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师恩难忘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师恩难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师恩难忘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搜集资料:
(1)名人尊师的故事。
(2)赞美老师的诗句、成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3至7自然段,感受老师上课的情景,初步体会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男孩上课时常常低着头画着什么。
有一天,他看见那位男生好像又画着什么,他边读课文,边走到那位男孩身边,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
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男孩课后再做些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
奇怪的是,自此那位男孩上课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而且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这位教师用自己的宽容、智慧和无私的爱心,对男孩加以鼓励和引导,点亮了孩子的心灯。
他的做令我们敬佩。
2、在我们入学后的这几年学习中,哪位教师因为什么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请用一句话概括地介绍。
(生交流)
3、中国著名作家刘绍棠,在他成名后还念念不忘他小学时的一名教师,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和他一起走入当时的课堂。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指名读题
2、提问讨论:
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的?
从题目看,你认为重点应写什么?
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
3、再读题目,突出“恩”和“难”,读出情味。
4、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描写当年老师上课情景的段落。
谁来读一读这些段落。
(指名分别读3、4、5、6、7段)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流利课文。
同时老师讲明第5自然段应含有这首小诗。
冒号在这里表示解释,因为是一首诗,因此单独另起一行。
6、谁愿意读一读最后集中抒情的两段?
7、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在文章的哪一段,谁来读这段?
注意读准多音字。
板书:
“正”的两个音。
学生说说它们的不同意思。
过渡:
正月开学,上课是怎样的情景呢?
让我们走进课堂。
三、精读课文§
3—§
7。
1、默读第三-七自然段,想:
(1)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2)诗和故事有什么关系?
(交流)
2、学习§
4、5
(1)请你娓娓动听地给大家讲讲田老师编的这个故事。
(提问: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学生练习)
(2)指名读。
(该怎么读?
评价并指导)
预设:
指导描写人物语言的两个句子。
①小女孩难以抑制的内心喜悦。
这么多的花,越数越开心,前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和我们平常看到的使用方法有什么不同?
②妈妈耐心地教育。
(3)你觉得田老师这样上课怎么样?
(评价)
3、学习§
6、§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2)田老师讲的课让我入迷,恍如身临其境,这里的“身临其境”查字典是什么意思?
在课文中这个“境”指什么?
“身临其境”什么意思?
用在这里说明什么?
(3)这段里还有哪个词也表达了这样的作用?
(捅)
比较:
如果把“捅”字换成“拍”或“碰”好不好?
为什么?
(4)田老师的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结合你的成长历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比喻句的?
(交流)想到杜甫的哪句诗?
你感觉到“我”对田老师怎样的情感?
(4)指名读§
7,读出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
(5)提问:
写田老师上课的情形,在这里却写我听课的样子及听的故事对我的影响,为什么呢?
这是什么写法?
4、跟着刘绍棠一起走进当年的课堂,聆听田老师娓娓动听的故事,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地对田老师生发敬佩之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交流并再次读题目)
做一名老师是多么自豪呀!
你今天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生字的写法呢?
四、完成作业
1、生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的写法。
2、完成描红和习字册。
3、积累赞美老师的名言。
第二课时
感受“我”对老师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1)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滋润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恭恭敬敬、终身难忘
2、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什么?
田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如春雨点点滋润我的心田,让我终身难忘,敬佩不已。
二、精读§
1、§
2
1、自读§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我”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
2、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
(1)“教四个年级”、“17岁就开始教书了”表现“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2)师:
下文也充分展示他是一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教师,表现在哪儿?
(编故事、讲故事、引人入胜)
3、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刘绍棠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指名读§
三、精读§
8、9
1、默读,思考:
哪些词语表现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句子的方法是什么?
(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3)这个句子抓哪个词,可以联系哪些内容?
(往事、感谢、文学的种子)
(4)交流:
(5)让我们做一回刘绍棠,怀着感恩之心,读一读这两段。
(6)师小结:
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我的心田,开启我的智慧,打开了我想象的闸门。
让我从小就喜欢上文学,因此,几十年过去了,我看到老师还是恭恭敬敬、万般感谢,真是终身难忘呀。
四、总结全文,发散联想。
1、读课题。
作者难忘的究竟是什么?
2、出示填空进行语言训练
因为田老师_____________,所以“我”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些名人尊师的故事,小组内交流。
五、拓展阅读,比较写法
1、提供《点亮心灯》这篇文章,自读,思考:
写了什么事?
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2、与《师恩难忘》比较,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通过事情赞美老师。
不同点:
《师恩难忘》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更容易表达对教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点亮心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写,更易于评价。
六、读写话题
1、选取《点亮心灯》中的第一个故事,展开想象,替成名后的姜·
米歇尔给当年图书管理员所在的图书馆馆长写一封感谢信,注意信的格式,内容具体。
2、读了《师恩难忘》一定也引起你对某位老师的怀念或赞叹之情,选一位令你难忘的教师,学着刘绍棠的写法,写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春雨点点滋润心田
恭恭敬敬终生难忘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情趣,触动学生的情感。
既检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又检查了读课文的情况。
从重点段入手,感受上课的情景,因为生动有趣让我难忘。
咬文嚼字,通过“我”的表现,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体会用词准确
体会写作方法。
利用学生此时涌动的情感,进行扩散性思维。
通过复习词语再次感受我的敬佩之情。
让学生明确写作字里行间都应渗透作者的情感。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感激之情,同时训练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在读故事讲故事中受到尊师的熏陶。
再次感受感恩之心,
体会不同的写法。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
教后反思
相关搜索:
刘绍棠见《教师参考用书》参考资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
我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
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
现摘编几个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以餐读者。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
“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
“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
“叶老师”。
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接见老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
“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
”彭总说:
“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
“解放军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
1902年至1909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06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仍从百忙中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推荐阅读: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
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
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
当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正为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
于是,她看着图书管理员说:
“等我长大。
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
”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小女孩谦虚点,而是鼓励她:
“如果你真的写了书,把它带到我的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把它放到柜台上。
”10岁女孩自信地说,她一定能做到。
38年过去了,经过许多挫折和失败,姜·
米歇尔的书终于出版了。
但是那位特别的图书管理员已经去世,小图书馆也扩大建成了大图书馆。
姜·
米歇尔给图书馆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10岁那年发生的事对她的人生意义有多么重大,希望能允许她带两本书给图书馆,以此表示对那位鼓励过她的管理员教师的怀念与尊敬。
图书馆长热情地欢迎她,把她的书放在了图书馆的柜台上,还附上了解说。
米歇尔激动得泪流满面。
10岁女孩的梦想与名作家终于合二为一。
老图书管理员的一句话,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女孩心中的希望,激励了她孜孜以求的一生。
无独有偶,有位教师发现一位男孩上课时常常低着头画着什么。
显然,那位教师并没有因为男孩子的恶作剧而大动肝火,加以指责、训斥,甚至变相体罚,使其情绪低沉、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发现了学生的美术天赋,并加以鼓励引导,用自己的宽容、智慧和无私的爱心,点亮了孩子的心灯。
使孩子能辨清方向,认准目标,奔向了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