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742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坐标:

E:

115?

58&

prime;

4.0&

Prime;

N:

29?

33&

10&

海拔981米。

庐林湖是我们达到庐山后所观察的第一个观察点。

根据学习与观察我们得知庐林湖是一个冰斗湖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深约70米本是一个冰窖后期冰坝被冲毁后来人工修建了一水坝。

并且根据研究是庐山在第四纪冰期时最大的冰窖并在其内部发现了冰川纹泥。

大量的囤冰使得其深度大大加深。

从而在冰期过后冰雪融化形成这样一个湖。

其三面峭壁内部积水也符合其为一冰斗湖的特点。

在庐林大桥的另外一侧有一个小型水坝。

这里可以看到非常陡峭的峡谷充分体现了庐山上部宽谷下部峡谷的特点。

另外这里植被丰富以常绿阔叶与常绿落叶混交林为主。

2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20__级地信一班丁祎皞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2.1.2庐山地质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参观了庐山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地质特点。

在其地址博物馆内存在许多庐山第四纪冰川存在的证据。

我们的主要参观地点就是当年毛主席在庐山办公避暑所待得庐林一号别墅。

现在已被改造成庐山博物馆。

里面有庐山的地质地貌的介绍但更多的是庐山对于当年中国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于庐山政治文化上的偏重较多。

博物馆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画家许从龙历时6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

原画共有200幅几经战乱只剩110幅后经多方搜集又找回两幅现共有112幅大都存放在博物馆内。

只有一幅由南京博物馆保管。

博物馆内还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汉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等等。

这里充分体现了庐山丰富的文化历史气息。

图2-3“芦林一号”别墅现已改名为庐山博物馆

这里的地质博物馆有很多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有一个展柜便陈列了作为庐山第四纪冰川存在证据的冰川漂砾(见图2-4)。

其有一个房间让我们看到庐山的模型(见图2-5)。

使我们了解了庐山大致的地貌。

另外还有庐山古板块的构造模型以及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模型。

其中还有许多庐山的岩石标本我们发现其多以变质岩沉积岩为主。

这个博物馆给了我们机会去了解庐山的人文地质等各种知识使我们的脑海中对庐山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

图2-4庐山博物馆的冰川漂砾标本图2-5庐山博物馆内庐山全貌模型2.1.3黄龙寺

57&

46.6&

10.0&

海拔908米。

黄龙寺这里是一个人文景点是我们路过的一个观察点。

在其寺前有三棵年岁非常古老的树当地人称为三宝树。

我们在从地质博物馆行走至黄龙寺处时我们看到了很多常绿针叶林树木非常高且茂盛。

可以说在这里是一个感受庐山自然气息与人文气息绝佳之地。

而三宝树是相当古老的三棵古树。

其中一棵银杏树据说已有1500年的寿命。

这可以说是代表着庐山文化与生命力的三棵古树。

2.1.4黄龙潭乌龙潭

黄龙潭坐标:

35.4&

12.3&

海拔817米。

乌龙潭坐标:

39.2&

17.21&

海拔837米。

3

黄龙潭乌龙潭本是两个景观但是由于其形成原因相似。

并且距离相隔也不是很远故放在一起描述。

其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层断裂从而形成小瀑布。

图2-6乌龙潭图2-7黄龙潭

2.2第二天行程(20xx年6月19日)

驻地--水电大坝--大天池--龙首崖--仙人洞--锦绣谷--如琴湖--花径公园--街心花园。

小雨转多云。

2.2.1水电大坝

17.7&

13.8&

海拔804米

这个观察点我们主要观察到庐山上面宽谷下面峡谷的地貌特征。

这里可以清楚的观测到庐布山的峡谷地貌。

并且能观察到其与庐山的地层走向是一致的。

图2-8庐山电站大坝图2-9电站大坝附近地貌由图2-9得知这里的植被多以阔叶林为主这是这里海拔较低的原因。

因此这一路下来我们得以看到由针叶林向阔叶林转变的过程。

其水源主要来自于东谷庐林湖大校山谷底属于背斜的一部分有引水管引向山脊发电站。

2.2.2大天池

3.5&

37.0&

海拔878米。

图2-10大天池入口处

4

大天池是由流水的冲击从而形成一个湖穴。

而又由于地下水的补给使其常年水位稳定。

其形成与维持的原因与小天池相同。

2.2.3龙首崖

56&

58.6&

33.9&

海拔842米

龙首崖其崖顶至崖脚呈方柱形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垂直节理的风蚀风化断裂。

再加上崩塌与流水的长年侵蚀从而形成了一孤崖拔地而起的壮观美景。

图2-11龙首崖附近陡峭地貌图2-12龙首崖2.2.4仙人洞

30.6&

56.3&

海拔959米。

仙人洞据说是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

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

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

就其形成原因是其山体岩性不同且产状近乎水平使得差异风化风化及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了这个高达7米深逾14米的佛手岩。

并且在其中能够看到明显的石英脉。

图2-13仙人洞图2-14仙人洞附近道家寺庙2.2.5锦绣谷

锦绣谷险峰坐标:

43.4&

34&

9.8&

海拔997米。

锦绣谷天桥坐标:

50.9&

10.2&

海拔1021米。

5

图2-15锦绣谷风景图2-16锦绣谷陡峭的悬崖

锦绣谷是一个风景优美又比较狭窄险峻的峡谷又被称为窄谷或丈谷。

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

在这里能够看到很多明显的_型节理。

另外在这里还有有天无桥的锦绣谷天桥。

在天桥我们可以看到河流的袭夺现象即溪谷的河被锦绣谷河流袭夺。

2.2.6如琴湖花径公园街心花园

如琴湖坐标:

东经115度57分50.2秒北纬29度34分5.6秒海拔1026米。

花径公园坐标:

东经115度58分0.5秒北纬29度34分4.4秒海拔1023米。

街心花园坐标:

东经115度58分49.9秒北纬29度34分21.6秒海拔1094米。

这三个地点因为距离接近切都是第四纪冰川存在证据的地点故放在一起描述庐琴湖与庐林湖成因类似。

在第四纪时期冰川都是一个冰窖。

而花径公园则有一块巨大的冰川漂砾这将在后面具体描述。

街心花园则是典型的冰川V型谷。

以上三处地点都是庐山村在第四纪冰川的证据。

2.3第三天行程(20xx年6月20日)

含鄱口(含鄱岭太乙峰)--植物园。

多云。

2.3.1含鄱口

图2-17(a)含鄱口美景图2-17(b)站在太乙峰上含鄱岭图2-17(c)含鄱岭入口含鄱口门口坐标:

47.7&

32&

50.2&

海拔1122米。

太乙峰坐标:

54.1&

47.0&

海拔1129米。

在含鄱口不仅能够看到庐山陡峭壮丽的山岭而且可以看到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也可以看到十分著名的五老峰如果天气好还可以看到山脚下的鄱阳湖。

在含鄱口有一个十分陡峭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名叫太乙峰其是一个由于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冰川角峰也是庐山十分典型的冰川角峰。

而一旁的含鄱岭则是一个典型的冰川刃脊。

2.3.2植物园

6

庐山植物园是一个让人了解庐山各种丰富植被的好去处。

这里不仅有庐山大多植被的样本也有在温室里培养的一些庐山气侯下不能生长的植物。

在这里我们发现这里地势较为低洼据老师介绍这里在第四纪冰期也是一个囤冰的场所。

2.4第四天行程(20xx年6月21日)

驻地--三叠泉。

晴转多云。

2.4.1三叠泉

116?

1&

39.1&

海拔862米。

虽然第四天只去了这一个点但是这足以使我们筋疲力尽。

三叠泉上下共有六千级台阶并且景点入口离驻地也有56公里因此这趟路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到达以后我们还是被三叠泉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了体会到了庐山瀑布的美。

在青莲涧U型谷与九叠谷的交汇处有一个长达120米的阶地。

因为九叠谷也是一个冰川U型谷因此这个阶地由三期冰川阶地叠加而成后又经流水侵蚀加深了阶地的高度就形成了庐山十分美丽的三级瀑布三叠泉。

图2-18三叠泉美景图2-19前往三叠泉路上的悬崖峭壁2.5第五天行程(20xx年6月22日)

驻地--小天池--湖口县。

小雨。

2.5.1小天池湖口县

小天池与大天池相似都是地下水补充导致。

而我们在湖口县主要是在一个码头参观了鄱阳湖沿岸因为天气不好所以都没有久留。

三(庐山地质特征

3.1庐山的岩石与地层

3.1.1庐山的地层

7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

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3.1.2庐山的岩石特征

就庐山的不同区域来讲其东部主要是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

西面主要是硅质灰岩它是沉积岩的一种具有隐晶质结构形成时期大概是志留纪;

而庐山的北面主要分布的就是沉积岩。

就岩石的总体分类来讲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

沉积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

其中砾岩最为常见。

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

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图3-1冰渍泥剖面有大量的砾岩

变质岩:

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

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3.2庐山的地质构造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排列由北向南是:

大马颈-虎背岭背斜;

牯岭向斜;

大月山背斜;

三叠泉向斜。

不论背斜或向斜均作NE走向。

它们奠定了庐山的地质基础。

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

?

莲花洞正断层;

好汉坡正断层;

大月山正断层;

庐山垄正断层;

红石崖逆断层;

温泉正断层。

另一组NW走向的有:

息肩亭逆断层;

九奇峰逆断层;

仰天坪正断层。

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

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

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

3.3外动力地质作用

8

在含鄱口可以观察到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产物高岭土。

另外庐山各个风景的形成都是离不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的作用的。

例如三叠泉的形成就有流水加高阶地的作用。

3.4庐山的地质发展史

在绵长的地质岁月中庐山地区经历过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

首先实在2500-800百万年。

庐山地区本是是一个海槽在1800百万年前海槽受到挤压而封闭使其中的沉积岩、大山岩产生强烈变形变质构成了陆壳结晶基底。

1800-1000百万年演化成”;

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

在850-800百万年火山岛弧与大陆板块碰撞造山使海水中的沉积岩及火山岩产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了大陆褶皱基地在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伴有的规模花岗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

这在学术上成为大陆地壳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

-200百万年本区地壳活动明显减弱西日的山脉风蚀已尽其次是在800

变成了广阔的表陆浅海海水中出现了大量动物群200百万年前地壳受到挤压上升成陆地海水一去不复返。

这称为地台陆表发展阶段。

最后是盆岭构造发展阶段即从200百万年前至现在。

地壳活动性又再次明显增强以断裂岩浆活动强烈盆岭山岭相间为特征。

96-65百万年本区地壳处于强烈伸展拉长状态产生了一条巨大的低角度住拆离断层将古鄱阳湖底下15-21千米处的深变质岩撕拉到地表形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古鄱阳湖盆地。

65-23.3百万年产生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四周下陷成湖。

23.3-3百万年庐山断块山快速上升当三百万年第四纪大冰期到来之时庐山已是一座雄伟高大的断块山。

四(庐山地貌特征

4.1构造地貌特征

4.1.1褶皱地貌

单面山:

背岭五老峰

背斜山:

月山背斜山

背斜谷向斜谷:

东谷-莲谷王家坡谷

向斜山:

女儿城牯岭单斜构造的猪背岭

褶皱地貌部分观察点介绍:

五老峰单面山:

它是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南翼因断层落于山南峰高1358米。

岩性为大月山粗砂岩。

大月山背斜:

向东北是倾伏背斜尤其是向西南有明显的倾伏背斜部位岩性坚硬因而形成背斜山且受构造控制。

位于小天池到长岭一带它不仅是一个向斜谷也是一个典型的冰蚀王家坡:

地貌是第四纪冰川的产物。

东谷: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

它与莲谷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东谷向西南倾斜。

4.1.2断裂地貌

庐山的断裂地貌也是很多的由于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东南侧的温泉大断层和西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强烈抬升下盘上升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最高处达1000米以上阶梯状断层崖也发育的相当完好;

压性断裂谷深窄一线令人窒9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20__级地信一班丁祎皞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息悬崖绝壁蔚为壮观。

而现在的庐山仍然处于断裂上升运动中。

断裂地貌部分观察点举例:

龙首崖(见图2-12):

在天池寺附近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

是典型的断层陡崖地貌。

虎背岭断层崖:

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

五老峰断层崖:

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向递降。

断层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图3-2五老峰全景

4.2流水地貌特征

4.2.1宽谷

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如小天池、莲谷-王家坡、西谷、东谷、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

部分宽谷观察点介绍:

王家坡:

位于小天池到长岭一带。

是一宽谷地貌。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是以向斜构造和软弱岩性为基础的向斜谷地。

西谷:

在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是以纵向断裂和软弱岩性为基础的单斜构造谷1地发育在南沱组(Zyn)长石石英砂岩、偶夹薄层石英砂岩岩性软弱的次12成谷地。

4.2.2峡谷

流水侵蚀地貌部分观察点举例:

石门涧:

位于庐山西侧部分河段迂迥曲折成为深切河曲刻入山体300-600米五千米水平距离内下降800余米沿途有黄龙潭、乌龙潭瀑布(海拔800米)、石门涧瀑布(海拔550米)构成梯级瀑布悬挂在陡崖之上。

且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耸立结成危楼险阙。

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

门”须侧身才能通过。

是典型的狭谷地貌。

三叠泉谷底:

位于七里冲--青莲寺宽谷下游谷壁悬崖直立深切300-650米止谷口水平距离360米落差440米并形成著名的三叠泉瀑布。

除此之外还有剪刀峡锦绣谷等。

潜蚀洞:

仙人洞(具体介绍见2.2.4)。

10

河流袭夺现象部分观察点介绍:

锦绣谷袭夺西谷:

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向南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

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

因为裂点上溯不远且西谷内由晚更新世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尚未受明显破坏。

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

原来的七里冲向北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

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

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发生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

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流水溯源侵蚀下切:

黄龙潭、乌龙潭、三叠泉。

这三处的统一特点就是都由于高度差的原因形成了瀑布从而为溯源侵蚀形成了基本的条件。

4.2.3山地夷平面

庐山山上和山麓均存在夷平面后由于地壳上升地面遭受侵蚀切割夷平面面积不断缩小大约被侵蚀了90%左右。

但是夷平面在现在仍然分布广泛。

其中仰天坪、牯牛岭一带存在比较典型的夷平面。

夷平面的变形说明了第四纪以来庐山

及山麓的不等量上升。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的侵蚀与水流的作用会导致夷平面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4.2.4阶地地貌

峡谷中第一级平台不发育或已破坏宽谷中第一级平台不明显在峡谷和宽谷中一般只存在第二、三级平台但在峡谷与宽谷的过渡地段发育了第一级平台如东谷的下段形成V字形谷地两侧残留有第一级平台。

4.2.5裂点:

庐山地区的裂点根据成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为旋回裂点二是构造裂点三是岩性裂点。

旋回裂点:

由于庐山第四纪山体抬升山麓河流的基准面相对下降山间河流复活溯源侵蚀河床下切形成的。

如大校场谷地裂点。

是河谷下切中遇到横截河谷的断裂或节理密集带造成的裂点由构造裂点:

于此种裂点波折落差大常形成瀑布叠水。

如三叠泉瀑布、王家坡瀑布等等。

岩性裂点:

是由于河谷上下段的岩性软硬不同形成的也可以形成叠水瀑布如秀峰的龙潭瀑布等。

4.3冰川地貌特征

4.3.1侵蚀地貌

U形谷:

如王家坡U型谷其底部的左边形成河流但右边却没有河流这正好成为冰川存在的又一证据。

11

冰斗湖:

庐林湖如琴湖等(详见2.1.1)。

冰川T字型擦痕:

花径公园飞来石上面有冰川运动造成的T字型擦痕(详见4.3.2冰桌介绍)。

冰川角峰:

因冰雪侵蚀作用形成的金字塔形的山峰称为角峰。

太乙峰是较为典型的冰川角峰峰体苍劲挺拔峻峭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

刃脊:

是指平行发展的两冰斗分水岭变得越来越窄形成像刀刃一样的山脊。

如含鄱岭便是典型的刃脊。

其呈东北-西南向延展长达1250m刃脊标高1286m山脊如刀既仄且陡。

4.3.2堆积地貌

冰川泥砾:

如芦林冰碛泥砾剖面其是40-70万年前冰川消融的堆碛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一起其中埋藏的冰川条痕石熨斗石均是研究冰川成因的有力证据。

(见图3-1)

俗称飞来石约在40-20万年前在西谷冰川U形谷兼冰窖中一冰桌:

块巨大的冰川漂砾先落入谷底随后又有一块冰川漂砾突兀而架其上形成“冰桌”。

在庐山地质博物馆就存在着冰川漂砾。

见图2-4及4-1。

冰川漂砾:

冰窖:

庐山植物园地势低洼其在第四纪冰川时便是一个冰窖。

庐林湖如琴湖也是囤冰的场所。

同样也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冰窖。

图4-1庐山博物馆陈列的另一块冰川漂砾图4-2飞来石即”;

冰桌”

4.4鄱阳湖湖岸地貌特征

4.4.1鄱阳湖基本特征和成因

鄱阳湖的演变:

鄱阳湖区第三纪时是一巨大盆地。

喜马拉雅运动时西侧断裂上升为庐山东侧陷落为鄱阳湖入江水道。

第四纪时今鄱阳湖区再度下沉。

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全新世冰后期海浸时沿江平原洼地和鄱阳湖区潴水成湖即古彭蠡泽。

古长江在今长江以北鄂、皖两省的龙感湖、大官湖一带穿泽东下。

古赣江纳江西诸水经湖口沿今长江东流在彭泽以下汇入古长江。

此后长江南移夺赣江古道彭蠡泽淤积。

长江分泽为南、北两水域北部水域为今湖北、安徽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