数时,先读()部分,再读(),最后读()部分。
小数部分要()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从小数点起,左边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三、做一做。
1、6.57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和()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2、读数。
0.28读作:
6.7读作:
39.42读作:
0.读作:
3、写数。
七点三二写作:
二十点五写作:
四百点六写作:
五千零四点七八写作:
3、小数的性质
一、认真看课本38、39页容。
1、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不变。
2、去掉小数()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的0,而()位置的0不能去掉。
3、整数改写成小数,先在整数()位的右下角点上(),然后在小数末尾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
4、0.1m是(—)m,也就是()dm
0.10m是10个(—)m,也就是()cm
0.100m是100个(—)m,也就是()mm
1、化简小数。
0.20=1.0230=11.00=0.001=
2、把下面的小数写成三位数。
0.31=6.9=47=80.08=
4、小数的大小变化
一、认真看课本40、41页容。
1、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法相同,都是从()位起。
2、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位上的数,依次往低位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2.05与2.050的大小(),计数单位(),2.05的计数单位是(),2.050的计数单位是()。
4、大于1而小于2的一位小数有()个。
三、比较大小。
15.08○164.020○4.2008元○2.96元3.67吨○3.76吨
四、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的数。
0.8300.8030.8230.
()<()<()<()
5、小数的大小变化
一、认真看课本43、44页容。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或()。
1、0.761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
2、100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是()、()、()。
6、生活中的小数
一、认真看课本45页容。
1、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分别扩大到原数的()倍、()倍、()倍。
2、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分别缩小到原数的(—)、(—)、(—)。
3、把一个数扩大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向移动()位。
4、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这个数就应该缩小到原数的(——)。
5、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向右移动一位是()。
6、把0.08的扩大到它的()倍是80。
7、把27缩小到它的(—)是0.027。
0.03×
100=()÷
1000=()÷
10=()
3.25×
10=()÷
100=()×
1000=()
6.47×
100=()
7、小数与单位换算
一、认真看课本48、49页容。
1、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数,如()、();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数,如()、()。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3、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法:
用这个数()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法:
用这个数()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的法:
小数的()部分直接作为高级单位的数,小数部分乘(),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2m=()cm7.5元=()角6.04t=()kg
5.46m=()m()dm()cm5.006kg=()kg()g
2、一根钢筋长2.68m,重36kg,那么100根这样的钢筋长多少厘米?
重多少吨?
8、小数的近似数
一、认真看课本52、53页容。
1、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求小数的(),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的法。
2、在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就要把()部分的数省略;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就要把()位上和后面的数省略;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就要把()位上和后面的数省略。
3、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的0不能去掉。
4、为了读写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或()作单位的数。
1、求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0.5613.4011.090
(2)、保留两位小数。
5.24910.71210.914
2、改写。
48690128(用万作单位)254809000(用亿作单位)
第五单元预习
1、三角形的特征
(一)
一、自学课本59、60页的容。
1、由()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3、三角形的每条边都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
所以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条高
4、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角,()条高。
5、为了表达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三角形可以表示成()。
6、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各画出一条高。
底
2、三角形的特征
(二)
一、自学课本61页的容。
(例2)
1、同样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无论怎样摆,摆出的三角形的()和()都是一样的;
而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则可以摆出()、()不同的四边形。
2、三角形具有()(大小、形状不变);
四边形具有()(大小、形状会变化)。
3、
4、举出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3例)
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自学课本62页的容。
(例3、例4)
1、两点间所有连线中()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
2、当任意两纸条的长度和大于第三纸条长度的时候()摆成三角形;
当任意两纸条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纸条长度的时候()摆成三角形。
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4、下面哪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面画“√”。
(1)1cm、2cm、3cm。
(2)2cm、3cm、4cm。
(3)6cm、7cm、8cm。
(4)4cm、5cm、9cm。
(5)3cm、6cm、10cm。
(6)8cm、11cm、11cm。
(7)3cm、3cm、3cm。
(8)2cm、2cm、6cm。
(9)3cm、3cm、5cm。
(10)6cm、6cm、6cm。
(11)10cm、5cm、6cm。
4、三角形的分类
一、自学课本63、64页的容。
1、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2、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
有一个角都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
有一个角都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
3、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
4、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也叫做()。
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任意一条直角边。
6、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角是锐角。
三角形中只可能有一个()角或一个()角。
7、等腰三角形有()个顶角,有()个底角,有()条腰,有()条底,两个底角(),两条腰()。
8、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度。
9、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5、三角形的角和
一、自学课本67页的容。
(例6)
1、任一个三角形的角之和都是()°
。
2、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角和是()°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和()90°
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锐角度数的和()90°
在钝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度数的和()90°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
,它的一个底角是()。
5、长形、正形、平行四边形的角和等于()°
6、四边形的角和是(),五边形的角和是()。
n边形的角和等于(n-2)×
°
7、算出下面各个未知角的度数。
第六单元预习
1、小数加减法
一、认真看课本71-72页主题图填空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成一个数的运算。
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法:
(1)小数点要(),也就是把相同数位();
(2)从末位算起;
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化简。
(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
二、口算
1、1+0.1-1+0.1=0×
36=1-0.6=362-362=
13×
2÷
2=125×
8=450×
20=300-82=
125×
1=81.6+14=0÷
286=0+999=126-0=
2、0.2+0.3=3.5+2.4=8.7-4.5=0.9-0.5=2.3+5.4=
8.6-5.5=0.7+0.8=6.7+1.1=5+6.5=9.7-7=
三、列竖式计算
12+0.5=12.56+5.8=27-0.8=16.40-3.2=
6.45+4.29=6.45-4.29=2.98+0.65=12.53+4.67=
6.07+4.89=5.64-1.78=7.2-0.8=15.62-7.46=
四、、列式计算。
(1)614乘15的积减去450,差是多少?
(2)、496的51倍,是多少?
家长: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认真看课本76页主题图填空
1、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都要()按顺序计算。
(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口算
100+0=0×
78=154-0=0÷
23=128-128=
0.4+8.7=4.5+3.6=0.28+0.54=1.4-0.9=1.4-0.9=
2.5+0.9=7.8+1.6=11.7+2=0.39-0.15=1.2-0.05=
322×
24=145×
27=679×
13=286×
35=
3.64+0.48=21.56+6.74=41.2-15.6=8.24-3.56
四、计算。
0.38+0.26+2.65.7-0.81-1.2998.2+32.5-13.4
19.92+14.4-9.9240-(2.75+0.86)85.7-(15.3-4.8)
五、列式计算
(1)3932减去14与232的积,差是多少?
(2)、72个102大约是多少?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一、认真看课本79页主题图填空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恰当的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0.4+8.7=4.5+3.6=0.28+0.54=1.4-0.9=7.1-3.5=
5-2.7=21.6-6=16.8+2=9.5+0.05=37.82-0.2=
三、计算
800--672-36+641034+78+320+10225+75-25+75
7.02+11.38+20.9616.8+5.47-9.8619.92+14.4-9.92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88+2.3+3.75.17-1.8-3.24.02-3.5+0.98
13.7+0.98+0.02+4.34.7+(2.6+7.4)51.27-8.03-1.34
五、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已知:
1=45°
,求:
2已知:
1=90°
,
2=30°
求:
3
家长:
第七单元预习
1、轴对称
(1)
一、自学课本82页的容。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3、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正形有()条对称轴,长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6、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过来,直线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
7、宋体的汉字“”、“中”、“田”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
_________。
8、长形有_____条对称轴,正形有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条对称轴。
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2、轴对称
(2)
一、自学课本83页的容。
1、在平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比如圆、长形、正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
2、对称轴是一条()。
3、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
4、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
5、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3、平移
一、自学课本86页的容。
(例3)
1、将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是_____现象;
早晨,全校师生在升国旗,国旗在空中升起,这是_____现象;
电梯上升是()现象。
3、移一移,说一说.
(1)向_____平移了_____格。
(2)向_____平移了_____格。
(3)向_____平移了_____格。
4、分别画出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4、解决问题
一、自学课本87页的容。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先把左边这部分剪下来,再向右平移6格,变成一个长形。
数出长形的长是()cm,宽是()cm,因为长形的面积=()×
();
所以这个图形的面积=()×
()=()。
2、在一个长30m,宽14m的长形草坪上有两条相交的小路,那么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米?
第八单元预习
1、平均数
一、预习课本90—92页例1、例2。
1、期末考试小刚的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得97分、99分、92分。
他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分。
2、小明今年8岁,小强7岁,小红5岁,小刚和小明同岁,今年他们四人的平均年龄是()岁。
三、解决问题。
1、商店蓝气球有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