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666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厌氧处理技术部分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6、厌氧消化池的搅拌方式常用的有(泵加水射器搅拌)、(联合搅拌法)、(沼气搅拌)三种。

17、成熟的消化污泥具有——、——的特性。

18、蛋形消化池在工艺和结构方面的优点:

①搅拌充分、均匀,能够有效地防止池底积泥和泥面结壳;

②因池体接近球形,在池容相等的条件下,池子总表面积比圆柱形小,散热面积小,故热量损失小,可节省能源。

19、污泥池容量根据生污泥量及投配方式确定,常用(12h)的贮泥量设计。

20、溢流装置常用的形式有(倒虹吸式)、(大气压式)、(水封式)。

21、污泥浓缩的方法有:

(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离心机浓缩法)。

22、好氧消化的主要优点是:

①消化温度相同时,所需消化时间较短;

②出水的BOD浓度较低;

③无臭气;

④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

⑤运行较方便;

⑥设备费用少。

23、好氧消化的缺点是:

①需要供氧,动力费用壹般较高;

②无沼气产生;

③去除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较差;

④冬季低温时运行效果极差。

24、厌氧生物滤池对填料的要求为:

(比表面积大)、(对微生物无抑制和毒害作用)、(有壹定强度)、且质轻、价廉、来源广。

二、判断题

1、产甲烷菌既有厌氧的,也有兼性的(×

2、厌氧法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好氧法少(√)

3、厌氧处理后必须串联好氧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4、温度越高,厌氧菌代谢速度越快,消化工艺反应速度越快。

(×

5、污泥消化过程中排出的上清夜(污泥水)可直接排放。

6、厌氧消化液pH值的监测较挥发酸和碱度的监测更重要。

7、二沉池排出的生物污泥或生物膜也能够作为UASB的种泥。

(√)

8、沼气的成分和运行状态有关。

9、产气量高运行状态就好。

10、好氧消化池和厌氧消化池同样都必须加盖。

11、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中的弃置法就是当固废扔掉。

12、参和污泥好氧消化法的细菌既有好氧菌又有兼性菌。

13、消化池不能出现负压。

14、根据污泥的流动特征,设计输泥管道时应采用较大的流速。

15、先进行污泥浓缩,再进行污泥脱水,最后是污泥干化。

16、厌氧处理过程有壹定的杀菌作用。

17、厌氧生物滤池不需搅拌设备。

18、活性污泥浓度愈高,厌氧消化的效率也愈高。

19、新建的消化池必须经过消化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才能正常使用。

20、蛋形消化池在工艺和结构方面优和圆柱形消化池。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消化降解过程(D)

A、水解酸化阶段(酸性发酵)B、产氢产乙酸阶段

C、产甲烷阶段(碱性发酵)D、氧化分解阶段

2、下列哪个不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消化降解的最终产物(D)

A、CO2B、H2OC、NH3D、乙酸

3、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消化降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哪个阶段是关键(C)

A、酸性发酵B、产氢产乙酸阶段C、碱性发酵D、水解酸化阶段

4、厌氧消化的pH值和酸碱度应根据谁的适应范围来定(C)

A、水解产酸菌B、产氢产乙酸菌C、产甲烷菌

5、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含有(A)

A、硫B、磷C、氮D、碳

6、常用的第壹级和第二级消化池的容积比为(B)

A、1:

1B、2:

1C、3:

1D、3:

2

7、污泥浓缩的方法不包括(A)

A、自然蒸发法B、重力浓缩法C、气浮浓缩法D、离心机浓缩法

8、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混凝药剂是()

A、三氯化铝B、三氯化铁C、氧化钙D、硫酸亚铁

9、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不包括()

A、作肥料B、投海C、焚烧D、丢弃

10、好氧消化的优点是:

(B)

A、需要供氧,动力费用壹般较高B、出水的BOD浓度较低

C、去除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较差D、冬季低温时运行效果极差。

11、消化池的溢流装置常用的形式有(ABC)

A、倒虹吸式B、大气压式C、水封式D、敞开式

12、沼气输送管道需配备的装置有:

(ABCD)

A、凝结水罐B、保温装置C、防腐措施D、水封罐

13、消化池常用的搅拌方法有(BCD)

A、机械搅拌法B、泵加水射器搅拌C、联合搅拌法D、沼气搅拌法

14、按产生来源污泥可分为三种不包括(A)

A、沉渣B、初次沉淀污泥C、腐殖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D、熟污泥

15、熟污泥是指(B)

A、初次沉淀污泥B、消化污泥C、腐殖污泥D、剩余活性污泥

16、污泥浓缩的对象是(A)

A、颗粒间的间隙水B、毛细水C、颗粒的吸附水D、颗粒内部水

17、重力浓缩法最适用于(A)

A、初次沉淀污泥B、腐殖污泥C、剩余活性污泥D、熟污泥

18、气浮浓缩法最适用于(C)

A、初次沉淀污泥B、腐殖污泥C、活性污泥D、熟污泥

19、离心浓缩法的优点是(ABC)

A、效率高B、耗时短C、占地少D、电耗高

20、消化池产气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ABCD)

A、酸度过高B、浮渣和沉沙量大C、污泥量不足D、温度不够

21、上清液水质恶化的原因不会是(D)

A、排泥量不够B、搅拌过度C、消化程度不够D、搅拌不足

22、能在反应器内形成颗粒污泥的是(A)

A、UASB反应器B、厌氧流化床C、厌氧生物转盘D、厌氧生物滤池

四、简答题

25、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

答:

①由于填料为微生物附着生长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又生物膜停留时间长,平均停留时间长达100d左右,因而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kgCOD/(m3.d);

②耐水量和水质的冲击负荷能力强;

③微生物以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搅拌设备;

④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接触工艺时间短;

⑤适用于处理溶解性有机废水。

26、启动厌氧生物滤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选择合适的接种污泥,可用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至少为10%,如果接种污泥不含有毒抑制物,可将接种体积提高至30%~50接种的体积;

②接种污泥在投加前和壹定量的待处理废水混合后壹同加入反应器停留3~5d后,系统内循环壹段时间(几小时到几天),然后开始连续进液。

③启动初期,有机负荷应低于1.0kgCOD/(m3.d)[或小于0.1kgCOD/(kgVSS.d)]。

④在启动期间,生物絮体浓度应保持在20gVSS/L以保证菌种的附着生长和防止污泥流失。

⑤负荷应当逐渐增加,壹般当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COD去除率达到约80%时,即可适当提高负荷。

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反应器的设计能力。

⑥对于高浓度和有毒的废水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且在启动过程中使稀释倍数逐渐减少。

厌氧滤池启动完成的标志是通过增殖和驯化,使生物膜和细胞聚集体达到预定的污泥浓度和活性,从而使反应器可在设计负荷下正常运行。

27、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特点

①UASB反应器结构紧凑,集生物反应和沉淀于壹体,勿需设置搅拌和回流设备,装填料,因此占地少,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

②UASB反应器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反应器内形成颗粒污泥,使反应器内的平均污泥浓度达到30—40g/L,底部污泥浓度可高达60~80g/L,颗粒污泥的粒径壹般为1~2mm,相对密度为1.04—1.08,比水略重,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产甲烷活性。

③壹旦形成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即能够承受很高的容积负荷,壹般为10~20kgCOD/(m3.d),最高可达30kgCOD/(m3.d)。

但如果不能形成颗粒污泥,而主要以絮状污泥为主,那么,UASB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壹般不要超过5kgCOD/(m3.d)。

如果容积负荷过高,厌氧絮状污泥就会大量流失,而厌氧污泥增殖很慢,这样可能导致UASB反应器失效。

④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或含硫酸盐较高的有机废水时,因沼气产量较大,壹般采用封闭的UASB反应器,且考虑利用沼气的措施。

处理中,低浓度有机污水时,能够采用敞开形式UASB反应器,其构造更简单,更易于施工、安装和维修。

但UASB反应器也存在由于穿孔管被堵塞造成的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和启动时间较长的缺点。

28、好氧消化的主要优点是:

29、好氧消化的缺点是

6、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因素(厌氧发酵的工艺控制条件)

(1)温度细菌的生长和温度有关,根据甲烷菌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能够将甲烷菌分为三类,即低温甲烷菌(5~20~C)、中温甲烷菌(20~42~C)、高温甲烷菌(42—75℃)。

在每壹个温度区间,随温度的上升,细菌生长速率随之上升且达到最大值,相应的温度称为最适生长温度(例如中温消化的最适温度为34~C;

高温消化的最适温度为54~C),超过此温度后,细菌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微生物的温度—生长速率关系。

(2)pH值和酸碱度水解产酸菌及产氢产乙酸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5~8.5,而甲烷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6.6—7.5之间,pH值降低,影响甲烷菌的生

长。

(3)营养比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按壹定的比例摄取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工程上主要控制污泥或污水的碳、氮、磷比例,壹般认为,厌氧生物

法中的碳、氮、磷比控制为(200~300):

5:

1为宜。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更为重要。

(4)搅拌在污泥厌氧消化或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厌氧消化过程中,定期进行适当的有效的搅拌是很重要的,搅拌有利于新投入的新鲜污泥(或污水)和熟污泥(或称消化污泥)的充分接触,使反应器内的温度、有机酸、厌氧菌分布均匀,且能防止消化池表面结成污泥壳,以利沼气的释放。

搅拌可提高沼气产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5)有机负荷在污泥消化中,有机负荷习惯上用污泥投配率,即每天所投加的生污泥体积占污泥消化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数。

有机负荷是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壹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产气量和处理效率。

在壹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产气率即单位质量有机物的产气量趋向下降,而消化器的容积产气量则增多,反之亦然。

对于具体应用场合,进入反应器的污泥或污水有机物浓度是壹定的,有机负荷或投配率的提高意味着生污泥的平均停留时间缩短,使有机物降解不能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势必使单位质量的有机物的产气量减少。

但因反应器相对的处理量增多了,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将提高。

(6)厌氧活性污泥厌氧活性污泥主要由厌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产物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

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性能和厌氧消化的效率有密切的关系。

性状良好的污泥是厌氧消化效率的基础保证。

厌氧活性污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的作用效能和沉淀性能,前者主要取决于污泥中活微生物的比例及其对底物的适应性。

(7)有毒物质有许多物质会毒害或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破坏消化过程。

所谓“有毒”是相对的,事实上任何壹种物质对甲烷消化都有俩方面的作用,即有促进甲烷细菌生长的作用和抑制甲烷细菌生长的作用,至于到底起哪方面的作用取决于它的浓度。

7、厌氧生物转盘的特点

①微生物浓度高,可承受高额的有机物负荷,壹般在中温发酵条件下,有机物面积负荷可达0.04kgCOD/[m3(盘片)·

d]左右,相应的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

②废水在反应器内按水平方向流动,勿需提升废水,从这个意义来说是节能的;

③勿需处理水回流,和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相较既节能又便于操作;

④可处理含悬浮固体较高的废水,不存在堵塞问题;

⑤由于转盘转动,不断使老化生物膜脱落,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⑥具有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处理过程稳定性较强;

⑦可采用多种串联,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的条件下;

⑧便于运行管理。

厌氧生物转盘的主要缺点是盘片成本较高使整个装置造价很高

8、启动UASB反应器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UASB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是污泥的颗粒化。

因此UASB反应器的启动较其他几种形式的厌氧处理装置启动所需的时间较长,有时可长达4~6个月(但壹旦启动成功,在停止运行后的再次启动能够很快完成)。

启动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1)温度以中温或高温为宜。

(2)接种污泥的质量和数量能够以絮状的消化池污泥或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或生物膜作为种泥。

如有条件采用已培养成的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可大大地缩短培养时间,接种量至少为UASB有效容积的1/10。

(3)废水性质进水浓度不宜过高,壹般小于5000mg/L,当污水浓度较高时,可用低浓度污水稀释或采用出水循环的方式使反应器进水大约5000mg/L,有毒物质的浓度也不可超过生物处理所允许的最高值。

(4)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启动时有机负荷不宜过高,壹般以0.5~1.5kgCOD/(m3.d)开始,且且在启动初期,壹般不要求反应器的去除率、产气率等,而且该阶段要求时间较长,大约30—40d。

(5)负荷增加的操作方法启动初期种泥微生物已对污水水质逐渐适应,开始增加负荷。

从启动的最小负荷开始,当可生物降解的COD去除率达到80%,且稳定几天后,再逐步增大负荷,该阶段负荷的最大增加速度不能超过30%,而且当增加负荷时,出水COD浓度会有短暂的增加阶段。

之上负荷增加的步骤能够重复进行直到负荷达到2.0kgCOD/(m3.d),也就是说,负荷增大的步骤中可能重复8~10次。

每次操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壹,有时可能长达俩周,有时仅有几天。

所以该过程较慢,当负荷达2.0kgCOD/(m3.d)之上时,每次负荷可增加20%,负荷达5.0kgCOD/(m3.d)后,除按前面的步骤操作外,应该开始检查反应器中污泥沿反应器高度的浓度变化。

颗粒污泥可能在负荷达到5kgCOD/(m3.d)前后很快形成,其后反应器的负荷能够以增加量小于50%的速度较快地增加,直至达到设计负荷。

(6)挥发酸负荷在增加的过程中,必须监测出水中挥发酸,当出水挥发酸浓度达1000kg/L时,若污水中原有的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浓度高时,不应再提高有机容积负荷。

(7)增加负荷的方法负荷的增加能够通过增大进水量或者通过降低进水稀释比的方法来进行,当水力停留时间达到大约5d时,开始降低稀释用水的量;

当水力停留时间小于20h时,对于COD浓度小于15g/L的污水就不必稀释了;

如果污水浓度大于15g/L,则需要出水的循环。

(8)污泥的流失在整个启动过程中,随出水带出的絮状污泥和启动完成之前随出水带出的细小颗粒污泥均不必回流。

(9)碱度整个启动过程要求pH值在6.5之上,当pH值低于6.5时,能够加人Na2S或Na2CO3提高碱度。

9、消化池正常运行的控制指标

(1)投配率新鲜污泥投配率需严格控制。

(2)温度消化温度需严格控制。

(3)搅拌采用沼气循环搅拌可全日工作。

采用水力提升器搅拌时,每日搅拌量应为消化池容积的俩倍,间歇进行,如搅拌半小时,间歇1.5~2h。

(4)排泥有上清液排除装置时,应先排上清液再排泥。

否则应采用中、低位管混合排泥或搅拌均匀后排泥,以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不低于30g/L,而且进泥和排泥必须做到有规律,否则消化很难进行。

(5)沼气气压消化池正常工作所产生的沼气气压在1177~1961Pa之间,最高可达3432~4904Pa,过高或过低都说明池组工作不正常或输气管网中有故障或操作失误。

10、消化池运转时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消化池异常表当下产气量下降,上清液水质恶化等。

(1)产气量下降产气量下降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投加的污泥浓度过低,导致微生物的营养不足,应设法提高投配污泥浓度;

②消化污泥排量过大,使消化池内微生物量减少,破坏微生物和营养的平衡

排泥量;

应减少

③消化池温度降低,可能是由于投配的污泥过多或加热设备发生故障,解决办法是减少投配量和排泥量,检查加温设备,保持消化温度;

④采用蒸汽竖管直接加热,若搅拌配合不上,造成局部过热,使部分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导致产气量下降,应及时检查搅拌设备,保证搅拌效果;

⑤消化池的容积减少,由于池内浮渣和沉砂量增多,使消化池容积减小,应检查池内搅拌效果及沉砂池的沉砂效果,且及时排除浮渣和沉砂;

⑥有机酸积累,碱度不足,解决办法是减少投配量,继续加热,观察池内碱度的变化,如不能改善,则应投加碱,如石灰、CaC03等。

(2)上清液水质恶化上清液水质恶化表当下BOD5和SS浓度增加,原因可能是排泥量不够,固体负荷过大,消化程度不够,搅拌过度等。

解决办法是分析上列可能原因,分别加以解决。

(3)沼气的气泡异常沼气的气泡异常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连续喷出像啤酒开盖后出现的气泡,这是消化状态严重恶化的征兆。

原因可能是排泥量过大,池内污泥量不足,或有机物负荷过高,或搅拌不充分。

解决办法是减少或停止排泥,加强搅拌,减少污泥投配。

②大量气泡剧烈喷出,但产气量正常,池内由于浮渣层过厚,沼气在层下集聚,壹旦沼气穿过浮渣层,就有大量沼气喷出,对策是破碎浮渣层充分搅拌。

③不起泡,可暂时减少或中止投配污泥,充分搅拌壹级消化池;

排除池中堆积的泥沙。

11、消化池的维护和管理

①消化池中的浮渣和沉砂应定期清除,最长3—5年清除1次。

打碎浮渣且将其排除;

②由于沼气中往往带有水蒸气,在沼气输送过程中遇冷变成凝结水,为了保证沼气管道畅通,在沼气输送管道的最低点都设有凝结水罐,应及时或定期排除凝结水。

③沼气、污泥及蒸汽管道都采取保温措施,溢流管、防爆装置的水封在冬季应加人食盐以降低冰点,避免结冰而失灵。

同时,要经常检查水封高度,保证其在要求的高度范围内。

④当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时,污泥会充满灼热的蒸汽竖管,容易结成污泥壳而使管道堵塞,可用大于0.4MPa的蒸汽冲刷。

⑤消化池的所有仪表(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pH计等)应定期检查,随时保证完好。

⑥在运行中必须充分注意安全问题,因为沼气为易燃易爆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16%时,遇明火即爆炸,故消化池、贮气罐、沼气管道等部必须绝对密闭,周围严禁明火或电气火花。

检修消化池时,必须完全排除消化池内的消化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