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81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题.doc

2016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100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

楚材离家远游。

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

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

“善书面,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概括说明。

(5分)

2.赏析颈联的写法和内涵。

(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痛苦,委婉地表达了对丈夫应忠于爱情的提醒。

2.“泪眼”指代是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一“易”一“难”,互为映衬。

在矛盾对比中,刻画了怀念丈夫的深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诗人简介

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字文饶。

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

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执政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

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前此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注】《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1.清人沈德潜评第二联是“一语双关”,请对此简要说明。

(4分)

2.“红槿花中越乌啼”一句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3.

(2)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4分)一方面写出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状,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

(2分),另一方面喻指自己仕途环境的恶劣,表明小人当道,志者难行的现实(2分)。

(语意相近即可)

2.(4分)①化用典故。

诗人被贬异地,听到越鸟在枝头啼叫,联想飞鸟尚不忘本的典故,表现自己的故园之恩(2分)。

②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诗人描绘了“红槿花”开,“越鸟”啼呜的景象,表现(反衬)出自己被贬南方后的思乡之情(2分)。

(答出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3.①诗人面对贬谪途中的恶劣环境,内心对前途充满愁苦和畏惧之情;②诗人被贬谪岭南,见到异地风物,引发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③朝政昏暗,诗人遭受排斥贬谪,对此有着愤懑之情。

(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参考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

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

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

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

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注】①秋怀: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

《秋怀》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伤老病穷愁的诗歌,而以这第二首写得最好。

②老客:

指诗人自己。

③印病文:

喻卧病已久。

转愁盘:

谓愁思不断。

参考译文

秋月脸色冰冷寒气森森,老客壮志已经消磨殆尽。

秋夜寒气侵人,冷露滴落,梦被惊醒,劲峭的秋风像一把梳子侵袭着人体,使人从头到脚彻骨寒冷。

卧病床上已经很久了,心中愁思怎么也剪不断。

还是不要作无根据的猜想,也不要听没来由的瞎说吧。

梧桐叶已凋落,冷风吹着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1.简述首联中“冰”、“单”两个词的妙处。

2.第三句中的“露”,既指____,又指____,用双关的手法,表现自己__________。

3.第五句的关键词是“_____”,写自己_____;第六句的关键词是“____”,写自己____。

4.诗末诗人以“____”比喻自己,“声响如哀弹”比喻________。

5.诗歌前四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石城:

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③吴宫:

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④台城:

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

(5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

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

(2分)不同点:

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

(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

(1分)说明:

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

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

(2分)

2.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

(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2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

花开极茂盛。

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5分)

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5分)

参考答案1.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

(2分)②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

(2分)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

(2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

(1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关于上面《山路见梅感而有作》一诗,清代纪昀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还说“五、六(句)最佳”。

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谈一谈你会如何选用,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2.请从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纪昀“特有情韵”这一评价的理解。

(4分)

参考答案1.选“蜂”,落脚于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来光顾,梅花之魅力可见一斑(1分),实际是以拟人手法来烘托花香之盛,借以抒人之怀(1分)。

(意思对即可)选“峰”,落脚于梅花的峭拔高洁的品性(1分);梅花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来辉映,自然超凡脱俗(1分);实际是用拟人手法来烘托其品性之高,借以抒人之怀(1分)。

(意思对即可)

2.此诗刻画山梅,着力传其神,开于冷僻之处,但并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发自己的感慨,关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实际上是“兴”的手法的运用(1分);咏山梅,旨在写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韵”(1分)。

(意思对即可)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

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

请作具体分析。

(5分)

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1.①首联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颔联和颈联写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③尾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写出感情2分,具体分析3分。

2.

(1)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拟人,④虚实结合。

(2)①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

②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手法4分,分析2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

即禅理、禅道。

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1.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

(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

(3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

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

(2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雪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帅形象?

(2分)

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3分)

3.有人说“满”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

请具体分析。

(3分)

参考答案1.本诗塑造了一个具有刚毅果断气魄和胜利在握必胜信念的主帅形象。

2.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军城早秋的景象,既烘托了主帅形象,又渲染了大战来临前阴沉肃穆的气氛。

3.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