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51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校对稿).docx

万篇公文素材免费用,几百部党建活动模板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启示

谢春涛

同志们,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谈一谈我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的体会。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8年了,现在在世界上诸多的政党当中,有这样长党龄的党不多了,中国共产党已经连续执政70年了。

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连续执政70年的党不多,一个是苏共,一个是墨西哥革命制度党。

但他们连续执政历史早就结束了,甚至有的已经不存在。

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有如此成就的党,可以说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这就是今天这个题目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国可以说是政党林立,据不完全统计,也没有办法完全统计。

当年有过二三百个政党,当年成立一个党很容易,消亡也很快,有的党在历史上就没留下什么痕迹,而中国共产党虽然成立的时候人数很少,现在有人精确的统计出,当年总共58个党员。

力量很小,甚至党成立这件事,当年都没几个人知道。

但是就这么个党,经过28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全国执政地位,战胜了各种强大的敌人。

背后什么原因?

我觉得简单的说,就是党依靠自己正确的政策、模范的行动,赢得了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支持。

具体来说主要靠了四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方面努力,坚定的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一个党必须爱国,不爱国的党老百姓绝不会拥护支持。

而当年的爱国很重要的就得表现为抗日。

在抗日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表现得是好的,比当年的中国国民党要好得多,这个好起码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说。

1.第一个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

9·18事变的第三天,中国中央就发出声明,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后来又多次声明,承诺如果国民党停止内战,共产党愿意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愿意把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愿意把自己局部执政的区域变成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下的边区或者特区。

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建立跟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有直接关系,而在这件事上,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退守到了关内,后来被蒋介石派去打红军,打的过程中东北军吃了败仗,团长级的干部被红军俘虏了,红军经过教育放走了,让他给张学良捎话,应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尤其是你东北军得收复自己的故乡。

很快,仗不打了,张学良建立了同周恩来的直接联系,东北军给了红军很多帮助,比如说提供金钱、提供武器弹药、提供医疗用品,甚至张学良本人还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当然最终没有入。

张学良要入党这件事,中国共产党当年不敢独立自主的决定,要请示共产国际,结果斯大林不同意。

在斯大林看来,中国共产党怎么能要大军阀呢?

周恩来只好婉言解释,留在党外合作可能更方便,但张学良晚年留下的口述史,非常明确地讲,他就是共产党,他觉得他已经入了。

蒋介石很快看出名堂了,明摆着张学良,包括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剿共不积极。

所以1936年12月,蒋介石带了一批心腹大员到西安去督战,他做好了准备,如果这两位不听劝,就把他们的部队调开,把自己的嫡系调过去,张杨苦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但遭到了蒋介石严辞斥责,他们就把蒋介石扣起来了。

事变发生后,张杨紧急致电中共中央,希望派负责任的领导人来商量怎么办。

周恩来代表中央去了西安,提出了和平解决的主张,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放他回去。

张杨本来也就是这个目的,蒋介石及其谈判代表,这个时候也只能答应条件,所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这首先是张杨的功劳,他们两位为这件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张学良丧失了大半辈子的自由,杨虎城就更惨,被蒋介石的特务杀死了。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功劳。

中国共产党人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尽管跟蒋介石有深仇大恨,蒋介石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心血,但还是愿意放掉他,就是为了抗日,功劳无论如何记不到蒋介石头上去,他完全是被迫的。

在这之前蒋介石明确提出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他也声称抗日,但抗日在他这有个前提,安内!

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只要中国共产党没消灭干净,内战一定要没完没了的打下去。

2.第二个好。

抗日民族统战线能坚持8年之久,也得益于共产党人的努力,得益于共产党人的委曲求全。

抗战之初,国共再度合作,红军被改编成了八路军新四军,被国民党派到了敌后,日本人占领的地区。

当年蒋介石的意图很多人看得清楚,你共产党不口口声声要抗日吗?

我就给你机会,让你到抗日最前线,让你到日本人占领的地区,我打了10年内战没能消灭你,就让日本人跟你打去。

毛泽东看不懂,当然看得懂,但看懂了也得去,否则没法向老百姓交待的。

所以中共中央一开始就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游击战——能打的时候就打,不能打的时候就跑。

否则单靠八路军新四军队长部队装备又很差,跟日本人硬碰硬,这样的仗打不起。

用游击战的战法,不光没被日本人消灭,反而迅速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开辟了大块的根据地,部队人数也迅速扩充。

刚出兵几万人,到了40年就变成了五十几万人。

这个时候蒋介石担心了,担心战后共产党跟他争夺天下,所以在抗战的中后期,蒋介石发起的一些反共摩擦,最厉害的是皖南事变。

新四军的军部及其直属部队奉命北撤,居然撤进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军长叶挺被扣,9000人中只有千把人突围出来,剩下的基本被消灭了,这是非常严重的反共阴谋。

新四军为什么北撤?

为了合作抗日大局,蒋介石一再要求新四军全部撤到长江以北,八路军全部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作了让步,新四军北撤的路线是跟国民党商定,但是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事件发生后,延安群情激奋,很多人向中央建议要集中优势部队,不惜同国民党决一死战。

好多同志认为,又到了大革命后期4·12反革命政变的时候,但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跟当年不一样了,当年几乎是手无寸铁,今天已经有了几十万部队了,可以跟国民党斗一斗了。

但中共中央反复权衡,拒绝了这些建议。

中国决定军事上采取守势,准备应付国民党反动派,可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恐行动,政治上采取攻势,像国统区人民,像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这一招奏效了。

在各方的强大压力之下,蒋介石不得不公开承诺,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

所以内战没有爆发,抗战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显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功劳。

3.第三个好,共产党的部队消灭牵制了大量日伪军。

现在我们偶尔可以从互联网,从微信上见到有人这样的说法,当年国民党的部队打了很多大仗、硬仗,战场上牺牲了上百位的高级将领,共产党的部队大仗只打过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牺牲的将领只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这么说的意思不难理解,似乎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游而不击,没干多少事,抗日主要是国民党干。

不是这样的情况,共产党的部队大仗确实打得不多,这跟部队身处敌后,人数少,装备差密切相关。

但是小战打了很多,游击战打了十几万次,积小胜为大胜,战果也是辉煌的,战场上牺牲的授军衔的少将以上的将领确实不多,是因为国民党授衔的将领一共也没几个,好多人国民党没给军衔。

但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在战场上牺牲的高中级将领也是很多的。

这支部队战略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美国人、苏联人,更不用说国民党人是个很大的支持。

抗战的大部分时间,蒋介石在重庆呆得很安稳,为什么待得住?

就是因为大量的日军主力被共产党的部队拖住了,他没有能够打到重庆去。

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虽然打得很艰苦,但最终能打赢,也跟共产党的部队把很多日军主力拖在中国战场也有关系,他没有能够更多的调到太平洋战场。

对苏联的援助就更大了。

我们如果哪位同志去过内蒙古的海拉尔,黑龙江的虎林、东宁,会知道这几个地方有规模巨大的地下要塞,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强占中国劳工修的,目的是打苏联。

斯大林很清楚也很担心,因为他在西部战线已经遭受了德国法西斯的重创,如果日本关东军在远东地区也向他们发起进攻,真的难以承受。

但关东军的进攻始终没能发动起来,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牢牢地拖住了日本关东军,所以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之后,派红军部队到东北来帮助我们消灭关东军,我们首先帮助了他们,作用显然是巨大的。

这些年来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研究二战的学者,看清了东方战场的作用,看清了敌后战场的作用。

4.第4个好,共产党的部队英勇抗日,绝不投降。

虽然共产党的部队人数少,装备差,但表现是好样的。

现在如果我们去找当年共产党的部队成建制地投降叛变日本人的事,几乎找不着。

而国民党的部队这样的事可太多了。

前些年抗战胜利纪念的时候,有一家大报曾经用了不止一个版的篇幅,登了一篇文章,讲了一件我们中华民族当年丢人的事。

二战反法西斯国家当中,我们曾经是唯一一个伪军的数量比侵略军的数量多的国家,那不丢人吗?

我们在影视作品上都可以看得清楚,日军一个小队就能控制我们一个县,战斗力那么强,不就是因为有大量的汉奸伪军,帮助他们奴役中国人。

伪军哪来的?

不都是所谓国军变的吗?

汪精卫汉奸政府不也是原国民党人组成的,光中央委员就十好几个。

所以我们看比下来,你国民党做的怎么样?

不怎么样。

共产党的部队宁愿战死也不投降。

比如说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将军就是战到最后一个人,弹尽粮绝,壮烈牺牲的。

他牺牲之后日本人解剖他的遗体,发现肠胃里头一点粮食都没有,只有树皮草根棉絮,日本人肃然起敬,没想到一个人的意志能坚定到这种程度。

再比如东北抗联八女投江,8位女战士宁愿跳进江里淹死,也不做俘虏。

再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宁愿跳崖摔死,也不投降。

还有新四军刘老庄连,一个连82个人全部战死,共产党的部队里头这种事很多。

我们今天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的人不认可这个说法,包括海峡对岸的一些中国人,似乎我们这个说法夸大了自己的作用。

我觉得没有夸大,我们没说国民党没抗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民党的作用说得恰如其分的,一点没贬低,这方面我们做的比他们好多了。

我们也没说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当年名义上我们还要接受蒋委员长的统一指挥,我们肯定领导不了蒋介石。

我们说中流砥柱,是说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个说法我认为毫无问题,这是我们第一个方面的努力。

第二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当年毛泽东对农民问题是看得很透的,在他看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谁把这部分人争取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靠什么争取?

靠满足他们的土地诉求。

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抗战时期,为了争取地主富农一同抗日,改成了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又变成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农民。

无论怎么改,农民都明白,这个党是为农民谋利的,这个党领导的军队就是农民的子弟兵,所以能参军的就得参军,不能参军的也得支前,否则国民党来了,还乡团的人来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当年的老百姓死心塌地的支持中国共产党。

在这我想讲一个我的老家山东沂蒙老区的故事。

大家知道我的老家涌现出过红嫂式的人物,事迹很感人,但是我认为沂蒙母亲的事迹比红嫂的事迹更感人。

沂蒙母亲叫王焕于,当年徐向前、罗荣桓先后在他家里住,王焕于和他的家人和乡亲们一起为八路军养孩子,为指挥员养孩子,还养烈士的遗骨,最多同时养了几十个。

他的儿媳妇刚生孩子不久,他就关照儿媳妇,奶水得先紧着烈士的遗孤喂,万一咱们的孩子饿死了以后再生,而烈士的遗骨如果饿死了,人家绝后了。

当年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山东农民的心目中,如果一个人绝后了,这事太严重了。

后来为了养别人的孩子,沂蒙母亲的亲孙子亲孙女先后饿死过4个,今天听来就天方夜谭一样,但当年就真实的发生了。

老太太活到101岁,1989年的时候去世的,他生前有些人问过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在老太太看来很平常,不就应该这么做吗?

人家八路军这些外乡人,当年主要是南方人,到山东打鬼子,有的人连命都送上了,他们留下的遗孤,你能不给人照顾好吗?

照顾不好,良心上过得去吗?

老太太就这么想的。

去年沂蒙母亲的儿媳妇,就是当年自己的孩子饿死的女性也去世了,他是活到了103岁,活得更久。

我们不是有句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