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安全检查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十一黄金周安全检查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黄金周安全检查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检查,各县运管所普遍对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运输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做出了认真细致的安排部署,做到了责任到人。
全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贯彻落实工作明显好于往年,并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目标发展,但通过检查,也发现了一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车辆安全例检、四证一牌检查上还存在不实不细的地方,有应付的现象。
2、安全领导组成员和专职安检员职责不全不细,车辆安全例检无安检员签字,安全责任书签订不规范,存在单位不盖章或负责人不签名的现象,有的只有“黄金周”责任书,没有年度责任书。
3、部分客运车辆存在偷漏规费,不进站,证件不齐全的现象,问题比较突出的车辆以责令县所加强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安全档案建立不够完善,安全教育不扎实,没有针对性,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安全教育记录,安全例会记录不详细、不规范,有的单位虽有安全例会或安全教育记录,内容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安全教育有严重的流于形式倾向。
5、个别企业承运人责任险、二级维护、劳动协议有不完善、不健全的现象。
针对上述检查出的问题,我们责成各县运管所监督企业立即整改并限时将整改情况书面上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三、严格要求、完善工作
一周来,检查组每到一处即通过查、看、听、问等方式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然后,迅速召开个县运管所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专项会议,通报检查情况,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由检查组、县所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三方签字备案,限时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安排向县所、企业提出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
1、各运管所、各运输企业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从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和企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现“安全畅通、文明和谐”为目标,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的原则:
研究工作时同时研究安全,部署工作时同时部署安全,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安全,总结工作时同时总结安全,表彰工作时同时表彰安全。
把安全生产管理抓紧、抓好、抓落实。
2、各县运管所、运输企业、汽车站、市公交公司、驾校、汽车维修企业,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做好安全管理领导机构的调整充实,领导组成员下设安全科室、安全岗位人员,必须以文字形式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安全责任书漏签或内容不全的要重新修改完善签定。
3、各县运管所,在做好自身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的同时,要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对辖区内的运输企业、汽车站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各运输企业、汽车站要按照市处安全检查提出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自查,该补的补齐,应健全的健全,需修订的修订。
市处将不定期对各所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再检查,对未达要求的单位将通报批评。
4、各单位要按照规定保证安全工作经费,落实安全工作装备,必要的交通、通讯、照相等安全装备要配齐经常保持性能良好。
未配备安全档案专柜的近期完成配备,安排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
要列出一定奖励基金,在年度安全工作总结中,对在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通过此次检查,我们既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不足,针对问题,我们将结合今后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整改,使我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道路运输市场。
附送:
“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生态广安,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按照中、省要求,加强污染治理,严格环保执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环保观念明显增强。
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环保专题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并牵头组织“环保世纪行”活动,市政协积极组织环保法执行情况调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6?
5”世界环境日、“4?
22”地球日和“12?
5”法制日等,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专栏、街头宣传等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同时,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等载体,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全社会环保观念显著增强,形成了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全市建成45所省、市、县级“绿色学校”,“华蓥山天然大盆景”、“凌云小区”正在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和省级绿色社区示范点活动。
(二)生态建设快速推进。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广安”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8%,建设沼气池1
1.3万口,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7平方公里。
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加强,投资
1.5亿元实施了以绿地、公园、广场、道路为主的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4
4.03公顷,城市绿化率达3
5.26%;
实施水体修复工程,对城区内河道进行清淤、截污、拓浚、补水,全市完成97公里长的河道治理。
邓小平故居保护区被XX省命名为“生态园区”。
生态农业方兴未艾,全面推行以“种-沼-养三位一体”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积极治理大型养殖场环境污染,新建污水净化池200多口(容量达12000多立方米),农户新建沼气池1
1.3万口,初步构建起以干稀分流和沼气为主的养殖环保体系,走出了解决生猪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新路子。
(三)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纳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切实加强污染治理,自然生态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污染物排放得到初步控制。
坚持以治理食品、化工、印染、制革和造纸业水污染为重点,对华蓥天池水泥厂等48家挂牌督办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切实加强以嘉陵江、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划定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119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二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
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广安城南实现雨污分流。
积极开展城市禁煤、禁油烟、禁噪工作,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城区环境明显改观。
三是源头污染控制成效明显。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率达到100%。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保设计、施工、设施运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环保“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环境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集中清理整治“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重拳出击连片污染;
不断完善环境监控设施,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障了群众环境权益。
(四)监管能力不断加强。
设立了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市环境监测站,建成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
市环境监察支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市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开展了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和服务性监测工作,按期在电视和《广安日报》公布空气质量状况,每月、每季度发布环境质量简报,每年发布环境质量公告,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党中央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采取严格有力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我市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着力抓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战略工程,努力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加快发展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为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拓宽了平台。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智力和技术,为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形成了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面临挑战。
“十五”期间,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严峻挑战。
1、生态建设任务艰巨。
一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水土流失量大,尤其是分布在丘陵腰部和顶部的三台以上坡地,坡度大、土层薄、保肥能力差。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042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8%,每年流失水土960万吨,流失氮、磷、钾等微肥36万吨。
二是生态恶化趋势尚未有效控制。
有些地方由于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地下水枯竭断流,植被大量破坏,地表土冲刷殆尽,局部地区成片的山坡既长不出草又栽不活树。
森林病虫害加重,农村规模化种养殖发展迅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生态恢复极其缓慢。
三是生态建设滞后。
我市现有森林面积240余万亩,成片宜林荒山荒坡已基本消除,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树种单一,林相不好,缺少景观效果,“三大效益”不明显;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营造的人工林目前尚处于幼林阶段,功能不强,与建成生态广安差距很大。
2、环境保护压力大。
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4万多吨,主要水污染物od排放总量22775吨、氨氮排放总量1986吨。
嘉陵江、渠江干流广安境内水质虽然保持在ⅲ类标准,但重点小流域的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河段甚至达到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不足80%。
城市煤烟、油烟、噪声、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二次污染严重。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外,区市县(含重点小城镇)城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无线通信、电力输送、医疗仪器等伴有电磁辐射和感应的设备越来越多,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任务艰巨。
3、环保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省对我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投入多元化机制尚未形成,致使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较差,管理能力较弱,还不适应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治理与管理的需要。
4、生态与环境破坏不容忽视。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能源和资源需求量持续扩大。
为满足发展需要,加大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因矿山开采、公路建设及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所导致的生态与环境破坏持续加重。
三、“十一五”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还清水于民”和建设“生态广安”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治工业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
2、突出重点,综合治理。
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依据各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定位合理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相应建设项目,促进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协调发展。
4、依法监管,科学治理。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认真贯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巩固建设成果。
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效益。
5.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三)主要目标。
按照建设生态广安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
1、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
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整理土地面积3
3.4万亩,新增耕地
4.2万亩,新增沼气池10万口。
3、基本遏制各种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
1.3平方公里,占需治理面积的17%。
4、加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面积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3%。
5、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6、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80%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
嘉陵江、渠江广安出境断面主要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小流域均优于四类水质。
7、空气质量日均值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在80%以上,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保持在20**年水平。
8、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城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危险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
农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
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总体上低于20**年,嘉陵江、渠江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重点小流域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量削减20%以上。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
6.5万吨以内,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以上。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80%以上,80%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环境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