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827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开端。

(5)社会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2018·

全国卷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进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抓题眼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6至18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大量贩运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说明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找错点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时间判定B项错误;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并不只是奴隶贸易,通过殖民争霸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获取广大的殖民地才是主要原因;

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

答案 A

1.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 C

解析 依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

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项错误。

2.(2018·

江阴高三第二次月考,27)下面是不同时期英荷两国商船与军舰数量的对比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英国

荷兰

1650年

1820年

商船数量

约3000艘

约40000艘

约15000艘

约9000艘

军舰数量

约200艘

约2000艘

约1000艘

约300艘

A.荷兰曾建立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B.英国的崛起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

C.殖民斗争主要在英荷之间进行

D.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

答案 B

解析 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是17世纪,是材料的起点,不符合对比的目的,故A项错误;

材料表明1650年到1820年,英国的商船数量、军舰数量从远少于而转变为远远超过荷兰,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为1840年前后,故B项正确;

材料中只是商船数量、军舰数量的变化,无法反映殖民战争,故C项错误;

材料只是提及英荷两国商船与军舰数量的对比变化,没有反映财富流入西欧,故D项错误。

考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

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

①纺织机器: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

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①生产力与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确立了工厂制。

②阶级结构:

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③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地。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①电力的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

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

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②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重点深化]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提供了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2)密切了国际交流。

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国际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1.(2016·

江苏卷,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抓题眼 要求“正确解读”;

读图时要分析年代(1801~1901)、经济类属的增长比率、国民总收入三要素。

数据表明,19世纪的英国,第一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民经济总值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一致。

找错点 英国农业、林业、渔业产值相对平稳,但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说法错误;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与英国的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一致。

答案 D

全国卷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抓题眼 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的研究,从传统上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注重政治制度和自然条件的作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之说能够成立。

找错点 这些观点分别从经济、政治、自然条件等方面说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是只有一种正确合理,A项错误;

研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自然要把重心放在英国方面,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是次要因素,故C项错误;

后期学者的研究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不能以此否定传统观点,故D项错误。

3.19世纪中期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迅速

B.民众财富收入的日益增加

C.政治自由民主化得到发展

D.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解析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厂制度的时间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故D项正确。

4.(2018·

启东期中)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规定:

“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

”这表明(  )

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

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解析 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

根据“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可知美国打击垄断对外贸易的行为,并非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错误;

美国通过制定法律来打击垄断,是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表现,故C项正确;

美国早已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故D项错误。

考点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雏形出现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进一步拓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初步形成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最终形成

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重点深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

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

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

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

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

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2015·

新课标全国Ⅱ卷,33)下表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找错点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仍占据垄断地位;

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没有体现;

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得不出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5.1893~1895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

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

C.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解析 A项是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

B项是材料中该现象的影响,故B项错误;

材料突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加剧,而非经济联系密切,故C项错误;

1893~1895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加剧,陷入关税战、贸易战,故D项正确。

6.《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解析 据材料“19世纪末……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命题点1 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垄断了黑奴贸易,还从非洲源源不断地将黄金、白银运到国内,将美洲庄园生产的蔗糖、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大量地运输到欧洲市场出售。

这反映了当时(  )

A.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B.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C.黑奴贸易引发价格革命

D.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剧

解析 材料仅仅反映了当时荷兰的对外贸易情况,并未说明当时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故A项错误;

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出现的,不是黑奴贸易的影响,故C项错误;

材料中仅仅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并未涉及殖民扩张的加剧,故D项错误。

命题点2 运用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

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

史论链接

⊙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

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但在客观上,殖民主义也为殖民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理解历史发展的原因

命题点3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

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

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

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历史原因的分类

(1)从原因广度上分析: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①主观原因: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

即:

人为的原因。

②客观原因:

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2)从原因深度上分析:

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①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

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②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件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

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

如果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③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

在历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生产关系类从生产力方面入手;

上层建筑类从经济基础方面入手;

政治事件类从阶级、矛盾或社会性质方面入手;

社会意识类从社会存在方面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类从内因入手。

文明冲突和科技创新

命题点4 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影响

“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马克思想要表达的是(  )

A.现代文明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B.资产阶级所创造的文明是伪善不道德的

C.资产阶级不加掩饰地呈现西方的价值观念

D.殖民主义的“传播文明”就是肮脏的奴役和掠夺

解析 根据“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可知,马克思揭示了殖民主义的“传播文明”的实质是奴役和掠夺,故D项正确。

命题点5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展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

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解析 材料阐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工匠和技师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科学家为主,科学对于发明和技术的作用加深,故C项正确。

⊙对殖民国家来说,殖民统治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研究

命题点6 新航路开辟与欧洲的崛起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时认为: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作者认为当时经济全球化(  )

A.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差距

B.以欧洲为中心开始出现

C.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

D.加速了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解析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表明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

命题点7 英国经济发展对社会面貌的改变

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

“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B.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解析 根据材料中“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绅士,说明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故A项正确。

⊙18世纪的英国社会呈现出一种三层式架构,处于社会顶层的是贵族集团,居于社会底层的是下层民众,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中间阶层不断壮大,成为18世纪社会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命题点8 工业革命时期的法国公民的环保意识

在19世纪初的法国,忍受污染还被宣传为一种“爱国行为”,而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开始不再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的享受,而被视为公民的权利”。

这表明(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

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C.政局变化推动环境保护

D.法国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解析 材料中从“忍受污染”到“享受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是公民的权利”是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故A项正确;

无从看出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材料的主旨围绕的是环境问题,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

全面恶化过于绝对,材料是公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觉醒,故D项错误。

命题点9 运用生态史观认识工业革命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

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

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

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

B.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C.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

D.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改进

解析 “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属于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由此可以得出从生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故C项正确。

运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

革命史角度

导致社会关系变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

现代化角度

是人类近代化的标志

整体史角度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文明史角度

工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社会史角度

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

生态史角度

造成资源大量开采,自然环境严重污染

常规型大题

(2017·

盐城市高三三模考试)(14分)近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

材料二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在19世纪五六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