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79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会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远日点(7月初)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

(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区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本P12-P13)

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定义: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换算:

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换算原则:

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

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世纪金榜P6)

区时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换算:

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由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度线

由东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北京时间=东8区时=东经120°

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3、知道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偏转原因: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北半球:

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使地表水平运动

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赤道:

不偏转

偏转

南半球:

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举例:

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参考课本P16-P17)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

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

由23º

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

26'S向南北降低

23º

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

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5、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

(参考课本—p18)

(1)四季更替的成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低纬度地区:

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2)空间分布高纬度地区:

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3)气候四季:

3,4,5月春季(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

四季更替明显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地球圈层结构

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参考课本P26—P27)

外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莫霍界面——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外核,内核)

地壳上层:

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圈层

地壳分层:

地壳下层:

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

(2)岩石圈的结构: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组成物质:

岩石)

(3)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①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②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③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④地幔的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组成,由上而下铁、镁逐渐减少。

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物质,传播速度较慢;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传播速度较快。

(例子:

勘探石油用横波)

第二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参考课本P27-P29)

(1)三大类岩石: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岩浆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

作用

冷凝

凝固

变质岩岩浆

重熔再生

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岩石沉积岩:

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知道内、外力作用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参考课本P29-P30)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热能,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表现形式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3、知道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参考课本P31)

(1)地质构造的概念: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水平岩层受到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修隧道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上升岩块:

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4、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参考课本P32-P34)

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沟谷、戈壁)、风积地貌(沙丘、沙垄);

冰川作用:

冰川侵蚀地貌(U型谷,刃脊、冰斗、角峰)。

海浪侵蚀: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

第三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1、了解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参考课本P35)

(1)低层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

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杂质:

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

17-18千米,中纬:

10-12千米,高纬:

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3)各层的特点

对流层的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其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②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

平流层的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

②大气以水平(平流)运动为主

高层大气:

密度很小,有若干电离层。

2、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参考课本P37)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如下图,其过程包括:

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过程: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

减少气温的日较差;

保证地球适宜温度;

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例子)

A.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B.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选择性散射)

C.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无选择性散射)

D.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3、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参考课本P38)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举例:

城郊风;

海陆风;

山谷风。

(要注意区分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状况)

●热力环流分解: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4、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教材P39图2-2-8,2-2-9,2-2-10)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在三个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近地面的状况)

5、结合示意图,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分布和移动规律。

(参考课本P40-P42)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

00-300低纬环流;

300-600中纬环流;

600-900高纬环流(课本P40图2-2-11)

A、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

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

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

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B、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

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

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C、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

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

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地表形成7压(3低4高)6风(呈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

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

西风较湿)

●极锋:

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北半球,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

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

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海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

亚欧大陆-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洋上低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大陆上

7月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

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海洋上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

1月

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

(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

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

6、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参考课本P43)

●概念理解:

季风是指大范围的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比较:

(教材P43图2-2-15)

地区

东亚

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意义: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7、运用示意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教材P44图2-2-17,2-2-18)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准静止锋——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教材P45图2-2-19)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第四节水圈和水循环

1、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的概念:

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

●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蒸发

●各环节的名称: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大循环)、陆上内循环(水量很少)、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2、理解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

注:

课本P49活动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补给

雨季(我国为夏秋)

降水量

东部季风区

冰雪融水补给

气温(冬季断流)

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

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

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参考课本P48)

水循环的意义:

①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②促进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③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4、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参考课本P49-P50)

(1)定义:

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2)类型: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暖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

(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

(高纬流向低纬)

5、知道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课本P50)

(1)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夏顺冬逆)。

△南半球(400S附近)西风漂流(环球性,性质最冷,规模最大),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性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具体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世界四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

(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自然带的产生。

(参考课本P57-P58)

(1)地域差异

●概念:

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环境是不同的,叫地域差异。

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组合上的差异。

●成因:

取决于各区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组合。

(2)自然带——差异性的表现

●形成(含义):

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水分和热量)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并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自然带。

●特点:

占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因素。

●列表总结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上的地域差异

自然带: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地理环境地理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分异的规律

分布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海陆位置使水分递减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纬度

海拔较高的山

非地带性现象

成因: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

现象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个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参考课本P63)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成因)。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2、理解地球圈层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