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42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

今天我的说课篇目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下面我将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它是田园诗派第一人陶渊明辞官归隐时写下的作品。

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迷途折回”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了农村的自然风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全诗情景交融、淡远潇洒、韵律悠扬、语言优美。

这首辞体抒情诗,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高峰。

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该单元共四篇课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魏晋时期在散文创作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归去来兮辞》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作品,以清新淳朴的田园气息,率真超脱的精神面貌,淡远潇洒的文学风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B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C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在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3)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4、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作者流露出的复杂情感,领悟作者的隐逸情怀。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自读法。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相对于本单元其他篇目,它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

因此,这堂课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己完成疏通课文的任务,然后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文句,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的文言常识。

 

(2)研讨法。

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大多能得到陶渊明是个高风亮节的文人,作者乐于田园的隐居生活等结论,针对其复杂情感的流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3)诵读法。

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尤其是这篇文章是讲求音韵的辞赋。

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介绍文体,归纳重点文学常识时,直接的投影展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

 

2、学法

(1)预习法。

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

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自读法。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

《归去来兮辞》表情达意,笔到意随,音韵和谐,文辞流畅,天然无饰,便于学生理解品读。

借此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再好不过了。

 

(3)探究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针对文章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筝曲《渔舟唱晚》引入课堂。

提问:

听这首古筝曲,你认为它讲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

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渴望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熟知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都是这一题材的文作,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篇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

 

(二)介绍文体: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三)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重点字词句式: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

 

2、重要虚词:

 

①五个疑问代词 :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 曷不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  

②来:

来 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兮:

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以:

介词 (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  ) 

连词 (同 “而” ,表修饰;同 “而” ,表并列;表目的,来;才  ;因为) 

而:

代词(通“尔”,你的) 

连词 (表假设,如果 ;表转析;表并列;表修饰;表承接) 

之:

代 词 (他们;我 ;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 构 助 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得;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 

3、古今异义词:

是、非、亲戚。

 

4、词类活用:

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棹(名-动)、善(形-动)。

 

5、通假字:

曷。

 

6、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 

(四)涵咏体味文章思想感情:

①归去来兮!

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⑤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要点:

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作者卓然不群,厌倦了黑暗腐败的官场,强烈的渴望乡园田居的生活。

对于他来说,物质的享受并非他的追求,精神的愉悦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 

①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②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④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⑤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要点:

乐于田园生活,诗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所以他才能生活的如此惬意自得。

)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⑤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要点: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这些语句就是作者在文中乐的背后隐现出的忧。

有出世的逍遥,也有误入歧途的痛悔;有得养天年的安乐,也有人生苦短的感叹;有家人亲友相伴之乐,又有曲高和寡,知音难寻的伤感;有离开官场的决绝,也有对国事的一丝牵挂。

全文可说是乐忧相生。

) 

(五)小结: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诀别官场的宣言书。

通过这节课的品读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乐忧互现,决绝与犹疑并存,但有一个信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与官场彻底决裂。

因为作者深深知道自己心怀天下,“大济苍生”的抱负在那黑暗的官场是无法实现的,因而他更乐于归隐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

他的高洁与坚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六)再次朗读课文。

 

(七)作业:

 

1、将本文改为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散文,500字以上。

 2、背诵课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