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
(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
(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
“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
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
”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
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
(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
(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
迎 洒 望 听 (唱歌)
3. 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
为什么?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
问 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文。
2抄写文 3组词 荡浆推浪 汤桨堆狼
第二时
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文。
学会本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
问 谁安排 (感激)
二、总结文
1.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 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
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教学反思:
本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
在教学第3小节中,我采用多元化联系,情感牵引,突破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抓住尽情欢乐,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是尽情欢乐?
孩子们有的说是开开心心地玩,有的说是痛痛快快的玩。
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回答幸福快乐。
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多拘泥于父母、老师等范畴。
我进一步引导,父母、老师可以给你创设幸福的生活,但能给全国的小朋友创造幸福的生活吗?
将孩子的思路拓展开,明确是党给予了我们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此孩子们的感受还是浅层次的。
为此,我作了两个情感牵引:
一是体会文中我们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
我动情地描述了旧社会孩子们穷困潦倒的生活窘态与新社会孩子们成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两种状态的强烈对比,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深深地体会了党的伟大、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文中的我们对党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是联系实际,说说现在的我们感受到了党的哪些关怀?
孩子们在讨论交流中,联系自己在花园式的学校里学习、免费享受义务教育等事例,切实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与恩情,由衷地产生了对党的感激之情和热爱之情。
两种情感牵引,使得难点进一步突破,孩子们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发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字词教学有些忽视,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
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教学更完美。
这是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时。
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
1~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
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
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
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文(1-)(6-8)(9)。
(3)文写了一什么事?
(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
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
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
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自读§
1~,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下堂再学习。
1、细读§
1~,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
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
同学们,上节我们已经读通了§
1~,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
1~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
聪聪怎么回答的?
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
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
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
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
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
有字词典) 爸爸:
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
(板书:
无字词典) 板书:
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读爸爸说的话 讲:
这不是……吗?
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
(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
)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就是……解释。
) 6、指名朗读§
3~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
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
6~8 爸爸说:
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
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 板书:
惊涛拍岸:
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
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
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
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4、描红 、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板书设计: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学会查无字词典》是一篇教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
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但关系到本单元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到今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方法的掌握。
因而,在前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确定了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教学。
堂上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我为之振奋,惊喜之余,我也有所感悟。
一、多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
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与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不同的人就同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达。
在教学文的第九自然段时,需要理解爸爸意味深长说的“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意思。
教学到这,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提醒学生联系上文仔细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不一会儿,有个学生站起来说:
“有字词典是指我们查词语意思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无字词典是指我们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又有学生说:
“有字词典是指用来查找的工具书,无字词典是指我们的生活”,还有的同学说:
“有字词典就是我们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无字词典就是我们每一天看到的自然现象和所遇到的事情等”&
#8222;
&
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看到学生独立自主的不同的感悟,我倍感欣喜。
3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背诵文。
⒉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第一时
一、导入新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文。
⒈轻声读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认读生字“径”“飘” 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
⒊指名读文。
⒋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
理解“远山”“石径”“斜” 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称为“寒山”?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⒋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
(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复习 ⒈背诵《山行》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⒈揭题,解题。
⑴板书题。
⑵指名读题。
⑶解题。
⑷介绍作者。
⒉自学文。
⑴轻声读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⑵自读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
⑵指名读文。
⑶质疑。
⒋理解每句话。
⑴理解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
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
指名回答。
⑵学习第三、四句。
指名读三、四句。
回答问题。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⒌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
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⒍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
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
⒎指导书写。
三、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
⒉背诵文。
⒊抄写词语。
学习古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
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2.在读通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
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2学会本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文,理清脉络,了解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
生字卡片;
录音磁带;
一片树叶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
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
你们喜欢叶子吗?
觉得叶子美吗?
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做一片美的叶子
二、初读文。
1配乐范读文。
2学生自读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
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
秋天变黄;
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1练读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凭借对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1、请学生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异奉置输2、读句、读文。
二、细读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 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