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465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x

道德与法治课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新新理念理念与与新新教法讲座教法讲座专题一: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理念专题一: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理念目录目录CONTENTS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二课程改革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变化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新理念4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倡课程综合化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及合作学习的机制1.“立德树人”是课改的核心;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大教育、大课程的关系;统筹好各个学科育人功能和作用;3.统筹好各个教育环节和各个方面要素,发挥合力;(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学业评价的作用等配套进行)4.突破难点,具化中国学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品格;(核心素养)5.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压缩必修(基础性)、扩大选修(多样性)注:

这一点主要是对高中教育的定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教育部目前对课改提出的新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关键能力能力。

明确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学科本位位”和和“知识本位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目标不断努力。

人文底蕴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健康生活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全面发全面发展的人展的人文化文化基础基础社社会会参参与与自自主主发发展展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价值的集中体现。

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10二、课改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20012001年课年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德育课程,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德育课程,1515年来,年来,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立足于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立足于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使这门课教学发生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使这门课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一)“教学范式”的转变调查、实验、交流、讨论、表现和汇报等正在成为品德课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思考。

(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上课不是讲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过去“静态地听”转变为“动态地学”。

小组合作、探究和体验等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交流分享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研方式的变化校本教研成为常态、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网络教研品德课教研网页、“品德课QQ群”、“品德课微信群”等,使教研变得省时、高效、快捷,加强了教研员与教师的及时沟通。

参与式教研对课例的研究不是重在评优劣,而是重引起思维上的火花,让上课老师轻松上课,听课教师自由发表意见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新理念20162016年年44月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将教育部发出通知,将原小学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初中、初中思思想品德想品德课统一更改为课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

课。

20162016年年66月月教育部教育部、司法部司法部、全国全国普法普法办办联合颁布联合颁布了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2016年年99月月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在全正式开设。

课在全正式开设。

17本课程的理念来源于两个课标与一个大纲本课程的理念来源于两个课标与一个大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18

(一)生活德育理念

(一)生活德育理念过去的德育课程存在着理性化、知识化、学科化等诸多问题,在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改革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型。

具体表现课标及教材框架的设计,改变以往以德目为逻辑的体系,初步架构了生活发展的逻辑体系课程内容从儿童生活的角度来选择教材主题不是以道德知识、规范说理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发与儿童生活更加贴近的课程资源生活德育理念生活德育理论要求学习者成为生活的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

从生活和道德学习的视角看,在课程学习中存在有两种不同身份学习者:

一是作为生活旁观人的学习者二是作为生活当事人的学习者“台下看戏”、“隔岸观火”,说起话来是“纸上谈兵做起事来“知行不一”学生不是生活化学习,而是作为生活旁观者的学习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成为生活和道德问题中的当事人。

教室中作为学习者的“我”(学生)应与课程内容所呈现的生活事件中的“我”相交会,让两个“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进行融合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尊重儿童尊重儿童1.把孩子看做一个正常成长的人,不是家长把孩子看做一个正常成长的人,不是家长和老师的作品及成功标志。

和老师的作品及成功标志。

2.要要给孩子给孩子创造创造最好的成长方式。

最好的成长方式。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25“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精彩!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26无论是教材或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营造一种儿童文化,倡导教师在儿童文化中教育儿童。

我们要“走近儿童,走近些,再走近些!

”鲁洁(三)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儿童主动参与的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

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要贴近主题,活动形式要服从内容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不能为活动而活动2.重视活动的整合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3.开放地组织活动要注意与家庭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儿童开阔视野。

3.开放地组织活动将课堂置于社会场景中,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将课堂置于自然场景中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四)有效的道德学习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困扰我们多年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知行脱节?

学生为什么常说空话和套话?

问题一我们时常听到学生在课堂上说套话、空话、大话,满口成人腔,缺少童真童趣。

问题二结果: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行脱节,心口不一。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塑造。

教育的“三多、三少”现象,即:

“假话多,真话少”、“假情多,真情少”、“说的多,做的少”很大程度上,是教师逼着学生在课堂上说假话。

案例不酗酒傍晚,小强和同学一起去郊游,随行同学带了一些白酒,同学们都兴致勃勃拿出杯子准备喝酒。

小强觉得这样做不对,他该怎么办?

两种德育思维模式导致不同的引导方法36

(1)认识酗酒的危害性

(2)学生行为选择的困惑点(别人笑他、失去朋友)(3)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策略(我找借口不喝)

(1)强化对酗酒危害性的认识

(2)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思考应该怎么做(口号式的教学)常见的教学引导思路有效教学的引导思路这样教育的结果学生课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他们在课堂上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能够察言观色,说出成年人想要的答案。

同时,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

有效的道德学习一能对学习者的生活和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学习二能使学习者体验到愉快学习过程的学习三真实的教学,是一种真教育有效的道德学习教学内容不是虚构的、不是超现实的、只有正面而没有负面的教学形式与内容相稳合,而不是作秀教学效果学生内心有感悟和触动、话语真实、朴实,不是急功近利的口号、空话、套话教师应做到教学语言朴实、不说套话和空话问题设计生活化、不引导学生说空话和套话过程评价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教学总结要平实、不要人为拔高(五)自主的道德学习人的一生中会遭遇到许多的道德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对生活做出合理的选择。

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分析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学生不应当是简单复制信息的“美德袋”,而应是主动建构。

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重点不在知,而在于信,必须重视课内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统一。

(五)自主的道德学习4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

让学生在解惑中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在行为比较和利益权衡中,提高道德思维能力。

在行为决策中选择恰当的方法,提升生活智慧。

帮助学生在行为决策与践行中提升道德智慧案例:

我们并不拥有无限通过看数字、读地图、看图片,读柱状图,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我国可耕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再设想结果,最后探讨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获得感悟和认知。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两难问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要不要见义勇为”“要不要拾金不昧”“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了车,是否该让座?

”(五)自主的道德学习自主的道德学习要求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能力、道德分析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决策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回避适当的经验传授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德育课程也必须有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

陈述道德生活的故事,历史文化事件,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习惯、传统。

告诉学生能理解的道德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法则等等。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48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今年9月又在中小学起始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9如何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

是道德与法治课要研究的重点。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0加强法治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学法:

了解相关法律常识。

尊法:

尊重和敬畏法律。

守法:

按法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用法:

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监督公权力的行使。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1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法治教育进行法治教育,引,引导导学生参与、互动、思辨、创学生参与、互动、思辨、创新,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新,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惯和行为方式。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2在目前教材还没全部更换的在目前教材还没全部更换的情况下,老师们可在教学中结合情况下,老师们可在教学中结合相关教育融入法治教育。

相关教育融入法治教育。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