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
由于它受众大部分是文化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
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为传唱的经典。
况且,大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视。
正如乔羽先生指:
“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于俗。
”乔先生的五个“于”,实则是对音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求,即质文相谐。
一方面,它追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之实;
另一方面,在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传得广;
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老酒,经得起品,便流传得久。
综观当代歌,真正被人们记住的经典之歌,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正宵演唱的《九百十九朵玫瑰》:
“往事如风,痴心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不出你颜容/仍只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瑰/从分手的那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灭//夜风已冷,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逝湮灭。
”平白如话的语,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复吟唱,达到了一种情深意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歌曲还有许多,如陈红曾唱响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住“老年问题”、主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由口语艺术化的结果。
比如开头一节: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常回家看看/带上容/带上祝愿/陪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在聊家常,词中之语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只要略看“找点”与带上”、“领着”与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现。
三、意象
意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思想感情的物象。
意象是诗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天地。
同一意象在不同词作者手里,会有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入,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氛围。
“歌词首先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形式的艺术表达形式,歌的文学性语言必须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氛,”这一点受到了古典诗词很大影响和启发。
如“月亮早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思家的意象出现的。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乡明”诗人面对寂静夜月,思乡、忆弟情油然而生。
现代流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思乡情怀,如《月之故乡》“上一个月亮/水中一月亮/天上的月亮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
”到了《透过开满鲜花月亮》中“透过开满鲜花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上。
”月亮纯净而美,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柔美、深情款款。
这“月亮”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早成为美丽心上人的名词了。
再如“”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许多人都以龙的子孙而豪。
一曲《龙的传人》唱遍大江南北,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他们都是龙的传人”然而在《龙的命》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个资料对历史化进行了翻新的审查反思,并且用充满隐患意识的核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做外壳,“龙”这一意象做出新的诠释:
“龙”同时也是Q精神的沉淀。
所以“此后不再崇拜龙的伟大,从此后不迷信龙的威力,从此我们懂得龙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就在我们手里。
”
四、音乐美
论诗词,都追求“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
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强自身的可诵性,甚至可以置之不理;
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于入乐,便于传唱所以,词作家金波在《词刊》1990年第一期撰文强调要“唱着写:
“歌词作者要有独特的写作式,这就是从创作一首词开始,就习惯于在内心深处默地歌唱着去构思、去炼,以至于字斟句酌地推敲语言。
歌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鲜明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
歌词的节奏是通过词语言的句式结构来呈现,这种节奏的句式结构往往是句一组,回旋反复,成歌词的音乐性。
如《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萤火夜夜空/山朦胧/鸟朦胧/秋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灯朦胧/朦胧/但愿同入梦”这首歌词有一个很大的点,就是节奏十分鲜明第一句以xxx形的节拍反复两次,第二句以xxxxx形式的五字句的拍,与第一句共同组成统一句式结构。
这个句式结构,又在第、三、四句结构中循环出现,歌词的音乐性非常强烈。
这种乐性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柔美的,恰当地表达了思念、祝愿的主。
和谐的韵律
鲁迅先生:
“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唱得出来。
”这所说的“押大致相近的韵”指同一个韵脚杂歌词有规律的反复出现这样做,可以使歌更加和谐,更加流畅,从而增添歌词的音乐性
如《命运是辘轳》:
“白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房/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盼来盼谁愿盼个透心凉/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轳/把那井绳缠在自身上//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滚太阳/风吹篱笆雨窗/泪花泡月亮/人心可难测量/啥事都能碰上/挑水的妇谁愿挑着黄水汤/女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运不那辘轳/要挣断那绳/牛铃摇春光。
”这首歌中的“岗”、“杨”、““、“望”、“凉”、缸”、“上”和“梁”、阳”、“亮”、“量”、“”、“汤”、“筐”、光”,都是同一个“江阳韵”,所读起来和听起来都很谐好听,音乐性特强,这也是韵在歌词中的重要作。
免费论文下载心五、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论的独特概念,有着悠的历史渊源。
意境有时也称为界,出于佛经,佛家把希望达到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界称为“境”或是“境界”,看成种心灵派生的虚幻的东西。
唐以后进入文艺理论领域。
王国维曾“意境”做出这样的明界定:
“何以谓之意,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者,之有境界。
”由此见,意境是诗人主观的情意向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
意境久是意象的综合结晶,还是意象的拓展、重建与华,既有鲜明立体的时空感,成一幅完美的形象画,给予人感观上的美感,时也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情思寓意,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与索,产生感情的共。
对一首歌词来说作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新鲜独特,也决定了一首词的成败。
可以这样有独特完美审美意的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词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亮》“遥远的夜空/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一幅南国水乡风情,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感到一种人性的温馨。
感人至深,甚至让人流泪佳作《一个真实的故事》,非常短的篇幅,叙述了一个惨烈的与生命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鹤,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方。
可是有一天,她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位女孩/她留下一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呜呜呜呜/喔噢噢噢噢/还有一群丹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首词立意深刻,催人泪下余让人警醒,让人感到人性的光辉与亮。
同样感人深的凄美之作《丁花》“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就这样匆匆你走/,留给我一生牵挂。
”1段的立意,写花也是在写人,借怀人,写出丁香花一样的姑娘忧郁,凄美而短暂的一生第二段却是感人肺腑的倾诉“那坟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芜/从此不必再牵挂/院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生一世保护她。
”人已去,情未了,此情此景初听便给人以淡淡的哀,令人响起那美丽、善,热爱生活的女孩在离开人世多么的不舍,而她的不又勾起了多少多情之人感伤?
六、情趣美
“一沙一世界,一花天堂。
”一首歌词,长短也不过百字左右,承载量非有限。
如此小的一个艺术体,在表现重大题材或主题的候,当然是点到即止的好。
但恰是这一特点,要求歌词通过选择最常的意象作为表达的动情点,而体出不一般的情趣之美。
比如乔的《思念》: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久”作者以“蝴蝶”这一人们再悉不过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们睽隔之态和聚少多之情:
“为何一去便无息/只把思念积压在心头”,“难道又要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分手”读起来十分明朗、白,但写得非常有感情。
乔羽凭借常的歌词意象“蝴蝶”生发情感,从中提炼一种清奇之趣“神出古并,澹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作者笔的“蝴蝶”是内心深处非常深沉一种感觉,却用平常意象流淌出来,给人以清奇的感觉情趣,既以对昔日友人的思念,又像历经岁沧桑后对久别的人的倾诉,表现出的淡淡的意和淡淡的迷惘,读后这种情绪仍久萦怀,挥之不去
再比如周杰伦的七里香》:
“窗外的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有夏天的感觉/手中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字形容你是我的谁/秋刀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那温暖的阳光/像刚的新鲜草莓/你说你舍不得吃这一种感觉……”
七、理趣美
说原非诗歌所长,过去更是歌词之。
歌词本应以抒情为主,说理易流于概念化。
严羽过: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别趣,非关理也。
”历来说理之,极少佳篇。
故除了政治宣的歌词外,极少出现。
然而,当代歌词又允许理,需要说理。
这是因为,第一,理与情不可分割,正如思想与情密切关联。
情,无理则荒诞,理则浅薄,无理则陈旧。
一味抒,若无理的底蕴,势必于俗套,缺乏令人回味的余。
停留于一般化生活琐事的陈,十分浅薄。
而乔羽在《杜娘》中写:
“一支琵琶一叶舟/琶在手歌在喉/往时觉天地小/今日才见大江流/锦锈裳金玉楼/最繁华时最愁/如今一旦全抛却/与君且作少年游/长携手/天地久/到白头/问君家乡路几许/岸灯火是瓜洲。
”不但写出了杜十的真实感受,还讲述了辩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发人深思。
第二,当代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高,不仅需要以歌传情、借歌抒情,需要从中获取真理的教、哲理的启示、生活的信息。
美国代大诗人艾略特说:
“最真的哲学最伟大的诗人之最好素材,诗人最后的地位必由他诗中所必须的哲学以及表的程度如何来评定。
”话虽有些激,但表现现代艺术的一发展趋势,却值得重视。
再者,代艺术正日益趋向互相融合彼此渗透,歌词常同其他术结合,如影视歌词、专题歌、晚会歌词等,这类作品需要理的因素明显增加。
由此见,歌词说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民众期待视野扩大的映,也是当代歌词义不容的历史职责。
歌词不宜说理,又需要说理,怎样解决这一盾呢?
关键在于“理趣”二字沈德潜说:
“诗贵有理趣。
”谓“理趣”,是指说理有情趣、有风趣,必须究技巧,避免干巴、教条、枯的说理。
胡应麟说:
“诗不废理,理不碍诗,但不能下理语,为理缚,成理障。
”德舆说:
“理语不必入中,诗境不可出理。
”让人在审美欣赏中,在兴味盎中,不知不觉地感情理启示。
“理趣”的构成,一面取决于说理的内容要新颖,另方面说理方式要巧妙。
例如张藜的《篱笆》:
“竹篱笆,孤苦的篱笆,/你有口也说不出句心里话/自己捆住自己/死守那个家/立在世上竟不知活着了啥/听任那冷风吹/强忍暴雨打/一年四季,五冬六夏/望尽的井台路/摇不完的辘轳……”这首词句句写篱笆,又字字切合旧时中国村妇女的遭遇,比喻征均有,既通俗易解,又耐人寻。
又如歌德有一名诗《漫游者的夜歌》深受作曲家青睐,舒伯、李斯特等二百多位作曲家为其曲,成为欧洲歌词史上之奇迹:
“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稍待/你也安息。
此诗写于1780年夜,是诗人去世前一年的绝唱。
诗伫立峰顶,俯视群峰丛林寂静夜,流露出一种生命难、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揭示出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虽只短短八句,却融理景为一体,既有意境美,富理趣美。
、结语
当然,流行歌曲歌词文学之美不只以上六个方面,另外,还有结构美、情美、意蕴美、风格美等,于篇幅,在此不一一阐述而对于所谈的六个面,它们并非互不相干的岛,而是相互联系、相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对流歌曲歌词的研究,还有大片的空等待我们去填补、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