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434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化学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

一、肿瘤:

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突变为异常细胞,且过度增殖失控生长而形成的新生物。

按照药物分子作用的生物靶标和机制的不同,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

1、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2、抗代谢抗肿瘤药物3、抗有丝分裂的药物

4、作用于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的药物

第二节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作用机制:

在DNA鸟嘌呤间进行交联时阻断DNA复制,从而影响或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使DN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能发挥作用。

直接作用于DNA药物的种类:

烷化剂金属铂配合物直接作用于DNA的天然产物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一、烷化剂:

也称生物烷化剂,这类药物在体内能转化为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发生共价结合,使DNA分子丧失活性或发生断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按化学结构分类:

氮芥类氮丙啶类磺酸酯类亚硝基脲类

(一)氮芥类

1、氮芥类的发现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毒气——芥子气,对淋巴癌有治疗作用,还可用于治疗何杰金氏病。

3、氮芥类药物的种类根据载体不同,氮芥类药物可分为脂肪氮芥、芳香氮芥、氨基酸及多肽氮芥和杂环氮芥等。

(1)脂肪氮芥最早使用的是盐酸氮芥和盐酸氧氮芥。

(2)芳香氮芥主要是芳香基烷酸氮芥,当羧基和苯环之间碳原子数为3时,效果最好。

(3)氨基酸氮芥代表药物:

美法伦进行氨基酰化,得到一种药物——氮甲。

(4)杂环氮芥:

选择杂环作为载体是因为人体内有许多含有杂环结构的碱基存在,因此,也是希望增加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

代表药物:

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的合成过程:

环磷酰胺的活化过程:

①环磷酰胺分子中氮芥基是连在吸电子的磷酰基上,降低了氮原子的侵核性,因此体外无活性,属于前药。

②进入体内后,环磷酰胺首先在肝中被酶氧化生成4-羟基环磷酰胺,经水解产生醛型磷酰胺,4-羟基环磷酰胺和醛型磷酰胺可以发生互变异构,两者都可以在正常组织中可经酶的作用转化成无毒的4-酮基环磷酰胺及羧基环磷酰胺,对正常组织无影响。

③肿瘤组织中因缺乏正常组织所具有的酶,不能进行上述的转化。

代谢物醛型磷酰胺性质不稳定,最终产生丙烯醛、磷酰氮芥和氮芥,三者都是强烷化剂。

潜效化:

将具有生物活性而毒性较大的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把结构作适当改造,变为体外活性小或无活性的化合物,进入体内后,通过特殊酶的作用使其产生活性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选择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为什么要用甾类作为载体?

由于在某些肿瘤组织中存在甾体激素受体,以及许多甾体激素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因此,选择甾类作为载体,一方面是增强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增加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使药物具有烷化剂和激素的双重作用。

4、氮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亲核取代反应(SN)有两种机理: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SN1的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反应物发生键裂(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正碳离子和离去基团;

第二步,正碳离子迅速与试剂结合成为产物。

总的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而与试剂浓度无关。

SN2反应过程:

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同时发生的协同过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试剂浓度都成正比

脂肪氮芥的烷化历程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芳香氮芥烷化历程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二)氮丙啶类氮丙啶类药物是通过转变为氮丙啶鎓活性中间体发挥烷化作用的

替哌:

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

塞替哌:

抗癌谱比较广,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的治疗,直接进行膀胱内灌注,疗效最佳。

塞替哌是一种前药,在肝中转化为替哌而产生烷化作用。

(三)甲磺酸酯类代表药物:

白消安

(四)亚硝基脲类代表药物:

卡莫司汀

亚硝基脲类具有β-氯乙基亚硝基脲结构,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二、金属铂配合物

1、代表药物:

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

2、铂配合物的作用机制

是使肿瘤细胞DNA复制停止,阻碍细胞分裂。

铂配合物进入肿瘤细胞后水解成水合物,该水合物进一步去质子化生成羟基化的配合离子。

这些离子均活泼,在体内与DNA上的两个碱嘌呤碱基络合生成螯合物,破坏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扰乱DNA的双螺旋结构,产生局部变性而丧失复制能力。

第三节抗代谢抗肿瘤的药物

抗代谢药物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DNA合成所必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电子等排:

指化学上不同的物质,由于外层电子有相同的数目和分布,导致物理性质具有相似性。

生物电子等排:

指一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原子、基团或片断的价电子数目和排布,可产生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生物活性。

生物电子等排体:

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的生物活性(或拮抗作用)的基团或分子

抗代谢药物主要包括:

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叶酸拮抗物

一、嘧啶拮抗物

嘧啶拮抗物:

尿嘧啶衍生物胞嘧啶衍生物

(一)尿嘧啶衍生物

根据生物电子等排概念,以卤原子代替氢原子合成了一系列卤代尿嘧啶衍生物,以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最好。

(二)胞嘧啶衍生物代表药物:

盐酸阿糖胞苷

3、作用机制

在体内首先转化成单磷酸阿糖胞苷,二磷酸阿糖胞苷,继而转化为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发挥抗癌作用。

三磷酸阿糖胞苷通过抑制DNA多聚酶,阻止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巨红细胞性贫血:

当缺乏时DNA合成受抑制,骨髓巨红细胞中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率下降,细胞体积较大,未成熟前便破裂造成贫血,称巨红细胞性贫血。

甲氨蝶呤大剂量引起中毒时,可用亚叶酸钙解救,提供四氢叶酸。

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有微管蛋白装配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有丝分裂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细胞中微管的药物,通过破坏微管聚合和解聚的平衡,阻止了染色体向两级中心体的移动,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

蛋白激酶,特别是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成为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过设计蛋白激酶抑制剂而干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寻找疾病治疗药物。

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有三个区域:

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结构域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区

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是通过泛素介导,所以又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

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又称为泛素化;

二是催化蛋白酶解作用。

第三章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定义

指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化合物或结构类似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强力杀灭、抑制作用或有其他药理作用的药物。

四、抗生素的分类

按照化学结构分五类:

1、β-内酰胺类;

2、氨基糖苷类;

3、大环内酯类;

4、四环素类;

5、其他类。

按照作用机制和作用靶标分为五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2、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3、抑制细菌DNA合成的抗生素;

4、抑制细菌RNA合成的抗生素;

5、阻断细胞膜生成的抗生素;

按照作用周期分为三类:

1、作用在细菌繁殖期;

2、作用在静止期;

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β-内酰胺类

按照拼环的杂环的不同可以把β-内酰胺类分为4个系列,9种类型:

青霉烷青霉烯头孢烯单环β-内酰胺环

第一系列:

如果4位是S,叫做青霉烷;

如果4位S被O替代,叫做氧青霉烷;

如果青霉烷的4位S被C替代,叫做碳青霉烷;

第二系列:

如果4位是S,叫做青霉烯;

如果4位S用C替代,叫做碳青霉烯。

第三系列:

如果5位是S,叫做头孢烯;

如果5位S被O替代,叫做氧头孢烯;

如果5位S被C替代,叫做碳头孢烯;

第四系列:

单环β-内酰胺环。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

1、分子内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除了单环β-内酰胺外,其他几类均由四元环另一个五元环或六元环拼合。

2、除单环β-内酰胺外,与β-内酰胺环拼合的环上都有一个羧基。

3、除碳青霉烯类,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都有一个酰胺基侧链。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环上的取代基都有不同的构型。

5、环中都有手性碳。

6、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立体结构中,两个环是非共平面的,沿着一定方向进行折叠,青霉素沿N1-C5轴折叠,头孢菌素沿N1-C6轴折叠。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标是与细菌的细胞壁。

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分子,叫做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主要包括转肽酶、羧肽酶和内肽酶。

(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是青霉素的钾盐和钠盐的形式

2、化学性质及作用特点

(1)不耐酸不能口服。

青霉素经酸性分解而失去抗菌活性,需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也不能与酸性药物配伍。

(2)不耐酶易形成耐药性。

使用青霉素后,细菌会产生一种酶——β-内酰胺酶,会破坏β-内酰胺环,最终生成青霉醛和青霉胺,使药物失去活性。

(3)抗菌谱窄。

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含量比革兰氏阴性细菌高,故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对更为敏感,青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无效,所以青霉素的抗菌谱比较窄。

另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具有脂质双层,起屏障作用,会阻止多种物质包括药物,使青霉素不易通过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故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4)易过敏。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性的机理:

①β-内酰胺酶的生成。

细菌与药物接触以后,产生一种灭活酶——β-内酰胺酶,对药物产生灭活作用。

药物在发挥作用之前就被破坏,因此会产生耐药性。

②靶点PBPs的结构改变使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药物对PBPs的结合率下降,或产生新的与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很低的PBPs,也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③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由于细菌细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使抗菌药物无法渗入或减少药物进入细胞体内。

④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细胞膜上存在一些蛋白,成为外排泵,在体内能量支持下,可将抗生素泵出细胞壁,称细胞主动外排过程。

结果造成药物外流,降低菌体内药物浓度,导致耐药性。

甲氧西林:

是临床上使用的第一个耐酶青霉素,苯上有两个甲氧基,可阻止药物与青霉素酶的相互作用。

(2)阿莫西林除了具有青霉素本身具有的性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理化性质:

A、对于它的化学稳定性来说,它除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青霉素本身的反应外,由于结构中胺基的存在,会对另一个分子发生侵核反应,最终出现一种聚合物。

B、各种糖类(葡萄糖和葡聚糖)和多元醇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加速其分解,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2,5-吡嗪二酮。

不宜采用葡萄糖溶液作为稀释剂。

常用的接侧链的方法有四种:

1、酰氯法2、酸酐法3、DCC法4、固相酶法

(四)青霉素的构效关系

1、6位的侧链主要决定其抗菌谱。

改变其极性,使之易于透过细胞膜可以扩大抗菌谱。

例如,在芳环乙酰氨基的α位上引入极性-NH2、-COOH和-SO3H的亲水性基团,可扩大抗菌谱。

2、在分子中适当的部位增加立体障碍的基团,如在侧链引入立体因素较大基团和在6位引入甲氧基或甲酰氨基。

因其立体效应降低β-内酰胺酶的活性,保护β-内酰胺环不被β-内酰胺酶进攻,而得到耐酶抗生素。

3、在6位酰胺侧链引入吸电子基团,增强耐酸性,可口服。

例如阿莫西林。

4、青霉素噻唑环上的羧基是基本活性基团,可被硫代酸或酰胺取代但活性降低,当羧基被还原为醇时,失去抗菌活性。

对其羧基可利用前药原理进行结构修饰,以增加口服吸收和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5、青霉烷酸分子中的三个手性碳的构型对其活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噻唑环上的二个甲基不是保持活性的必要基团。

(二)半合成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类药物均为半合成抗生素,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基本母核,与相应的侧链缩合,可制得各种取代基的半合成头孢菌素。

2、半合成头孢菌素的构效关系

对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进行不同部位的修饰,会对抗菌活性、抗菌谱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产生不同的影响。

(1)对Ⅰ部位修饰的构效关系

Ⅰ部位是7位的酰胺侧链,用适当取代基修饰,可扩大抗菌谱和提高抗菌活性。

①引入苯环、噻吩及其他含氮杂环,可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

②引入氨基噻唑的肟,可提高对酶的稳定性,扩大抗菌谱。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唑肟。

(2)对Ⅱ部位修饰的构效关系

Ⅱ部位是7α-H,用甲氧基取代。

由于7位甲氧基的空间位阻,阻止β-内酰胺酶对内酰胺环进攻,增加了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得到耐酶的药物。

(3)对Ⅲ部位修饰的构效关系

Ⅲ部位是5位S原子,用生物电子等排体-O-或-CH2-代替,可提高抗菌活性,是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数属于第三代药物。

(4)对Ⅳ部位修饰的构效关系

Ⅳ部位是3位取代基,除能提高抗菌活性,主要是影响了药代动力学的性质。

抗生素后效应:

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即使体内药物浓度已下降到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已从体内清除,但细菌的增殖仍受到持续抑制,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抗生素后效应。

麦芽酚与Fe3+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这是硫酸链霉素的特有反应。

氨基糖苷钝化酶包括三大类:

磷酸化酶、乙酰化酶和腺苷化酶。

第4·

5章消化系统药物

1抗溃疡药

消化性溃疡:

是指发生在胃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过量生成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胃酸过量生成

第一步:

刺激的形成——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等刺激胃壁细胞底-边膜上的组胺H2受体、乙酰胆碱M受体、胃泌素G受体,使其激动,引起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或Ca2+增加。

第二步:

刺激的传递——经cAMP或Ca2+的介导,刺激由细胞内向细胞顶端传递。

第三步:

胃酸的形成——在刺激作用下,胃质子泵(H+/K+ATP酶)被激活(负责胃壁细胞和胃腔中氢离子转运),将H+从胞浆泵向胃腔,与从胃腔进入胞浆的K+交换,H+与胃腔的Cl-形成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

抗溃疡药物的分类:

抗酸药——主要是一些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铝。

治标不治本。

抑酸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胃泌素G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第一节H2受体拮抗剂

一.西咪替丁的常见商品名是泰胃美,它具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是临床上第一个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H2受体拮抗剂。

二、雷尼替丁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味微苦带涩,极易潮解,吸潮后颜色变深。

灼烧后,产生硫化氢气体,能使湿润的乙酸铅试纸变黑。

(可用于鉴别)

第二节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

即H+/K+-ATP酶,分布胃壁细胞表层,具有排出氢离子、重吸收钾离子的作用,最终表现为向胃腔直接分泌胃酸,这种作用是不断循环进行。

质子泵抑制剂的特点:

(1)直接作用于H+/K+-ATP酶,阻碍H+-K+交换,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的生成,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2)质子泵仅存于胃壁细胞表面,因此,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比受体拮抗剂专一、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又名洛赛克。

胃动力药:

又称促动力药,指促进胃肠蠕动,推动胃肠道内容物向前移动,加速未尝排空和转运,协调胃肠运动规律,用于治疗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

代表药物:

多潘立酮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一节强心药

强心药:

是指可以加强心肌收缩的药物,又称作正性肌力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由于心肌功能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组织供血不足,在适当的静脉回流条件下,心脏血液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外周组织所需的病理生理状态。

按照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的途径,可将强心药分为四类:

1、强心苷类2、β-受体激动剂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4、钙敏化剂

强心苷是由糖苷基和配糖基(苷元)两部分缩合而成的。

治疗指数TI值:

半致死量与半有效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安全范围越大。

缺点:

TI值小,安全范围小,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治疗血药浓度为0.5ng/ml-1.5ng/ml,而中毒血药浓度为2ng/ml。

(二)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强心苷类抑制膜结合的Na+,K+-腺苷三磷酸酶,从而增加心肌细胞内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Ca2+的量,并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恢复压力感受器对来自中枢的交感神经系统冲动的抑制。

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一类带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的新型抗心衰药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1、氨力农2、米力农

四、钙敏化药:

它并不增加Ca2+浓度,而是提高心脏纤维丝对Ca2+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Ca2+敏感性,改善心肌的功能。

又称“收缩蛋白Ca2+敏感性增强剂”。

钙敏化药代表药物:

巨莫苯具有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和钙敏化作用

心律失常分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两种类型。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来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

4、改变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而减少折返。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I类:

钠通道阻滞剂

Ⅱ类:

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

III类:

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

Ⅳ类: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一)钠通道阻滞剂在体内,离子通道有三种不同的状态:

静止态、活化态和失活化态。

1、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表药物:

奎尼丁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下述特点:

1、对Na+通道无阻滞作用,不影响心脏的房室传导;

2、阻滞钾电流,延长APD,在动作电位时程中Ca2+内流量和时间相对增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3、钾通道阻滞剂也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三)β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1)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

(2)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

(3)混合型α/β受体拮抗剂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代表药物:

硝酸甘油

目前已知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而达到缓解和治疗的目的。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

NO供体药物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

NO供体药物:

将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吗多明和硝普钠等能够在体内释放外源性NO分子的药物,统称为NO供体药物。

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

钙拮抗剂:

选择性阻滞Ca2+从细胞外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流入细胞内,降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平滑肌松弛,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和减少心肌耗氧。

硝苯地平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抗高血压,但不用于抗心律失常

2、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最早发现的芳基烷胺类钙通道拮抗剂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的病因是不同的,有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都属于病理性的高血压;

还有一种现象是非病态的。

抗高血压药物作用部位和机理:

以精神紧张为例:

当人精神紧张的时候,首先中枢神经系统把信号通过传出神经系统向外周传递,传出神经系统在神经节进行交换后,节后纤维要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血压的最主要的两大调节因素一个是外周血管的阻力,另一个就是血容量。

(1)肾上腺素能神经作用与心脏,主要作用与心脏的β受体,会产生心脏的全面兴奋的作用,也就是心肌的收缩力会增强,心脏的排出会增高,心率也会加快。

这样一种作用的结果会导致血流量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2)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即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用于血管,主要是作用于α受体,当α受体被激动的时候,血管会产生强烈的收缩,这种收缩就会导致血管血流阻力的增加,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

(3)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作用于肾脏,使肾脏的一种特殊的蛋白酶——肾素的分泌增加,这种肾素的分泌作用的增加会经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最终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

一方面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增多,血管紧张素Ⅱ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

另一方面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会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加,直接导致血容量的增加,最终导致高血压症状。

抗高血压药作用靶点: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传出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1、影响RAS系统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RAS的作用机制论述

(1)血管紧张素Ⅱ升高血压的途径:

简答

①、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产生非常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由此升高外周阻力,升高血压;

②、血管紧张素Ⅱ还具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的增加,盐皮质激素的作用也会增强,因此直接导致血容量的增高,从而导致高血压。

(2)降低血压的方法:

①、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来降低血压,也就是抑制两个水解酶。

A、通过抑制肾素,可以直接降低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进而达到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目的。

B、通过抑制ACE,直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②、血管紧张素Ⅱ要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才能产生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如果可以阻断它和受体的结合和相互作用,同样可以达到阻止血压升高的目的。

1、ACEI的分类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