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135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Word文档格式.docx

1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治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12、毛泽东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大力自主

1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这个评价对于同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15、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16、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7、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18、“三个代表”形成条件?

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十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9、“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0、科学发展观产生必然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or意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和心思以人为本,基础要求是全面协调课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a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9、17、18题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第21、22题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第一次用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提出)

3、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4、实事求是是党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是变得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6、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2)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7、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另一发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9、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原因: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2)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10、邓小平指出: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1、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时间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思考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第4、6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核心?

第8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革命性质: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革命的对象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品弄死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6、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特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

三是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生于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原因: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8、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商业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大众的文化

9、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汾西路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0、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时机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1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2、农村包围城市、五专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可能性原因?

1)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5)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1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强有力保证

14、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

15、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是坚持有理、有力、有节的原则

16、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7、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原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18、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密切联系群众③批评和自我批评

19、毛泽东指出: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第3题

领导权问题:

课本P72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第14、19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布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布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社会主义改装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P96-102

2、我过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6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提出)

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当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4、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①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③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作用:

推进、先导、决定)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第1题

2、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革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4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十七大指出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①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②现实国情决定③现代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4、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想社会主义过渡到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在党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7、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订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8、“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倍,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中则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9、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过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

10、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1、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第2题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自力更生是立足点,对外开放是手段。

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三个有利于标准: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为什么改革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如何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7、思考题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2题

2)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P170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它的主要弊端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队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忽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①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6、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7、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9、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重要骨干企业。

1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11、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②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③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高借鉴。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14、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分别为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者基础和物质基础。

15、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6、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二是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7、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18、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1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既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性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技分析。

20、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1、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加强自我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22、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面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果合理配置等内容。

2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消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3、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5、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

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团,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27、资源友好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8、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