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6097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高低压成套二次线指导从书文档格式.docx

(9)安装因震动易损坏的元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0)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11)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的螺栓拧紧。

(12)各种防护板应安装到位。

(13)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例如,满足散热,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的要求。

低压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规定。

表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ui(V)

电器间隙(㎜)

爬电距离(㎜)

63A及以下

大于63A

ui≤60

3

5

60<ui≤300

6

8

300<ui≤660

10

12.5

(14)配线前,先根据图纸给元器件标号。

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方的金属构架上,如元件上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

(15)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方向应从线段开始读取。

(16)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活动线束采用BVR系列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CCC认证合格的产品。

(17)低压过门PE线除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区外一律用2.5mm²

BVR黄绿线,高压则需6mm²

铜编留有适当余,保证活动门开启到位即可。

元器件本身有PE或接地要求的,根据相关要求采用相关截面积的黄绿线

五、元件器装配

A、根据图纸先安装行线槽再安装导轨;

B、元件器安装时遵循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原则。

六、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

1.根据图纸先接主回路再接控制回路(特殊情况除外)。

2.绝缘导线:

导电的颜色一般为黑色,若按相序分色时导线的颜色。

(1)交流电路:

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淡蓝色、安全用接地线—黄绿双色。

(2)直流电路:

正—棕色、负—蓝色。

3.端头压接

(1)根据导线和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敷设走向,计算出每根导线长度,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线,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一般是40~50㎜,以防线束被捆扎,弯曲后长度不够。

(2)根据线径不同选取剥线钳,剥线时不应损伤线芯。

线头绝缘剥去长度应按连接螺钉直径及连接方式确定在导线压接头的部位,剥除绝缘层露出线芯的长度,应略大于铜压接端头管部分,套管部分长度的2~3㎜。

(3)铜压接头表面上不应有毛刺、裂纹等。

(4)使用BVR多股导线时,冷压端头的口径应与导线线径匹配。

4.导线弯制

导线在端头压接好后,应按导线在成套框中的实际位置和走向,进行弯制(弯曲),截面较小的导线可以捆扎成束弯制,截面较大的导线可以单根弯制。

5.导线的连接与安装

(1)导线在安装好后,应保证接线正确,做到横平立直、整齐美观,

不影响导线的散热,也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2)多根导线配置时应捆扎成线束,一般用尼龙拉扣、或缠绕管捆扎成圆形,线束配置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300㎜,垂直时每400㎜固定一次。

导线束用缠绕管绕扎,保护导线不受损坏,线束里的导线相互间不得有绞缠现象。

塑料缠绕管捆扎线束可根据线束直径选择适当材料见下表,缠绕管捆扎线束时,每节间隔5~10mm,力求间隔一致。

缠绕管的接头处留在不可见部位。

名称

型号规格

适用导线束的外径

塑料缠绕管

PCG1-6

φ6-1210根线

PCG1-12

φ12-2020根线

PCG1-20

φ20-2830根线

(3)二次线过门时应可靠固定,并留有充分的旋转余地,保证门开启时导线不受损伤。

(4)当导线根数较多时也可敷设于走线槽内,走线槽断面应切割整齐。

(5)导线与元件接点或母线连结时用螺钉拧紧。

每个端子的接点上只允许接一根线,特殊情况可接两根,但须采取措施(压鼻搪锡),保证连接可靠。

(6)多股软导线在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冷压端头),芯线不得有松散或断股现象。

a)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口与线径配合适当,(不松散、不断股)不得损伤芯线。

根据接线鼻的尺寸,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

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b)将芯线穿上冷压端头,芯线穿过冷压端头压接部位后,芯线外露长度为0.5~lmm,如图2所示。

用冷压钳压接,压接时,不同规格的冷压端头应用冷压钳上对应规格的钳口压接,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

c)OT、UT型冷压端头用冷压钳进行压接。

将端头放入冷压钳相应规格的钳口处,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

d)打开冷压钳,将端头拿出即可。

e)以上两种冷压端头压接后用力拔一下冷压端头,冷压端头不允许松动或脱落(不得有芯线插在冷压端头外部的现象)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f)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可直接连接,必要时采用双还头压接,可不用接线鼻,4mm2以下的BVR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7)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绞接点或焊点,接线应尽量在固定的端子上进行。

(8)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1.0~2.0mm,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接线鼻子),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1.0~2.0mm。

(9)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承载电流的接线鼻子线一律用“O”型类封口的,不得使用开口鼻子

(10)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有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

末端装以档板。

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

同位号的端子一律用端子专用连接片连接,外引的电流回路做出厂临时短接,不同电位的连接片之间采用端子隔板隔开。

(11)端子排必须有序号标识。

(12)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独股线弯曲成羊眼圈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0.5~1.0mm,羊眼圈导线不能重叠,连接后导线至绝缘层之间距离为1.0~2.0mm。

(13)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固后螺栓外露长度为2~5牙。

(14)二次线与母排相接时,应在母排相接处钻Φ5mm的孔,用M4螺栓、螺母、平垫、弹垫紧固。

不便并螺帽的地方可钻Φ3.2的孔,攻丝,用M4螺栓。

(15)号码管字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不得手写,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图一致。

号码管统一套至线鼻颈位置,号码管的粗细根据导线而定,长短根据标准标号而定,统一尺寸,不得或长或短。

号码管在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1.0~2.0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不存在滑动现象。

(16)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绝缘导线应考虑到发热对绝缘导线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

(17)绝缘导线穿越金属件,应采取使绝缘导线不被破坏的措施,如在导线穿越的金属板的孔上戴橡胶圈等。

(18)分路线束

(1)分路到元器件的线束,一般按水平居二个元器件中间两侧分开的方向行走,到接线端的每根线应略带弧形,裕度连接。

同屏内的各种元器件接线的弧形,应力求一致,线束配置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参考图1-图3,使二次线制作规范。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①主体是人类;

本章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0年的真题中全部集中在环境影响评价这一节。

环境保护的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组成、文件的报批等是历年考试的热点。

综合性规划

(1)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如图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图1

(2)分路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中间分线的布置。

如图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和基本内容

图2

(2)防护支出法

(3)分路到单排仪表的线束的布置,如图3

图3

(4)分路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走,但如位置上限制时,允许直向对称行走,

5)特殊要求除外

七、检验

A、检验导线截面是否符合图纸规定;

B、检验元器件安装是否稳固、无损坏;

C、检验布线安装是否整齐美观、线固定完好,冷压接头接点牢固,冷压接头是否和元器件螺孔旋紧。

D、按电气原理图检验各导线接点是否正确、电气相位是否有错位或排列颠倒现象。

E、用万用表检查相与相之间、相与地之间短路。

测量合格后,即可通电试验。

八、注意事项

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

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b、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15W以上(含15W),应剥去20~50mm绝缘层,并套上瓷珠。

c、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和颜色应一致。

d、加热器周围空间不小于50mm,加热器上方不小于200mm,且加热器的电源进线端朝下,电源线远离加热器。

新型符号规范

序号

名称

符号

1

熔断器

FU

20

绿色信号灯(停止指示)

HG

2

交流接触器

KM

21

黄色信号灯(故障或报警指示)

HY

中间继电器

KA

22

无色透明信号灯(特殊指示)

HL

4

延时继电器

KT

23

主令开关

S

电动机

M

24

试验、试铃按钮(白)

SBT

电流表

PA

25

消音音响解除(黄)

SBR

7

电压表

PV

26

变压器

T

电度表

PJ

27

内击式电铃

HA

9

断路器

QF

28

压力控制器

SP

隔离开关

QS

29

温度控制器

ST

11

方式选择开关(转换开关)

SA

30

液位器

SL

12

停止按钮、起动按钮

SS、SF

31

急停按钮

SE

13

旋转按钮

SB

32

端子

X

14

电流互感器

TA

33

普通型端子

B1-1

15

电压互感器

TV

34

试验型端子

BI-2

16

热继电器

KH

35

连接型端子

B1-4

17

功率表

W

36

18

白色信号灯(电源指示)

HW

37

19

红信号灯(运行或合闸指示)

HR

38

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

截面MM²

截流量(A)

规格(根数*线径)MM

0.5

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

1*0.80

7*0.30

1.0

1*1.13

7*0.43

1.5

二次回路

1*1.37

7*0.52

19*0.22

2.5

二次及16A以下主电路

1*1.76

19*0.41

7/0.68

4.0

1*2.24

19*0.52

6.0

1*2.73

19*0.64

50

7*1.33

49*0.52

19*0.82

75

7*1.70

49*0.64

100

7*2.12

98*0.58

125

7*2.50

133*0.58

150

19*1.83

133*0.68

70

175

19*2.14

181*0.68

95

225

120

265

310

185

360

240

435

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

电路

颜色

交流三相电路

A相

黄线

B相

绿线

C相

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

淡蓝色

安全用接地线(PE线)

黄绿双色

直流电路

正极

棕色

负极

蓝色

接地中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