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493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地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3)经线和纬线的关系是垂直的(南北两极点除外)。

例1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是等长的

C纬线长度都相等D所有纬线都是个圆圈

例2地球仪上的经线:

A都是圆B长度相等C指示东西方向D与纬线斜交

例3有关纬线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仪上能画无数条纬线

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圆

C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相等

D沿同一条纬线不变方向向前走,一定能够回到原出发地

例4地球仪经线和纬线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一定比任何一条纬线长

B所有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相交

C沿某一条经线或纬线一直往前走,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D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

学点五经纬度的划分(书本P6)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上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经纬度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掌握经纬度划分的起点、方向、度数以及代表符号。

纬度划分的起点是赤道,即0°

纬线,以赤道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划分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经度划分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即0°

经线,以它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划分出180°

以东称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

(1)经度(见书本P6图1.10)

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

经度共360°

,本初子午线为0°

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80°

,东、西经180°

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

经线。

(2)纬度(见书本P6图1.11)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赤道是0°

纬度,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

,即北极点;

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

,即南极点。

例1有关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零度经线

C赤道是东西经的界线

D赤道是0°

纬线

例2本初子午线是:

A是东、西纬度的分界线B是0°

经线

C是最长的一条经线D和0°

经线组成经线圈

例3纬度和经度的最大值分别是:

A0°

和180°

B90°

C0°

和90°

D90°

和0°

例4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例5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A

A10°

SB20°

NC40°

SD60°

N

例6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点:

BD(双选)

A不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纬度

B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不同的纬度

C可以有相同经度和纬度

D可能有相同的纬度和不同的经度

学点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书本P7)

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又位于地球的中部,它能把地球平均分成两个半球,因此赤道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因南北纬的界线也是赤道,所以北纬都在北半球,南纬都在南半球。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但因由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所以这个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

20°

W——0°

——160°

E;

西半球:

160°

E——180°

——20°

W

怎样判断一点位于东西半球:

若一点的西经度小于20°

,则位于东半球,反之;

若一点的东经度大于160°

,则位于西半球,反之。

例1下列地点中,属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A.10°

S、19°

WB.40°

S、5°

WC.30°

N、160°

WD.35°

S、140°

例2某人站的位置既不是东半球,也不是西半球;

既不是南半球,也不是北半球,那么他站的位置是:

CD(双选)

A:

经线和0°

纬线的交点上

B:

180°

C:

W经线和0°

D:

学点七经纬网的作用(书本P8)

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所有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经纬网。

我们研究经纬网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1)指出经纬度数,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如:

北纬20°

,西经40°

是指下图中的A点。

因为北纬度数一定在北半球,所位于赤道以南的B点和赤道上的D点一定不符合北纬20°

这个条件;

而剩下的A、C点中,C点位于0°

经线上。

(2)报出地点,能说出该地的经纬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学点一地球的自转(书本P9)

地球的自转

(1)定义: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地方时刻差

例1地球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长短C昼夜的更替D昼夜

例2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地球的北极上空是顺时针D地球的南极上空是逆时针

例3假设地球不自转和公转,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同一地点没有昼夜交替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全球各地都有极昼极夜D同一地点有昼夜更替现象

学点二地球公转的特征(书本P11)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公转。

一年。

(4)特征: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其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配不同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D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昼夜的更替时自转的结果

学点三地球的公转与四季更替(书本P11图1.19)

地球绕日公转时,由于地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

,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

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

所以北纬23.5°

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

当太阳直射点南移到赤道时,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继续南移到最南界线是23.5°

S,正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北移。

所以南纬23.5°

纬线被称为南回归线。

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

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

以北的和南纬66.5°

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

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3、4、5三个月是南半球秋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冬季,9、10、11三个月是南半球春季,12、1、2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夏季。

1月份当我们放暑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7月份当我们放暑假时,澳大利亚放寒假。

例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学点四地球公转与五带的划分(书本P12)

五带的划分

(1)划分的依据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五带的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热量少,气候终年寒冷

大多数月均温在0°

以下

北温带

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得到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太阳直射现象

获得热量多,气候终年炎热

大多数月均温在20℃以上

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第三节地图

学点一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2.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

①在实际使用中,图上距离常用厘米做单位,而实地距离常用千米做单位。

计算比例尺时,首先要统一单位制。

②单位互化的简便方法是厘米变千米,在厘米数后面相应地减去5个0,千米变厘米,在千米数后面相应地加上5个0。

③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它只是一个比值。

3.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及内容详细的关系: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或略

大比例尺

详细

小比例尺

简略

4.表示方法: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即文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文字比例尺

直接用文字来说明地图与实地在长度上的比例关系,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2)数字比例尺

也叫分数比例尺,它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关系,例如“1:

1000000”或“1/1000000”。

这种比例尺的特点是:

分子与分母为同一单位(通常是厘米),且分子为1,便于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线段比例尺

即在地图上画一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例如:

这种比例尺的特点是便于直接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省去了数字计算过程,但是容易造成比较大的误差。

5.三种表示方式的转化

这三种比例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文字比例尺可转化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可转化为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可转化为文字比例尺。

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尺,不存在根本的差别。

文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1:

10000000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500000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1000000

学点二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

1种类

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平面上主要有四个方向,它们是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指向标定向标、经纬网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

(1)指向标定向标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

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和箭头相反的方向是南方,箭头垂直的方向的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2)经纬网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经纬网是平行线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第一,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但在同一条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纬线上,凡是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一方为东方,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一方为西方。

第二,在东经或西经范围的两地东西方向可根据经度的大小来判断。

在东经范围内,因经度的度数排列顺序是自西向东,由小而大,所以经度数字小的地方应在经度数字大的地方的西边;

反之,在西经度范围内,因经度的度数排列顺序是自东向西,由小而大,所以经度数字小的地方应该在经度数字大的地方的东边。

第三,如果两地分别位于东经和西经范围内,就不能用经度的大小来判断方向了。

此种情况下两地之间的方向判断,应根据两地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东西方向,不能用两地间的最长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②经纬网呈曲线的情况:

在经纬网画成圆弧形的地图上判断方向,难度较大。

此时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理清每条曲线的经度数值和纬度数值。

如上图中,据图可知左上角应为南极点,B与D同在130°

E上,故B在D的正南方。

A与B、C与D均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A在B正东方,C在D正东方。

A与C的位置关系为A在C的东南方,C在A的西北方。

③经纬网呈同心圆的情况下,如下图:

在北半球内,表现为逆时针方向者为东,顺时针方向者为西。

而在南半球则完全相反,顺时针方向者为东,逆时针方向者为西。

(3)一般定向法:

在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法,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学点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做注记。

学点四地表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与相对高度:

(见书本P16图1.27)

1.海拔:

以海平面为基准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2.相对高度:

地球上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例1下面表示海拔高度的是:

A我们教学楼有16米高

B小明高168厘米

C泰山主峰高1532米

D小张比小李高3厘米

例2孔子曾曰:

“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实泰山海拔只有1545米,因为它屹立在华北平原上,与周围相比,(相对高度)很大,才显得特别雄伟而有气势。

学点五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特性:

①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地点,海拔高度相同。

②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③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

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反之,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书P16图1.29)

A.山顶: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B.山脊:

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C.山谷:

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D.鞍部: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E.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2.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深度相等。

(3)作用: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

3.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

(1)平原(低而平)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具有这种特点的为平原。

(2)高原(海拔较高,面平边陡)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具有这种特点的为高原地形。

(3)山地(高而陡)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具有这种特点的为山地地形。

(4)丘陵(低而缓)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具有这种特点的为丘陵地形。

(5)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数值,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具有这种特点的为盆地地形。

学点六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1.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指以等高线(或等深线)图以基础,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2)设色的原则

是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绿、黄、棕等颜色分别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以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该法的优点是能概括地表示图内区域的地形大势,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平原、丘陵、山地等分布状态便一目了然,很方便阅读。

目前,我国常用的地形图,200米等高线以下为深绿色,200~500米等高线间为浅绿色,500~1000米等高线间为浅黄色,1000~2000米等高线间为深黄色,2000~3000米等高线间为浅黄色。

雪线以上的部分为白色。

2.地形剖面图(书本P18图1.32)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下图所示。

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

学点七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书本P19~21)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学点一世界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

学点二七大洲、四大洋(对照书本、地图册上的地图掌握)

1.七大洲

(1)概念: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大陆:

面积较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

大洲: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地球上的七大洲

按面积大小的排序如图所示,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七大洲的分布

赤道穿过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

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和欧洲。

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

主要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洲、非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和大洋洲。

从东、西半球看,七大洲中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地跨东、西两半球。

(4)洲际界限

亚洲与欧洲的陆地上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四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地球上的四大洋

按面积大小依次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3)四大洋的分布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五大洲之间;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五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四大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洲之间。

第二节海陆变迁

学点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导致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

其中,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最主要的原因。

人类活动只是局部小范围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学点二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他从世界地图上“偶然发现”了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非常吻合,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并为此进行了探险考察、寻找证据,最终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重要证据:

①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②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大陆的古老层具有相似性。

③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许多动物具有相似性,即生活在浅海中的海牛及不会飞的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①大约两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原始大陆分离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学点三板块构造学说

魏格纳在大陆漂移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但是大陆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