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Word文档格式.docx
《精编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Word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第十则讲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默写指导】
(黑体字为易错字,后面各篇皆同)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点拨】本句阐释人要以学习知识、温习知识并与人交流为乐事,不必为他人不了解自己而怨恨。
【易错】“说”易错写为“悦”;
“愠”易错写成“温”“运”。
2.吾日三省吾身:
【点拨】本句阐释人要不断反省自身在处事、交友及学习方面的不足。
【易错】“省”易错写成为“醒”;
“身”易错写成“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点拨】本句阐释在学习中温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要有善于创新的精神。
【易错】“矣”易错写成为“已”。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点拨】本句阐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易错】“罔”易错写成为“惘”“网”;
“殆”易错写成“贻”“怠”。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点拨】本句阐释学习贵在有自知之明,不必不懂装懂。
【易错】“知”易错写成为“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点拨】本句阐释人应以贤者为学习榜样,以不贤者为反面警戒。
【易错】“齐”易错写成“奇”“其”;
“而”易漏写。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点拨】本句阐释人人皆可为师,抑或作为警戒自己的对象。
【易错】“焉”易漏写,或易与《师说》混淆,将“必有我师焉”写成“则必有我师”。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点拨】本句阐释士人应以仁爱为已任,坚强奋斗,自强不息。
【易错】“以”易漏写,“弘”易错写为“宏”“洪”。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点拨】本句阐释只有在真正的考验中才能彰显强者的品格。
【易错】“凋”易错写为“雕”。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拨】本句阐释人应仁爱待人,奉行终身。
【易错】“己”易错写为“已”;
“勿”易错写为“忽”“务”;
“于”易错写为“与”。
2.《鱼我所欲也》
【整体把握】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上》,主要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注】本段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舍生取义。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注】本段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实例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本段用反问排比句式对比认证,提示了“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有的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一时之快而丧失。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点拨】这两句表明“舍生取义”的主张,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易错】“得兼”易错写为“兼得”。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易错】“甚”易错写为“胜”;
“辟”易错写为“避”。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易错】“是故”不可漏写。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易错】“蹴”不易写,要注意书写。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易错】“则”易漏写;
“辩”易错写为“辨”。
6.是亦不可以已乎?
【点拨】此句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易错】“已”易漏写;
“之谓”易写成“谓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整体把握】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正告君王不能再耽于安乐,激励人们在逆境中要发愤图强,论证了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注】本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文章末尾自然导出本文的结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默写指导】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点拨】“必先”二字领起,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节奏感很强。
【易错】“是”易错写为“斯”;
“曾”易错写为“增”。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易错】“然后”易错写为“而后”;
“作”易错写为“做”。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易错】“拂”易错写为“弼”。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点拨】本句道出了全篇的中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易错】“也”易漏写。
4.《曹刿论战》《左传》
【整体把握】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作者通过记述曹刿和鲁庄公并于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注】本段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遂逐齐师。
【注】本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说明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本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说明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易错】“鄙”字不好写,要注意书写。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易错】“弗”易错写为“不”。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易错】“惠”易错写为“慧”;
“徧”易错写为“遍”。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易错】“孚”易错写为“弗”“服”。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易错】“察”易错写为“查”。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点拨】这几句是《曹刿论战》的议论中心。
【易错】“盈”易错写为“赢”。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整体把握】本文通过讲述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广开言路,兴利除弊,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说明如下道理: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而作为领导者,更应该保持头脑清醒,防止偏听偏信,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邹忌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注】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齐王纳谏及结果。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点拨】本句是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得到的启发。
【易错】“私”易错写为“思”。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易错】“私”易错写为“思”;
“蔽”易错写为“弊”“敝”。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易错】“刺”易错写为“剌”;
“谤”易错写为“傍”“滂”。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点拨】此三句是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的效果。
【易错】“庭”易错写为“廷”;
“间进”易错写为“渐进”;
“期”易错写为“奇”。
6.《前出师表》诸葛亮
【整体把握】本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注】①—⑤五段寓情于议,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的主见。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点拨】广开言路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故首先提出。
【易错】“弘”易错写为“宏”。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点拨】严明赏罚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径,故特别强调。
【易错】“陟”和“臧”两字不好写;
“否”易错写为“丕”。
3.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易错】“裨”易错写为“稗;
“阙”易错写为“缺”。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点拨】规劝后主吸取历史教训。
【易错】“所以”不能写成“之所以”;
“隆”字中间一横易漏写。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易错】“猥”不好写;
“草庐”易错写这“茅庐”。
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点拨】回顾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艰苦历程。
自述出身经历。
【易错】“有”易错写为“又”。
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点拨】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并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心。
【易错】“庶”易错写为“恕”;
“驽”易错写为“努”;
“攘”字不好写。
8.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点拨】交代出师后朝政事宜,反复叮咛后主牢记刘备遗训。
再三关照,语重心长。
【易错】“诹”不好写;
“察”易错写为“查”。
7.《桃花源记》陶渊明
【整体把握】本文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表现了对残酷、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幸福安宁的社会生活的渴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本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注】本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本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本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易错】“落”字是上下结构,易错写为左右结构;
“缤”易错写为“宾”。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点拨】本句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
【易错】“美池”易错写为“美酒”。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点拨】本句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
【易错】“髫”字不好写;
“怡”易错写为“宜”。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易错】“世”易错写为“事”。
8.《三峡》郦道元
【整体把握】本文描写了三峡的山形、水势、时候节令和自然生态,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文章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在描山摹水上尤见功力。
首先,作者先大而小,先总后分,按季节分层次,写景起迄分明。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今人如临其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注】本段总写三峡的特点:
峡长、山势连绵而高峻。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本段写夏季三峡情景:
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本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本段写秋季三峡情景: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点拨】这几句突出了两岸山势的连绵高峻。
【易错】“阙”易错写为“缺”或“阕”;
“叠嶂”易错写为“迭障”;
“曦”易错写为“羲”或“蹊”等。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点拨】这几句突出了三峡夏季水涨流速的特点,更以船行之速衬托水流之疾。
【易错】“溯”易错写为“朔”;
“暮”易错写为“墓”或“莫”等。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点拨】本句突出了夏日船行于三峡无与伦比的快速。
【易错】“御”易错写为“卸”;
“疾”易错写为“急”。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点拨】本句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流的清澈、平缓。
【易错】“湍”易错写为“喘”或“端”等。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点拨】这几句描写了春冬三峡的优美风景。
【易错】“巘”易错写为“献”;
“漱”易将右面的“欠”错写为“攵”;
“峻”易错写为“俊”。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点拨】本句描写了秋日三峡的凄清肃杀。
【易错】“啸”易错写为“笑”或“肃”;
“属”易错写为“嘱”或“瞩”。
9.《马说》韩愈
【整体把握】《马说》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本段鲜明地提出观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注】本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注】本段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抒发感慨。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点拨】这几句突出了缺少伯乐赏识的千里马的悲剧命运。
【易错】“祗”易错写为“祉”或“只”;
“骈”易错写为“併”;
“槽”易错写为“糟”或“曹”等;
“枥”易错写为“历”或“厉”等。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点拨】该句表现了由于“食人者”的无知而造成了“千里马”无法得到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的悲剧。
【易错】“粟”易错写为“栗”或“黍”;
“食马者”易错写为“饲马者”。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点拨】该句阐明了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即便有“千里”之才,也无法表现。
【易错】“见”易错写为“现”;
“安”易错写为“焉”。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点拨】该句以排比句式总写了“千里马”不能为人所赏识的凄凉境遇。
【易错】“策”易错写为“册”;
“材”易错写为“才”。
5.呜呼!
【点拨】该句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悲慨:
这世上并非无“千里马”,实在是缺少“伯乐”啊!
【易错】“邪”易错写为“耶”。
10.《陋室铭》刘禹锡
【整体把握】本文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为陋室作铭,其实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反向立意的方式说明“不陋”是因为“德行”,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描写居室环境、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